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车的挡风玻璃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384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车的挡风玻璃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车仿真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童车的挡风玻璃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儿童电动车主要指的是儿童可驾驶可坐的一类由电机驱动的玩具车,如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工程车等,这些仿真儿童玩具非常受适龄儿童和家长的欢迎,让他们可以模仿大人的样子驾驶各种车辆,全面的锻炼儿童的操控能力和思维能力,开拓孩子的视野。

儿童摩托车一般会在前端设置挡风玻璃,而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摩托车的挡风玻璃的固定结构一般较为简单,不能稳固的固定挡风玻璃,容易造成挡风玻璃晃动或者脱落,容易引起意外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车的挡风玻璃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结构简单,能够简易拆装,稳固固定所述挡风玻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儿童车的挡风玻璃固定结构,包括儿童车的本体、挡风玻璃以及支架,所述支架用于连接和支撑所述本体和挡风玻璃;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挡风玻璃上设有第一固定孔,且所述第一固定孔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配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呈X型,且在其四个角分别设有与第一固定孔配合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架呈X型固定于挡风玻璃上,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对挡风玻璃的支撑效果更加出色。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下侧水平布置有两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内部中空,且在其下侧壁设有开口。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向上延伸有水平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套接于第一支架下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孔内。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三固定孔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固定孔,并与对应的挡风玻璃上的第一固定孔配合,使固定件同时穿过三个固定孔固定,节约固定件,还可以获得较好的固定效果。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向第三固定孔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开口设置。且所述连接件还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及缓冲效果,当所述挡风玻璃承受较大的外力时,所述连接件可以减缓挡风玻璃的受力,避免所述固定结构断裂。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有于所述本体连接固定第四固定孔。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孔设有四个,并配合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位置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挡风玻璃的背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固定结构爆炸图;

图2为所述第一支架立体图;

图3为所述第二支架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童车的挡风玻璃固定结构。

一种儿童车的挡风玻璃固定结构,如图1至3所示,包括儿童车的本体、挡风玻璃1以及支架,所述支架用于连接和支撑所述本体和挡风玻璃1;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所述挡风玻璃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1,且所述第一固定孔11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孔11与第一支架2和/或第二支架3配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2呈X型,且在其四个角分别设有与第一固定孔11配合的第二固定孔21。所述第一支架2呈X型固定于挡风玻璃1上,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对挡风玻璃1的支撑效果更加出色。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2下侧水平布置有两个第二固定孔21,所述第二固定孔21内部中空,且在其下侧壁设有开口22。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3向上延伸有水平第三固定孔31,所述第三固定孔31套接于第一支架2下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孔21内。所述第二支架3上的第三固定孔31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架2的第二固定孔21,并与对应的挡风玻璃1上的第一固定孔11配合,使固定件同时穿过三个固定孔固定,节约固定件,还可以获得较好的固定效果。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3向第三固定孔31设有连接件33,所述连接件33穿过所述开口22设置。且所述连接件33还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及缓冲效果,当所述挡风玻璃1承受较大的外力时,所述连接件33可以减缓挡风玻璃1的受力,避免所述固定结构断裂。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3上还设有于所述本体连接固定第四固定孔32。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孔11设有四个,并配合所述第二固定孔21的位置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挡风玻璃1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童车的挡风玻璃固定结构,通过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配合支撑所述挡风玻璃1固定于儿童车的本体上;将所述支架分为两个不同的支架,简化了支架的结构,还可以简化支架的生产模具,使得支架更加易于加工;而且,分离结构的直接,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避震效果更加优秀,固定效果更加出色;需要安装挡风玻璃1时,可以先将第二支架3安装固定于本体上,再将第一支架2固定于挡风玻璃1上,最后,将固定后的挡风玻璃1和第一支架2与第二直接的第三固定孔31套接,将挡风玻璃1固定于 儿童车本体上。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