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折叠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947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新型折叠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折叠篷,主要用于没有车篷的车辆上,例如三轮车等。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轮车一般没有车篷,有的虽然设置了遮阳或遮雨装置,但一般是固定设置的,占据较大的体积,而且不能折叠或收回,在不需要车篷的时候,就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折叠篷,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的遮阳布,该支撑架包括导轨和前部n形架,所述的导轨为两根,两根导轨分别固定安装在车架的两侧,相互平行设置,在两根导轨上,沿导轨的长度方向安装有数个前部n形架,每一前部n形架的底端通过前部n形架移动机构安装在导轨上,该导轨的截面呈u形设置,上端设置有两条向内侧延伸的折边,两条折边之间形成间距。

在所述支撑架后部的导轨上安装有弧形架,该弧形架包括托架、拉簧和后部n形架,在每根导轨上均安装有一托架,托架的底部通过两个托架移动机构安装在导轨上,在两个托架之间安装有数个后部n形架,每一后部n形架的底端通过销轴转动的托架上,其中,拉簧的一端连接在托架接近前部n形架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在最后面的后部n形架的上部,所述的遮阳布安装在前部n形架和后部n形架上。

所述前部n形架移动机构和托架移动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立管、横管和轴承,该立管与横管呈T形设置,螺杆依次穿过横管和立管后,安装有螺母,螺母与立管之间安装有挡片,该挡片的外径大于立管的外径,在所述的横管上穿过两根销轴,每根销轴的两端均安装有一轴承,该轴承在导轨的滑槽内滚动。

所述的前部n形架和后部n形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顶部连接管、侧部连接管、上部弯管和下部弯管,该顶部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套入一上部弯管,顶部连接管与上部弯管的上部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每一上部弯管的下部与下部弯管的上部通过侧部连接管连接在一起,侧部连接管与上部弯管以及下部弯管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下部弯管的下端与水平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折叠,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将体积缩小,不占据空间,使用方便,满足了人们所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不含遮阳布);

图2是图1中导轨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前部n形架移动机构(托架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前部n形架(后部n形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最后面的后部n形架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包括遮阳布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折叠篷,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的遮阳布15(该遮阳布15是通过螺栓安装在前部n形架和后部n形架上的,以减少工序降低成本),该支撑架包括导轨2和前部n形架3,所述的导轨2为两根,两根导轨2分别固定安装在车架1的两侧,相互平行设置,在两根导轨2上,沿导轨2的长度方向安装有数个前部n形架3,每一前部n形架3的底端通过前部n形架移动机构安装在导轨2上,该导轨2的截面呈u形设置,上端设置有两条向内侧延伸的折边22,两条折边22之间形成间距23,该间距23用于穿过立管7。

在所述支撑架后部的导轨上安装有弧形架,该弧形架包括托架5、拉簧11和后部n形架4,在每根导轨2上均安装有一托架5,托架5的底部通过两个托架移动机构安装在导轨2上,在两个托架5之间安装有数个后部n形架4,其中后部n形架4的结构和前部n形架3相同,为了区分不同的安装位置,对名称进行了不同命名;每一后部n形架4的底端通过销轴6转动的托架5上,其中,拉簧11的一端连接在托架5接近前部n形架3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在最后面的后部n形架4的上部。

所述前部n形架移动机构和托架移动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立管7、横管8和轴承9,该立管7与横管8呈T形设置,螺杆12依次穿过横管8和立管7后,安装有螺母14,螺母14与立管7之间安装有挡片13,该挡片13的外径大于立管7的外径,在所述的横管8上穿过两根销轴10,每根销轴10的两端均安装有一轴承9,该轴承9在导轨2的滑槽21内滚动。对于前部n形架移动机构而言,前部n形架的底端套在立管的上端;对于托架移动机构而言,托架焊接在立管的上端。

所述的前部n形架3和后部n形架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顶部连接管31、侧部连接管34、上部弯管32和下部弯管33,该顶部连接管31的两端分别套入一上部弯管32,顶部连接管31与上部弯管32的上部通过调节螺栓35连接,每一上部弯管32的下部与下部弯管33的上部通过侧部连接管34连接在一起,侧部连接管34与上部弯管32以及下部弯管33通过调节螺栓35连接在一起,所述下部弯管33的下端与水平方向垂直,图4为最后面的后部n形架的一种实施例,与其他后部n形架以及前部n形架的结构相同,后部n形架和前部n形架的上部弯管的角度为110°,下部弯管的角度为160°。

在顶部连接管、上部弯管、侧部连接管和下部弯管上,均设置有数个用于调节螺栓穿过的通孔,当调整好各自的对应位置后,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固定。

参见图5,为了与车架后面紧密配合,将最后面的后部n形架的上部弯管的角度设置为90°,下部弯管为直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移动前部n形架和后部n形架,实现轴承在导轨的滑槽内的滚动,相邻两前部n形架以及相邻两后部n形架的距离缩短或拉长,实现了对遮阳布的折叠和码放,缩小了体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