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全性可折叠反向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0582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高安全性可折叠反向三轮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是一种高安全性的可折叠的具有双前轮的反向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以其便捷、绿色环保等优点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电动车是基于现有自行车的结构对其进行改造,通过增加电池、驱动系统以及电控系统能够使得车子在电能驱动下快速运行。

三轮车,顾名思义,由于其相对于二轮车多了一个车轮与地面接触,在易于产生侧滑的湿滑路面,有十分独特的稳定性优势,大幅减小骑乘人员侧滑摔倒的可能性,在复杂地形地表环境下,行驶安全性较两轮车有大幅提升。目前市面上的三轮车大多结构是一个前轮两个后轮,如中国专利CN201210089652.8和CN201480014552.6所示。

当然,还有一个特殊的反向三轮车,具有两个前轮一个后轮,如中国专利CN200610170204.5和CN201510774236.5所示,后轮作为驱动轮,前轮为转向轮。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出现可折叠的反向电动三轮车;另外即使目前电动三轮车的折叠形式多种多样,但是真正简便可靠的结构少之又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安全性的可折叠的具有双前轮的反向三轮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安全性可折叠反向三轮车,包括主支架以及分别位于所述主支架前后两侧的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所述主支架的前端设有T型支架,所述T型支架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前轮,所述车头支架管内设有转向管,所述转向管的一端与车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两个前轮的转向机构配接,所述T型支架的上方设有用于支撑车头的车头支架管,所述主支架的前端还固定有一支承架,所述支承架包括两块平行的直板,在所述两块平行的直板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支承架与所述车头支架管之间设有一转动轴,所述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枢轴于所述支承架与所述车头支架管,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车头支架管绕着所述转动轴相对于所述支承架转动,进而使所述可折叠反向三轮车在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下切换;所述转向管的底端为一叉板,所述叉板内置有橡胶垫片,所述可折叠反向三轮车在打开状态时所述橡胶垫片置于所述叉板与所述转向机构之间。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连杆结构,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通过第一枢轴设于所述支承架上,所述第二杆通过第二枢轴设于所述车头支架管上,所述第一杆的中部和第二杆的端部通过第三枢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杆的活动端为施力端。

优选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板和旋转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支承架上,所述旋转板通过枢轴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当所述可折叠反向三轮车在打开状态时,所述叉板通过所述橡胶垫片架设在所述旋转板上并且两者相对固定。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与一连接件铰接,连接件的两侧分别对称延伸设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一驱动片上,所述驱动片包括一个枢轴,所述枢轴设置在所述T型支架上;在所述拉杆的拉力作用下,所述驱动片绕所述枢轴转动进而驱动所述前轮转向。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相互插接在一起的对称的两半式结构,所述相对称设置的拉杆的相对一端分别枢轴在该两半式结构的其中一半上;所述两半式结构通过一圆销插接在一起;所述旋转板架设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圆销的两端均伸入至所述旋转板内。

优选的,所述主支架上设有电池架。

优选的,所述主支架上可插拔地设有坐垫杆,所述坐垫杆上安装有坐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橡胶垫片的使用,确保可折叠反向三轮车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下快速转换时的缓冲,保护叉板与所述转向机构。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在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在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高安全性可折叠反向三轮车,包括主支架9以及分别位于所述主支架9前后两侧的两个前轮92和一个后轮93,所述主支架9的前端设有T型支架96,所述T型支架96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前轮92。所述主支架9上还设有电池架91,可放置充电电池使本发明的三轮车为电动三轮车。当然,换上与后轮93链条连接的脚蹬,即可形成普通人力三轮车。

所述主支架9上大致垂直地设有车头支架管13和坐垫杆94,所述坐垫杆94上安装有坐垫95。所述坐垫杆94插接于所述主支架9上。车头支架管13上设有车头1,所述车头1包括龙头把手11和刹车12。所述车头支架管13与所述主支架9大致垂直,并与所述主支架9相对固定。

所述车头支架管13内可转动地设有转向管,所述转向管的一端与车头1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一样,所述龙头把手11转动可以带动所述转向管转动。所述转向管14的底端设有一个旋转板15。

所述主支架9的前端还固定有一支承架3,所述支承架3包括两块平行的直板,在所述两块平行的直板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支承架3与所述车头支架管13之间设有一转动轴131,所述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枢轴于所述支承架3与所述车头支架管13。

所述驱动机构为连杆结构,包括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所述第一杆41通过第一枢轴411设于所述支承架3上,所述第二杆42通过第二枢轴421设于所述车头支架管13上,所述第一杆41的中部和第二杆42的端部通过第三枢轴43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杆41的活动端为施力端。

扳动施力端,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车头支架管13绕着所述转动轴131相对于所述支承架3转动,进而使所述可折叠反向三轮车在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下切换。

所述转向管14的底端固定有一叉板141,所述叉板141内置有橡胶垫片142,所述可折叠反向三轮车在打开状态时所述橡胶垫片142置于所述叉板141与所述转向机构之间。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板51和旋转板15,所述固定板51固定于所述支承架3上,所述旋转板15通过枢轴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51上,当所述可折叠反向三轮车在打开状态时,所述叉板141通过所述橡胶垫片142架设在所述旋转板15上并且两者相对固定。

具体的,本发明的可折叠反向三轮车还包括被所述旋转板15驱动的相对称设置的拉杆21,两个所述拉杆21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一驱动片22上,所述驱动片22包括一个枢轴23,所述枢轴23设置在所述T型支架96上。在所述拉杆21的拉力作用下,所述驱动片22绕所述枢轴23转动进而驱动所述前轮92转向。

所述相对称设置的拉杆21的相对一端均枢轴于同一个连接件24上。所述连接件24为相互插接在一起的对称的两半式结构,所述相对称设置的拉杆21的相对一端分别枢轴在该两半式结构的其中一半上;所述两半式结构通过一圆销25插接在一起;所述旋转驱动件的旋转板15架设在所述连接件24上,所述圆销25的两端均伸入至所述旋转板15内使所述旋转板15与一连接件24铰接。

下面简单描述一下本发明的折叠过程。当所述可折叠反向三轮车在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呈图1所示的状态,此时,所述叉板141架设在所述旋转板15上并且由于两者之间三面稳固导致两者相对固定,这样,转向管14转动,通过叉板141传动至所述旋转板15上,所述旋转板15也能相应转动。由于所述旋转板15与连接件24相对固定,所述连接件24大致也绕着所述转向管14的轴线转动,进而拉动或推动位于所述连接件24两侧的拉杆21,拉杆21推动前轮92转动。

当需要将本发明的反向三轮车进行折叠时,先将坐垫杆94从主支架9上抽出。然后扳动第一杆41的活动端,使所述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呈图2所示的状态。这时由于连杆机构的原因,车头支架管13绕着所述转动轴131相对于所述支承架3转动,这样所述转向管14和叉板141也同样相对于所述支承架3转动。

本发明中橡胶垫片的使用,确保可折叠反向三轮车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下快速转换时的缓冲,保护叉板与所述转向机构。

本发明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