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049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上的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四轮电动车的转向结构一般是将两前轮枢接于安装座上,再使安装座枢接于前轮支架或一前轮连接杆上,然后利用一转向杆连接两安装座,通过移动转向杆,进而驱动两安装座摆动,实现对两前轮的转向。然而,由于前轮支架或前轮连接杆为一整体结构,因此,两前轮的任何一个在行驶途中遇到颠簸会直接影响到另一个,从而影响电动车行驶的平稳性;并且上述这种结构不适合安装某些避震系统,影响电动车的舒适性。而对于现有的较好的舒适性电动车来说,其转向机构又较为复杂,安装及维护麻烦。

另外,转向机构的结构也会影响车子的转弯半径,在理想状态下,车轮围绕自身的几何中心摆动时,车子的转弯半径最少,但是由于现有的转向机构的结构原因,难以做到以车轮的几何中心作为转动中心,通常只能以安装座的摆动中心作为车轮转动中心,然而由现有的安装座的结构所形成的转动中心一般离车轮的几何中心很远,这个距离会直接使转弯半径增大,从而使得在设计车轮周边的车身结构时需要留更多的空间用于容纳车轮,对车身结构设计产生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行车的平稳性、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转向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机构包括驱动杆、第一左连杆、第二左连杆、第一右连杆、第二右连杆、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及联动杆,所述第一左连杆及所述第二左连杆相互平行且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枢接,所述第一右连杆及所述第二右连杆相互平行且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枢接,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左连杆及第一右连杆枢接,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枢接轴与所述第二左连杆或第二右连杆枢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所述第一左连杆及第二左连杆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枢接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利用所述第一右连杆及第二右连杆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枢接形成另一个平行四边形,再通过一联动杆,使所述联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左连杆及第一右连杆枢接,从而使两个平行四边形实现联动,因此,通过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左连杆及第二右连杆的任一者连接即可同时驱动两个平行四边形变形,进而使所述第一安装座及第二安装座摆动,实现对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及第二安装座上的车轮进行驱动转向的目的,其结构简单,而且只需要使用一根驱动杆与其中一连杆连接即可控制两个车轮的转向,控制方便;另外,由于所述联动杆分别枢接于与所述第一左连杆及第一右连杆,因此两平行四边形的其中一者在震动时对另一者影响较小,因此有利于提高整车行驶时的平稳性,使行车更舒适。

较佳地,所述第一枢接轴与所述驱动杆为万向球连接。所述万向球可以使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二左连杆或所述第二右连杆能在多个方向上实现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二左连杆在竖直平面上产生位置变化也能很好地与所述驱动杆连杆并传递驱动力。

较佳地,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枢接轴与所述驱动杆枢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转向轴固定。所述摆杆可以将所述转向轴的扭力转化成摆动的推动,从而通过所述驱动杆推动各个连杆。

具体地,所述第二枢接轴与所述驱动杆为万向球连接。利用万向球能使所述转向轴可设置成倾斜状态,从而在不影响转向的情况下使转向轴的设置角度更适合使用者使用。

较佳地,所述第一左连杆与所述第二左连杆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右连杆与所述第二右连杆之间均枢接有连接块。设置所述连接块可以使其两端的连杆保持平行,从而使转向机构更稳定,控制更加准确。

较佳地,所述联动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左连杆及第一右连杆通过万向球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安装座及第二安装座均为枢接块,所述枢接块的两端向外延伸出枢接部,所述枢接部与与其对应的连杆枢接。通过在所述枢接块的两端设置两向外延伸的枢接部,因此,在两连杆分别枢接于两所述枢接部时并驱动所述枢接块摆动时,可以使所述枢接块的转动中心向外侧偏移,从而使得该转动中心可以更靠近车轮的几何中心,进而达到减少转弯半径的目的,结构简单,有利于对转向机构及车轮周边的车身结构进行更合理的设计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未装车轮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的枢接块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的转向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100适用于四轮电动车上,其包括驱动杆1、第一左连杆2、第二左连杆3、第一右连杆4、第二右连杆5、第一安装座6、第二安装座7、联动杆8及摆杆9;所述第一左连杆2、第二左连杆3、第一右连杆4、第二右连杆5均呈类似于C型的结构。所述第一左连杆2及所述第二左连杆3相互平行且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座6枢接,所述第一安装座6的两端的枢接轴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左连杆2及第二左连杆3的上、下两边之间,所述第一右连杆4及所述第二右连杆5相互平行且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座7枢接,所述第二安装座7的两端的枢接轴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右连杆4及第二右连杆5的上、下两边之间。左轮3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6,右轮400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7上。所述联动杆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左连杆2及第一右连杆4枢接,所述驱动杆1的一端通过第一枢接轴与所述第二右连杆5枢接;当然所述驱动杆1也可以与所述第二左连杆3枢接。所述摆杆9的一端通过第二枢接轴与所述驱动杆1枢接,所述摆杆9的另一端与转向轴200固定。所述摆杆9可以将所述转向轴200的扭力转化成摆动的推动,从而通过所述驱动杆1推动各个连杆。

再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枢接轴与所述驱动杆1为万向球10连接。所述万向球10可以使所述驱动杆1与所述第二左连杆3或所述第二右连杆5能在多个方向上实现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二左连杆3在竖直平面上产生位置变化也能很好地与所述驱动杆1连杆并传递驱动力。所述第二枢接轴与所述驱动杆1为万向球10连接。利用万向球10能使所述转向轴200可设置成倾斜状态,从而在不影响转向的情况下使转向轴200的设置角度更适合使用者使用。同理,所述联动杆9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左连杆2及第一右连杆4也可以通过万向球连接。

再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第一左连杆2与所述第二左连杆3之间枢接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的两端的枢接轴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左连杆2与所述第二左连杆3的上、下两边之间。所述第一右连杆4与所述第二右连杆5之间也枢接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的两端的枢接轴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右连杆4与所述第二右连杆5的上、下两边之间。设置所述连接块11可以使其两端的连杆保持平行,从而使转向机构100更稳定,控制更加准确。

再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座6及第二安装座7均为枢接块,所述枢接块的两端相对自身的长度方向向外倾斜延伸出枢接部100a,所述枢接部100a与与其对应的连杆枢接,具体地,所述第一左连杆2及第二左连杆3的一端分别枢接于其中一所述枢接块的两枢接部100a上,枢接中心轴呈竖直;所述第一右连杆4及第二右连杆5的一端分别枢接于另一所述枢接块的两枢接部100a上,枢接中心轴呈竖直。通过在所述枢接块的两端设置两向外延伸的枢接部100a,因此,在两连杆分别枢接于两所述枢接部100a时并驱动所述枢接块摆动时,可以使所述枢接块的转动中心100b向外侧偏移,从而使得该转动中心100b可以更靠近其外侧的车轮的几何中心,进而达到减少转弯半径的目的,结构简单,有利于对转向机构及车轮周边的车身结构进行更合理的设计布置。

结合图5,转向时,转动所述转向轴200,使所述转向轴200逆时针转动,所述转向轴200带动所述摆杆9逆时针摆动,所述摆杆9的另一端推动所述第二右连杆5向右移动,所述第二右连杆5带动其所在的四边形变形,使得所述第二安装座7摆动,这时所述右轮400向左摆动;与此同时,所述第一右连杆4向左移动,通过所述联动杆8推动所述第一左连杆2,所述第一左连杆2向左移动并带动其所在的四边形变形,使得所述第一安装座6摆动,这时所述左轮300同时向左摆动;因此,转向机构100驱动左轮300及右轮400转向左边。同理,可以驱动所述左轮300及右轮400转向右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所述第一左连杆2及第二左连杆3与所述第一安装座6枢接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利用所述第一右连杆4及第二右连杆5与所述第二安装座7枢接形成另一个平行四边形,再通过一联动杆8,使所述联动杆8分别与所述第一左连杆2及第一右连杆4枢接,从而使两个平行四边形实现联动,因此,通过一驱动杆1与所述第二左连杆3及第二右连杆5的任一者连接即可同时驱动两个平行四边形变形,进而使所述第一安装座6及第二安装座7摆动,实现对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6及第二安装座7上的车轮进行驱动转向的目的,其结构简单,而且只需要使用一根驱动杆1与其中一连杆连接即可控制两个车轮的转向,控制方便。另外,由于所述联动杆8分别枢接于与所述第一左连杆2及第一右连杆4,因此两平行四边形的其中一者在震动时对另一者影响较小,因此有利于提高整车行驶时的平稳性,使行车更舒适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