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1614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卸车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车驾驶室。



背景技术:

驾驶室位于自卸车行驶方向的最前面,为了让驾驶室达到强度高、风阻小等目的,对驾驶室的外形设计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驾驶室骨架结构一般较大,为整体结构,组装不方便,同时重量也较重,影响自卸车的整体运行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架结构轻便、结构设置合理的自卸车驾驶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在底板的左右两侧且从前置后分别设有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在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的顶部设有顶板,在两个前立柱的上部位置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梁,在两个前立柱的中部位置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梁,在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之间设有挡风玻璃框架,在第二连接梁上端面设有操作控制面板,在第二连接梁和底板之间设有与控制面板连接的控制装置,在底板上端面且处于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之间设有驾驶座,在底板的左右两侧和后侧还分别设有侧板和背板,在侧板上设有驾驶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一连接梁上设有雨刷装置支架,雨刷装置支架上设有雨刷电机,在雨刷电机的驱动端设有雨刷杆,雨刷杆上设有雨刷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底板一侧的前立柱、中立柱的上部位置之间、中立柱和后立柱的上部位置之间、相对设置的两个前立柱的上部位置之间、相对设置的两个中立柱的上部位置之间、相对设置的两个后立柱的上部位置之间设有上连接梁,顶板与上连接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驾驶座的数量为两个,在两个驾驶座之间物件放置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底板的下端面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连接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上述自卸车驾驶室,除了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以外,其他的部分都是由板材构成,大部分结构采用板材构造,能灵活的构造出多种造型,因此,驾驶室外部的造型更加的灵活。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上连接梁可以承担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之间的受力,在保证骨架结构轻便的同时,也可提高驾驶室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隐去顶板、侧板和背板的立体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隐去顶板、侧板和背板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左右两侧且从前置后分别设有前立柱2、中立柱3和后立柱4,在前立柱2、中立柱3和后立柱4的顶部设有顶板5,在两个前立柱2的上部位置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梁6,在第一连接梁6上设有雨刷装置支架7,雨刷装置支架7上设有雨刷电机8,在雨刷电机8的驱动端设有雨刷杆9,雨刷杆9上设有雨刷体10,在两个前立柱2的中部位置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梁11,在第一连接梁6和第二连接梁11之间设有挡风玻璃框架,在第二连接梁11上端面设有操作控制面板12,在第二连接梁11和底板1之间设有与控制面板连接的控制装置13,在底板1上端面且处于前立柱2、中立柱3和后立柱4之间设有两个驾驶座14,在两个驾驶座14之间物件放置座15,在底板1的左右两侧和后侧还分别设有侧板16和背板,在侧板16上设有驾驶门17,在底板1一侧的前立柱2、中立柱3的上部位置之间、中立柱3和后立柱4的上部位置之间、相对设置的两个前立柱2的上部位置之间、相对设置的两个中立柱3的上部位置之间、相对设置的两个后立柱4的上部位置之间设有上连接梁18,顶板5与上连接梁18连接,在底板1的下端面设有连接座19,连接座19上设有连接通孔。

上述自卸车驾驶室,除了前立柱2、中立柱3和后立柱4以外,其他的部分都是由板材构成,大部分结构采用板材构造,能灵活的构造出多种造型,因此,驾驶室外部的造型更加的灵活。第一连接梁6、第二连接梁11、上连接梁18可以承担前立柱2、中立柱3和后立柱4之间的受力,在保证骨架结构轻便的同时,也可提高驾驶室的强度。雨刷体10通过雨刷装置支架7对挡风玻璃框架上的挡风玻璃进行清理。因为在在底板1的下端面设有连接座19,连接座19上设有连接通孔,这样自卸车驾驶室通过连接座19与自卸车车架连接,自卸车驾驶室可独立存在,方便更换驾驶室,而且,如果需要维修驾驶室内的如仪表台等部件时,可以将驾驶室单独吊装走,方便对各部件的维修。因为在两个驾驶座14之间物件放置座15,放置座上可以放置水杯等物件。控制装置13与自卸整车的驱动装置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