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及其安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7634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板车及其安全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滑板车及其安全锁。



背景技术:

滑板车作为日常生活的代步工具和娱乐工具,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便利。为了节省空间,方便携带,需要对车身进行折叠,有的滑板车还能对把手握进行折叠。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可折叠滑板车大多只靠一套扣合锁来实现车身在折叠后能够扣合到踏板上。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当使用者需要把车身折叠后将整车提起或推起行走,此时可能会误触碰到车身扣合锁,将踏板释放,踏板可能会砸到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且在使用者正常骑行过程中,由于路面颠簸造成的车体震动也可能误触发车身扣合锁,若此扣合锁与其他机构(如把手握折叠机构等)关联,则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危险。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扣合锁,以降低安全隐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锁,以降低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安全锁的滑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锁,其包括:

壳体,具有供待锁部件进出的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具有台阶面;

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解锁扳手,所述解锁扳手的一侧具有卡扣;

与所述解锁扳手转动连接的锁扣板,所述锁扣板位于所述解锁扳手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并且在所述卡扣与待锁部件卡接时,所述锁扣板与所述台阶面相抵,限制所述锁扣板向靠近所述壳体内部转动。通过实施该实施例,能够实现双重锁止,降低了安全隐患。

优选地,上述的安全锁中,还包括位于所述解锁扳手的转动方向的一侧面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解锁扳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解锁扳手的转动方向的另一侧面上。通过实施该实施例,能够保证锁合的稳定性,实现双重锁合的状态,提高安全锁的安全性。

优选地,上述的安全锁中,所述锁扣板包括:

用于与所述台阶面相抵的锁止板;

与所述锁止板连接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向所述壳体的内部转动时,所述锁止板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转动脱离所述台阶面;

安装在所述解锁扳手上的锁扣转轴,所述锁止板和所述导向板均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锁扣转轴上。通过实施该实施例,能够限制锁扣板向靠近壳体内部转动。

优选地,上述的安全锁中,所述锁扣板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锁扣转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伸入所述解锁扳手的限制槽内。通过实施该实施例,能够自动复位。

优选地,上述的安全锁中,所述锁止板和所述导向板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实施该实施例,能够实现导向板和锁止板的同步转动。

优选地,上述的安全锁中,所述锁止板和所述导向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70°。通过实施该实施例,能够实现导向板向壳体内部转动的时候锁止板向远离壳体1内部转动。

优选地,上述的安全锁中,所述导向板为弧形板,所述导向板向转动方向凸出。通过实施该实施例,能够对待锁部件的运动进行导向。

优选地,上述的安全锁中,所述解锁扳手通过解锁转轴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通过实施该实施例,能够实现解锁扳手的转动。

一种滑板车,包括把手杆、把手和安装在所述把手上的安全锁,其中,所述安全锁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锁。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锁,其包括壳体、解锁扳手和锁扣板,其中,壳体具有供待锁部件进出的开口,并且开口的边缘具有台阶面,上述的解锁扳手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上,并且具有卡扣,以与待锁部件卡接,锁扣板可转动的安装在解锁扳手靠近开口的一端,在卡扣与待锁部件卡接时,锁扣板与台阶面相抵限制锁扣板向靠近壳体内部转动。此处的安全锁具有用于与待锁部件卡接的卡扣,此外还具有能够与台阶面相抵的锁扣板,并在卡扣与待锁部件卡接时,锁扣板与台阶面相抵,实现了双重锁止,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锁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待锁部件与导向板相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锁锁止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锁锁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安全锁的滑板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安全锁,以降低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安全锁的滑板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锁,其包括壳体1、解锁扳手2和锁扣板,其中,壳体1具有供待锁部件进出的开口,并且开口的边缘具有台阶面,上述的解锁扳手2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1上,并且具有卡扣21,以与待锁部件卡接,锁扣板可转动的安装在解锁扳手2靠近开口的一端,在卡扣21与待锁部件卡接时,锁扣板与台阶面相抵限制锁扣板向靠近壳体1内部转动。此处的安全锁具有用于与待锁部件卡接的卡扣21,此外还具有能够与台阶面相抵的锁扣板,并在卡扣与待锁部件卡接时,锁扣板与台阶面相抵,实现了双重锁止,降低了安全隐患。

本申请中公开的安全锁还包括位于解锁扳手2的转动方向的一侧面上的复位弹簧51,该复位弹簧51一端与解锁扳手2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的上表面连接,而卡扣21位于解锁扳手2的转动方向的另一个侧面上,如图1-图5中,解锁扳手2的上表面具有复位弹簧51,并在下表面设置卡扣21,由于解锁扳手2绕解锁转轴4转动,并且转动方向是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通过设置复位弹簧51可在卡扣21与待锁部件锁合过程中,解锁扳手2向上转动待锁部件通过开口进入壳体1内部后,在复位弹簧51的作用下解锁扳手2向下转动以保证锁合的稳定性,并且在解锁扳手2位于水平状态时,锁扣板与台阶面相抵,从而实现双重锁合的状态,提高安全锁的安全性。

具体的实施例中,该锁扣板包括锁止板51、导向板52和锁扣转轴53。其中,锁止板51能够与台阶面的台阶处相抵,由于台阶面具有竖直面和水平面,并且竖直面和水平面之间形成直角,锁止板51一个顶角与竖直面相抵,并且由竖直面限制锁止板51向壳体1的内部方向转动,防止该安全锁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自动打开,提高了安全性,而锁止板51的另一个顶角与水平面相抵,使得锁止板51卡在竖直面和水平面之间,实现安全锁的另一处锁止结构。上述的导向板52的作用在于对待锁部件的锁止部位进入开口后与导向板52接触,并驱动导向板52转动,且转动方向为向朝向壳体1的内部转动,在实际中该导向板52的长度能够与待锁部件接触,并由待锁部件驱动,但是不能影响带锁部件的锁止部分与卡扣21接触卡接。在导向板52向壳体1的内部转动的过程中,锁止板51向远离壳体1的方向转动,为了实现导向板52和锁止板51的同步转动,将导向板52和锁止板51均与锁扣转轴53连接,并在锁扣转轴53转动时,导向板52和锁止板51同步转动。本申请中增加的导向板52的目的在于通过待锁部件驱动锁止板51改变位置,因此,在此基础上的导向板52的结构均在保护范围内。

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锁扣板还包括套设在锁扣转轴53上的扭簧6,并且该扭簧6的一端伸入解锁扳手2的限制槽内。在待锁部件驱动导向板52转动过程中,扭簧6产生扭转力,当待锁部件与导向板52分离后,锁扣转轴53在扭簧6的回复力作用下回复到初始状态,该安全锁中扭簧6的初始状态为锁止板51能够卡在台阶面上。为了实现对扭簧6的安装,在解锁扳手2上开设有限制槽。

为了实现导向板52和锁止板51的同步运动,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将锁止板51和导向板5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但是在实际中并不仅限于一体式的结构,也可将导向板52和锁止板51均固定套设在锁扣转轴53上,在锁扣转轴53转动过程中,实现导向板52和锁止板51的同步转动。

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将锁止板51和导向板52之间设置为具有120°-170°的夹角。为了实现导向板52向壳体1内部转动的时候锁止板51向远离壳体1内部转动,并在扭簧6的作用下导向板52向远离壳体1内部转动时锁止板51向靠近壳体1内部转动,直至锁止板51与台阶面卡接,并由台阶面的竖直面限制锁止板51的继续转动。鉴于上述目的,将锁止板51和导向板52上下布置,即两者之间形成钝角的夹角。对于锁止板51和导向板52之间夹角的具体数值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定,且均在保护范围内。

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向板52为弧形板,并且导向板52向转动方向凸出。将导向板52设置为弧形面的结构,以对待锁部件的运动进行导向。对于导向板52的弧面的角度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现对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安全锁的工作过程说明:

如图2所示,将待锁部件的锁止部位朝向壳体1的开口对准,以使待锁部件的锁止部位通过开口进入壳体1。此时,解锁扳手2处于水平状态并且锁扣板的锁止板51与台阶面相抵。

如图3所示,待锁部件在进入壳体1的过程中,待锁部件与锁扣板的导向板52接触,并推动导向板52向壳体1内部转动,而锁止板51向壳体1外侧转动,使导向板52与台阶面分离,由于解锁扳手2通过解锁转轴4安装在壳体1上,在待锁装置的推动下,解锁扳手2向上转动,以使待锁部件能够与解锁扳手2的卡扣21配合。

如图4所示,在待锁部件的施力过程中,解锁扳手2不断向上转动。

如图5所示,当待锁部件越过卡扣21后,由于解锁扳手2失去外力的驱动,在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解锁扳手2向下转动,并通过卡扣21与待锁部件配合,限制待锁部件从壳体1内脱离出来。此时,锁扣板在扭簧6的作用下,锁止板51向靠近壳体1的内部转动,直至与台阶面相抵,实现限位。通过卡扣21的锁合以及锁止板51的限位,实现双重锁止,提高安全性。

当需要展开车身时,用户用手扣动导向板52,使锁止板51向外转动,脱离台阶面,然后向上抬起解锁扳手2,使卡扣21与待锁部件分离,从而实现解锁。

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滑板车,包括手杆、把手和安装在把手上的安全锁,并且该安全锁为如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安全锁,因此,具有该安全锁的滑板车也具有上述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