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9814发布日期:2018-09-01 02:49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轮踏板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轮踏板车立管结构主要有两种:

1、单根厚壁矩管及与单根厚壁矩管焊接的横向加薄壁保险杠。此种结构简单,但主梁会阻挡下部风道通风,而且薄壁保险杠并不能真正保护驾驶员安全;

2、矩形管折弯形成的Y型双主梁结构,此种结构解决了风道通风问题。但是矩管折弯结构存在很多缺点,如在有限元分析时出现大面积应力过大;折弯结构制造时需要切除一段工艺废料,浪费材料;必须使用高延展率低强度材料,材料成本高强度低;而且没有真正有效的保险杠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解决现有三轮踏板车立管结构焊接应力过大、安全防护性能差且材料成本高强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车架立管总成,车架立管总成包括主梁管、双梁管及焊接在主梁管上的把管,双梁管包括横梁和矩形管,矩形管为两个,两个矩形管焊接在横梁的下表面并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与车架连接的结构,双梁管焊接在主梁管的下端,主梁管的两侧分别设有横梁加强筋,横梁加强筋的一端通过焊接分别固定在主梁管侧壁,横梁加强筋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横梁上表面。

优选地,主梁管由钢板一次落料并整体压型。

优选地,钢板包括盖板、左翼和右翼,钢板上设有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左翼沿第一折线折叠,右翼沿第二折线折叠,右翼折叠方向与左翼折叠方向一致,盖板向靠近左翼和右翼的方向折叠,盖板上边缘设置为弧形,盖板左侧边与左翼侧边重合并焊接,左翼超出盖板的左边缘板设置为弧形且弯折弧度与盖板上边缘弯折弧度一致,盖板右侧边与右翼侧边重合并焊接,右翼超出盖板的右边缘板设置为弧形且弯折弧度与盖板上边缘弯折弧度一致。

优选地,把管圆柱形结构,把管固定在盖板、左边缘板及右边缘板之间。

优选地,横梁加强筋采用两侧对称的槽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采用横梁和矩形管焊接固定形成的双梁管取代现有技术中折弯成型的矩形管,可以有效的分散焊接应力,而且解决了矩管折弯制作过程中废料较多,导致浪费材料的问题,同时双梁管的横梁还能有效保护驾驶腿部安全;

2、本实用新型提供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车架立管通过横梁加强筋,提高主梁的侧翻工况强度,而且横梁加强筋采用两侧对称的槽型结构,使得横梁加强筋与主梁管及双梁管表面敷贴结构更加美观;

3、本实用新型提供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车架立管采用冲压件整体成型结构的主梁结构,此种结构强度高纵向抗撕裂能力强,重量轻,大批量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提供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3 本实用新型提供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的结构的背视图;

图4 本实用新型提供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的结构的仰视图;

图5 本实用新型提供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6 本实用新型提供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的结构的左视图;

图7 本实用新型提供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的结构的右视图;

图8 本实用新型提供使用的主梁管展开图;

图9 本实用新型提供使用的主梁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立管总成、2主梁管、3横梁加强筋、4双梁管、5把管、6右边缘板、7钢板、8横梁、9矩形管、10盖板、11左翼、12右翼、13第一折线、14第二折线、15左边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7,使用新型车架立管的前头整体,包括车架立管总成1,车架立管总成1包括主梁管2、双梁管4及焊接在主梁管2上的把管5。把管5为圆柱形结构。

双梁管4包括横梁8和第一矩形管9,第一矩形管9为两个,两个第一矩形管9焊接在横梁8的下表面并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与车架连接的结构。双梁管4的结构设置可以使车架立管的制备过程中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双梁管4焊接在主梁管2的下端,主梁管2的两侧分别设有横梁加强筋3来提高主梁的侧翻工况强度。横梁加强筋3的一端通过焊接分别固定在主梁管2侧壁,横梁加强筋3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横梁8上表面。通过横梁加强筋3连接主梁管2与双梁管4使得车架立管总成1在能分散焊接应力,而且横梁8还能有效保护驾驶腿部安全。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如图8~9所示,主梁管2由钢板7一次落料并整体压型。钢板7包括盖板10、左翼11和右翼12。钢板7上设有第一折线13和第二折线14。左翼11沿第一折线13折叠,右翼12沿第二折线14折叠。右翼12折叠方向与左翼11折叠方向一致。盖板10向靠近左翼11和右翼12的方向折叠。盖板10上边缘设置为弧形。盖板10左侧边与左翼11侧边重合并焊接。左翼11超出盖板10的左边缘板15设置为弧形且弯折弧度与盖板10上边缘弯折弧度一致。盖板10右侧边与右翼12侧边重合并焊接。右翼12超出盖板10的右边缘板6设置为弧形且弯折弧度与盖板10上边缘弯折弧度一致。把管5圆柱形结构。把管5固定在盖板10、左边缘板15及右边缘板6之间。车架立管采用冲压件整体成型结构的主梁结构,此种结构强度高纵向抗撕裂能力强,重量轻,大批量生产效率高。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横梁加强筋3采用两侧对称的槽型结构。在提高主梁的侧翻工况强度的同时又会使横梁加强筋与主梁管及双梁管表面敷贴结构更加美观。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由此所引伸出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