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可调整背靠角度的婴儿车,包括一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前下方的前轮、设置于所述车架后下方的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左右两侧支架、设置于两侧支架之间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背靠,所述背靠与两侧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背靠角度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背靠上的操作件、设置于所述背靠与两侧支架之间的锁定机构、连接所述操作件与锁定机构的钢线;所述背靠上设置有前后向的通孔,所述操作件前上端枢接于所述背靠前侧,后端经所述通孔穿出位于背靠后方;所述锁定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背靠左右两侧与两侧支架之间,所述每一锁定机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枢接座、旋转件、推动件、齿轮、弹簧、第二枢接座,所述第一枢接座设置于所述背靠上,所述第二枢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支架上,所述第一枢接座朝向第二枢接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枢接座朝向第一枢接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的侧壁分别设置有可与所述齿轮啮合的内轮齿,所述旋转件朝向推动件的一侧设置有波浪形面,所述推动件朝向旋转件的一侧设置有对应的波浪形面,在弹簧的作用下,所述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的内轮齿啮合;所述钢线设置有两根,两根钢线上端均连接于操作件,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锁定机构的旋转件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背靠角度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包括中间部分、自所述中间部分前端往上延伸的枢接部、自所述中间部分后端往下延伸的操作部,所述中间部分穿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枢接部的上端枢接于所述背靠前侧,所述操作部位于背靠后侧,且所述钢线上端连接于所述中间部分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背靠角度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枢接部的上端设置有左右方向上的横向通孔,所述背靠前侧左右间隔设置有两向前开口的第一U形板,一压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U形板的前端,所述枢接部的上端置于两第一U形板之间,一第一枢轴穿过所述枢接部的横向通孔,且所述第一枢轴的左右两端分别置于所述两第一U形板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整背靠角度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第一U形板下方设置有两第二U形板,一第二枢轴的左右两端分别置于所述两第二U形板内,所述操作件中间部分的前下端抵靠于所述第二枢轴后侧,所述压板同时与所述第一U形板、第二U形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整背靠角度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往前凹陷形成有凹槽,且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背靠通孔的底壁下方,从而所述操作件的操作部位于与所述凹槽的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可调整背靠角度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锁定机构的第一枢接座分别一体形成于所述背靠的左右两侧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整背靠角度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外围设置有L形凸起,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侧壁设置有与L形凸起匹配的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7所述的可调整背靠角度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前侧设置有用于供引导两钢线走向的导线槽,所述钢线穿行于所述导线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整背靠角度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还包括一座板,所述座板左右两侧后端分别设置有枢接于第一枢接座一侧的第三枢接,且所述第一枢接座设置于所述第二枢接座与第三枢接座之间,所述第一枢接座朝向第三枢接座的一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凸台,对应的,所述第三枢接座朝向第一枢接座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凹槽,所述两限位凸台分别置于两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整背靠角度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侧支架均包括车手、前脚、后脚,所述车手下端、前脚后上端以及前脚前上端相互枢接,所述第二枢接座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