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8522阅读:1743来源:国知局
婴儿车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可折叠婴儿车。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婴儿车带有可折叠功能,婴儿车折叠后体积大大减小,方便储藏并可以放入交通工具携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婴儿车折叠后其体积仍旧偏大,或者折叠操作的过程繁琐复杂,需要耗费较大力气,这对于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来说是十分不便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婴儿车折叠结构,包括车架支杆、推杆、后支杆、前支杆,车架支杆的一端连接在后支杆上,后支杆上设有插槽,推杆底部插入后支杆上的插槽内,还包括耳片,所述的耳片两端分别连接在推杆、后支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耳片上固定设有套管,后支杆、前支杆之间连接有前连杆、后连杆,所述的后连杆穿过套管,后连杆在套管内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耳片呈部分圆环形状。

作为优选,推杆上设有拉动开关,推杆内设有插块,插块伸出推杆下端,拉动开关与插块之间通过钢丝绳相连。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了婴儿车的折叠,方便了婴儿车的携带与储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后支杆拔出插槽时的示意图。

图5是婴儿车折叠时的示意图。

图6是也是婴儿车折叠时的示意图。

图7是推杆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Ⅰ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婴儿车折叠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车架支杆6、推杆1、后支杆2、前支杆7,车架支杆6的一端连接在后支杆2上,后支杆2上设有插槽9,推杆1底部插入后支杆2上的插槽9内,还包括耳片4,所述的耳片4两端分别连接在推杆1、后支杆2上。

所述的耳片4上固定设有套管5,后支杆2、前支杆7之间连接有前连杆8、后连杆3,所述的后连杆3穿过套管5,后连杆3在套管5内滑动。

推杆1上设有拉动开关10,推杆1内设有插块11,插块11伸出推杆1下端,拉动开关10与插块11之间通过钢丝绳相连。

将婴儿车折叠时,先通过拉动开关10将推杆1底部的插块11拉起,如图4所示,再将推杆1从插槽9内拉出,如若不将插块11拉起,由于插块11伸出推杆1底部,推杆1无法从插槽9内拉出。然后如图5、图6所示,将推杆1以耳片4为中心向后支杆2靠拢。耳片4在转动时,带动套管5转动,套管5转动时带动后连杆3转动,后连杆3转动时同时在套管5内滑动,后连杆3通过前连杆8拉动前支杆7收拢,即实现婴儿车的折叠。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