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行李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8077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行李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行李车。



背景技术:

行李车是一种使用硬塑高钢合金材料以及工程抗压塑料制造的拖车,其通常采用折叠式结构设计,所有组件可以折叠成小件,简易轻便易于携带出行节省空间,体积小占用空间不大且非常合适于力气较小的老人小孩人群使用,是一种方便人们生活出行的装备。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出门去旅行游玩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可折叠便携式行李车也就成为了人们的必备工具。同时全国无论乡镇还是城市无一不在飞速发展,其中阶梯不少,如乘坐地铁有阶梯;横过马路或须上下人行道或需登越人行天桥或须穿越地下通道有阶梯;楼上地下商场比比皆是,免不了爬楼下梯;常用的行李车智能在平地移动,当遇到台阶或上下楼梯时,必须将行李车抬起才能翻越台阶或者爬上楼梯。当台阶数目较多或者楼梯较长时,行李车的行进将变得极为困难,尤其是承载量较大时,很难实现行李车的上下楼梯或者翻越台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行李车,旨在提行李车上下楼梯的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行李车,包括伸缩拉杆、载物架、主靠架、主轴和组合车轮,其中主靠架一端固定在主轴上,该主靠架另一端与伸缩拉杆活动连接;所述载物架设置在主靠架上,其中载物架与主靠架之间通过铰接件连接;所述主轴两端分别设有组合车轮,该组合车轮

由套置在主轴端部的轴承和滚轮组成,其中轴承上设有多条辐射状支撑臂,每一所述支撑臂端部分别安装有滚轮。

优选地,所述滚轮上设有锁轮装置,该锁轮装置包括锁片和紧锁件。

优选地,所述轴承上支撑臂可为4条,该支撑臂以主轴为中心,并以90°等角间隔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轴承上支撑臂可为6条,该支撑臂以主轴为中心,并以60°等角间隔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轴承上支撑臂可为8条,该支撑臂以主轴为中心,并以45°等角间隔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载物架上设有铰接件,该铰接件上连接有U形托地挡臂和支撑杆,其中支撑杆一端与铰接件铰接,另一端与主轴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U形托地挡臂上设有防滑垫。

优选地,所述载物架可折叠收起。

优选地,所述主靠架上固定有横杆,其中横杆上设有卡扣,该卡扣用于固定载物架。

优选地,所述防滑垫和为橡胶垫片。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行李车通过将承载行李、购物车、上下阶梯等功能组合在一起,使人们通过使用一个这样的多用途行李车就可以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求。而且载物架构成体采用框架结构,可随意加装底板或前后板,自重小;滚轮采用市场上容易采购的标准件,以便于更换;本实用新型能方便爬楼梯或台阶,使用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底部设置刹车装置,产生防止拉杆箱快速下滑的阻力,增大了摩擦系数,使刹车效果更好,并便于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a、4b、4c是组合车轮上台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锁轮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行李车。

请参照图1,一种多功能行李车,包括伸缩拉杆10、载物架20、主靠架40、主轴50和组合车轮60,其中主靠架40一端固定在主轴50上,该主靠架40另一

端与伸缩拉杆10活动连接;载物架20设置在主靠架40上,其中载物架20与主靠架40之间通过铰接件70连接;主轴50两端分别设有组合车轮60,该组合车轮60由套置在主轴50端部的轴承601和滚轮602组成,其中轴承601上设有多条辐射状支撑臂603,其中每一支撑臂603端部分别安装有滚轮602。

本实用新型中,主靠架40由两根相互平行的圆形钢管和设置在两圆形钢管之间起固定作用的横杆401组成;伸缩拉杆10可为“U”形钢管,该伸缩拉杆10的伸缩端插入主靠架40的空腔内,伸缩拉杆10的延伸端设有把手80,该把手80上设有一控制伸缩拉杆10的控制按钮90;通过控制按钮90可使伸缩拉杆10相对于主靠架40伸缩,从而用户可通过调节伸缩拉杆10的长度调整拖重物时的舒适度。

载物架20由U形承重臂201和设置在U形承重臂201上的加固杆202组成,其中U形承重臂201的延伸端与主靠架40之间通过铰接件70连接在一起;U形承重臂201上设有第一铰接件701,该第一铰接件701分别与U形托地挡臂110和第一支撑杆120铰接,其中支撑杆120一端与U形承重臂110铰接,另一端与主轴50活动连接;U形托地挡臂110和支撑杆120用于支撑U形承重臂201,其中U形托地挡臂110的托地端上设有橡胶防滑垫片1101,当载物架20完全打开时,U形托地挡臂110的托地端与地面接触,U形承重臂201与主靠架40之间呈90°角,从而使支撑杆120与U形承重臂201和主靠架40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这样可以更好的定位,并可起到承载重物的作用;载物架20也可折叠收起,折叠时,需要将U形承重臂201沿主靠架40提起,使其U形承重臂201贴向主靠架40,同时通过主靠架40横杆401上的卡扣402将第一U形承重臂201固定。

请再次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中,主轴50两端分别设有组合车轮60,该组合车轮60由套置在主轴50端部的轴承601和滚轮602组成,其中轴承601上设有4条辐射状支撑臂603,两两相邻的支撑臂603以主轴50为中心间隔90°等角均匀分布,其中支撑臂603端部安装有滚轮602,滚轮602上设有用于刹车的锁轮装置30,该锁轮装置30包括锁片301和紧锁件302,其中锁轮装置30可设置在一个滚轮上,也可设置在多个滚轮上。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中,主轴50两端分别设有组合车轮150,该组合车轮150由套置在主轴50端部的轴承151和滚轮152组成,其中轴承151上设有6条辐射状支撑臂153,两两相邻的支撑臂153以主轴50为中心间隔60°等角均匀分布,其中每一支撑臂153端部分别安装有滚轮152。

请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中,主轴50两端分别设有组合车轮160,该组合

车轮160由套置在主轴50端部的轴承161和滚轮162组成,其中轴承161上设有8条辐射状支撑臂163,两两相邻的支撑臂163以主轴50为中心间隔45°等角均匀分布,其中每一支撑臂163端部分别安装有滚轮162。

请结合参照图4a、4b和4c,为了方便描述,在本实用新型优选设有4条辐射状支撑臂的组合车轮,并将四条支撑臂顺序编号为第一支撑臂6031、第二支撑臂6032、第三支撑臂6033和第四支撑臂6034;同时将滚轮编号为第一滚轮6021、第二滚轮6022、第三滚轮6023和第四滚轮6024;当行李车在平地行走时,设置在轴承第一支撑臂6031、第二支撑臂6032上的第一滚轮6021和第二滚轮6022与地面接触,可以让行李车平稳行走;当行李车遇到台阶200时,第二支撑臂6032上前行的第二滚轮6022和第三支撑臂6033上的第三滚轮6023受阻,且第二滚轮6022与第三滚轮6023贴于台阶200的垂直面,在拉力的作用下,第三支撑臂6033以第三滚轮6023和台阶200垂直面的接触点作为支点,使得主轴50带动轴承旋转,从而使第四支撑臂6034带动第四滚轮6024旋转与台阶200上水平面接触,这样行李车的重心随着第四滚轮6024的旋转而抬高,继续拉动行李车从而使第三滚轮6023也与台阶200上水平面接触,这时候第四滚轮6024和第三滚轮6023带动行李车在台阶200上水平面行走,当第四滚轮6024受阻,且第四滚轮6024与第一滚轮6021紧贴台阶200垂直面,接着循环以上动作,进而达到行李车上台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下楼梯台阶时,其工作过程与上楼梯台阶时相反。

参照图5,锁轮装置30还可以包括调速螺杆和锁紧件302,调速螺杆一端设有螺杆,设有螺杆一端穿过滚轮通过锁紧件302锁紧,调速螺杆304另一端设有调速装置304,调速装置包括偏心轮3041、橡胶片3042和拨片3043,偏心轮3041一端与橡胶片3042连接,另一端设有拨片3043,通过拨片3043调节偏心轮3041与橡胶片3042之间的压力达到调节滚轮滚动速度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