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座把手及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9224发布日期:2018-07-07 15:5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座把手及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力驱动的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技术的长足发展,以及电动自行车的轻便、环保等优势,人们已经越来越依赖于电动自行车作为短途代步的工具。

在具有双座椅的电动自行车中,车架上安装有前座椅和后座椅,驾驶电动自行车的人员坐在前座椅,双手握持电动自行车的把手,从而控制电动自行车的行驶方向,另一方面可以保持平衡。

但是,坐在后座椅上的人员通常很难保持平衡,常见的做法是抓住坐在前座椅的人,这种方式平衡性较差且易影响前座椅上的驾驶人员的平衡,在行驶过程中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座把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自行车后座使用者在行驶过程中难以保持平衡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座把手,包括:安装座和把手本体,所述安装座安装于车架上且位于前座椅下方,所述安装座包括与所述车架连接的固定部,以及水平设置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把手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铰接,所述把手本体上设置有弹性锁销,所述弹性锁销伸入所述定位孔以连接所述把手本体和所述安装座。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弹性锁销包括弹性件和销轴,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槽和所述销轴连接,所述销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安装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锁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锁销在所述把手本体上相对所述把手本体的轴心呈对称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的纵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定位部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本体为伸缩把手,包括多个依次套设的伸缩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本体上包覆有柔性隔垫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本体与所述柔性隔垫层之间设置有电热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本体上设置有磁性吸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磁性吸附件沿所述把手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座把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座把手安装于前座椅下方的车架上,当把手本体上的弹性锁销伸入到安装座的定位部上的定位孔中时,把手本体与安装座的位置相对固定,由于定位部为水平设置,因此把手本体此时呈水平状态,与水平面平行。此时,后座椅上的乘坐者可以用手握住把手本体以保持身体平衡,安全性较高。

此外,当后座未做人,或者在电动自行车处于停放状态时,可以将弹簧锁销按向把手本体内侧,使得弹簧锁销脱离定位孔,并将把手本体相对安装座向下转动,最终使得把手本体呈竖直状态。此时,把手本体完全位于前座椅下方,且呈竖直状态,与车架上用于支撑前座椅的支撑柱靠近,占用空间小,易于收存且更为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自行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自行车后座使用者在行驶过程中难以保持平衡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安装有前座椅、后座椅、以及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后座把手,所述后座把手位于所述前座椅的下方。

所述电动自行车与上述后座把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座把手处于水平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座把手处于竖直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座把手中把手本体与定位部连接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座把手中把手本体与定位部连接示意图二。

图中:

10-安装座; 11-定位部; 12-定位孔;

20-把手本体; 21-柔性隔垫层; 22-磁性吸附件;

23-转轴; 30-弹性锁销; 40-前座椅;

5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座把手,包括:安装座10和把手本体20,安装座10安装于车架50上且位于前座椅40下方,安装座10包括与车架50连接的固定部,以及水平设置的定位部11,定位部11上设置有定位孔12,把手本体20的一端与固定部铰接,把手本体20上设置有弹性锁销30,弹性锁销30伸入定位孔12以连接把手本体20和安装座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座把手安装于前座椅40下方的车架50上,当把手本体20上的弹性锁销30伸入到安装座10的定位部11上的定位孔12中时,把手本体20与安装座10的位置相对固定,由于定位部11为水平设置,因此把手本体20此时呈水平状态,与水平面平行。此时,后座椅上的乘坐者可以用手握住把手本体20以保持身体平衡,安全性较高。

此外,当后座未做人,或者在电动自行车处于停放状态时,可以将弹簧锁销按向把手本体20内侧,使得弹簧锁销脱离定位孔12,并将把手本体20相对安装座10向下转动,最终使得把手本体20呈竖直状态。此时,把手本体20完全位于前座椅40下方,且呈竖直状态,与车架50上用于支撑前座椅40的支撑柱靠近,占用空间小,易于收存且更为美观。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电动自行车上可以安装两个后座把手,两个后座把手分别安装于车架50上相对的两侧,以供使用者两手分别握持。如图1所示,两个把手本体20分别与对应安装座10的固定部通过转轴23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两个把手本体20分别与对应的安装座10的定位部11连接,此时两个把手本体20同轴且均处于水平状态。当无需使用后座把手时,在图1所示的方向上,将左侧的把手本体20沿箭头B的方向转动,将右侧的把手本体20沿箭头A的方向转动,最终将两个把手本体20分别转动到如图2所示状态,以将把手本体20收起。

为便于在把手本体20上安装弹性锁销30,可以采用如下设置方式:在把手本体20上设置安装槽,安装槽为由把手本体20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弹性锁销30安装于安装槽中,且伸出于安装槽的开口。具体地,弹性锁销30包括弹性件和销轴,弹性件完全位于安装槽内,且两端分别与安装槽和销轴连接,销轴的一端伸出安装槽。在使用过程中,先当将销轴向安装槽内侧按压,以使得销轴可以进入到定位部11的内侧,并与定位部11的内表面接触,此时弹性件压缩;同时转动把手本体20,以使得销轴贴着定位部11的内表面向定位孔12所在区域移动,当销轴与定位孔12对应时,销轴在弹性件的推动下向远离安装槽的方向移动,从而伸出定位孔12,从而将把手本体20固定到水平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弹性锁销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弹性锁销3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弹性锁销30在把手本体20上沿周向间隔设置,为便于单手控制弹性锁销30,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弹性锁销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锁销30在把手本体20上相对把手本体20的轴心呈对称设置。如此设计,在变换把手本体20的角度的时候,可以用单手的大拇指与食指同时按住两个销轴,操作方便、快捷。

定位部11至少具有背离车架50的方向,以及下方的开口,且两个开口连通,以便于把手本体20在竖直状态和水平状态转换。定位部11上的定位孔12的数量与把手本体20上的销轴的数量相同,为便于描述,下面以把手本体20上的销轴的数量为两个为例对定位部11的结构进行举例描述。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定位部11为一个整体结构,定位部11的纵截面形状为弧形,定位部11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12,以便与把手本体20上的两个销轴配合。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部11为一个整体结构,且纵截面包括一个弧形段和两个直线段,其中,两个直线段平行且分别连接于弧形段的两端,每个直线段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孔12。如此设计,由于具有弧形段,因此定位部11的表面为曲面,不易划伤使用者;两个平行的直线段,使得在保证开口尺寸的情况下,结构更为紧凑,占用空间更小。

或者,在本实施例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定位部11包括两个相同的定位板,两个定位板平行设置,且定位板上各设置有一个定位孔12,当把手本体20位于两个定位板之间的区域时,两个销轴分别与两个定位孔12对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把手本体20为伸缩把手,包括多个由外到内依次套设的伸缩节,相邻的伸缩节滑动配合。具体地,位于最内侧的伸缩节与安装座10铰接,将位于最外侧的伸缩节向远离安装座10的方向拉出,由于最内侧的伸缩节与安装座10铰接,轴向位置不发声变化,因此,其他伸缩节在最外侧伸缩节的拉动及相互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之下向远离安装座10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得把手本体20的总长度伸长。如此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小把手本体20在不使用时占用的空间。

伸缩节的数量可根据所需把手本体20的最大长度进行设置。当伸缩节的长度一致时,伸缩节的数量越多,把手本体20的总长度越长。

为了增加握持后座把手时的舒适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把手本体20上包覆有柔性隔垫层21,柔性隔垫层21可由橡胶制成。进一步地,柔性隔垫层21的表面具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可为点状、波纹状或者其他形状,防滑凸起可在柔性隔垫层21的表面形成图案,在起到防滑作用的同时增加美观度。当把手本体20包括多个伸缩节时,柔性隔垫层21包覆于最外侧的伸缩节外侧。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把手本体20与柔性隔垫层21之间设置有电热层。电热层包括防护夹层,防护夹层内布设有电热丝,电热丝与通电线连接,通电线与供电装置连接。供电装置可以为电池,电池安装于电池盒内,电池盒安装于把手本体20内部的中空腔室中。或者,供电装置采用电动自行车的供电装置,通电线经由把手本体20的内部进入车架50内部,并经由车架50内部与电动自行车的供电装置接通。进一步地,通电线与开关连接,开关设置于把手本体20远离安装座10的一侧端面。

为便于在把手本体20处于竖直状态时固定把手本体20,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把手本体20上设置有磁性吸附件22。磁性吸附件22可以采用永久磁铁,当将把手本体20放置成竖直状态时,磁性吸附件22与车架50之间的距离接近,由于车架50通常为金属材质,因此,磁性吸附件22与车架50吸合,从而避免把手本体20出现晃动。若车架50为非金属材质,可在车架50与呈竖直状态的把手本体20上的磁性吸附件22相对的区域设置内嵌型金属片。

磁性吸附件22设置于把手本体20上,且在把手本体20呈竖直状态时与车架50相对的一侧,为增加吸力,可在把手本体20上间隔设置多个磁性吸附件22,或者,如图1和图2所示,在把手本体20上设置长条形的磁性吸附件22,磁性吸附件22沿把手本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

把手本体2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圆角矩形、长圆形等多种形状,在图3中,把手本体20的截面形状为长圆形;在图4中,把手本体2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架上安装有前座椅、后座椅、以及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后座把手,后座把手位于前座椅的下方。

在上述电动自行车中,的后座把手安装于前座椅下方的车架上,当把手本体上的弹性锁销伸入到安装座的定位部上的定位孔中时,把手本体与安装座的位置相对固定,由于定位部为水平设置,因此把手本体此时呈水平状态,与水平面平行。此时,后座椅上的乘坐者可以用手握住把手本体以保持身体平衡,安全性较高。

此外,当后座未做人,或者在电动自行车处于停放状态时,可以将弹簧锁销按向把手本体内侧,使得弹簧锁销脱离定位孔,并将把手本体相对安装座向下转动,最终使得把手本体呈竖直状态。此时,把手本体完全位于前座椅下方,且呈竖直状态,与车架上用于支撑前座椅的支撑柱靠近,占用空间小,易于收存且更为美观,折叠式的电动自行车中也可以应用,适用范围广。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性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的后座椅使用者难以保持身体平衡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