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骑自行车不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1686阅读:1832来源:国知局
初学者骑自行车不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初学者骑自行车不倒装置。



背景技术:

初学自行车时,由于驾驶者驾驶技术不到位,骑车时车辆容易发生摇摆,存在安全隐患,而传统的人为手扶调节平衡方式操作不便,浪费劳动力。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初学者骑自行车不倒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初学者骑自行车不倒装置,以解决初学自行车时,由于驾驶者驾驶技术不到位,骑车时车辆容易发生摇摆,存在安全隐患,而传统的人为手扶调节平衡方式操作不便,浪费劳动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初学者骑自行车不倒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初学者骑自行车不倒装置,包括自行车车体、自行车电瓶、顶部固定板、底部固定板、圆柱形导杆、伺服马达、加重铅球式连杆、螺杆、单片机控制器、精密固态陀螺仪和车后座,所述自行车车体的车后座上利用螺栓固定安装有顶部固定板和底部固定板,且在顶部固定板的顶面上安装有一处伺服马达;所述底部固定板的左端面自上向下依次安装有精密固态陀螺仪和单片机控制器,且精密固态陀螺仪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单片机控制器与自行车电瓶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固定板为U形的吊耳结构,其U形结构内通过轴承贯穿有一根螺杆,且在螺杆的前侧伸出端安装有与伺服马达动力输出轴带传动连接的从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固定板的U形结构吊耳板之间还贯穿有一根圆柱形导杆。

进一步的,所述加重铅球式连杆通过其顶部的连杆结构贯穿安装在底部固定板上的圆柱形导杆以及螺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固定板为两处,且在其内壁上均安装有一处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的限位开关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装置设计在自行车车座底部,当初学者骑行发生车辆倾斜时,装置会及时利用精密固态陀螺仪器催动螺旋杆上的铁块使它向车辆倾斜的反方向移动,从而达到车辆平衡的目的,使驾驶者初学学习时更加安全,且使用后可进行拆除,本装置采用精密固态陀螺仪元件与螺旋杆机械装置科学组合,能给予初学者充分的保护和学习信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动自行车上安装后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仅不易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自行车车体-1、自行车电瓶-2、顶部固定板-3、底部固定板-4、圆柱形导杆-401、伺服马达-5、加重铅球式连杆-6、螺杆-7、单片机控制器-8、精密固态陀螺仪-9、车后座-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初学者骑自行车不倒装置,包括自行车车体1、自行车电瓶2、顶部固定板3、底部固定板4、圆柱形导杆401、伺服马达5、加重铅球式连杆6、螺杆7、单片机控制器8、精密固态陀螺仪9和车后座10,所述自行车车体1的车后座10上利用螺栓固定安装有顶部固定板3和底部固定板4,且在顶部固定板3的顶面上安装有一处伺服马达5;所述底部固定板4的左端面自上向下依次安装有精密固态陀螺仪9和单片机控制器8,且精密固态陀螺仪9与单片机控制器8电性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与自行车电瓶2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底部固定板4为U形的吊耳结构,其U形结构内通过轴承贯穿有一根螺杆7,且在螺杆7的前侧伸出端安装有与伺服马达5动力输出轴带传动连接的从动轮,利用伺服马达5与皮带带动螺杆7作旋转运动。

其中,所述底部固定板4的U形结构吊耳板之间还贯穿有一根圆柱形导杆401,使加重铅球式连杆6左右移动时具有导向移动功能,移动方式更加平稳。

其中,所述加重铅球式连杆6通过其顶部的连杆结构贯穿安装在底部固定板4上的圆柱形导杆401以及螺杆7上,利用加重铅球式连杆6的铅球重力作用,左右移动调节后座平衡,达到不易摔倒的目的。

其中,所述底部固定板4为两处,且在其内壁上均安装有一处与单片机控制器8电性连接的限位开关G,使配合在螺杆7上的加重铅球式连杆6左右移动后触碰到限位开关G,使限位开关G将信号发送到单片机控制器8上,使带动加重铅球式连杆6工作的伺服马达5实现停转,利用单片机控制器8上的编程程序再使伺服马达5进入下一个循环反转等待工作,下一循环开始工作受精密固态陀螺仪9来提出命令得以完成。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初学者坐在车座上时,左右所产生的平衡移动量,会使车身做出左右移动趋势,这时所安装左后座上的精密固态陀螺仪9会发出相关指令,发送到单片机控制器8上,使单片机控制器8根据编程程序发送到伺服马达5上,使伺服马达5根据设定的位移程序,使加重铅球式连杆6做出相应的平衡移动量,当移动量达到限位开关G时,会自行停止运动,并等待单片机控制器8编程程序根据车身偏移量,进入下一个移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中提到的精密固态陀螺仪9与单片机控制器8以及限位开关G均为现有技术,其中精密固态陀螺仪9常应用于动平衡车上,利用其控制动平衡车与人体的左右位移量来矫正平衡,使身体保证平衡,不易摔倒。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