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自供电警示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9221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自供电警示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示灯,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安装在自行车上的自供电警示灯,属于灯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自行车出行,一方面不但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能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但是,人们在选择自行车出行同时,难免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雾气较大或夜晚时分,极易因视线受阻或灯光昏暗等环境因素,造成与其它车辆发生碰撞的交通事故。所以如何能够保障自行车在骑行时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另外,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会因路面不平而发生颠簸,为增加舒适性,人们在车座上安装了三个避震弹簧,这样,在骑行过程中车座会不断地上下颠簸,这种颠簸所产生的机械能是巨大的,如果能够将其进行收集和转换,会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可用环保能源。所以,如何将上述能量可靠的取出并加以利用,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自供电警示灯,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既不会破坏骑行的安全性,又能够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加以利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自行车自供电警示灯,包括能量转换机构、电源电路和设有警示灯的灯带三部分,所述能量转换机构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源电路向警示灯提供电能;所述能量转换机构通过连接板装配在车座底部,所述能量转换机构分为结构相同的左、右两部分;各能量转换机构相对斜向设置在连接板与车座之间,它们的一端均与往复块上的中央铰接轴铰接,另一端均与连接板上的底部铰接轴铰接;所述往复块位于车座的下方,且两者之间间隔设置;所述能量转换机构的输出经电源电路与灯带电连接。

上述自行车自供电警示灯,所述能量转换机构包括永磁体、线圈骨架、线圈、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线圈骨架的纵截面为U型结构,其外周缠绕线圈;所述永磁体一端插接在线圈骨架内,并在其内能够往复运动,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中央铰接轴连接;所述线圈骨架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杆与底部铰接轴铰接。

上述自行车自供电警示灯,所述往复块的四端分别铰接有斜置压杆,所述斜置压杆的另一端与车座铰接连接;所述斜置压杆铰接在往复块的限位槽内,并在限位槽的开口处设有限位块。

上述自行车自供电警示灯,所述灯带为条状的柔性制品,两端设有粘结片;所述灯带上串联连接有多个LED灯,并通过插接件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灯带设置在自行车的车架上。

上述自行车自供电警示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整流器、电容、升压器、输出端口和蓄电池;所述线圈与整流器连接,经电容后构成稳定的输出电源,所述输出电源经升压器后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输出端口并接在蓄电池上。

上述自行车自供电警示灯,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车座的左、右减震弹簧底部连接。

上述自行车自供电警示灯,增设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中央铰接轴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座与连接板之间设置的能量转换机构,能够将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因路况起伏不定而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并供于灯带或其他设备使用。而且,为了能够增大能量转换机构的发电量,特将它改为斜向设置,以使它能够在相同的高度变化下,将永磁体的往复行程最大化,从而实现发电量最大化。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将往复块与车座之间间隔设置,并通过斜置压杆将它们铰接起来,一方面可以使往复块具有更多的弹性空间和往复动作,从而增加发电量;另一方面,由于车座在颠簸过程中,受力是不均匀的,所以极易使一部分能量被车座本身消耗而无法传递给能量转换机构,造成能量的白白损耗,通过斜置压杆可以将车座四方的所有受力即时进行收集,有效地避免了能量损耗,从而增大了能量转换机构的发电量。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警示灯为条状的柔性体,以插接件与电源电路连接,使其便于使用者的装拆,使用者可以在骑行完毕后,能够快速方便的取下,以便随身携带,防止警示灯被盗和遭受破坏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它不但实现了对废弃能源的回收再利用,还有效地保障了骑行人员的安全问题,使其在骑行中能够及时的给予对面车辆或后方车辆提示;而且,本实用新型还设有输出端口作为外接端口使用,有效地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能够作为备用电源为骑行者提供电能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K向视图;(未按比例画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灯带结构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

图5为本实用新型灯带安装在车把上的结构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

图6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

图7为本实用新型往复块与斜置压杆连接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车座、2.永磁铁、3.第一连接杆、4.中央铰接轴、5.右减震弹簧、6.螺栓、7.螺母、8.连接板、9.调节杆、10.车座接口、11.线圈骨架、12.第二连接杆、13.底部铰接轴、14.左减震弹簧、15.升压器、16.前端减震弹簧、17.复位弹簧、18.能量转换机构、19.连接杆、20.车把、21.车把前杆、22.灯带、22-1.粘结片、23.输出端口、24.插接件、25.斜置压杆、26.往复块、27.拉杆铰接轴、28.限位槽、29.限位块、L.线圈、Z.整流器、C.电容、D.LED灯、E.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自行车本体及设置在自行车本体上的灯带22、能量转换机构18和电源电路;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自行车本体为现有的自行车结构,所述能量转换机构18通过连接板8装配在车座1底部,用于将车座在颠簸时所产生的机械能进行收集,并转换成为电能。所述连接板8的两端分别与车座1的左、右减震弹簧底部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通过螺栓和螺母装配;所述能量转换机构18分为结构相同的左、右两部分;各能量转换机构相对斜向设置在连接板8与车座1之间,它们的一端均与往复块26的中央铰接轴4铰接,另一端均与连接板8上的底部铰接轴13铰接;所述往复块位于车座的下方,且两者之间间隔设置;所述能量转换机构18的输出经电源电路与灯带22电连接。所述能量转换机构相对斜向设置是为了能够在高度相同的条件下,最大化的将永磁体与线圈之间的行程变长,从而增加发电量。所述往复块位与车座间隔设置是为了,使往复块具有更多的弹性空间,从而增多它的往复动作,进而增加发电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能量转换机构包括永磁体2、线圈骨架11、线圈L、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12;所述线圈骨架11的纵截面为U型结构,其外周缠绕线圈L;所述永磁体2一端插接在线圈骨架11内,并在其内能够往复运动,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3与中央铰接轴4连接;所述线圈骨架11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杆12与底部铰接轴13铰接。

另外,由于车座在颠簸过程中,受力不均匀,所以极易使一部分能量,无法传递至能量转换机构处,造成能量的白白损耗,所以为了更好地对车座上的颠簸能进行收集,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往复块26的四端分别铰接有斜置压杆25,所述斜置压杆25的另一端与车座1铰接连接;所述斜置压杆25铰接在往复块26的限位槽28内,并在限位槽28的开口处设有限位块29,所述限位块是为了斜置压杆的倾斜度进行限制,防止斜置压杆倾斜过度,造成的能量损失。所述斜置压杆能够将车座四方的所有受力进行收集,有效地避免了能量损耗,从而增大了能量转换机构的发电量。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警示效果和警示灯的安装便捷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灯带22为条状的柔性制品,且两端设有粘结片22-1;所述灯带22上串联连接有多个LED灯D,并通过插接件24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灯带22设置在自行车的车把20上,也可设置在自行车的其他醒目的警示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后,是通过电源电路进行收集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整流器Z、电容C、升压器15、输出端口23和蓄电池E;所述线圈L与整流器Z连接,经电容C后构成稳定的输出电源,所述输出电源经升压器15后与蓄电池E连接;所述输出端口23并接在蓄电池E上。

另外,为了加大本实用新型的震荡效果,特增设复位弹簧17、所述复位弹簧17的一端与中央铰接轴4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8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