电池盒及具有该电池盒的跨坐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318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电池盒及具有该电池盒的跨坐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盒及具有该电池盒的跨坐型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配备有工具组的电池盒及具有该电池盒的跨坐型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针对机车等的跨坐型车辆,为了让车主可对车辆进行简易维修,因此现行车辆上,于出厂时,即会附上例如包含有火星塞拆换工具及螺丝起子的随车工具组。而考量到为了防止车主以外的他人可随手取得该随车工具组所造成的窃盗问题及兼顾车主取用便利性,因此一般大多将随车工具组收容设置于需钥匙开启的坐垫下方的收纳箱内。

在专利文献1中,即揭示了一种跨坐型车辆,该跨坐型车辆于收纳箱13的后底部132的内凹部1321的右侧不与后轮8发生干涉的位置处,向下突出形成用以收纳工具用的工具收纳部1323。车主在车辆发生简易问题时,可使用钥匙开启收纳箱,取出其中的工具进行维修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i465366号公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的跨坐型车辆,为了避免收纳箱的空间因被随车工具组占据而变小,因此工具收纳部1323被设置于收纳箱的底部,且向下突出来形成。又考虑到为了不使突出于收纳箱的底部的工具收纳部影响到后轮上下动作时的空间,因此将工具收纳部1323形成于收纳箱底部的相较于后轮更为右侧(亦或是左侧)不与后轮发生干涉的位置处。

在这样的配置之下,工具收纳部1323会在车辆外形上造成左右非对称的突出部分,因而洐生出车辆外观的美观性降低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另一方面,跨坐型车辆中设有电池盒,以收容车辆中所使用的电池。此电池盒,一般被设置于车辆内的必须使用钥匙才能开启的空间中,且位于车辆的收纳箱之外。因此,本发明人想到了将随车工具组收容于电池盒中,即可同时解决收纳箱的空间变小与车辆外观的美观性降低的问题。

然而,将随车工具组收容于电池盒中时,因电池盒中原本安装有电池,为了形成随车工具组的安装空间,所以电池盒的长度需延长。但是,电池盒长度变长会使其受力力矩增加,所以由车身传递至电池盒的震动将随之被放大,造成原本形成于电池盒盖内侧,用来防止电池位移的阻挡件容易与电池产生震动异音。为了解决震动异音的问题,于阻挡件与电池之间需追加贴附如泡棉之类的缓冲材(damper),但是这样又会造成零件数量增加及组装步骤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人针对此问题经过反复检讨后,进一步想到能够以具有弹性的材料来形成随车工具组中的用来固定工具的零件,并利用该零件直接抵接电池。由此,用来固定工具的弹性材料本身,即具有可弹性变形来吸收震动的功能,如此便不需要另外贴附如泡棉类的缓冲材,从而达到抑制零件数量及组装步骤的功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态样,提供一种配备有随车工具组的电池盒,该随车工具组设置于电池盒盖的邻近于电池的内侧面。由此,随车工具组无需占用收纳箱的空间而加以设置,且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于收纳箱底部向下突出地设置随车工具组收纳空间,从而达到可同时解决收纳箱的空间变小与车辆外观美观性降低的问题。另外,随车工具组包含有可用来固定工具的弹性件,该弹性件可安装于设在电池盒盖上的固定座上,并且以弹压方式压抵该电池的其中一侧面。由此,利用弹性件来直接压抵电池,该弹性件可用来固定工具且可安装于设在电池盒盖上的固定座上,便不需要另外贴附如泡棉之类的缓冲材,如此一来,即可达到抑制零件数量及组装步骤的功效。

本发明的固定座,优选为包含垂直于电池盒盖的支撑部与由该支撑部伸出且平行于电池盒盖的延伸臂。藉由上述构成,固定座形成为l型结构,因此当弹性件安装于延伸臂上,且弹性件压抵于电池上时,除弹性件本身具有一定弹性之外,延伸臂相对于支撑部亦可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吸收车体传来的震动的效果。从而达到不需要另外贴附如泡棉之类的缓冲材,即可达到抑制零件数量及组装步骤的功效。

本发明的弹性件,优选为包含用以固定工具的工具套筒部,且工具套筒部的外周压抵于电池。此外,本发明的弹性件,优选为还包含固定座套筒部,该固定座套筒部以将弹性件固定于电池盒盖的邻近电池的内侧面的方式被安装于该固定座的延伸臂。

藉由上述构成,因为是利用工具套筒部的外周压抵于电池,也就是说,工具套筒部介于电池及固定座之间,因此相较于固定座介于电池与工具套筒部之间的态样,其固定座的支撑部的长度可以较短。因此当利用已固定于电池盒盖上的固定座上的工具组直接压抵于电池时,无需针对固定座(特别是支撑部)增加额外的补强结构,即可获得较佳的结构强度,亦可同时解决收纳箱的空间变小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的弹性件,优选为由硬度比电池盒盖小的材料所构成。藉由上述构成,利用弹性件硬度较低的特性,可以弹压方式压抵该电池的其中一侧面。可不用另外设置缓冲用泡棉,即可达到抑制零件数量及组装步骤的功效。

本发明的电池盒盖,优选为包含朝该电池的方向突出的内凹部。由于本发明是利用设置于电池盒盖上的工具组直接压抵于电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池盒盖的盖体强度,藉由上述构成,让本发明的电池盒盖相较于无内凹部的平坦状电池盒盖,可形成刚性较强的结构形状。此外,由于本发明的电池盒盖是朝电池的方向突出的内凹部,因此相较于朝收纳箱的方向突出的内凹部的构成,本发明可在增加电池盒盖的盖体强度的同时,亦可解决收纳箱的空间变小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的工具组,优选为被配置于电池的前方或后方。藉由上述构成,由于具有单元摇摆式引擎的跨坐型车辆,其车辆前后方向的振动远小于其上下方向的振动,因此当工具组被配置于电池的前方或后方时,电池盒盖的固定座不需要加大来增加强度,因此电池盒盖在成形时,不易发生收缩或变形,能够容易确保电池盒盖的外观的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提供一种跨坐型车辆,其包含收纳箱与本发明的电池盒,且该电池盒被设置于该收纳箱的后方,且该电池盒盖作为该收纳箱的壁面的一部分。藉由上述构成,要形成随车工具组的安装空间时,电池盒朝向车辆后方向延长,不会造成收纳箱的空间变小的问题。此外,利用电池盒盖作为该收纳箱的壁面的一部分,藉由上述构成,同时形成随车工具组的安装空间时,利用随车工具组以弹压方式压抵该电池的其中一侧面。可达到抑制零件数量及组装步骤的功效。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其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随车工具组的配置结构以及具备该随车工具组的跨坐型车辆,该随车工具组的配置结构,解决收纳箱的空间变小的问题,并提供车主取用便利性,且不会造成零件数目及组装步骤增加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坐型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坐型车辆的收纳箱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坐型车辆的电池盒的剖面图。

图4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盒盖的靠近电池盒的一侧。

图5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盒盖的靠近收纳箱的一侧。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弹性件的立体图。

图7绘示将图6的弹性件安装于设在电池盒盖上的固定座上,且将工具固定至该弹性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并且,为了明确地说明该等实施方式,将在以下一并说明实务上的细节,不过这些实务上的细节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亦即,在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方式中,并不一定需要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此外,为了使附图看起来简洁,对于已知的先前构造或组件使用简化的表示方法来表示。

<车辆概要>

首先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坐型车辆的侧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所称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是指从乘坐跨坐型车辆的骑乘者来观看时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跨坐型车辆10,包含:车体框架100、转向轴(未图标)、前叉120、前轮130、后轮140、动力单元200、车壳300、座垫400。

<车体框架>

车体框架100由铁管所形成,并且车体框架100具备:前头管101、下延框架102、底部框架103、后部框架104;上述各部分在图1中以双点划线来表示。车体框架100可藉由弯曲加工等来一体成形,亦可藉由将多个零件焊接在一起而使该等零件一体化。

前头管101在车体的宽侧方向也就是骑乘者的左右方向上,位于车辆的中央位置。转向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于前头管101中。在转向轴的上部连结有手柄部150,且在转向轴的下部连结有前叉120。前叉1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前轮130。下延框架102连接于前头管101,且自前头管101向下方延伸。底部框架103连接于下延框架102的下端部,且自下延框架102向后方延伸。后部框架104连接于底部框架103的后端部,且自底部框架103的后端部斜向朝后上方延伸。

<座垫>

座垫400被配置于后部框架104的上方,且位于前头管101的后方。座垫400隔着后述的收纳箱500而被后部框架104所支撑。座垫400可直接安装于车体框架100上,亦可隔着其它构件而被车体框架100所支撑。座垫400以其前端部的铰链销(未图标)为中心而可相对于收纳箱500开闭。

<动力单元>

动力单元200被配置于座垫400的下方,且由车体框架100所支撑。动力单元200隔着支架,以能够摇动的方式被安装于车体框架100上。动力单元200具有输出轴(未图标)。后轮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该输出轴。动力单元200与后轮140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车体框架100而摇动。动力单元200包含引擎来作为驱动源。不过,本发明的动力单元200只要是以能够摇动的方式被车体框架所支撑者即可,并不限定其驱动源。本发明的动力单元200可具有引擎来作为驱动源,亦可具有马达来作为驱动源。

<车壳>

如图1所示,车壳300包含后部车壳320、前部车壳330、底部车壳340。前部车壳330主要覆盖前头管101与下延框架102的周围。前部车壳330包含中央前部车壳331与侧向前部车壳332。后部车壳320位于座垫400的下方,且覆盖后部框架104的周围。底部车壳340在车体的前后方向上位于前部车壳330与后部车壳320之间。底部车壳340与前部车壳330和后部车壳320连结。底部车壳340包含踏板310。

踏板310在车体的前后方向上位于前轮130与座垫400之间。踏板310被配置于座垫400的前下方。踏板310被配置于动力单元200的前方。踏板310是用来让坐在座垫400上的骑乘者于车辆行进中时置放其双脚的面。踏板310位于底部框架103的上方。踏板310在车体的前后方向上位于下延框架102与后部框架104之间。踏板310在车宽方向也就是骑乘者的左右方向上被形成为平坦状。此处所述的“踏板310为平坦状”是指踏板310的平坦程度足以使骑乘者能够将脚置于踏板310的任何部分上。也就是说,在踏板310上例如亦可形成有防滑用的凹凸部。此外,在本发明中,踏板不一定要是平坦状。在本发明中,踏板310只要能够让骑乘者置放双脚即可。例如踏板310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亦可位于比左右方向上的两侧部更高的位置。

<收纳箱>

收纳箱500被配置于动力单元200的上方。收纳箱500被配置于后轮140的上方。收纳箱500被配置于左右一对的后部框架104之间。

接下来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坐型车辆的收纳箱的平面图。本实施方式的收纳箱500由后部框架104所支撑,且对座垫400进行支撑。图2所示的收纳箱500的平面图,是将位于收纳箱500上方的座垫400打开或移除之后所见到的样貌。收纳箱500一般被作成近似于长方形和楕圆形的形状,但收纳箱500的形状并不被限定为任何特定形状。在收纳箱500的底面可设有一凹处502,以方便使用者置放安全帽504(见图3),但亦可不设置这样的凹处。在收纳箱500的后方,也就是图2中的后方,可具有与电池盒600(见图3)连通的缺口,该缺口例如为接近长方形,但亦可为其它任何形状。在收纳箱500的该缺口处,安装有电池盒盖700,以隔开收纳箱500与电池盒600。当电池盒盖700关闭时,该电池盒盖700作为收纳箱500的壁面的一部分。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收纳箱的缺口设置于后方,但在将电池盒设置于其它位置的实施方式中,收纳箱的缺口亦可设置于其它位置,例如收纳箱的前方。

<电池盒>

请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坐型车辆的电池盒的剖面图。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盒600被设置于收纳箱500的后方,且位于收纳箱500与车辆尾灯630之间的空间。图3中的尾端车壳620,是图1所示的后部车壳320的一部分,该尾端车壳620包围住比收纳箱500更后方的部分。电池盒600,被设置于由尾端车壳620所包围的空间中。在电池盒600中,收容有跨坐型车辆所使用的电池602。电池602,一般被设置成与电池盒600的后壁邻接。电池盒60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容纳并固定电池602即可,例如可为长方体、略长方体,或是其它任何形状。在电池盒600朝向收纳箱500的方向有一开口,该开口由电池盒盖700所封闭。在电池盒盖700上安装有用以固定随车工具组的弹性件800,当电池盒盖700封闭该开口时,该弹性件800以弹压方式压抵电池602的一侧面。上述弹压方式的压抵,当弹性件800与电池602的一侧面接触时,会基于互相压抵的力量而使弹性件800与电池602的至少其中一者产生弹性变形,并且该弹性变形会随着上述互相压抵的力量消失(例如,打开电池盒盖700)而复原,使得产生弹性变形的构件回复成原本的形状。藉此,随车工具组在设置上无需占用收纳箱的空间,而因此无需于收纳箱底部向下突出地设置随车工具组收纳空间,从而达到可同时解决收纳箱的空间变小与车辆外观美观性降低的问题。

<电池盒盖>

接下来参照图4与图5,图4与图5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盒盖,其中图4绘示该电池盒盖靠近电池盒的一侧,图5绘示该电池盒盖靠近收纳箱的一侧。电池盒盖700具有内凹部710与薄板部720。内凹部710为朝向电池突出的区域,因此该内凹部710在图4的观察视角下,相对于薄板部720朝向电池方向突出,并于内凹部710与薄板部720之间形成段差,而成为凸起状。若从另一个方向来观察内凹部710,该内凹部710,在图5的观察视角下,相对于薄板部720朝向电池方向凹入,并于内凹部710与薄板部720之间形成段差,而成为凹陷状。内凹部710被设置于与电池盒600的开口对应的区域中,但不一定需要填满该开口。本实施方式中的内凹部710与薄板部720为一体成形,但不限定于这种型态。藉由形成内凹部710,本发明的电池盒盖相较于无内凹部的平坦状电池盒盖,可形成刚性较强的结构形状。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内凹部是朝电池的方向突出,因此相较于朝收纳箱的方向突出的内凹部的构成,本发明可在增加电池盒盖的盖体强度的同时,亦避免收纳箱的空间变小。在本实施方式中,薄板部720配合收纳箱500的外形而被构成为稍微具有弧度,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成,亦可被构成为不具弧度。

在电池盒盖700的薄板部720上具有螺丝孔702与卡榫704,以用于固定电池盒盖700。固定电池盒盖700时,可将电池盒盖700的卡榫704插入收纳箱500的对应凹槽(未图标),然后以螺丝穿过电池盒盖700上的螺丝孔702与收纳箱500的对应孔(未图标)来加以固定。从便于让车主在不使用工具便能够开启电池盒盖700的观点来看,较佳为使用徒手便能够轻易进行螺合以及解开螺合状态的螺丝。

在内凹部710的朝向电池盒600的一侧上设置有固定座730,以用来安装弹性件(后述)。固定座具有支撑部732与延伸臂734。支撑部732垂直于电池盒盖700,并与电池盒盖700相接触。支撑部732可为三角形或其它任意形状。延伸臂734由支撑部732伸出,且平行于电池盒盖700。因此,固定座730藉由支撑部732与延伸臂734形成l型结构。延伸臂734的上下方向的高度h比支撑部73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l要大。

<弹性件>

请参照图6与图7,图6绘示本实施方式的弹性件,而图7绘示该弹性件安装于设在电池盒盖上的固定座上且将工具固定至该弹性件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弹性件800包含工具套筒部810与固定座套筒部820。图7所示的工具套筒部810与固定座套筒部820为一体成型的构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工具套筒部810与固定座套筒部820亦可为分开的构件,并在作为弹性件来运用时加以组合。本实施方式的工具套筒部810包含第一工具固定部812与第二工具固定部814,其中第一工具固定部812用以固定火星塞拆换工具902,第二工具固定部814用以固定螺丝起子904,但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工具套筒部810亦可仅包含一个工具固定部、或是包含三个以上的工具固定部。此外,固定于工具固定部上的工具不限于火星塞拆换工具或螺丝起子,亦可为其它有助于车主对车辆进行简易维修的工具。固定座套筒部820以将弹性件800固定于电池盒盖700的邻近电池602的一侧的方式被安装于固定座730的延伸臂734上。

如图3所示,当电池盒盖700封闭时,工具套筒部810的外周压抵于电池602,因此可藉由弹性件800的弹性变形来吸收震动,如此便不需要在电池盒盖700或是电池602的侧面上另外贴附如泡棉类的缓冲材,而可抑制零件数量及组装步骤。弹性件800较佳是由硬度比电池盒600小的材料所构成,如此可使弹性件800能更有效地吸收震动。此外,由于固定座730被形成为l型结构,因此当弹性件800安装于固定座730的延伸臂734上,且弹性件800压抵于电池602上时,除弹性件800本身具有一定弹性外,延伸臂734相对于支撑部732亦可产生前后方向的弹性变形,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吸收车体传来的震动的效果。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电池盒600被设置于收纳箱500的后方,其开口朝向车体前方,因此在关闭电池盒盖700的状态下,固定于弹性件800上的工具是被配置于电池602的前方,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在电池盒600被设置成开口朝向车体后方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固定于弹性件800上的工具亦可被配置于电池602的后方。由于具有单元摇摆式引擎的跨坐型车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振动远小于在上下方向上的振动,因此藉由将本发明的工具组配置于电池的前方或后方,便不需要加大电池盒盖的固定座来增加强度,因此电池盒盖不易发生收缩或变形,能够容易确保电池盒盖的外观的美观性。

此外,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弹性件800被以自固定座730朝向电池602的方式来安装,因此弹性件800的工具套筒部介于电池602及固定座730之间,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亦可将固定座730的支撑部732作得较长,而将弹性件800被以自固定座730朝向电池盒盖700的方式来安装,而形成固定座730介于电池602与弹性件800的工具套筒部之间的态样。不过,由于在弹性件800的工具套筒部介于电池602及固定座730之间的态样中,其固定座的支撑部的长度较短,因此当利用弹性件800直接压抵于电池时,无需针对固定座730增加额外的补强结构,即可获得较佳的结构强度,且同时解决收纳箱的空间变小的问题,因而较佳。

符号说明

10跨坐型车辆502凹处

100车体504安全帽

101前头管600电池盒

102下延框架602电池

103底部框架620尾端车壳

104后部框架700电池盒盖

120前叉702螺丝孔

130前轮704卡榫

140后轮710内凹部

150手柄部720薄板部

200动力单元730固定座

300车壳732支撑部

310踏板734延伸臂

320后部车壳800弹性件

330前部车壳810工具套筒部

331中央前部车壳812第一工具固定部

332侧向前部车壳814第二工具固定部

340底部车壳820固定座套筒部

400座垫902火星塞拆换工具

500收纳箱904螺丝起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