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座垫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4334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座垫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座垫总成,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的可调式座垫。



背景技术:

一般的自行车座垫大多可通过调整机构来调整座垫的位置,以配合用户不同的身型或骑乘目的(如:竞速冲刺、爬坡等),进而增加骑乘时的舒适性。

习用的自行车座垫包含有:一座垫与一座垫调整机构,该座垫包括至少一座弓,该座垫调整机构包括一底座、一夹持单元及一锁固单元,该底座设置于一座管顶端,该夹持单元包括一第一夹持件及一第二夹持件,该第一夹持件具有至少一第一夹持部,该第二夹持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夹持部,且该第二夹持部与该第一夹持部用于共同夹持座弓。该锁固单元包括一第一锁固件及一第二锁固件,该第二锁固件与该第一锁固件共同将该第一夹持件及该第二夹持件锁固至该底座,以使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共同夹紧座弓。

前述习知自行车座垫,若要调整该座垫相对于座管的位置时,需要分别松脱该锁固单元的第一、第二锁固件,以使该座垫的座弓可相对于该座管平移或旋转,待该座垫调整至所需位置后再将该第一、二锁固件锁紧。

然而,前述座垫在调整时,该座垫除了具有前后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外,也同时具有沿座垫长轴及短轴的旋转自由度,对于一般使用者而言,常因专业度不足或调校工具的缺乏,在调整后常会出现座垫偏斜或翘伸的情况,反而降低骑乘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座垫总成,其可依使用需求快速调整座垫至合适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座垫总成,其结构简单,组装非常容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调式座垫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座垫垫体;一调整单元,包括有一滑座,固设于所述座垫垫体底面且具有一夹持部;以及一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具有一对应于所述夹持部的卡接部、二耳部及间隔于所述二耳部之间的一剖沟,所述承载底座适于组装至一座杆的一端,其卡接部能前后滑移地结合于所述滑座的夹持部;一定位单元,设于所述二耳部,用于调整所述二耳部之间的距离。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滑座外壁面,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承载底座内侧壁面且具有相对所述夹持部。

所述夹持部具有多条限制凸肋,所述卡接部具有多条与所述夹持部相对结合的限制凹槽。

所述滑座为一长形结构,各所述限制凸肋及限制凹槽均为延所述滑座纵向方向延伸。

所述座垫垫体具有一第一垫体及一第二垫体,所述第一垫体具有一容置部及一贯穿所述第一垫体顶底两面的贯孔,所述第二垫体容设于所述第一垫体的容置部。

所述滑座通过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垫体的贯孔并配合螺帽锁合,以将所述滑座固接于所述座垫垫体底面。

所述滑座为圆柱结构,所述夹持部具有二限制凸肋,所述二限制凸肋为对称地设于所述滑座外壁的水平位置,所述承载底座的横断面呈U形,所述卡接部具有二限制凹槽,所述二限制凹槽对称地设于所述承载底座内壁的水平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要调整座垫位置时,首先调整所述定位单元使所述二耳部分隔至一适当距离以使所述滑座不受所述承载底座的迫紧限制,此时所述滑座便可相对所述承载底座前后滑移,由于所述滑座为固设于所述座垫垫体底面,因此所述座垫垫体便可依照使用情况滑移至所需位置,接者再调整所述定位单元使所述二耳部之间的距离缩短,直到所述承载底座对所述滑座出现迫紧限制的效果,由此使所述承载底座与所述滑座之间无法相对移动,换言之,使用者仅需调整所述定位单元就能快速地完成座垫位置的变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2沿4-4方向的剖面图;

图5是图1沿5-5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其中: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调式座垫总成1,主要由一座垫垫体10、一调整单元20以及一定位单元40所组成,其中:

调整单元20,包括有一滑座22及一承载底座30。

滑座22,固设于座垫垫体10底面且具有一夹持部24。

承载底座30,具有一对应于夹持部24的卡接部32,以及延伸设于卡接部32底面的二耳部34,卡接部32位于二耳部34之间则开设有一剖沟36,剖沟36使二耳部34之间分隔一间隔距离,且各耳部34分别具有一定位穿孔342,承载底座30适于组装至一座杆50的一端,可以焊接或螺栓组合的方式将承载底座30与座杆50结合成一体,滑座22的夹持部24为可前后滑移地结合于承载底座30的卡接部32。

定位单元40,设于承载底座30的二耳部34,用于调整二耳部34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单元40包括一定位螺栓42及一定位螺帽44(如图4所示),定位螺栓42中段穿设于定位穿孔342并于末段螺接于定位螺帽44,通过定位螺栓42与定位螺帽44的螺合结构来调整二耳部34之间的距离,当二耳部34之间的距离较大时,滑座22因未受承载底座30的迫紧而得以与承载底座30相对地前后滑移,当二耳部34之间的距离缩小时,将使承载底座30对滑座22产生迫紧效果,使滑座22无法相对承载底座30滑动。定位单元40除了可为上述的定位螺栓42与定位螺帽44的结构外,也可采用诸如快拆组件(图中未示)的结构,通过快拆组件的锁紧连杆及快拆拨柄的搭配,来调整承载底座30的二耳部34之间的距离。

此外,为了维持滑座22可在水平方向相对于承载底座30滑动,也就是滑座22与承载底座30间不会产生径向的滑动,本实用新型在滑座22夹持部24的轴向二侧各再延伸设置一限制凸肋242,并在承载底座30的相对位置处各对称的凹设一限制凹槽322,通过上述结构,滑座22与承载底座30能够沿着限制凸肋242及限制凹槽322的延伸方向进行相对滑移。

再者,滑座22为一长形结构,其横断面可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但不以前述形状为限,在本实施例中,滑座22为圆柱结构(如图3及图4所示),而各限制凸肋242及限制凹槽322均为沿着滑座22的纵向方向延伸。

另外,值得补充说明的是,请一并参考图2及图3,座垫垫体10具有一第一垫体12及一第二垫体14,滑座22固接于第一垫体12底面,第一垫体12具有一容置部122及二贯穿第一垫体12顶底两面的贯孔124,二贯孔124可供二螺栓16穿设,并配合二螺帽18锁固螺合,用于将滑座22与第一垫体12结合成一体。而第二垫体14容设于第一垫体12的容置部122,第一垫体12可以为较硬质的塑料材料制成,用于提供较强的支撑性,并供滑座22来结合;而第二垫体14则可以为较软质的塑料材料制成,用以为骑乘者提供较佳的座乘舒适性。特别一提的是,滑座22与第一垫体12除了上述螺栓结合方式外,也能使用黏合、塑料埋入射出或铆接等方式来加以固接,并不以上述方式为限。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接下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操作方式及功效所在。

通过上述结构,当用户要调整座垫位置时,仅需将定位单元40的定位螺栓42与定位螺帽44螺松到承载底座30对滑座22不具有迫紧效果时,此时滑座22与承载底座30能够相对地前后滑移,也就是说,座垫垫体10与座杆50可相对地前后滑移,待座垫调整至所需位置后,用户再将定位单元40的定位螺栓42与定位螺帽44螺紧直到承载底座30对滑座22产生迫紧效果,此时滑座22与承载底座30便无法产生相对滑移。换言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用户只需要通过调整定位单元40的松紧度就能快速地完成座垫位置的变换。

最后,必须再次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的构成元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举凡其他易于思及的结构变化,或与其他等效元件的替代变化,也应被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