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307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防盗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自行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重保险功能的防盗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是人们出行代步的一种交通工具,由于自行车低碳环保,轻便灵巧,被经常性的使用,但正是由于自行车轻便的特性,容易被小偷等人偷走,给使用者造成损失。

目前应用于自行车上常见的防盗方式有,另备第一锁具锁住自行车的前轮或后轮,或者一般在自行车的车座和后座连接部位设置车锁,以锁定后轮,但是小偷可以顺带提起自行车的前部或者后部,或者强行推行自行车以作案,目前的防盗自行车对于防范小偷作案的效果不如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防盗自行车。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盗自行车,包括:车架和用于卡住前轮的前叉,所述前叉具有上管;所述车架包括与所述上管相配合的前管、支撑车座的座管、连接所述前管和所述座管的上横管和下斜管,所述下斜管与所述座管通过五通相连,所述五通内设有脚踏传动主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斜管内安装有第一锁具,所述第一锁具包括锁体以及与所述锁体同步联动的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所述下斜管的侧壁上设有与锁体对应的锁孔;

所述下斜管与所述前管连通,所述下斜管与所述五通连通,所述上管上设有第一锁止孔,所述脚踏传动主轴上设有第二锁止孔;

当所述前轮处于非摆正状态时,所述第一锁杆可伸入所述第一锁止孔,且所述第二锁杆可伸入所述第二锁止孔。

本发明提供的防盗自行车,通过设置与锁体联动的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第一锁杆伸入前管上的第一锁止孔,第二锁杆伸入脚踏传动主轴上的第二锁止孔,可以同时锁住车龙头和脚蹬,高效防止自行车被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防盗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防盗自行车中锁栓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防盗自行车中锁栓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防盗自行车中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防盗自行车中弹性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防盗自行车中弹性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防盗自行车中踏板处于踏板轴上第三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防盗自行车中踏板处于踏板轴上第四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防盗自行车中第二锁具的锁舌锁于第三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盗自行车,包括:车架和用于卡住前轮的前叉,前叉具有上管1;车架包括与上管相配合的前管2、支撑车座的座管3、连接前管2和座管3的上横管4和下斜管5,下斜管5与座管3通过五通(图中未示出)相连,五通内设有脚踏传动主轴6。前管2套设在上管1的外部,上管1部分位于前管2内部,具有上管1的前叉卡住前轮11,上管1的顶端连接车把12。

结合图2和图3,其中,下斜管5内安装有第一锁具7,第一锁具7包括锁体71以及与锁体71同步联动的第一锁杆72和第二锁杆73,下斜管5的侧壁上设有与锁体71对应的锁孔51;下斜管5与前管2连通,下斜管5与五通连通,上管1上设有第一锁止孔(图中未示出),脚踏传动主轴6上设有允许第二锁杆73伸入的第二锁止孔(图中未示出),当前轮11处于非摆正状态时,第一锁杆72可伸入第一锁止孔,且第二锁杆73可伸入第二锁止孔。本申请中,车龙头(即车把)摆正,可以基本处于直线骑行;当车龙头不摆正时,前轮11即处于非摆正状态,骑行自行车时无法直行。

该实施例中,上管2上设有第一锁止孔,脚踏传动主轴6上设有第二锁止孔,通过锁体71带动第一锁杆72和第二锁杆73移动,第一锁杆72伸入第一锁止孔限制车龙头的方向,第二锁杆73伸入第二锁止孔限制脚蹬的转动。

进一步的,限于车架的下斜管管径空间有限,优选第一锁杆与下斜管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二锁杆与下斜管的内壁滑动连接。例如,第一锁杆上设有沿其轴线的滑槽,下斜管的内壁上设有与该滑槽相配合的滑轨,第一锁杆与下斜管之间可滑动配合;类似的,第二锁杆与下斜管之间也可以采用滑槽、滑轨配合的方式。

进一步的,如图2、图3和图4,锁体71包括圆柱形第一锁芯711以及安装于第一锁芯711内与钥匙配合的锁栓712;沿第一锁芯711的径向,锁栓712上设有内螺纹孔7121,第一锁芯711上设有两截对称的、与内螺纹孔对应的通槽7111,锁栓712螺纹连接第一推杆74,第一推杆74的两端分别经对应的通槽7111伸出;

第一推杆74的一端经第一绳索741连接第一锁杆72,第一推杆74的另一端经第二绳索742连接第二锁杆73。

进一步的,第一推杆随锁栓在通槽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参照图2,当第一推杆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绳索741和第二绳索742均处于紧绷状态,并且在平行于下斜管的轴线方向上,第一锁杆伸入第一锁止孔的一端至第二锁杆伸入第二锁止孔的一端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参照图3,当第一推杆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推杆74推动第一锁杆72和第二锁杆73分别向相反的两方向移动,第一绳索741和第二绳索742均处于松弛状态,并且在平行于下斜管的轴线方向上,第一锁杆伸入第一锁止孔的一端至第二锁杆伸入第二锁止孔的一端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当第一推杆处于第二位置时,车龙头的方向、脚蹬的转向均被限制。

进一步的,第一锁杆包括与第一绳索相连的第一杆体(未示出)和与第一杆体相连的弹性装置;和/或,

第二锁杆包括与第二绳索相连的第二杆体(未示出)和与第二杆体相连的弹性装置。

进一步的,如图5提供了弹性装置的一实施例,弹性装置8包括一壳体81以及安装于壳体81内的套设有复位弹簧83的第二推杆82,第二推杆82上固定一挡块84;

壳体81包括设有圆孔8111的第一端811以及与第一端811相对的第二端812;

壳体81的内侧设有环形凸起813,环形凸起813距离第一端811和第二端812均具有一定的距离,复位弹簧83卡于环形凸起813和挡块84之间,挡块84位于复位弹簧82与第一端之间;

复位弹簧83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二推杆82伸出圆孔8111。

图5中第二端812优选为具有内螺纹(未示出)的开口,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连接弹性装置的一端设置外螺纹,以与弹性装置之间螺纹连接。

或者,如图6所示的弹性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该弹性装置8’的第二端812’不同于图5所示的弹性装置8的第二端812。该实施例中,第二端812’可设置卡扣(或卡槽,图中均未示出),第一杆体连接弹性装置的一端设置卡槽(或卡扣,图中均未示出),实现第一杆体与弹性装置的连接,由于第二杆体和第一杆体所连接的弹性装置相同,将第二杆体连接弹性装置的一端设置成与第一杆体连接弹性装置的一端相同的结构。

弹性装置中第二推杆82在受到挤压时,在复位弹簧83的作用下向可向壳体81的第二端移动,当挤压消除时,第二推杆82伸出圆孔8111。弹性装用在第一锁杆伸入第一锁止孔的一端时,在第一锁杆未对准第一锁止孔的情况,可以稍微调整车龙头的转向,从而弹性装置提供了一定的缓冲调整的空间;在第二锁杆未对准第二锁止孔的情况下,通过稍微转动脚蹬,进而使得第二锁杆伸入脚踏传动主轴上的第二限位孔内。

进一步的,第一锁止孔21优选为腰形孔。在第一锁杆伸入第一锁止孔时,提供了一定的对准角度,防止第一锁杆碰到上管的其他部分,以确保第一锁杆与第一锁止孔对准。

进一步的,如图1、图7、图8和图9所示,脚踏传动主轴6的两端曲柄连接踏板轴9及与踏板轴9轴孔连接的踏板10,踏板10包括设于踏板轴9靠近车身一端的第一侧框101以及可沿踏板轴轴向滑动的呈c字形的活动边框102;

踏板10上设有第二锁具103,活动边框102在第二锁具103的作用下在踏板轴上的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运动;

当活动边框处于踏板轴上的第三位置时,活动边框102与第一侧框101合抱呈方框形脚踏,参照图7;

当活动边框处于踏板轴上的第四位置时,第二侧框1021贴于第一侧框101,参照图8,活动边框102伸入后轮的辐条13间隙内或者卡住连接五通和后车轴的平叉14。

其中,活动边框102包括与第一侧框101正对的第二侧框1021以及两条分别与第二侧框两端垂直连接的横框1022;

第一侧框101的两端与两条横框1022分别滑动连接,例如第一侧框101的两端分别为梯形端部,两条横框1022正对第一侧框的侧面设有与梯形端部相匹配的燕尾槽,第一侧框的两端与两条横框之间的滑动连接不局限于此形式,实现滑动配合即可。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第二锁具包括:第二锁芯1031以及由第二锁芯1031控制的锁舌1032,第二锁芯1031设在第二侧框1021上且偏离踏板轴的轴线方向,锁舌1032位于第二侧框内并在垂直于踏板轴的轴向方向上可移动;

踏板轴9上设有两个锁舌槽91,两个锁舌槽91分别对应设置于踏板轴上的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防盗自行车,前轮处于非摆正状态,在第一锁具的作用下,第一锁杆伸入第一锁止孔,第二锁杆伸入第二锁止孔,将车龙头和脚蹬同时锁住;进一步在第二锁具的作用下,将踏板由踏板轴上的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踏板的两条横框伸入后轮的辐条间隙内或者卡在平叉的两侧。当踏板的两条横框伸入辐条间隙内,可以锁住后车轮,同时进一步固定住脚蹬;或者,当踏板的两条横框卡在平叉的两侧,进一步固定住脚蹬。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