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铃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1850发布日期:2019-04-03 05:0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铃铛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是一种多功能的铃铛,属于智能自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万物智能”的今天,智能自行车生逢其时,成为这个智能世界中的一大新亮点,外观、材质、功能等方面别具一格的智能自行车,在提升人们骑行体验的同时,实现自行车互联,给人们带来安全、智能的新感受,智能自行车,打破了以往自行车的设计,主打“智能”元素,智能自行车车把上安装有指拨铃铛,用来提醒行人注意后方车辆。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骑自行车去郊外游玩,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锻炼身体,但是由于郊外信号差,且现有的智能自行车的指拨铃铛上没有安装指南针,故在陌生的环境里,人们难以分辨方向,很容易迷路,其次,人们在骑自行车时,指拨铃铛可以帮助人们提醒前方的行人,但是由于现有的指拨铃铛上没有安装辅助观察的装置,故人们不便于观察后方道路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智能自行车与后方的车辆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发明创造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创造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铃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创造功能多,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的铃铛,包括车把、指拨铃铛主体、辨别方向组件以及便于观察组件,所述指拨铃铛主体装配在车把上,所述指拨铃铛主体内部安装有辨别方向组件,所述辨别方向组件上侧设置有便于观察组件,所述便于观察组件固定在指拨铃铛主体上端,所述辨别方向组件包括滑块、支杆、指南针以及固定块,所述滑块安装在指拨铃铛主体内部左壁上,所述支杆左端设置有滑块,且延伸至滑块内部,所述支杆右端固定有指南针,所述指南针右端装配有固定块,所述支杆以及指南针均设置在指拨铃铛主体内部,所述便于观察组件包括转轴、外壳、后视镜、连接杆以及固定板,所述指拨铃铛主体上端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后视镜,所述外壳后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安装在固定板上端,且延伸至固定板内部,所述固定板安装在转轴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内端固定有转杆,所述连接杆装配在转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设有两个,所述固定板对称安装在转轴后端,所述固定板对称安装在连接杆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车把固定在自行车车架上端,所述滑块与指拨铃铛主体接触位置安装有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与指南针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外壳与连接杆通过螺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与指拨铃铛主体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滑块与支杆通过轴承相连接。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创造的一种多功能的铃铛,本发明创造通过增加滑块、支杆以及指南针,该设计可以帮助使用者正确辨别方向,减小使用者在陌生的环境里迷路的概率,同时可以保护指南针不受损伤,从而延长指南针的使用寿命,因增加固定块,该设计方便使用者对指南针进行拉伸,解决了现有的智能自行车的指拨铃铛上没有安装指南针,在陌生的环境里,人们很容易迷路的弊端。

本发明创造通过增加外壳、后视镜、连接杆以及固定板,该设计可以在自行车行驶时,使用者不用回头就可以观察到自行车后方道路的情况,从而减小了自行车与后方车辆相撞的概率,也避免了使用者在回头时与前方的行人发生意外碰撞事故,因增加转轴,该设计可以对后视镜进行旋转,从而调整使用者的视野范围,便于对后方车辆的观察,解决了现有的指拨铃铛上没有安装辅助观察的装置,人们不便于观察后方道路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智能自行车与后方的车辆发生碰撞的问题。

因增加转杆,该设计方便连接杆进行旋转,因设置滚珠,该设计便于滑块进行移动,因增加两个固定板,该设计方便对转杆进行固定,因设置螺钉,该设计可以使固定块与指南针连接紧固,因增加轴承,该设计便于转轴以及支杆进行旋转,因设置螺栓,该设计可以使外壳与连接杆连接紧固,本发明创造功能多,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创造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创造一种多功能的铃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一种多功能的铃铛中辨别方向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一种多功能的铃铛中便于观察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车把、2-指拨铃铛主体、3-辨别方向组件、4-便于观察组件、31-滑块、32-支杆、33-指南针、34-固定块,41-转轴、42-外壳、43-后视镜、44-连接杆、45-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创造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创造。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铃铛,包括车把1、指拨铃铛主体2、辨别方向组件3以及便于观察组件4,指拨铃铛主体2装配在车把1上,指拨铃铛主体2内部安装有辨别方向组件3,辨别方向组件3上侧设置有便于观察组件4,便于观察组件4固定在指拨铃铛主体2上端。

辨别方向组件3包括滑块31、支杆32、指南针33以及固定块34,滑块31安装在指拨铃铛主体2内部左壁上,支杆32左端设置有滑块31,且延伸至滑块31右端,支杆32右端固定有指南针33,指南针33右端装配有固定块34,支杆32以及指南针33均设置在指拨铃铛主体2内部,该设计可以帮助使用者辨别方向。

便于观察组件4包括转轴41、外壳42、后视镜43、连接杆44以及固定板45,指拨铃铛主体2上端固定有转轴41,转轴41上端安装有外壳42,外壳42内部设置有后视镜43,外壳42后端固定有连接杆44,连接杆44安装在固定板45上端,且延伸至固定板45上端,固定板45安装在转轴41后端,该设计便于使用者对后方的道路进行观察。

固定板45内部固定有转杆,连接杆44装配在转杆上,固定板45设有两个,固定板45对称安装在转轴41后端,固定板45对称安装在连接杆44下端,车把1固定在自行车车架上端,滑块31与指拨铃铛主体2接触位置安装有滚珠,固定块34与指南针33通过螺钉相连接,外壳42与连接杆44通过螺栓相连接,转轴41与指拨铃铛主体2通过轴承相连接,滑块31与支杆32通过轴承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对本发明创造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使用者向右移动固定块34,由于滑块31与指拨铃铛主体2接触位置安装有滚珠,故固定块34向右移动同时带动指南针33、支杆32以及滑块31向右运动,进而使指南针33与指拨铃铛主体2进行分离,由于指南针33左端安装有支杆32,且支杆32与滑块31通过轴承相连接,故使用者转动指南针33,当指南针33转动到合适位置时,使用者停止转动指南针33,实现对指南针33的角度进行调整,然后使用者根据指南针33辨别方向,该设计解决了现有的智能自行车的指拨铃铛上没有安装指南针,在陌生的环境里,人们很容易迷路的弊端。

使用者向上移动外壳42,由于外壳42后端固定有连接杆44,且连接杆44装配在转杆上,故外壳42向上移动同时向后偏转,外壳42运动带动后视镜43向上移动同时向后偏转,当后视镜43偏转到合适位置时,使用者停止移动外壳42,然后使用者转动转轴41,由于转轴41与指拨铃铛主体5通过轴承相连接,故转轴41转动同时带动外壳42、后视镜43、连接杆44、转杆以及固定板45转动,当后视镜43转动到合适位置时,使用者停止转动转轴41,实现对后视镜43的角度进行调整,然后,使用者可以通过后视镜43观察到后方道路的情况,实现便于观察的功能,该设计解决了现有的指拨铃铛上没有安装辅助观察的装置,人们不便于观察后方道路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智能自行车与后方的车辆发生碰撞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创造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创造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创造。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创造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创造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