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5522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部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部件,特别是涉及具有线缆固定结构的自行车部件。



背景技术:

搭载于自行车的制动装置和变速装置等自行车部件例如通过博登(ボーデン)型的控制线缆(扎线)与各操作装置连结。博登型的控制线缆包括外部壳体和内置线缆。内置线缆的一端由设于自行车部件的线缆固定结构固定于自行车部件。以往的线缆固定结构中,通过第一部件的平面部和第二部件的平面部夹住内置线缆,从而将内置线缆固定。

线缆固定结构中要求以较小的力将线缆可靠地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以较小的力可靠地固定线缆。

自行车部件具备具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线缆固定结构。第一部件具有第一对置面、第一靠压面和第二靠压面。第一靠压面设置成相对于第一对置面倾斜。第二靠压面设置成与第一靠压面对置且相对于第一对置面倾斜,以在第二靠压面与第一靠压面之间配置线缆。第二部件具有第二对置面、第三靠压面和第四靠压面。第二对置面与第一对置面对置配置。第三靠压面设置成相对于第二对置面倾斜。第四靠压面设置成与第三靠压面对置且相对于第二对置面倾斜,以在第四靠压面与第三靠压面之间配置线缆。

在该自行车部件中,能够由第一靠压面至第四靠压面四个面靠压线缆的外周面。因此,与以往相比,即使较小的力(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夹持的力)也能够将线缆可靠地固定。

第一靠压面与第二靠压面所成的角度可以是70度至120度。并且,第三靠压面与第四靠压面所成的角度可以是70度至120度。根据该结构,自行车线缆向中心方向的分力大,所以能够更可靠地将线缆固定。

第一靠压面与第二靠压面可以在第一部件上形成剖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第一槽部。根据该结构,在第一部件上能够简单地形成第一靠压面和第二靠压面。并且,第三靠压面和第四靠压面可以在第二部件上形成剖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第二槽部。根据该结构,在第二部件上能够简单地形成第三靠压面和第四靠压面。

可以是第一靠压面与第二靠压面经由与第一对置面平行的第一连结面连结,第一靠压面和第一连结面和第二靠压面在第一部件上形成剖面构成等腰梯形的第一槽部。可以是第三靠压面和第四靠压面经由与第二对置面平行的第二连结面连结,第三靠压面和第二连结面和第四靠压面在第二部件上形成剖面构成等腰梯形的第二槽部。

第一靠压面和第二靠压面构成为在第一部件上形成第一槽部,第三靠压面和第四靠压面构成为在第二部件上形成第二槽部,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构成为在第一对置面与第二对置面对置的状态下第一槽部的第一底部与第二槽部的第二底部对置。根据该结构,第一靠压面至第四靠压面之间对线缆的靠压力实质上均匀,能够更可靠地将线缆固定。

可以是第一部件由金属构成,第二部件由金属构成。根据该结构,由金属制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够更可靠地将线缆固定。

这样的线缆固定结构作为自行车部件很好地适用于自行车制动器。

这样的线缆固定结构作为自行车部件很好地适用于自行车变速装置。

这样的线缆固定结构作为自行车部件很好地适用于自行车悬架。

这样的线缆固定结构作为自行车部件很好地适用于自行车座高调整装置。

这样的线缆固定结构作为自行车部件很好地适用于自行车线缆连结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以较小的力将线缆可靠地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采用的自行车制动器的正面图。

图2是自行车车圈制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线缆固定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线缆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图4的V部剖面放大图。

图6是变形例的相当于图5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自行车制动器

26 线缆固定结构

30、130 第一部件

30a、130a 第一对置面

30b、130b 第一靠压面

30c、130c 第二靠压面

30d 第一槽部

30e 第一底部

32、132 第二部件

32a、132a 第二对置面

32b、132b 第三靠压面

32c、132c 第四靠压面

具体实施方式

<自行车制动器的整体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器10安装于自行车的车架100。自行车制动器10是自行车部件的一例,是自行车车圈制动器。自行车制动器10例如安装于构成车架100的前叉100a或一对链撑(chain stay:未图示)。自行车制动器10具有相对于车架100能够摆动地构成的第一制动臂12和第二制动臂14和位置可变机构16。自行车制动器10通过博登型的控制线缆24与未图示的操作装置(制动杆)连结。博登型的控制线缆24具有外部壳体24a和插通外部壳体24a的内置线缆24b。内置线缆24b是线缆的一例。

另外,以后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和“下”及其同义词是指自行车的使用者朝向车把坐在车座(都未图示)上的状态下观察的“前”“后”“左”“右”“上”和“下”。

第一制动臂12相对于前叉100a的右侧(图1左侧)的板部能够绕第一轴X1摆动地构成。第一制动臂12具有壳体保持部20和第一闸皮安装部22a。壳体保持部20设于第一制动臂的一端。壳体保持部20构成为保持控制线缆24的外部壳体24。壳体保持部20具有能够插入外部壳体24a的螺纹轴20a、与螺纹轴20a螺合的调整螺母20b、将螺纹轴20a不能旋转地与第一制动臂12连结的连结部20c。第一闸皮安装部22a设于第一制动臂的另一端。第一闸皮安装部22a具有第一长孔22c,在第一长孔22c中可调整上下位置地固定第一制动闸皮28a。

第二制动臂14相对于前叉100a的左侧(图1右侧)的板部能够绕第二轴X2摆动地构成。第二制动臂14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固定结构26(参照图2)和第二闸皮安装部22b。线缆固定结构26设于第二制动臂14的一端。线缆固定结构26能够固定制动线缆24的内置线缆24b地构成。第二闸皮安装部22b设于第二制动臂14的另一端。第二闸皮安装部22b具有第二长孔22d,在第二长孔22d中能够调整上下位置地固定第二制动闸皮28b。

位置可变机构16设于第二制动臂14的一端用以变更线缆固定结构26相对于壳体保持部20的位置。位置可变机构16通过变更线缆固定结构26相对于壳体保持部20的位置,从而能够扩大第一制动臂12与第二制动臂14的间隔。由此,车轮的拆装容易。

<线缆固定结构的结构>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线缆固定结构26具有第一部件30和第二部件32。第一部件30具有第一对置面30a、第一靠压面30b和第二靠压面30c。第一靠压面30b设置成相对于第一对置面30a倾斜。第二靠压面30c设置成与第一靠压面30b对置且相对于第一对置面30a倾斜以在第二靠压面30c与第一靠压面30b之间配置内置线缆24b。第一部件30由铝合金和不锈钢等任意金属构成。第一靠压面30b与第二靠压面30c所成的角度α(参照图5)优选70度至120度。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α为90度。第一靠压面30b和第二靠压面30c在第一部件30上形成剖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第一槽部30d。

并且,第一部件30具有螺结部件34螺合的螺纹孔30f和支承位置可变机构16的轴部30g(参照图3)。

第二部件32具有与第一对置面30a对置配置的第二对置面32a、第三靠压面32b和第四靠压面32c。第三靠压面32b设置成相对于第二对置面32a倾斜。第四靠压面32c设置成与第三靠压面32b对置且相对于第二对置面32a倾斜以在第四靠压面32c与第三靠压面32b之间配置内置线缆24b。第二部件32由铝合金和不锈钢等任意金属构成。第三靠压面32b和第四靠压面32c所成的角度β(参照图5),与角度α同样地,优选70度至120度。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β为90度。第三靠压面32b和第四靠压面32c在第二部件32上形成剖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第二槽部32d。第一槽部30d和第二槽部32d构成为在第一对置面30a与第二对置面32a对置的状态下第一槽部30d的第一底部30e与第二槽部32d的第二底部32e对置。

另外,第二部件32具有螺结部件34所贯通的贯通孔32f和相对于第一部件30定位的第一定位突起32g及第二定位突起32h。另外,第二对置面32a、第一定位突起32g和第二定位突起32h在将内置线缆24b固定了的状态下与第一部件30隔开间隔地配置。

螺结部件34例如是带六边形孔的螺栓,贯通第二部件32而旋入第一部件30的螺纹孔30f。使用者将螺结部件34旋入螺纹孔30f,从而螺结部件34将第二部件32朝向第一部件30靠压。由其靠压力,第一靠压面30b、第二靠压面30c、第三靠压面32b和第四靠压面32c在四个部位等间隔地靠压内置线缆24b的外周面。结果,能够以较小的力将内置线缆24b可靠地固定。

<变形例>

接下来,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并且,在变形例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的部件使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结构不同但是相对应的部件以后两位相同、第三位不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6所示的变形例的线缆固定结构126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是第一部件130的第一靠压面130b及第二靠压面130c和第二部件132的第三靠压面132b及第四靠压面132c。第一靠压面130b与第二靠压面130c所成的角度α和第三靠压面132b与第四靠压面132c所成的角度β是范围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值。

第一靠压面130b经由第一连结面130h与第二靠压面130c连结。第一连结面130h是与第一对置面30a平行的面。第三靠压面132b经由第二连结面132h与第四靠压面132c连结。第二连结面132h是与第二对置面32a平行的面。

因此,在第一部件130中,第一靠压面130b和第二靠压面130c和第一连结面130h在第一部件130上形成剖面为等腰梯形的第一槽部130d。并且,在第二部件132中,第三靠压面132b和第四靠压面132c和第二连结面132h在第二部件132上形成剖面为等腰梯形的第二槽部132d。第一连结面130h和第二连结面132h构成为在第一对置面30a与第二对置面32a对置的状态下第一连结面(底部或底面)130h与第二连结面(底部或底面)132h对置。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结构相同,省略其说明。

在这样结构的变形例中,使用者将螺结部件34旋入螺纹孔30f,从而螺结部件34将第二部件132朝向第一部件130靠压。通过该靠压力,第一靠压面130b、第二靠压面130c、第三靠压面132b和第四靠压面132c在四个部位等间隔地靠压内置线缆24b的外周面。结果,能够以较小的力可靠地固定内置线缆24b。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特别是能够根据需要任意组合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多个实施方式和变形例。

(a)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部件例示了自行车用制动器,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固定结构能够使用固定线缆的全部自行车部件。例如,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固定结构能够适用于自行车变速装置、自行车悬架、自行车座高调整装置和自行车线缆连结装置等自行车部件。

(b)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有两个摆动中心的自行车制动器10作为自行车部件例示,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具有一个摆动中心的自行车制动器、自行车盘式制动器、自行车带式制动器和自行车毂式制动器也能够适应本实用新型。

(c)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靠压面至第四靠压面由平面构成,但是它们也可以由曲面构成。例如可以由朝向内置线缆24b突出的曲面构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