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的副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1683阅读:9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的副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副脚架。



背景技术:

摩托车以其灵活性的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因操作便利性及具备环保的优势,使其占有率年年提高。为了摩托车停靠方便,一般摩托车上都设置有主脚架和副脚架,主脚架设置在摩托车下面中部,通过踩蹬主脚架让主脚架竖立支撑摩托车,防止摩托车往两侧翻倒,副脚架设置在摩托车的一侧,使用副脚架时,依靠摩托车自身的重力,摩托车倾斜停靠,其作用是无须将摩托车提起就能快速将摩托车支撑起来。然而副脚架的使用必须配合摩托车倾斜,且倾斜角度固定,在狭窄情况下无法更好地使用副脚架。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摩托车的副脚架,解决传统的副脚架倾斜角度固定、狭窄情况下无法更好地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的副脚架,包括与车身活动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由内至外依次套设大齿轮、小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上还设有带动其转动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静止时通过锁定件将其固定;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顶部设第一弧形条,所述第一弧形条的内弧面上设与大齿轮啮合的内齿条,第二转动杆顶部设第二弧形条,所述第二弧形条的外弧面上设与小齿轮啮合的外齿条,所述第一转动杆底部、第二转动杆底部均设有作用于地面的支撑部。通过操作部转动第一转轴,从而使大齿轮、小齿轮做同向的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分开或者合拢,从而达到调整支撑部与地面距离的作用,支撑部与地面距离可调整,即意味着固定板与地面的倾斜角度可调整,可以改变车身的倾斜角度,从而适应更多的停车环境;而大齿轮、小齿轮、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配合使用,可以减小大齿轮、小齿轮的回转力,再配合锁定件对操作部的固定,使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在分开或合拢后保持不会再运动,从而使车身的固定更稳固。

进一步地,固定板上设置连接孔。连接件通过连接孔使固定板与车身活动连接,切换副脚架的工作/非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操作部设于大齿轮与固定板之间的第一转轴上。合理利用空间,在操作时不影响大齿轮、小齿轮、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为U型卡扣件,所述固定板上设若干配合U型卡扣件的插孔。对操作部的锁定更便捷、稳定。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操作部转动第一转轴,从而使大齿轮、小齿轮做同向的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分开或者合拢,从而达到调整支撑部与地面距离的作用,支撑部与地面距离可调整,即意味着固定板与地面的倾斜角度可调整,可以改变车身的倾斜角度,从而适应更多的停车环境;而大齿轮、小齿轮、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配合使用,可以减小大齿轮、小齿轮的回转力,再配合锁定件对操作部的固定,使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在分开或合拢后保持不会再运动,从而使车身的固定更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摩托车的副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转轴、大齿轮、小齿轮、操作部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固定板,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大齿轮,5小齿轮,6操作部,7锁定件,8第一转动杆,9第二转动杆,10第一弧形条,11内齿条,12第二弧形条,13外齿条,14支撑部,15连接孔,16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摩托车的副脚架,包括与车身活动连接的固定板1,固定板1上设置连接孔15,通过穿过连接孔15的连接件使固定板与车身活动连接(可转动),连接孔15下侧的固定板1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2的轴向、第二转轴3的轴向均与固定板1的外表面垂直,参见图2,所述第一转轴2上由内至外依次套设大齿轮4、小齿轮5,所述第一转轴2上还设有带动其转动的操作部6,操作部6设于大齿轮4与固定板1之间的第一转轴2上,也即操作部6靠近固定板1,大齿轮4、小齿轮5依次远离固定板1,所述操作部6静止时通过锁定件7将其固定,本实施例中锁定件7为U型卡扣件,所述固定板1上设若干配合U型卡扣件的插孔16;所述第二转轴3上设有第一转动杆8、第二转动杆9,第一转动杆8顶部设第一弧形条10,所述第一弧形条10的内弧面上设与大齿轮4啮合的内齿条11,第二转动杆9顶部设第二弧形条12,所述第二弧形条12的外弧面上设与小齿轮5啮合的外齿条13,所述第一转动杆8底部、第二转动杆9底部均设有作用于地面的支撑部14。

参见图1,需要使用副脚架支撑摩托车车身时,将固定板1转下使支撑部14的底面朝向地面,此时用户正对固定板1,根据停车场所的实际情况倾斜车身,确定倾斜的角度,然后取下U型卡扣件,拨动操作部6使第一转轴2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第一转轴2顺时针转动时,大齿轮4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弧形条10的内齿条11活动,则穿过第二转轴3并连接第一弧形条10的第一转动杆8向外活动,同理小齿轮5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弧形条12的外齿条13活动,穿过第二转轴3并连接第二弧形条12的第二转动杆9向外活动,也即第一转动杆8底部的支撑部14、第二转动杆9底部的支撑部14相对远离,此时可承受车身较大的倾斜,适用于停车区间较大的情况;当第一转轴2逆时针转动时,大齿轮4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弧形条10的内齿条11活动,则穿过第二转轴3并连接第一弧形条10的第一转动杆8向内活动,同理小齿轮5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弧形条12的外齿条13活动,穿过第二转轴3并连接第二弧形条12的第二转动杆9向内活动,也即第一转动杆8底部的支撑部14、第二转动杆9底部的支撑部14相对靠近,此时可承受车身较小的倾斜,适用于停车区间较小的情况。当固定好车身后,将U型卡扣件插入插孔16,通过U型卡扣件锁定操作部6使之不再动作,从而第一转动杆8、第二转动杆9不会动作,使车身的停靠稳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