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透气型自行车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499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透气型自行车车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车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自行车的自透气型车座。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现在比较环保的一种出行方式,大多数人在去比较近的地方都会选择骑自行车,特别是在"共享单车"理念的提出后,好多人选择骑着单车去上班。骑自行车会有很多好处,例如减轻压力,开发大脑、改善体质,瘦身减肥、益寿延年等,但同时大部分自行车的车座透气性不好,也给很多骑行者带来了烦恼。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车座大多是用人造皮革、塑料或者布料制作座面,在座面下层有毛毡、海绵、泡沫或者是橡胶。这种结构的车座由于座面不透气、不通风,使人感到不舒服,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容易出汗,更加感到烦恼。

目前,已经有很多专利在解决车座透气性的问题,例如公告号为cn20606796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气型自行车鞍座,该鞍座通过在车座本体内设空腔,使用者在骑行时,流动空气通过进气孔和第一通气孔进入到空腔内,空腔内的散热风扇加速空气的流动,从第二通气孔流出,保持臀部与车座本体接触面空气的流通,降低体感温度,同时方便排汗,保持臀部与车座本体之间的接触面干燥。这个车座虽然解决了车座透气性的问题,但需要给电风扇连接驱动电机才能实现,消耗了额外的能量。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透气性好且又不需要消耗额外能量的车座已成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透气型自行车车座,其不仅透气性好、结构简单,而且不会消耗额外的能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透气型自行车车座,包括座面本体、车座底垫、车座架体、支撑架;所述座面本体位于本车座的最上面;所述的座面本体的下部与车座底垫的上部相连接;车座底垫的下方连接车座架体;支撑架通过螺栓与车座架体的前部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车座还包括两套相同的透气装置,车座架体的后部与透气装置通过螺纹相连接;两套透气装置通过支撑架、螺栓与车座架体的前部连接;

所述座面本体内设有多个座面本体透气孔,所述座面本体透气孔的上端贯通至座面本体的上表面与外界相通,座面本体透气孔的下端贯通至车座底垫;

所述车座底垫上与座面本体透气孔相对的位置上均设有车座底垫透气孔;车座架体与车座底垫围成空心腔体结构,车座底垫盖在车座架体的上端,车座架体的下表面后部设有两个用于安装透气装置的螺纹孔,下表面前部设有用于安装支撑架的螺栓孔;

两套透气装置以车座中轴线为对称轴布置在车座架体的后部,每套透气装置均包括伸缩管、翼板、大弹簧、小弹簧、连接管和弹性球体;所述伸缩管顶部带有外螺纹与车座架体螺纹连接,伸缩管的底部插装在连接管内,伸缩管能在连接管内做上下伸缩运动;所述伸缩管内壁的中部固接有环形的翼板;大弹簧的上端顶紧翼板的下边缘,下端顶紧连接管底部的内壁;所述小弹簧的上端与车座底垫固定连接,下端穿过大弹簧与弹性球体上端固定连接,弹性球体位于连接管底部内;所述连接管的底部有小孔,该小孔的直径小于弹性球体的直径;连接管外表面圆周上设有槽形结构,支撑架通过槽形结构支撑连接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座面本体和车座底垫内设有多个重叠的透气孔,透气孔上贯穿至大气层、下贯穿至车座架体;透气装置由大、小弹簧与伸缩管、连接管、弹性球体相互配合,构成弹簧缓冲结构。本发明在能实现车座空气流动、提高车座透气性的同时,不会消耗能量,它是这样实现的:骑行者在骑车的过程中,随着车座透气装置中大弹簧的伸缩,在大气、座面本体透气孔、车座底垫透气孔、车座架体和透气装置之间会形成空气的流通,带走骑行者骑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而改进了以往用电能驱动风扇带动空气流动而达到车座散热效果的方法,达到了结构简单,节约能量的效果。

2)本发明考虑到下雨时,雨水可能从车座本体的透气孔进入车座内部这个问题,本发明的透气装置采用了双弹簧结构,能够实现两种状态,解决了下雨天积雨水的问题:当自行车处于闲置状态时,透气车座处于开放的状态;当自行车被骑行时,透气车座处于封闭的状态。当自行车处于闲置状态时,小弹簧处于自然长度状态,那么小弹簧底部的弹性小球与连接管底部的孔之间就会有一定的空隙,从而,进入车座内部的水能够顺利从空隙中流出;当自行车被骑行时,小弹簧就会向下压缩,小弹簧底部的弹性小球就会向下运动,刚好与连接管底部的孔相吻合,从而,车座内部处于封闭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座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车座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车座的车座架体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车座的车座架体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车座的透气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车座的透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车座的透气装置处于自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车座的透气装置处于压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座面本体1,座面本体透气孔2,车座底垫3,车座底垫透气孔4,车座架体5,螺纹孔5-1,螺栓孔5-2,伸缩管6,翼板7,大弹簧8,小弹簧9,连接管10,弹性球体11,支撑架12,螺栓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透气型自行车车座如图1所示,它包括座面本体1、车座底垫3、车座架体5,两套相同的透气装置和支撑架12;所述座面本体1位于本车座的最上面;所述的座面本体1的下部与车座底垫3的上部相连接;车座底垫3的下方连接车座架体5;车座架体5的后部与透气装置通过螺纹相连接;两套透气装置通过支撑架12、螺栓13与车座架体5的前部连接;

所述座面本体1内设有多个座面本体透气孔2,所述座面本体透气孔2的上端贯通至座面本体1的上表面与外界相通,座面本体透气孔2的下端贯通至车座底垫3;

所述车座底垫3上与座面本体透气孔2相对的位置上均设有车座底垫透气孔4,车座底垫透气孔4与座面本体透气孔2完全重叠;车座架体5与车座底垫3围成空心腔体结构,车座底垫3盖在车座架体5的上端,车座架体5的下表面后部设有两个用于安装透气装置的螺纹孔5-1,下表面前部设有用于安装支撑架12的螺栓孔5-2;空气经车座底垫透气孔4进入车座架体5的空腔(参见图3(b))中;

两套透气装置以车座中轴线为对称轴布置在车座架体5的后部,每套透气装置(参见图4(a)和图4(b))均包括伸缩管6、翼板7、大弹簧8、小弹簧9、连接管10和弹性球体11;所述伸缩管6顶部带有外螺纹与车座架体5螺纹连接,伸缩管的底部插装在连接管10内,伸缩管能在连接管内做上下伸缩运动;所述伸缩管6内壁的中部固接有环形的翼板7;大弹簧8的上端顶紧翼板7的下边缘,下端顶紧连接管10底部的内壁;所述小弹簧9的上端与车座底垫3固定连接,下端穿过大弹簧与弹性球体11上端固定连接,弹性球体11位于连接管10底部内;所述连接管10的底部有小孔,该小孔的直径小于弹性球体的直径;连接管外表面圆周上设有槽形结构,支撑架12通过槽形结构支撑连接管10,支撑架12前部通过螺栓13与车座架体5的前部的固定连接。

本发明中座面本体透气孔2集中分布在骑行者身体与车座接触的部分,便于带走人体产生的热量。

本发明中车座架体5的底部为向透气装置所在方向倾斜的曲面。车座架体5的底部曲面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倾角,能够让进入车座架体中的雨水顺利流入透气装置,然后再从透气装置中流出(参见图3(a))。

本发明中伸缩管能相对连接管上下移动,二者之间通过间隙配合或通过滑轨滚珠形式连接,且保证一定的密封性,使气体只从连接管的小孔出去。

本发明自透气型自行车车座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是:当自行车处于闲置状态时,两套透气装置的大弹簧8和小弹簧9都处于自然长度状态,此时,透气装置处于开放状态,不发生其带来的空气流动,如图5所示;当骑行者坐在车座上,即骑行者给车座施加压力时,车座底垫会向下运动,从而会带动小弹簧和弹性球体向下运动,使弹性球体与伸缩管底部的孔刚好吻合,这样,透气装置与车座架体就会形成密闭的空间,与此同时,大弹簧也会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压缩,如图6所示;在骑行过程中,骑行者会随着脚踏板的旋转,臀部会发生扭动,从而压缩一个透气装置中的大弹簧8,而另一个透气装置中的大弹簧8则会处于拉伸的状态,从而会有气体由处于拉伸状态的透气装置侧的座面本体透气孔进入车座底垫透气孔,再进入封闭的车座架体中,产生空气流动,达到进气的效果;当骑行者继续骑行时,被压缩的透气装置中的大弹簧8将会处于拉伸的状态,同时另一个透气装置中的大弹簧8将由拉伸的状态变成压缩的状态,从而会有气体从之前压缩的透气装置侧经由车座底垫透气孔和座面本体透气孔,流入空气中,产生空气流动,达到了出气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透气型车座,骑行者在骑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交替进气与出气的过程,从而会形成气体流动的循环,这样,就会源源不断的带走骑行者在骑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达到散热性好的效果,使骑行者有一个好的骑行体验。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