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转的托架和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808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可翻转的托架和婴儿推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翻转的托架,该可翻转的托架是书状可折叠的并且可用作婴儿推车的推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婴儿推车。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是已知的,其中推架通过下述方式是“书状”可折叠类型的:通过前腿和后腿围绕平行于地面并且正交于框架的纵向伸展的相同或不同的轴线相对于彼此转动,把手通过滑动或转动折叠到前腿和后腿上。

这些已知框架的两个前腿中的每一个通过一个或多个传动杆连接到相应的后腿,这有利于相对运动,然而,不能以牢固的方式加强或稳定结构。

这些婴儿车经常配备有包含篮的物品,篮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罩构成,通常,柔性材料是至少部分地以网的形式制成的织物,所述罩在儿童座椅下方悬挂在前腿和后腿之间。

由于被悬挂,这些篮通常被限制在婴儿车的前腿和后腿之间,因此具有有限的尺寸。

这些篮不适于携带庞大或重的物体,例如购物包。

此外,有孩子的家庭经常被迫在超市内使用已知类型的婴儿车以及还使用购物手推车,存在明显的操纵不便和困难。

经常,事实上,超市没有足够数量的具有用于儿童的座椅的手推车,并且安全规则禁止引入或安放儿童座椅,特别是禁止将用于汽车的儿童座椅用于普通类型的购物手推车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在该总体目标的情境中,特别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翻转的托架,该可翻转的托架是书状可折叠的并且可用作婴儿车的推架,该可翻转的托架的结构特别地在打开位置特别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制造一种可翻转的托架,该可翻转的托架是书状可折叠的并且可用作婴儿推车的推架,该可翻转的托架设置有宽敞且有耐用的篮并且具有有限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制造一种可翻转的托架,该可翻转的托架是书状可折叠的并且可用作婴儿推车的推架,该可翻转的托架非常实用并且易于操作,并且当该可翻转的托架用作婴儿推车的推架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儿童高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制造一种可翻转的托架,该可翻转的托架是书状可折叠的并且可用作婴儿推车的推架,该可翻转的托架特别简单、实用和具有成本效益。

通过制造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书状可折叠的并且可用作用于婴儿车的推架的可翻转的托架,实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他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书状可折叠并可用作婴儿推车的推架的可翻转托架,所述托架为,所述托架包括:

-一对前腿,分别为右前腿和左前腿,所述右前腿和左前腿彼此平行、横向间隔开并且彼此关联以构成独特主体,并且设置有用于搁置在地面上的至少一个前轮,

-一对后腿,分别为右后腿和左后腿,所述右后腿和左后腿彼此平行、横向间隔开并且彼此关联以构成独特主体,并且设置有用于搁置在地面上的至少一个后轮,

-一对操作杆,分别为右操作杆和左操作杆,所述右操作杆和左操作杆彼此平行、横向间隔开并且彼此关联以构成独特主体,并且设置有至少一个把手,

-其中所述一对后腿和所述一对前腿围绕公共的第一铰链轴线或围绕限定在铰接接头中的自身的不同第一铰链轴线以能转动方式铰接,其中所述第一铰链轴线平行于所述托架的支撑地面并且垂直于所述托架的移动方向,

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

-插置在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之间的一对板状体,所述一对板状体在一个端部处围绕第二铰链轴线彼此铰接,并且在相对端部处分别围绕第三铰链轴线和第四铰链轴线铰接到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其中所述第三铰链轴线和第四铰链轴线彼此平行并且不同,其中所述托架具有打开构造和闭合构造,在所述打开构造中,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彼此间隔开,所述板状体在所述一对前腿与所述一对后腿之间延伸并且基本上彼此共面,所述操作杆相对于所述一对前腿向上且向后延伸,在所述闭合构造中,所述一对前腿、所述一对后腿和所述一对操作杆彼此靠近并且至少部分地重叠,并且所述板状体彼此并置并且至少部分地重叠并插置于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之间,其中当所述托架处于打开构造时,所述一对板状体用作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用于支撑波纹管状的可折叠篮的底部,所述可折叠篮插置在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之间,并且所述可折叠篮的上边缘与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相关联。

优选地,所述上边缘的前部部分和所述上边缘的后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被约束到相应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以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可移动的方式分别铰接到所述一对前腿或所述一对后腿,在升高位置中,所述支撑体分别从所述一对前腿或所述一对后腿突出,在降低位置中,所述支撑体分别靠近所述一对前腿或所述一对后腿并且与所述一对前腿或所述一对后腿基本上共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铰链轴线和所述第三铰链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二铰链轴线和所述第四铰链轴线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二铰链轴线和所述第三铰链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铰链轴线和所述第四铰链轴线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在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的分别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前轮和所述至少一个后轮的端部附近,所述板状体的所述相对端部分别铰接到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

优选地,在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的一个相应连接横杆处,所述板状体的所述相对端部分别铰接到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

优选地,所述托架包括一对轴状体,所述一对轴状体插置在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之间,在一个端部处围绕第五铰链轴线彼此铰接,并且在相对端部处围绕第六铰链轴线铰接到所述一对前腿或铰接到与所述前腿铰接的板状体,并且围绕第七铰链轴线铰接到所述一对后腿或铰接到与所述一对后腿铰接的板状体,第六铰链轴线和第七铰链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三铰链轴线和所述第四铰链轴线重合或平行,其中所述一对板状体和所述一对轴状体形成铰接的四边形。

优选地,所述板状体中的一个或者所述轴状体中的一个在其一个端部处包括附件,当所述托架处于闭合构造时,所述附件用作支柱,所述支柱用于搁置在地面上。

优选地,所述托架包括一对拱形管状体,分别为前拱形管状体和后拱形管状体,所述前拱形管状体和后拱形管状体构成所述支撑体并且具有分别围绕第十铰链轴线和第十一铰链轴线分别铰接到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的相应端部铰链,其中第十铰链轴线和第十一铰链轴线是平行但不同的铰链轴线,其中每个所述拱形管状体都限定了所述波纹管状的可折叠篮的相应端部的上边缘,并且能够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在升高位置中,所述拱形管状体分别从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突出,在下降位置中,所述拱形管状体分别靠近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并且与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基本上共面,当所述托架处于其打开构造时,所述可折叠篮的底部搁置在所述一对板状体上。

优选地,所述可折叠篮包括柔性罩,所述柔性罩限定所述可折叠篮的壁和底部,并且具有联接到所述拱形管状体的上周边边缘。

优选地,所述柔性罩具有底部部分,所述底部部分联接到所述一对前腿和所述一对后腿并且靠近所述一对前腿的下端部和所述一对后腿的下端部。

优选地,所述一对操作杆以具有在平行于所述前腿的纵向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滑动运动分量的能移动的方式联接到所述一对前腿,并且所述托架包括:

-一对杆,分别为右杆和左杆,所述右杆和左杆具有围绕共同的第八铰链轴线铰接到相应的右操作杆和左操作杆的端部,以及具有围绕共同的第九铰链轴线铰接到相应的右后腿和左后腿的相对端部。

优选地,所述托架包括联接构件,所述联接构件用于与婴儿容纳隔间可移除地联接。

优选地,所述联接构件包括以下部件中的至少一种:横向杆,所述横向杆靠近所述第一铰链轴线在所述后腿之间或在所述前腿之间延伸,用于与设置在所述隔间上的钩元件或联接元件联接;限定在所述前腿或后腿处的阴元件或阳元件,所述阴元件或阳元件用于与设置在所述隔间上的相应的阳元件或阴元件卡扣联接或互锁联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前腿或后腿之间延伸,并且设有用于与设置在所述隔间上的联接元件相互联接的互补联接元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推车,所述婴儿推车包括推架,婴儿容纳隔间以能移除的方式联接到所述推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架包括根据实用新型所述的托架。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的示意图,依据作为非限制性实例给出的以下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书状可折叠的且可用作婴儿车的推架的可翻转的托架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其中:

图1和图2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处于打开构造的托架的前视轴测图和后视轴测图;

图3至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架处于打开构造和各种可能的使用构造的横截面;

图7和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架的从打开构造到闭合构造的两个连续步骤的横截面;

图9和图10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处于闭合构造的托架的前视轴测图和后视轴测图;

图11和12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架处于分解构造和处于组装构造的轴测图,该可翻转的托架用作婴儿车的推架并且带有呈汽车婴儿车座椅形式的隔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附图标记10表示可翻转的托架,该可翻转的托架是书状可折叠的并且可用作婴儿推车的推架。

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参考搁置在地面上且相对于笛卡尔坐标系XYZ的托架10,笛卡尔坐标系的平面XY与位于地面上的搁置平面重合,并且通常表示为水平平面。

诸如上部、下部、前部或后部的形容词旨在表示相对于该笛卡尔坐标系并且处于其通常的使用构造的托架10。

此外,应注意的是,形容词第一、第二或第三以及诸如右或左的形容词,仅用于清楚描述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托架10是可翻转类型的,因为它可以采用不同的使用构造,既作为托架本身也作为婴儿推车的推架。

托架10是可翻转类型;特别是它是书状可折叠类型的,并且在使用时呈现打开构造以及在不使用时呈现闭合构造。

托架10包括:

-一对前腿11,分别为右前腿和左前腿,它们彼此平行、横向间隔开并且彼此相关联以构成独特主体,并且配备有至少一个搁置在地面上的前轮12,

-一对后腿13,分别为右后腿和左后腿,它们彼此平行、横向间隔开并且彼此相关联以构成独特主体,并且配备有至少一个搁置在地面上的后轮14,以及

-一对操作杆15,分别为右操作杆和左操作杆,它们彼此平行、横向间隔开并且彼此关联以构成独特主体,并且配备有至少一个把手16。

前腿11靠近它们的下端部11a(即与相应的前轮12连接的端部)通过横杆17彼此联接。

两个前腿11中的每一个优选地具有大致上转“L”的形状,其两个部分一起形成大于90°的角,并且其中长度较长的部分形成实际前腿,并且长度较短的部分朝向后腿13延伸,并且当托架10处于其打开构造时平行于搁置托架的地面。

后腿13靠近它们的下端部13a(即与相应的后轮14联接的端部)通过横杆18彼此联接。

两个前腿11和两个后腿13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制成为独特主体,或者由组装在一起以形成独特主体的多个构件形成。

后腿13和前腿11围绕共同的第一铰链轴线或者围绕两个不同第一铰链轴以可转动的方式铰接,所述第一铰链轴限定在铰接接头(未示出)中、平行于地面并且垂直于托架10的运动方向,以便能够在彼此间隔开的打开构造和彼此并排的闭合构造之间相对于彼此转动。

优选地,后腿13和前腿11围绕共同的第一铰链轴线A可转动地铰接在一起,第一铰链轴线A平行于搁置托架10的地面并垂直于托架10的运动方向B,其中表述“运动方向B”是指如附图中所示的平行于托架10伸展的纵向轴线的方向。

一对后腿13和一对前腿11作为独特主体相对于彼此围绕第一铰链轴线A转动。

有利地,第一铰链轴线A被限定在前腿11的上端部11b和后腿13的上端部13b处。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第一铰链轴线A被限定在后腿的上端部13b和前腿11的上端部11b处,所述上端部由L形的最短部分的端部限定。

操作杆15有利地可以是伸缩式的。

操作杆15各自具有下端部15a和上端部15b;操作杆在其上端部15b处通过横杆19连接在一起,把手16限定在该横杆处。

操作杆15可以围绕与第一铰链轴线A平行或重合的铰链轴线以可转动的方式联接到前腿11和后腿13,以便分别通过前后转动而折叠在前腿11上或折叠在后腿13上,用于使得托架10从打开构造到闭合构造,通过操作杆15沿相反方向的转动而发生反向历程。

可替代地并且优选地,操作杆15以具有沿平行于前腿11的纵向伸展方向的滑动运动分量的可移动方式连接到前腿11,以便从使用位置到搁置位置,在使用位置中,操作杆相对于前腿11向上且向后延伸到,在搁置位置中,操作杆朝向前腿11缩回并与前腿并排放置,反之亦然。

优选地,操作杆15平行于前腿11,并且沿着平行于前腿11的纵向伸展方向以可轴向滑动的方式联接到前腿11。

优选地,操作杆15联接到前腿11的最短的“L”形部分。

如在附图中注意到的,两个操作杆15包括端部部分,该端部部分终止于其下端部15a,并且当它们处于其使用位置时,它们与相应的前腿11并排定位,并且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相对于前腿11处于后面并且在前腿11的最短“L”形部分的下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立即理解的是,在操作杆15和前腿11之间设置有可移除类型的锁定装置,用于将操作杆15锁定在其使用位置;这些锁定装置例如可以是锁定螺栓类型,有利地由位于把手16处的按钮或杆20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托架10包括一对板状体,分别为第一板状体22和第二板状体23,它们插置在一对前腿11和一对后腿13之间,以形成一圆规体。

第一板状体22和第二板状体23在其一个端部处围绕第二铰链轴线E彼此铰接,并且它们在它们的相对端部处分别绕第三铰链轴线F和第四铰链轴线G分别铰接到一对前腿11和一对后腿13。

更详细地,第一板状体22具有前端部,该前端部以铰链状方式铰接到前腿11的靠近前腿下端部11a的部分。有利地,第一板状体22具有前端部,该前端部以铰链状方式铰接到连接两个前腿11的横杆17;因此,横杆17限定了第三铰链轴线F。

第二板状体23具有后端部,所述后端部以铰链状方式铰接到后腿13的靠近后腿下端部13a的部分。有利地,第二板状体23具有后端部,该后端部以铰链状方式铰接到连接两个后腿13的横杆18;因此,横杆18限定了第四铰链轴线G。

第一板状体22的后端部和第二板状体23的前端部围绕限定了第二铰链轴线E的销彼此铰接。

从下面的描述中将更清楚的是,当托架10处于其打开构造时,第一板状体22和第二板状体23用作支撑平面,用于在其上支撑以波纹管方式可折叠的篮29的底部29a,所述篮被插置在前腿11和后腿13之间,并且具有与前腿11和后腿13相关联的上边缘。

有利地,第二铰链轴线E和第三铰链轴线F之间的距离不同于(优选大于)第二铰链轴线E和第四铰链轴线G之间的距离。实际上,第一板状体22沿着托架10纵向伸展的长度大于第二板状体23的长度。

第一板状体22和第二板状体23可有利地具有减轻部分和/或例如通过肋增强的增强部分。当托架10处于其打开构造时,第一板状体22和第二板状体23基本上彼此共面并且平行于地面。

应当注意的是,表述“板状体”是指一种主体,该主体具有基本上平面的延伸部并且其在至少其一个部分处的宽度几乎等于前腿11之间的距离或后腿13之间的距离。

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到的是,第二铰链轴线E、第三铰链轴线F和第四铰链轴线G平行于地面并且垂直于托架10的运动方向B;此外,它们彼此不同并且也不同于第一铰链轴线A。

在优选实施例中,托架10还包括一对轴状体,分别是第一轴状体24和第二轴状体25,它们与由第一板状体22和第二板状体23形成的一对部件铰接而形成四边形。

第一轴状体24和第二轴状体25插置在一对前腿11和一对后腿13之间,在一个端部处围绕第五铰链轴H彼此铰接,在相对端部处分别围绕第六铰链轴线I和第七铰链轴线L分别铰接到一对前腿11(或铰接到与前腿11铰接的第一板状体22)和一对后腿13(或铰接到与后腿13铰接的第二板状体23),所述第六铰链轴线I和第七铰链轴线L分别与第三铰链轴线F和第四铰链轴线G重合或平行。

更详细地,当托架10处于其打开构造时,第一轴状体24和第二轴状体25基本上彼此共面,并且它们在第一板状体22和第二板状体23下方延伸。

第一轴状体24具有前端部,该前端部以围绕第六铰链轴线I可转动的方式、以铰链状方式铰接到一对前腿11,有利地,该第六铰链轴线I与第三铰链轴线F重合;第一板状体22的前端部和第一轴状体24的前端部因此都围绕横杆17铰接。第二轴状体25具有后端部,该后端部围绕限定第七铰链轴线L的销以铰链状方式铰接到第二板状体23。

第一轴状体24的后端部和第二轴状体25的前端部围绕限定了第五铰链轴线H的销彼此铰接。

有利地,两个板状体中的一个或两个轴状体中的一个在其端部之一处包括附件,当托架10处于闭合构造时,该附件用作用于搁置在地面上的支柱或基座。

优选地,第一轴状体24包括这样的附件26,该附件26限定在第一轴状主体24的与第二轴状体25铰接的端部处。

第一轴状体24和第二轴状体25可以具有有利地减轻和/或加强(例如通过肋)的各种形状。

还应注意的是,当托架10处于其打开构造时,涉及板状体和轴状体的布置的表述“基本上共面”是指除了由于它们的厚度、形状和总体尺寸以及它们的圆柱形接合部而在附图中示出的约几度倾斜度的移动之外是共面的。

该一对板状体和该一对轴状体(如果存在的话)在其处于打开构形时加强并稳定托架10的结构,并且在托架10从其打开构造到其闭合构造的行程中有利于前腿11和后腿13的相对运动,反之亦然。

托架10还包括一对杆21,分别为右杆和左杆,每个杆具有前端部21a和后端部21b。

左杆和右杆21这两个杆的前端部21a围绕共同的第八铰链轴线C铰接到相应的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15上。

左杆和右杆21这两个杆的后端部21b围绕共同的第九铰链轴线D铰接到相应的左后腿和右后腿13上。

第八铰链轴线C和第九铰链轴线D彼此平行并且不同;此外,它们平行且不同于第一铰链轴线A,并且平行且不同于上述其余铰链轴线。

优选地,第八铰链轴线C限定在操作杆15的下端部15a处,并且第九铰链轴线D限定在后腿13的纵向伸展的基本上中点处。

杆21有利于前腿11和后腿13在托架10从其打开构造到其闭合构造的行程中的相对运动,反之亦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篮29的上边缘的前部部分和上边缘的后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被限制到相应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以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可移动的方式分别铰接到一对前腿11或一对后腿13,在升高位置中,支撑体分别从该一对前腿11或从该一对后腿13突出,在降低位置中,支撑体分别与该一对前腿11或该一对后腿13并排且基本共面。

更详细地,托架10包括这样的一对支撑体,所述支撑体有利地由拱形管状体构成,分别是前拱形管状体27和后拱形管状体28,其具有相应的端部,所述端部分别围绕第十铰链轴线M和第十一铰链轴线N以铰链状形式分别铰接到该一对前腿11和该一对后腿13,第十铰链轴线M和第十一铰链轴线N平行于且不同于如上所限定的从第一铰链轴线A到第九铰链轴线L的所有铰链轴线。

第一拱形管状体27和第二拱形管状体28有利地具有“U”、“C”或类似的形状,并且每一个都限定了以波纹管方式折叠的篮29的上边缘的一部分,仅在附图中由虚线示意性地示出。

第一拱形管状体27可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在升高位置中,第一拱形管状体27从一对前腿11突出并位于该一对前腿前面以支撑篮29的前端部,在降低位置中,第一拱形管状体27与该一对前腿11并排并且基本上共面。

第二拱形管状体28可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在升高位置中,第二拱形管状体28从一对后腿13突出并且位于该一对后腿13后面以支撑篮29的后端部,在下降位置中,第二拱形管状体28与该一对后腿13并排并且基本上共面。

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前管状体27和后管状体28分别处于其在在前腿11和后腿13上的下降位置所涉及的表述“基本上共面”是指除了由于尺寸和铰接的几度偏移之外是共面的。

第一拱形管状体27围绕相应的第十铰链轴线M的转动有利地独立于第二拱形体28围绕相应的第十一铰链轴线N的转动,使得篮29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可以彼此独立地折叠。

还存在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将第一拱形管状体27和第二拱形管状体28可移除地锁定在其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这些位置没有详细描述,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立即理解的类型,例如,可以是互锁类型或卡扣类型等。

当托架10处于其打开构造时,第一板状体22和第二板状体23形成用于支撑篮29的底部29a的元件。

篮29特别地包括限定其壁和底部的柔性罩。该柔性罩具有上部周边边缘,该上部周边边缘有利地以可移除的方式联接到第一拱形管状体27和第二拱形管状体28。所述柔性罩具有底部部分,该底部部分有利地以可移除的方式联接到一对前腿11和一对后腿13,并且优选地连接到相应的横杆17和18。

在优选实施例中,托架10还包括联接构件30,所述联接构件用于与配备有互补联接构件的婴儿容纳隔间100可移除地联接。

有利地,隔间100由如图11和12所示梭状件、婴儿座椅或者优选地的汽车婴儿座椅构成。

联接构件30可以具有各种构造,并且托架10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联接构件。

联接构件30可以例如包括连接前腿11或后腿13的横向杆或柄31,并且支架或钩元件可以联接到横向杆或柄31,所述支架或钩元件设置在隔间上;应当注意的是,这种柄31被限定为靠近第一铰链轴线A,并且有利地与第一铰链轴线A重合,并且还用作托架10的加强元件。

联接构件30可以包括阳元件或阴元件32,其限定在前腿11或后腿13处并且有利地在前腿11的上端部11b和后腿13的上端部13b处,用于与设置在隔间上的相应阴元件或阳元件卡扣联接或互锁联接。

联接构件30可包括支撑板33,所述支撑板在前腿11之间或在后腿13之间延伸,并且配备有用于与设置在隔间上的匹配联接元件相互联接的联接元件。支撑板33可以有利地通过与其成一体并且可插入阴部件32的阳部件34并且通过可以联接在柄31上的支架35以可移除的方式联接到托架10。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推车,其包括推架,婴儿隔间100以可移除的方式联接到推架上,其中推架包括如图11和12所示的托架10。

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上述描述和附图中可以立即理解托架10的操作。

托架10处于打开构造(图1至图6),其中一对前腿11和一对后腿13彼此间隔开,板状体22和23在它们之间延伸,并且基本上彼此共平面,并且操作杆15处于它们的使用位置,其中操作杆相对于该一对前腿11向上且向后延伸。

当托架10处于其打开构造时,篮29可以取决于由第一拱形管状体27和第二拱形管状体28呈现的位置而呈现如图3至图6所示的各种构造。在图3中,拱形管状体27和28都被锁定在其升高位置,并且篮29处于其容纳能力最大的构造。在图4中,第一拱形管状体27被锁定在其降低位置,从而使得可从前面以及通常从上面触及篮29的内部。在图5中,第一拱形管状体27和第二拱形管状体28都被锁定在其降低的位置,篮29在前部和后部打开。图6示出了具有类似于图4的打开构造的托架10,其中操作杆15可伸缩地缩回。

图7至图10示出了由使用者通过单手有利地执行托架10的闭合步骤。

为了闭合托架10,首先需要将前拱形管状体27和后拱形管状体28移动到它们各自的降低位置,在降低位置中,它们并排并且分别与一对前腿11和一对后腿13基本上共面。

通过握住把手16并操作杆20,操作杆15的锁定装置被释放,并且通过在操作杆上施加向下轴向推动动作,它们轴向平行于前腿11的纵向延伸部滑动。随着操作杆15逐渐接近前腿11,柄21将后腿13朝向前腿11拖动。这种运动受到第一板状体22和第二板状体23的圆规状闭合的支持,并且还受到彼此接近的第一轴状体24和第二轴状体25(如果存在的话)的支持。

附件26有利地用作在地面上的支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架具有可以以简单且快速的方式折叠的优点,几乎没有操纵并且使用单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架具有优点:具有特别简单和轻便的结构,并且具有非常有限的尺寸,特别是当其处于闭合构造时具有非常有限的尺寸,以便于运输和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架具有优点:其包括适于容纳和支撑甚至重的负载的宽敞的篮;篮的底部实际上由两个板状体支撑,这两个板状体以圆规状方式铰接在前腿和后腿之间,并且用作用于搁置和支撑篮的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架具有优点:其包括依赖运输或容纳需要而呈现各种构造的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架具有优点:其适于用作婴儿推车的推架,特别是用于由汽车婴儿座椅组成的婴儿推车座椅。

应当注意的是,一对板状体铰接在前腿和后腿之间靠近前腿和后腿的下端部,特别是在前腿和后腿的连接横杆处——以及任何一对与它们一起形成铰接的四边形的轴状体——该一对板状体本身可以(即,甚至不管是否篮的存在)在已知类型的书状可折叠类型的婴儿推车的推架上被采用,其操纵轴可以通过圆柱形铰链或通过可滑动联接而铰接到前腿或后腿。

所描述的书状可折叠且可用作婴儿推车的推架的可翻转的托架可以以若干方式修改和调整,所有这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此外,所有细节可以由技术上等同的元件替代。在实践中,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尺寸可以是依赖技术需要的任何材料或尺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