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7542发布日期:2018-06-12 21:4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具有隐藏的扶手结构的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在例如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两轮车辆上,一般都设置有后座,用于承载乘客,同时为了保证乘客的乘坐安全,一般在靠近后座的部位都设置有与车体连接的扶手,乘客通过握紧扶手使自身稳固的乘坐在车辆上。

目前,大部分的两轮车辆,尤其是摩托车,其靠近后座设置的扶手,一般都是使扶手外露在车体的表面,并将扶手设置为凸出左侧护板和右侧护板(左侧护板和右侧护板为设置在后座的左右两侧,构成车体后部左右两侧外壳的部件)的结构。而此种结构的扶手,不仅会对整车尾部外观设计产生约束,影响整车外观,而且凸出的扶手也会与乘客的腿部发生抵触,影响了乘坐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扶手的结构,已经成为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尤其指的是两轮车辆。通过其对扶手结构进行改进,不仅使得车辆的外形更加美观,而且乘坐舒适性和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包括设置在车体尾部的后部底板、侧部护板和扶手结构,所述扶手结构位于所述后部底板和所述侧部护板之间。

优选的,上述车辆中,所述扶手结构包括:

用于与手部接触的握持件;

固定在车体上,并位于所述握持件的内侧,用于承受握持力的支撑件。

优选的,上述车辆中,所述后部底板与所述侧部护板的底端边缘之间具有允许所述手部伸入的握持缝隙,所述底部边缘为所述握持件。

优选的,上述车辆中,所述底部边缘的靠近所述车体尾部的尾部边缘,与所述后部底板之间具有所述握持缝隙,围成所述握持缝隙的所述尾部边缘为所述握持件。

优选的,上述车辆中,所述侧部护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所述握持件。

优选的,上述车辆中,所述侧部护板包括左侧护板和右侧护板,所述左侧护板和所述右侧护板上均开设有所述扶手结构。

优选的,上述车辆中,所述侧部护板为厚度大于2.5mm的ABS塑料板,所述支撑件为钢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包括设置在车体尾部的后部底板、侧部护板和扶手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用于被后座上乘客抓紧的扶手结构,不再相对于侧部护板凸出的设置,而是在后部底板与侧部护板之间设置新型的扶手结构,乘客将手部伸入到后部底板与侧部护板之间就可实现对扶手结构的抓紧。本申请提供的车辆,由于该扶手结构位于后部底板和侧部护板之间,使得该扶手结构不再相对于侧部护板凸出设置,从而避免了对整车尾部外观设计产生的约束,使得整车外形更加美观,同时还避免了扶手结构与乘客的腿部发生抵触,令车辆乘坐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以摩托车为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左侧护板、右侧护板和后部底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支撑件与车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4中:

1-后部底板,2-侧部护板,3-握持件,4-支撑件,5-车体;

21-底部边缘,22-左侧护板,23-右侧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尤其指的是两轮车辆。通过其对扶手的结构进行改进,不仅使得车辆的外形更加美观,而且乘坐舒适性和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优选为摩托车,包括设置在车体5尾部的后部底板1、侧部护板2和扶手结构,其主要改进之处是将扶手结构设置在后部底板1与侧部护板2之间,乘客将手部伸入到后部底板1与侧部护板2之间就可实现对扶手结构的抓紧。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该扶手结构位于后部底板1和侧部护板2之间,使得该扶手结构不再相对于侧部护板2凸出设置,从而避免了对整车尾部的外观设计产生约束,使得整车外形更加美观,同时还避免了扶手结构与乘客的腿部发生抵触,令车辆乘坐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中,扶手结构具体包括:用于与乘客的手部接触的握持件3,以及被包裹在握持件3的内侧(此内侧指的是在车轮的轴向上,靠近车轮的一侧),用于承受握持力的支撑件4。扶手结构的设置形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之所以使其包括握持件3和支撑件4,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扶手结构的使用效果,其中,握持件3为被乘客直接抓紧的部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从而使得受力面积较大,提高了乘客把持的舒适度,支撑件4则为主要的受力部件,固定设置在车体5上,乘客作用在握持件3上的作用力,最终被传递至支撑件4中,强度较大的支撑件4实现乘客与车体5的相对固定,使得乘客可以更加平稳、安全的乘坐在车辆上。

优选的,令后部底板1和侧部护板2的底端边缘之间具有允许手部伸入的握持缝隙(图中未示出),并且使底部边缘21即为握持件3。在扶手结构具有多种设置方式的前提下,考虑到车辆的外形美观,结构的简单、紧凑,本实施例优选令握持件3为侧部护板2的组成结构,具体的是令侧部护板2的底部边缘21(此底部边缘21指的是侧部护板2在安装到车体5上以后,其多个边缘中位于最低端的边缘,如图1和图3所示)为握持件3,同时在底部边缘21和后部底板1之间保留握持缝隙,握持缝隙的开口面向地面,并且握持缝隙的宽度需要保证乘客的手指能够伸入握持缝隙中,乘客的手指伸入到握持缝隙中以后,通过弯曲与手掌配合,在内外两侧压紧侧部护板2,使得底部边缘21和支撑件4被包裹在手掌内侧,即乘客可以直接抓紧侧部护板2的底部边缘21,以实现对自身的固定。

更加优选的,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之上,底部边缘21的靠近车体5尾部的尾部边缘,与后部底板1之间具有握持缝隙,围成握持缝隙的尾部边缘为握持件3,如图1和图3所示(在图1和图3中,虚线椭圆中的结构为尾部边缘,即握持件3)。本实施例中,握持缝隙可以分布在整个底部边缘21的内侧,即整个底部边缘21在长度方向上的各个部位,均与后部底板1之间存在握持缝隙,从而令整个底部边缘21成为握持件3,使得乘客具有更大的抓紧空间,便于抓紧操作的进行。但是,考虑到结构的紧凑性,以及外形的美观性,本实施例优选,仅使构成底部边缘21的尾部边缘(尾部边缘为底部边缘21的一部分)与后部底板1之间具有握持缝隙。

此外,扶手结构还可以为其他的结构,例如在侧部护板2上开设的凹槽(图中未示出),并令此凹槽为握持件3,在乘客需要抓紧时,将手指伸入到凹槽中,并压紧凹槽的底壁和侧壁即可。

具体的,侧部护板2包括左侧护板22和右侧护板23,左侧护板22和右侧护板23上均开设有扶手结构。本实施例中,最优选的方案是在左侧护板22和右侧护板23上均设置扶手结构,以使乘客的双手可以分别抓紧不同的扶手结构,以对自身进行更加稳固的固定。当然,在能够实现乘客抓紧的前提下,也可以仅在左侧护板22和右侧护板23中的一者上设置扶手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还优选侧部护板2为厚度大于2.5mm的ABS塑料板,支撑件4为∮16×1.5的精轧光亮钢管。上述尺寸和材质的选择,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结构简单,便于取材,使得技术方案可以更加方便的实现,所以作为优选。

如图4所示,支撑件4固定连接在车体5(或者称之为车架)上,握持件3覆盖在支撑件4的外侧,其在对握持件4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还承受乘客施加的作用力,即乘客抓紧包裹在支撑件4外侧的握持件3时,也会一同抓紧支撑件4,以将乘客作用在握持件4上的作用力通过此支撑件4传递至车体5上,避免因握持件3强度不够而导致意外情况的出现。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车辆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