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卸式食品卸料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9144发布日期:2019-01-02 22:5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卸式食品卸料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冷冻食品卸料车,特别涉及一种便卸式食品卸料车,属于禽畜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禽畜食品加工车间,人们经常要用到装料小车,来回搬运禽畜产品。但,以往的装料小车卸料很不方便,需要用手工、逐块拿下装料小车上的冷冻产品,或须将装料小车完全倾倒,才能完成卸料作业。上述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倒料过程中,重心不稳,容易侧翻,存在安全隐患,与畜食品现代化加工程序不想适应。但这种装料小车有灵活、机动、方便的特点,是禽畜食品加工车间不可或缺的辅助设备,如何对其进行改进,以方便装卸、安全生产,是操作人员的愿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禽畜食品加工车间配备使用的装料小车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与禽畜食品现代化加工程序不想适应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便卸式食品卸料车,可以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消除安全隐患,使之与禽畜食品现代化加工程序相适应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卸式食品卸料车,包括车架和物料筐,所述车架包括车架主体、滚轮和推把,所述滚轮设置在车架主体下方;

所述车架主体为一体结构,车架主体包括下车架和上车架,所述推把设置在上车架右侧,上车架比下车架窄、上车架左侧向里凹至下车架端面宽度的5/9至7/9处,所述物料筐设置在上车架上方,物料筐的底部大小与下车架端面大小相一致;物料筐右侧底部与上车架右侧边相齐,物料筐左侧底部与上车架左侧边相对位置以活动转轴连接;

当需要卸料时,只要把物料筐的右侧向上抬起,物料筐就能依靠活动转轴的转动,向左侧倾斜,物料筐上的冷冻食品就会自物料筐上向左侧边倒出。

所述物料筐左侧底部离1/3处与上车架左侧边以活动转轴连接。

所述车架主体还包括接水筐,所述接水筐设置在下车架上部;所述物料筐的4个侧面斜向四周外、前上方向伸出,倾斜设置;物料筐的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漏水小孔;当物料筐上的冷冻食品在拉运过程中部分熔化时,熔化后的水能从物料筐底部的漏水小孔向下漏到接水筐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物料框左侧底部离右侧5/9至7/9处与上车架左上部以活动转轴连接,当需要卸料时,只要把物料框的右侧向上抬起,物料框就能依靠活动转轴的转动,向左侧倾斜,物料框上的冷冻食品就会自物料框上向左侧边倒,在转动倒料过程中,由于活动转轴不在车架侧边,使重心设计合理,车体重心稳定,不会造成侧翻。这样,大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使之与禽畜食品现代化加工程序相适应。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在物料框水平放置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在物料框水平放置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在物料框向左侧倾斜时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物料筐1、漏水小孔101、滚轮2、推把3、下车架4、上车架5、转轴6、接水筐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便卸式食品卸料车,包括车架和物料筐1,所述车架包括车架主体、滚轮2和推把3,所述滚轮2设置在车架主体下方;

所述车架主体为一体结构,车架主体包括下车架4和上车架5,所述推把3设置在上车架5右侧,上车架5比下车架4窄、上车架5左侧向里凹至下车架4端面宽度的5/9至7/9处,所述物料筐1设置在上车架5上方,物料筐1的底部大小与下车架4端面大小相一致;物料筐1右侧底部与上车架5右侧边相齐,所述物料筐1左侧底部离1/3处与上车架5左侧边以活动转轴6连接。

当需要卸料时,只要把物料筐1的右侧向上抬起,物料筐1就能依靠活动转轴6的转动,向左侧倾斜,物料筐1上的冷冻食品就会自物料筐1上向左侧边倒出。

所述车架主体还包括接水筐7,所述接水筐7设置在下车架4上部;所述物料筐1的4个侧面斜向四周外、前上方向伸出,倾斜设置;物料筐1的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漏水小孔101;当物料筐1上的冷冻食品在拉运过程中部分熔化时,熔化后的水能从物料筐1底部的漏水小孔101向下漏到接水筐7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便卸式食品卸料车,属于禽畜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车架和物料筐,车架包括车架主体、滚轮和推把;车架主体为一体结构,车架主体包括下车架和上车架,推把设置在上车架右侧;物料筐右侧底部与上车架右侧边相齐,物料筐左侧底部与上车架左侧边相对位置以活动转轴连接;车架主体还包括接水筐,接水筐设置在下车架上部;物料筐的4个侧面斜向四周外、前上方向伸出,倾斜设置;物料筐的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漏水小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大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之与禽畜食品现代化加工程序相适应。

技术研发人员:黄静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静仪
技术研发日:2017.06.26
技术公布日:2019.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