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好的移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3054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好的移动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煤矿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好的移动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在井下作业时,经常会在巷道口以及各个巷道交界处放置支架,支架上挂有用于固定矿车的如图6所示的刹车块,方便巷道交界处矿车过多时,将矿车固定;但是随着巷道的推进以及工作面的搬迁,经常需要将支架移动,现有工人在移动时,需要将支架上悬挂的东西取下,分别移动,并且需要两个人抬起支架来搬运,导致移动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的移动支架,从而解决了现有煤矿支架移动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稳定性好的移动支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横杆,底座和横杆之间竖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横杆底部水平设置有轨道,轨道内设置有多个可沿轨道滑动的悬挂装置,悬挂装置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下部的挂杆以及设置在挂杆底部的挂钩;挂杆两侧位于轨道下部水平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轨道上对应通孔设置有连接孔,通孔和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本体卡在轨道内,本体下方两侧均设置有纵向轮,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横向轮,横向轮与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保护壳,横向轮的下方通过转轴设置有滚轮;所述挂钩端部焊接有防脱钩;

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减震器,且减震器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车轮,所述减震器上下对应设置有两个横板,两个横板之间竖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两个横板之间设置有两个刚性弹簧,两个刚性弹簧交叉设置,且两个刚性弹簧与水平面的夹角相等。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横向轮上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可以在支架晃动时,对挂钩进行一定的缓冲,使挂钩晃动的幅度减小,避免挂钩上的刹车块或工具掉落;挂钩端部设置有防脱钩,使刹车块或工具不容易滑出挂钩,可以更进一步防止刹车块或工具掉落,使工人在需要使用时,可以快速找到并使用,甚至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本发明挂钩可以沿轨道移动,从而方便调节各个挂钩之间的距离,避免悬挂体积较大的工具时,导致其他挂钩无法使用的情况;挂杆上设置的连接板可以在调节好各个挂钩之间的距离后,将挂钩固定,避免煤爆发生时,挂钩相互滑动,导致碰坏工具或使工具从挂钩上掉落;

3、本发明设置的纵向轮和横向轮可以在移动挂钩过程中,减小挂钩有轨道之间的摩擦力,使移动更加方便,减少部件之间的磨损;

4、本发明下部设置有车轮,在移动时可以一个人直接推着支架移动,省时省力,由于巷道内地势不平,在移动支架过程中,支架下部设置的减震器内交叉设置有两个刚性弹簧,既可有效吸收支架横向的震动,又能吸收支架竖直方向的震动,可以在移动支架时,不需要将刹车块或工具取下,从而有效避免支架在不平整的巷道移动时,产生各个方向的震动导致刹车块或工具掉落,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本发明各个部件之间的震动,提高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5、本发明减震器可以在支架晃动时,对底座进行一定的缓冲,从而对挂钩进行一定的缓冲,使挂钩晃动的幅度减小,避免挂钩上的刹车块或工具掉落;本发明伸缩杆不仅可以起到支撑作用,而且可以满足刚性弹簧收缩、减震的要求。

优选的,所述挂杆包括设置在本体下部的空心外杆、空心外杆下方设置的实心内杆,空心外杆的内部通过中心轴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按钮,且卡杆的一端下方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挂杆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实心内杆位于卡杆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凹槽,凹槽可以将卡杆配合,避免在实心内杆和卡杆固定后,因外力过大,导致卡杆与实心内杆发生相对滑动;

优选的,伸缩杆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伸缩杆沿横板的竖直中线对称,从而可以使减震器结构平衡,并在减震过程中受力平稳;

优选的,所述车轮为自锁车轮,从而可以在将本发明移动到目的地后,通过自锁装置将车轮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需要其他工具将车轮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总体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悬挂装置与轨道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横向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卡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刹车块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座,2-横杆,3-连接杆,4-轨道,5-本体,6-挂杆,7-挂钩,8-连接板,9-螺栓,10-纵向轮,11-横向轮,12-第一复位弹簧,13-弹簧保护壳,14-转轴,15-滚轮,16-防脱钩,17-空心外杆,18-实心内杆,19-中心轴,20-卡杆,21-按钮,22-第二复位弹簧,23-凹槽,24-减震器,25-车轮,26-横板,27-伸缩杆,28-刚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稳定性好的移动支架,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横杆2,底座1和横杆2之间竖直设置有连接杆3,所述横杆2底部水平设置有轨道4,轨道4内设置有多个可沿轨道4滑动的悬挂装置,悬挂装置包括本体5、设置在本体5下部的挂杆6以及设置在挂杆6底部的挂钩7;挂杆6两侧位于轨道4下部水平设置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设置有通孔,轨道4上对应通孔设置有连接孔,通孔和连接孔通过螺栓9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本体5卡在轨道4内,本体5下方两侧均设置有纵向轮10,本体5的两侧设置有横向轮11,横向轮11与本体5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12,第一复位弹簧12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保护壳13,横向轮11的下方通过转轴14设置有滚轮15;所述挂钩7端部焊接有防脱钩16;

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减震器24,且减震器24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车轮25,所述减震器24上下对应设置有两个横板26,两个横板26之间竖直设置有伸缩杆27,所述两个横板26之间设置有两个刚性弹簧28,两个刚性弹簧28交叉设置,且两个刚性弹簧28与水平面的夹角相等。

如图5所示,所述挂杆6包括设置在本体5下部的空心外杆17、空心外杆17下方设置的实心内杆18,空心外杆17的内部通过中心轴19设置有卡杆20,所述卡杆20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按钮21,且卡杆20的一端下方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22;所述实心内杆18位于卡杆20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凹槽23;伸缩杆27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伸缩杆27沿横板26的竖直中线对称;所述车轮25为自锁车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本体5沿着轨道4移动,横向轮11和纵向轮10沿着轨道4内壁滚动,从而减小本体5与轨道4之间的摩擦力;本体5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后,将螺栓9穿过连接板8上通孔和轨道4上的连接孔,将本体5与轨道4固定;然后摁住按钮21,调节实心内杆18的长度,调节完成后,将卡杆20卡在凹槽23内,从而将实心内杆18与空心外杆17固定;最后将刹车块或工具挂在挂钩7上,在煤爆发生时,横向轮11内的第一复位弹簧12可以在支架晃动时,对本体5进行一定的缓冲作用,使挂钩7晃动的幅度减小,防脱钩16也可以使刹车块或工具不容易滑出挂钩7,从而避免刹车块或工具掉落;

移动本发明时,将车轮25的自锁装置打开,直接推动本发明,在遇到地面不平整巷道时,产生的震动通过车轮25向上传递,在经过减震器24时,交叉设置的刚性弹簧28能够有效的吸收来自横向和纵向的震动能量,从而避免了刹车块或工具掉落,同时对本发明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到达目的地后,通过车轮25自锁装置将本发明固定。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稳定性好的移动支架,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横杆2,底座1和横杆2之间竖直设置有连接杆3,所述横杆2底部水平设置有轨道4,轨道4内设置有多个可沿轨道4滑动的悬挂装置,悬挂装置包括本体5、设置在本体5下部的挂杆6以及设置在挂杆6底部的挂钩7;挂杆6两侧位于轨道4下部水平设置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设置有通孔,轨道4上对应通孔设置有连接孔,通孔和连接孔通过螺栓9连接;

所述本体5卡在轨道4内,本体5下方两侧均设置有纵向轮10,本体5的两侧设置有横向轮11,横向轮11与本体5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12,第一复位弹簧12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保护壳13,横向轮11的下方通过转轴14设置有滚轮15;所述挂钩7端部焊接有防脱钩16;

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减震器24,且减震器24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车轮25,所述减震器24上下对应设置有两个横板26,两个横板26之间竖直设置有伸缩杆27,所述两个横板26之间设置有两个刚性弹簧28,两个刚性弹簧28交叉设置,且两个刚性弹簧28与水平面的夹角相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做进一步优化,所述挂杆6包括设置在本体5下部的空心外杆17、空心外杆17下方设置的实心内杆18,空心外杆17的内部通过中心轴19设置有卡杆20,所述卡杆20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按钮21,且卡杆20的一端下方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22,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挂杆6的长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2做进一步优化,所述实心内杆18位于卡杆20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凹槽23,凹槽23可以将卡杆20配合,避免在实心内杆18和卡杆20固定后,因外力过大,导致卡杆20与实心内杆18发生相对滑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做进一步优化,伸缩杆27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伸缩杆27沿横板26的竖直中线对称,从而可以使减震器24结构平衡,并在减震过程中受力平稳。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做进一步优化,所述车轮25为自锁车轮,从而可以在将本发明移动到目的地后,通过自锁装置将车轮25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需要其他工具将车轮25固定。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