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车筐载人的共享单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5815发布日期:2019-01-16 07:0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车筐载人的共享单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共享单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车筐载人的共享单车。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科技改变生活,这种大潮谁也挡不住。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掀起一股能媲美当年网约车的浪潮,足以证明它的出现是一个趋势。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的公共交通方式,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种随时取用和停车的“无桩”理念单车给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消费者的不文明使用,导致共享单车问题频发。

近日,共享单车花式载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很多家长将车筐当成“儿童座椅”,这种违反交通规则的骑行方式不仅会对共享单车造成破坏,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儿童自身的人身安全。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发明一种防止车筐载人的共享单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车筐载人的共享单车,以避免现实生活中将车筐当成“儿童座椅”现象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车筐载人的共享单车,包括车筐下部、车筐上部和连接机构,车筐下部通过连接机构和车筐上部相连,所述车筐下部固定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立在车筐下部和车筐上部之间;所述伸缩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刹车机构二,刹车机构二固定在车筐下部的底壁上;所述车筐下部的左侧壁上固定有弹簧固定板,弹簧固定板上设置有弹簧固定柱,弹簧固定柱上安装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一端连接弹簧固定柱,另一端连接车筐上部;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套筒一、压缩弹簧、立柱、套筒盖一和伸出圆柱,所述固定套筒一里面安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上面设置有立柱,立柱下端在固定套筒一内,立柱上端穿过套筒盖一伸出在固定套筒一外面,伸出固定套筒一的立柱上还设置有伸出圆柱;

所述刹车机构二包括固定套筒二、套筒盖二、闸线二、伸出圆柱运动长孔和闸线线管二,所述固定套筒二固定在车筐下部的底壁上,固定套筒二的顶端设置有套筒盖二,立柱上的伸出圆柱通过圆柱运动长孔伸入到固定套筒二中,在固定套筒二中的伸出圆柱上设置闸线二的一端,闸线二的另一端穿过套筒盖二与车闸相连接,其中闸线二上套装有闸线线管二。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合页、螺栓和调整垫片,合页通过螺栓连接车筐下部和车筐上部,合页与车筐下部相连接的位置还安装有调整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的位置低于车筐下部左侧壁的最高点。

进一步的,所述合页包括合叶片、转轴、突出块和导向柱,合叶片设置在转轴的两端,转轴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突出块,突出块上设置有导向柱。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的顶端设置有定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车筐下部左侧壁的上方开设有突出块运动长孔,突出块运动长孔的上方设置有刹车机构一,刹车机构一包括闸线固定套管、闸线一和闸线线管一,闸线固定套管固定在车筐下部左侧壁上,闸线固定套管中安装有闸线一,闸线一的一端连接突出块,闸线一的另一端与车闸相连接,其中闸线一上套装有闸线线管一。

进一步的,所述车筐下部左侧壁和车筐上部顶壁的两侧都设置有拉伸弹簧运动长孔。

进一步的,所述车筐上部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把手,车筐上部与伸缩机构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车筐上部的右侧壁高于车筐下部的右侧壁,而且车筐上部右侧壁在车筐下部右侧壁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顶端为半球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车筐的结构,增加伸缩机构、刹车机构一和刹车机构二,可以有效的防止共享单车车筐载人现象的发生,可以有效的保护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防止车筐载人的共享单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筐上部打开时拉伸弹簧的拉伸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车筐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车筐上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车筐下部左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合页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伸缩机构和刹车机构二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0是车筐上部打开时刹车机构一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所述刹车机构二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是本发明所述刹车机构二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是本发明所述导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筐下部;2、车筐上部;3、连接机构;4、伸缩机构;5、刹车机构一;6、刹车机构二;7、弹簧固定板;8、弹簧固定柱;9、拉伸弹簧;10、拉伸弹簧运动长孔;11、突出块运动长孔;21、把手;22、滑槽;31、合页;32、螺栓;33、调整垫片;41、固定套筒一;42、压缩弹簧;43、立柱;44、套筒盖一;45、伸出圆柱;51、闸线一;52、闸线固定套管;53、闸线线管一;61、固定套筒二;62、套筒盖二;63、闸线二;64、伸出圆柱运动长孔;65、闸线线管二;311、合叶片;312、转轴;313、突出块;314、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根据图1-2、图5-6和图8-12所示,一种防止车筐载人的共享单车,包括车筐下部1、车筐上部2和连接机构3,车筐下部1通过连接机构3和车筐上部2相连,在车筐下部1固定有伸缩机构4,伸缩机构4立在车筐下部1和车筐上部2之间;在伸缩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刹车机构二6,刹车机构二6焊接在车筐下部1的底壁上;在车筐下部1的左侧壁上焊接有弹簧固定板7,在弹簧固定板7上焊接有弹簧固定柱8,在弹簧固定柱8上安装有拉伸弹簧9;拉伸弹簧9一端连接弹簧固定柱8,另一端连接车筐上部2;

其中伸缩机构4包括固定套筒一41、压缩弹簧42、立柱43、套筒盖一44和伸出圆柱45,在固定套筒一41里面安装有压缩弹簧42,压缩弹簧42上面设置有立柱43,立柱43下端在固定套筒一41内,立柱43上端穿过套筒盖一44伸出在固定套筒一41外面,伸出固定套筒一41的立柱43上还焊接有伸出圆柱45;

其中刹车机构二6包括固定套筒二61、套筒盖二62、闸线二63、伸出圆柱运动长孔64和闸线线管二65,固定套筒二61焊接在车筐下部1的底壁上,固定套筒二61的顶端设置有套筒盖二62,立柱43上的伸出圆柱45通过圆柱运动长孔64伸入到固定套筒二61中,在固定套筒二61中的伸出圆柱45上设置闸线二63的一端,闸线二63的另一端穿过套筒盖二61与车闸相连接,其中闸线二63上套装有闸线线管二65。

其中连接机构3包括合页31、螺栓32和调整垫片33,合页31通过螺栓32连接车筐下部1和车筐上部2,合页31与车筐下部1相连接的位置还安装有调整垫片33。

在车筐下部1左侧壁的上方开设有突出块运动长孔11,突出块运动长孔11的上方设置有刹车机构一5,刹车机构一5包括闸线固定套管52、闸线一51和闸线线管一53,闸线固定套管52焊接在车筐下部1左侧壁上,闸线固定套管52中安装有闸线一51,闸线一51的一端连接突出块313,闸线一51的另一端与车闸相连接,其中闸线一51上套装有闸线线管一53。

根据图3所示,在车筐上部2的顶端中间位置焊接有把手21,车筐上部2与伸缩机构4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滑槽22。

根据图4-5所示,在车筐下部1左侧壁和车筐上部2顶壁的两侧都设置有拉伸弹簧运动长孔10。

根据图7所示的合页,其中合页31包括合叶片311、转轴312、突出块313和导向柱314,合叶片311设置在转轴312的两端,转轴312的中间位置焊接有突出块313,突出块313上焊接有导向柱314。

根据图8所示,所述立柱43的顶端为半球形。

根据图13所示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314的顶端设置有定滑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连接机构3的位置低于车筐下部1左侧壁的最高点。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车筐上部2的右侧壁高于车筐下部1的右侧壁,而且车筐上部2右侧壁在车筐下部1右侧壁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案中,当消费者想要用车筐载人时;首先,车筐上部2的把手21会妨碍被载者的坐姿,影响被载者的舒适程度;其次,当有重物压在车筐上部2时,车筐上部2会将重力作用在伸缩机构4上,伸缩机构4的立柱43压缩压缩弹簧42使车筐上部2连带伸缩机构4一起向下运动,此时车筐上部2会发生倾斜,导致无法载人;并且此时立柱43上的伸出圆柱45会带动闸线二63一起向下运动,闸线二63会拉紧车闸,使共享单车无法运动。

当消费者想要使用把手21打开车筐上部2然后进行载人时,首先车筐下部1的左侧壁会限制连接机构3的继续运动使车筐上部2只能打开90度,而此时如图2所示,车筐上部2的右侧壁刚好运动到车筐的正上方,车筐上部2的右侧壁会妨碍被载者的身体,导致无法载人;并且消费者在使用把手21打开车筐上部2的过程中,连接机构3中的突出块313会带动闸线一51一起向下运动,闸线一51会拉紧车闸,使共享单车无法运动。

当消费者想要正常载物时,只需使用把手21打开车筐上部2,然后将物品从侧面放入车筐下部1盖合车筐上部2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并且在行驶过程中,拉伸弹簧9会一直拉着车筐上部2贴紧伸缩机构4,防止车筐上部2在颠簸的路况下上下运动,导致车筐内的物品掉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