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4966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座柱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自行车的组成机构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自行车座柱机构。



背景技术:

当前自行车的常规坐柱在插入车架中管之后,使用束仔锁紧,如果使用者安装时使用的力度不够,往往会导致坐柱并没有完全的紧固在车架中管里面,这样会导致在骑行过程中车座出现左右转动的情况,让骑行者不舒适,影响骑行者状态,而且在一些情况下,使骑行者的用力出现偏差,会使骑行者处于危险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使车座稳固的自行车座柱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行车座柱机构,包括座柱、车架中管和座柱连接机构;座柱的上端与车座固定连接;座柱外壁沿轴向设有防转槽;座柱下端插入车架中管;座柱连接机构套设于车架中管上端侧壁外侧;车架中管上端侧壁上设有定位孔和上开口的变形缺口槽;座柱连接机构设有卡位螺栓,卡位螺栓一端穿过定位孔后滑动插入防转槽。

进一步地,座柱连接机构还包括开口夹紧件、偏心扳手和拉杆螺栓;拉杆螺栓贯穿开口夹紧件的两个开口端;偏心扳手的一端设有偏心部;偏心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拉杆螺栓的一端,偏心部抵顶开口夹紧件的开口端;拉杆螺栓的另一端连接有螺母;当偏心部的距离转轴最远边抵顶开口夹紧件时,开口夹紧件夹紧车架中管;当偏心部的距离转轴较近边抵顶开口夹紧件时,开口夹紧件放松车架中管;开口夹紧件套设于车架中管上端的变形缺口槽处的外侧;卡位螺栓由外向内贯穿开口夹紧件,其内部一端插入防转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垫片;垫片设于偏心部和开口端之间,偏心部抵顶垫片。

进一步地,偏心扳手远离偏心部的一端为弧形端,弧形端设于座柱的外侧,弧形端的弧度与座柱的外侧弧形侧壁相适配;当弧形端扣设在座柱的外侧时,开口夹紧件夹紧车架中管外侧;当弧形端远离座柱的外侧时,开口夹紧件放松车架中管。

进一步地,开口夹紧件为一体构件;开口夹紧件包括环绕部位和开口端;环绕部位为开口的圆环形;环绕部位的内圈与座柱下端相适配;开口端为两个,两个开口端分别设于环绕部位的开口处,两个开口端分别设有过杆孔,拉杆螺栓由过杆孔贯穿开口夹紧件;卡位螺栓由外向内贯穿环绕部位。

进一步地,座柱下端头部外侧设有周向环绕座柱的安全刻度层。

进一步地,座柱中部外侧设有周向环绕座柱的定位刻度槽。

进一步地,定位刻度槽设有多个。

进一步地,定位刻度槽设有三个,由下至上依次分别为180cm刻度槽、170cm刻度槽和160cm刻度槽。

进一步地,座柱的上端设有连接孔;座柱的上端插入车座并在连接孔处铆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座柱机构能够使连接车座的座柱固定,防止座柱旋转,使自行车的车座稳固,防止车座左右摇摆,不出现随着座柱旋转的情况,骑车者骑车时更加舒适和安全;而且座柱连接机构使座柱安装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座柱机构一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座柱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座柱连接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车架中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座柱机构一实施例,包括座柱1、车架中管3和座柱连接机构2;座柱1的上端与车座4固定连接,防止车座4与座柱1发生错位旋转,可以防止车座4摆动;座柱1外壁沿轴向设有防转槽12;座柱1下端插入车架中管3;座柱1活动插入车架中管3;座柱连接机构2套设于车架中管3上端侧壁外侧,通过挤压车架中管3上端侧壁使车架中管3挤压座柱1;车架中管3上端侧壁上设有定位孔31和上开口的变形缺口槽32;当车架中管3上端在受到上端侧壁外侧挤压时,车架中管3上端在变形缺口槽32处向内挤压变形;座柱连接机构2设有卡位螺栓24,卡位螺栓24一端滑动插入防转槽12。卡位螺栓24插入防转槽12可以防止座柱1的旋转,而且由于座柱1的上端与车座4固定连接,车座4会被限定,不会发生旋转摆动的情况,使自行车的车座4稳固,防止车座4左右摇摆,不出现随着座柱1旋转的情况,骑车者骑车时更加舒适和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车架中管3上端设有两个相对的变形缺口槽32,定位孔31与一个变形缺口槽32下端向连通。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座柱连接机构2还包括开口夹紧件21、偏心扳手22、垫片25和拉杆螺栓23;拉杆螺栓23贯穿开口夹紧件21的两个开口端212和垫片25;偏心扳手22的一端设有偏心部221;偏心部221通过转轴26转动连接拉杆螺栓23的一端,垫片25设于偏心部221与开口端212之间,偏心部221抵顶垫片25;拉杆螺栓23的另一端连接有螺母231;当偏心部221的距离转轴26最远边抵顶开口夹紧件21时,开口夹紧件21夹紧车架中管3,车架中管3夹紧座柱1;当偏心部221的距离转轴26较近边抵顶开口夹紧件21时,开口夹紧件21放松车架中管3,车架中管3放松座柱1;开口夹紧件21套设车架中管3上端的变形缺口槽32处的外侧;卡位螺栓24由外向内贯穿开口夹紧件21,其内部一端插入防转槽12。当需要固定或松开座柱1时,直接通过搬动偏心扳手22实现,座柱1的安装和上下移动更加方便。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偏心部221与开口端212之间设有垫片25,拉杆螺栓23贯穿垫片25,垫片25设有旋转槽251,旋转槽251适配偏心部221,偏心部221旋转时受开口夹紧件21弹性恢复力作用,拉杆螺栓23带动偏心扳手22的偏心部221抵顶旋转槽25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偏心部221直接抵顶的开口端212,开口端212设有旋转槽251,旋转槽251适配偏心部221,偏心部221旋转时受开口夹紧件21弹性恢复力作用,拉杆螺栓23带动偏心扳手22的偏心部221抵顶旋转槽251。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偏心扳手22远离偏心部221的一端为弧形端222,弧形端222设于座柱1的外侧,弧形端222的弧度与座柱1的外侧弧形侧壁相适配;当弧形端222扣设在座柱1的外侧时,开口夹紧件21夹紧车架中管3外侧;当弧形端222远离座柱1的外侧时,开口夹紧件21放松车架中管3。在弧形端222扣设在座柱1外侧时,可以防止偏心扳手22支出,更加安全和方便。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开口夹紧件21为一体构件;开口夹紧件21包括环绕部位211和开口端212;环绕部位211为开口的圆环形;环绕部位211的内圈与座柱1下端相适配;开口端212为两个,两个开口端212分别设于环绕部位211的开口处,两个开口端212分别设有过杆孔213,拉杆螺栓23由过杆孔213贯穿开口夹紧件21;卡位螺栓24由外向内贯穿环绕部位211。圆环形的环绕部位211可以适配座柱1,使车架中管3受力均匀,环绕部位211薄厚均匀,不但便于生产,而且易于打孔,方便卡位螺栓24连接。

参照图1-2,在本实施例中,座柱1下端头部外侧设有周向环绕座柱1的安全刻度层13。可以提示使用者,避免使用者将座柱1上移过高,特别注意的是,此安全刻度层13为最低安全刻度,骑乘者调节坐柱高度时不可以低于此安全刻度层13,当低于安全刻度层13时,有可能出现座柱1晃动的情况。安全刻度层13为涂料层或周向环绕座柱1的凹槽或凸起。

在本实施例中,座柱1中部外侧设有周向环绕座柱1的定位刻度槽,可以是一圈或半圈。定位刻度槽可以让使用者快速准确的将座柱1调整到适当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刻度槽设有多个。可以对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快速准确的将座柱1调整到适当的高度。定位刻度槽也可以是涂料层或凸起。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刻度槽设有三个,由下至上依次分别为180cm刻度槽14、170cm刻度槽15和160cm刻度槽16。可以分别使身高为180cm、170cm或160cm左右的使用者快速将座柱1调整到适当的高度,使骑乘更舒适;使用者在调整坐柱高度时,将180cm刻度槽14、170cm刻度槽15或160cm刻度槽16位置对准车架中管3的顶端,然后锁紧座柱连接机构2就可以了,方便快速。

参照图1-2,在本实施例中,座柱1的上端设有连接孔11;座柱1的上端插入车座4并在连接孔11处铆钉连接。采用铆钉连接更稳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座柱1的上端设有车座4卡槽;座柱1的上端插入车座4并在车座4卡槽处由螺栓固定连接。采用螺栓连接,车座4方便替换。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座柱1的上端比下部细,座柱1上端方便与车座4连接,座柱1下部比上端粗,承受能力更强,座柱1的强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座4柱1机构能够使连接车座4的座柱1固定,防止座柱1旋转,使自行车的车座4稳固,防止车座4左右摇摆,不出现随着座柱1旋转的情况,骑车者骑车时更加舒适和安全;而且座柱连接机构使座柱安装更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