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具体三角警告牌的平板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486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具体三角警告牌的平板手推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板手推车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适合放在汽车尾箱为广大司机使用的改进的具体三角警告牌的平板手推车。



背景技术:

平板手推车是一种平面运输设备,在小范围内作业具有方便性和实用性,其广泛地在仓库、制造工厂、百货公司、物流中心、货运站或配送途中之短程搬运使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 CN205417687U,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具有发光警示装置的平板手推车,公开了在平板手推车上设置三角警告牌的技术方案,但该技术方案公开的三角警告牌在符合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尺寸标准的情况下,车体会比较大,不利于携带和存放,如果车体做的太小,三角警告牌的尺寸则会不符合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尺寸标准,警告牌的理论边长为 500mm±50mm,反射器宽度为 25~50mm,外边沿宽度不得超过 5mm。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克服车体体积受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尺寸标准的限制无法做得更小的问题,提供一种三角警示牌在符合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尺寸标准的前提下,车体可以做的比较小,便于存放和携带的改进的具体三角警告牌的平板手推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具体三角警告牌的平板手推车,包括把手、承重板和脚轮,脚轮通过轮架安装在承重板的底部,把手通过固定结构与承重板连接,所述承重板上设有能相对承重板翻转打开的盖板,该盖板上设有折叠式三角警告牌, 所述折叠式三角警告牌包括下边板、上角板、左角板及右角板,下边板固定在盖板的下部,上角板、左角板及右角板分别与盖板的上缘、左缘及右缘铰接、并能相对盖板转动收合在盖板侧面和展开;上角板、左角板及右角板在展开状态时,上角板、左角板、右角板、下边板及盖板的侧面能共同形成反光的三角形框状结构,且能通过锁定机构将上角板、左角板、右角板锁住而防止上角板、左角板、右角板收合。

上述方案中, 三角警告牌采用折叠式结构,可以在符合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尺寸标准的前提下,车体可以做的更小,体积更轻,便于携带和存放。此外,折叠式三角警告牌展开状态时,能形成反光的三角形框状结构,可为过往车辆提供的警示效果更明显,保证行车安全,且能通过锁定机构将上角板、左角板、右角板锁住而防止上角板、左角板、右角板收合,保证折叠式三角警告牌展开状态的稳固性。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左右上角位置分别具有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上角板、左角板、右角板、下边板、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的侧面共同围成反光的三角形框状结构,上角板的左右下缘分别与左连接板及右连接板的上缘铰接、并能相对左连接板及右连接板转动,左角板的上右缘与左连接板的左缘铰接,左角板的下右缘与盖板的左缘铰接、并能相对左连接板及盖板转动,右角板的上左缘与右连接板的右缘铰接、右角板的下左缘与盖板的右缘铰接、并能相对右连接板及盖板转动。通过以上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上角板、左角板及右角板折叠收合后不超出盖板覆盖的面积,保证盖板能转动收合于承重板上。

优选地,所述左角板、右角板的背面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塞,所述锁定机构为锁钩,锁钩具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角板的背面的左右两侧,位于上角板左侧的锁钩的一端铰接于上角板背面左侧,位于上角板右侧的锁钩的一端铰接于上角板背面右侧,上角板、左角板及右角板在展开状态时,位于上角板左侧的锁钩的另一端能扣于左角板上的第一定位塞,位于上角板右侧的锁钩的另一端能扣于右角板上的第一定位塞。通过以上结构,使上角板与左角板、右角板锁定起来,避免上角板、左角板及右角板在展开状态时,出现摇摆和收合等不稳定现象。

优选地,所述左角板、右角板的背面还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塞,上角板、左角板及右角板在收合状态时,位于上角板左侧的锁钩的另一端能扣于左角板上的第二定位塞,位于上角板右侧的锁钩的另一端能扣于右角板上的第二定位塞。通过以上结构,使上角板与左角板、右角板锁定起来,避免上角板、左角板及右角板在收合状态自动打开。

另一种方案,所述锁定机构为锁钩,锁钩具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角板及右角板的背面,位于左角板的锁钩的一端铰接于左角板背面,位于右角板的锁钩的一端铰接于右角板背面,上角板的背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塞,上角板、左角板及右角板在展开状态时,位于左角板的锁钩的另一端能扣于上角板左侧的第一定位塞,位于右角板的锁钩的另一端能扣于上角板右侧的第一定位塞。通过以上结构,使左角板、右角板与上角板锁定起来,避免上角板、左角板及右角板在展开状态时,出现摇摆和收合等不稳定现象。

优选地,所述上角板的背面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塞,上角板、左角板及右角板在收合状态时,位于左角板的锁钩的另一端能扣于上角板左侧的第二定位塞,位于右角板的锁钩的另一端能扣于上角板右侧的第二定位塞。通过以上结构,使左角板、右角板与上角板锁定起来,避免上角板、左角板及右角板在收合状态时自动打开。

优选地,所述左连接板的上缘与左缘相互垂直,右连接板的上缘与右缘相互垂直,下边板呈矩形形状,其水平设置。该设置是为了使上角板能竖向翻转折叠,左角板和右角板能水平向翻转折叠,折叠时可互不干扰。

优选地,所述左角板与右角板的宽度之和小于下边板的宽度,下边板的宽度小于盖板的宽度。以保证折叠时,上角板、左角板和右角板不重叠,完全折叠后处于同一平面,有利于方便固定、避免磕碰,同时,整个折叠式三角警告牌折叠收合后的高度及宽度与盖板的高度及宽度相当,方便盖板盖合。

优选地,所述折叠式三角警告牌的三个外角加工成圆弧状。以方便上角板、左角板和右角板三者完全折叠时,三者的外角与角板边缘之间留有让手指伸入的空位,方便将三者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三角警告牌采用折叠式结构,可以在符合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尺寸标准前提下,车体体积可以做的更小,重量更轻,便于携带和存放;(2)不仅可以满足日常运输需求,还可以在夜间车辆故障时作为三角警告牌使用,为过往车辆提供警示,警示效果明显,保证行车安全。(3)锁定机构能使折叠式三角警告牌在展开和收合状态下都能保持稳定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改进的具体三角警告牌的平板手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折叠式三角警告牌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折叠式三角警告牌收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锁钩、定位塞与折叠式三角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具体三角警告牌的平板手推车,包括把手1、承重板2和脚轮4,脚轮 4 通过轮架 3 安装在承重板 2 的底部,把手1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承重板2的上部,所述承重板2上设有能相对承重板2翻转打开的盖板5,该盖板5上设有折叠式三角警告牌6,所述折叠式三角警告牌6包括下边板64、上角板61、左角板62及右角板63,下边板64固定在盖板5的下部,上角板61、左角板62及右角板63分别与盖板5的上缘、左缘及右缘铰接、并能相对盖板5转动收合在盖板5侧面和展开,上角板61、左角板62及右角板63在展开状态时,上角板61、左角板62、右角板63、下边板64及盖板5的侧面能共同形成反光的三角形框状结构,三角警告牌采用折叠式结构,可以在符合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尺寸标准的前提下,车体可以做的更小,体积更轻,便于携带和存放。

进一步地,上述的盖板5的左右上角位置分别具有左连接板65和右连接板66,上角板61、左角板62、右角板63、下边板64、左连接板65和右连接板66的侧面共同围成反光的三角形框状结构,上角板61的左右下缘分别与左连接板65及右连接板66的上缘铰接、并能相对左连接板65及右连接板66转动,左角板62的上右缘与左连接板65的左缘铰接,左角板62的下右缘与盖板5的左缘铰接、并能相对左连接板65及盖板5转动,右角板63的上左缘与右连接板66的右缘铰接、右角板63的下左缘与盖板5的右缘铰接、并能相对右连接板63及盖板5转动。通过以上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上角板、左角板及右角板折叠收合后不超出盖板覆盖的面积,保证盖板能转动收合于承重板上。

进一步地,上述的左连接板65的上缘与左缘相互垂直,右连接板66的上缘与右缘相互垂直,下边板64呈矩形形状,其水平设置。该设置是为了使上角板61能竖向翻转折叠,左角板62和右角板63能水平向翻转折叠,折叠时可互不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板 2 的承重面与盖板 5 对应的位置设有下沉的储物槽10,盖板 5 设在储物槽 10的开口处,盖板 5 能打开和盖合储物槽10的开口,盖板 5 盖合时其上表面与承重板 2 的承重面平齐。储物槽 10可提供储存空间,可放置一些小工具,或购物袋,为使用者提供便利。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角板61与左角板62之间及上角板61与右角板63之间设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可防止上角板61、左角板62及右角板63在展开状态下进行收合。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机构为锁钩7,锁钩7一端为连接端71,另一端为锁扣72,锁钩7具有两个,两个锁钩7的连接端71分别通过铰钉73铰接于上角板61背面的左右侧下部,使锁钩7能相对铰钉73进行圆周旋转,使锁钩7操作起来更方便,左角板62及右角板63背面上部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塞9,当上角板61、左角板62及右角板63在展开状态时,铰接于上角板61背面的左侧下部的锁钩7能通过其端部的锁扣72扣于左角板62背面上部的第一定位塞9,而铰接于上角板61背面的右侧下部的锁钩7也能通过其端部的锁扣72扣于右角板63背面上部的第一定位塞9,即可对上角板61、左、右角板62、63起到稳定作用,有效地防止上角板61、左角板62及右角板63在展开状态时,出现的摇摆和收合等不稳定现象。

如图3所示,作为进一步改进,左角板62和右角板63的背面上部分别还设有第二定位塞90,当上角板61、左角板62及右角板63在收合状态时,铰接于上角板61背面的左侧下部的锁钩7能通过其端部的锁扣72扣于左角板62背面上部的第二定位塞90,而铰接于上角板61背面的右侧下部的锁钩7也能通过其端部的锁扣72扣于右角板63背面上部的第二定位塞90,即可对上角板61、左、右角板62、63起到稳定作用,有效地防止上角板61、左角板62及右角板63在收合状态下自动打开。

作为进一步改进,左角板62与右角板63的宽度之和小于下边板64的宽度,下边板64的宽度小于盖板5的宽度。以保证折叠时,上角板61、左角板62和右角板63不重叠,完全折叠后处于同一平面,有利于方便固定、避免磕碰,同时,整个折叠式三角警告牌6折叠收合后的高度及宽度与盖板5的高度及宽度相当,方便盖板5盖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折叠式三角警告牌6的三个外角加工成圆弧状。以方便上角板61、左角板62和右角板63三者完全折叠时,三者的外角与角板边缘之间留有让手指伸入的空位,方便将三者打开。

如图4所示,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铰钉73和第一、二定位塞9、90通过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套装于折叠式三角警告牌6的角板中,使得锁钩7和定位塞可从角板中随意拆合,使得锁钩7与定位塞连接更方便,如出现锁钩7折断等损坏情况,可直接替换即可,使操作更灵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所述两个锁钩7端部的连接端71分别通过铰钉73铰接于左角板62的背面上部和右角板63背面上部,上角板61背面的左右侧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塞9,当上角板61、左角板62及右角板63在展开状态时,铰接于左角板62的背面上部的锁钩7能通过其端部的锁扣72扣于上角板61左侧下部的第一定位塞9,而铰接于右角板63的背面上部的锁钩7也能通过其端部的锁扣72扣于上角板61右侧下部的第一定位塞9,即可对上角板61、左、右角板62、63起到稳定作用,有效地防止上角板61、左角板62及右角板63在展开状态时,出现的摇摆和收合等不稳定现象。

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上角板61背面的左右侧下部分别还设有第二定位塞90,当上角板61、左角板62及右角板63在收合状态时,铰接于左角板62的背面上部的锁钩7能通过其端部的锁扣72扣于上角板61左侧下部的第二定位塞90,而铰接于右角板63的背面上部的锁钩7也能通过其端部的锁扣72扣于上角板61右下部的第二定位塞90,即可对上角板61、左、右角板62、63起到稳定作用,有效地防止上角板61、左角板62及右角板63在收合状态下出现自动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锁钩7和第一定位塞9、第二定位塞90的设置位置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原则之内所作出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