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的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9334发布日期:2018-09-11 23:0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推车,尤其涉及一种童车的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作为一种婴幼儿出行必备的工具,已经被广大用户使用。目前使用者在追求婴儿推车的稳固、安全的基本要求之外,越来越重视婴儿推车的体积小、轻便、可折叠等特点。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减小折叠后体积,现有的婴儿推车的推杆部分往往会设计成多段式结构,包括推把组件、上推杆组件及下推杆组件,推把组件与上推杆组件之间、上推杆与下推杆之间一般都需要分别设置锁定机构,这样在折叠时其折叠过程过于繁琐,需要依次解锁操作,无法实现单手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童车的解锁机构,其通过解锁装置先解除下方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然后通过拨动片再反拉解除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结构较为新颖,成本较低,且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依次解锁的繁琐问题,实现单手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童车的解锁机构,包括依次销接的下推杆组件、上推杆组件、以及推把组件,所述推把组件与上推杆组件之间设有第一锁定机构,所述上推杆组件与下推杆组件之间设有第二锁定机构,所述推把组件上设有用于解除第一锁定机构锁定的解锁装置,所述第一锁定机构与第二锁定机构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操作解锁装置时,解除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此时转动推把组件,推把组件转动时通过连动机构解除上推杆组件与下推杆组件之间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

优选的,所述连动机构包括推把组件的转动连接部处横向延伸的连动柱,该连动柱与推把组件和上推杆组件间转动轴同轴布置,所述连动柱的外端部形成有非圆连接部,所述上推杆组件的转动连接部内设有与连动柱的非圆连接部配合的连动盘,连动盘一侧通过第二牵引锁与第二锁定机构连接,解锁操作时,通过解锁装置解除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此时转动推把组件,推把组件通过连动柱带动连动盘转动,上拉第二牵引锁解除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

所述第一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齿轮、用于带动齿轮横向运动的解锁块以及压簧,所述推把组件、上推杆组件上具有与齿轮配合的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所述齿轮设于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之间,上述压簧设置于齿轮与第一齿槽或第二齿槽之间,所述齿轮靠近解锁块的一侧设有倾斜块,所述解锁块上设有与上述倾斜块配合的倾斜槽,所述连动柱穿设与解锁块、齿轮及压簧内,且解锁块与连动柱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解锁装置通过第一牵引锁与解锁块连接,解锁操作时,解锁装置上拉第一牵引锁,解锁块随之上移,在倾斜槽与倾斜块的配合作用下,齿轮退入第一齿槽或第二齿槽,解除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

所述连动盘的具体安装方式为:所述上推杆组件的转动连接部的外侧设有供连动盘容置并转动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第二齿槽中部相通且形成有供连动柱穿设并转动的穿孔,所述连动柱形成于第一齿槽中心,其穿过穿孔伸入上述安装槽后与连动盘配合连接。所述上推杆组件的转动连接部的外侧设有用于盖设上述安装槽的盖板,所述盖板具有内延的卡脚,其通过卡脚与安装槽和第二齿槽之间的隔设部的卡槽卡接配合。

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设于上推杆组件下部且可相对其上下运动的锁定件,锁定件与上推杆组件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下推杆组件上部具有供锁定件插入的锁定槽,上述第二牵引锁的下端与该锁定件连接,车架展开时,锁定件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插入锁定槽,实现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操作解锁装置时,第二牵引锁带动锁定件上移,使锁定件退出锁定槽,实现第二锁定机构的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解锁装置解锁操作时,通过第一牵引锁先解除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然后通过转动推把组件,在连动柱、连动盘及第二牵引锁的连动作用下,上拉第二牵引锁解除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结构较为新颖,成本较低,且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依次解锁的繁琐问题,实现单手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处于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处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推把组件与上推杆组件折叠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2下推杆组件;

3上推杆组件;3-1安装槽;3-2穿孔;3-3卡槽;

4推把组件;4-1连动柱;4-1-1非圆连接部;4-1-1a圆柱部;4-1-1b凸筋;

5第一锁定机构;5-1齿轮;5-1-1倾斜块;5-2解锁块;5-2-1倾斜槽; 5-3压簧;5-4第一齿槽;5-5第二齿槽;

6第二锁定机构;6-1锁定件;6-2第二复位弹簧;

7解锁装置;

8连动盘;8-1圆形孔;8-2弧形限位槽;

9第一牵引锁;

10第二牵引锁;

11盖板;11-1卡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童车的解锁机构,包括依次销接的下推杆组件2、上推杆组件3、以及推把组件4,所述推把组件4与上推杆组件3之间设有第一锁定机构5,所述上推杆组件3与下推杆组件2之间设有第二锁定机构6,所述推把组件4上设有用于解除第一锁定机构5锁定的解锁装置7,所述第一锁定机构5与第二锁定机构6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操作解锁装置时,解除第一锁定机构5的锁定,此时转动推把组件7,推把组件4 转动时通过连动机构解除上推杆组件3与下推杆组件2之间第二锁定机构6 的锁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动机构包括推把组件4的转动连接部处横向延伸的连动柱4-1,该连动柱4-1与推把组件4和上推杆组件3间转动轴同轴布置,所述连动柱4-1的外端部形成有非圆连接部4-1-1,所述上推杆组件3的转动连接部内设有与连动柱4-1的非圆连接部4-1-1配合的连动盘8,连动盘8 一侧通过第二牵引锁10与第二锁定机构6连接,解锁操作时,通过解锁装置7解除第一锁定机构5的锁定,此时转动推把组件4,推把组件4通过连动柱4-1带动连动盘8转动,上拉第二牵引锁10解除第二锁定机构6的锁定。

所述第一锁定机构5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一锁定机构5包括齿轮5-1、用于带动齿轮5-1横向运动的解锁块5-2以及压簧5-3,所述推把组件4、上推杆组件3上具有与齿轮5-1配合的第一齿槽5-4和第二齿槽5-5,所述齿轮5-1设于第一齿槽5-4和第二齿槽5-5之间,上述压簧5-3设置于齿轮5-1 与第一齿槽5-4或第二齿槽5-5之间,所述齿轮5-1靠近解锁块5-2的一侧设有倾斜块5-1-1,所述解锁块5-2上设有与上述倾斜块5-1-1配合的倾斜槽 5-2-1,所述连动柱穿设与解锁块5-2、齿轮5-1及压簧5-3内,且解锁块5-2 与连动柱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解锁装置7通过第一牵引锁9与解锁块5-2连接。

所述连动盘8的具体安装方式为:所述上推杆组件3的转动连接部的外侧设有供连动盘8容置并转动的安装槽3-1,所述安装槽3-1与第二齿槽5-5 中部相通且形成有供连动柱4-1穿设并转动的穿孔3-2,所述连动柱4-1形成于第一齿槽5-4中心,其穿过穿孔3-2伸入上述安装槽3-1后与连动盘8 配合连接。所述上推杆组件3的转动连接部的外侧设有用于盖设上述安装槽 3-1的盖板11,所述盖板11具有内延的卡脚11-1,其通过卡脚11-1与安装槽3-1和第二齿槽5-5之间的隔设部的卡槽3-3卡接配合。

所述连动盘8与连动柱4-1的优选配合方式为:所述连动柱4-1的非圆连接部4-1-1包括圆柱部4-1-1a及对称凸设于圆柱部4-1-1a两侧的凸筋 4-1-1b,所述连动盘8的中心孔包括供非圆连接部4-1-1的圆柱部4-1-1a穿设的圆形孔8-1及位于圆形孔8-1两侧且与圆形孔8-1连通、用于供凸筋 4-1-1b转动的弧形限位槽8-2。

所述第二锁定机构6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二锁定机构6包括设于上推杆组件3下部且可相对其上下运动的锁定件6-1,锁定件6-1与上推杆组件3 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6-2,所述下推杆组件2上部具有供锁定件6-1插入的锁定槽,上述第二牵引锁10的下端与该锁定件6-1连接,车架展开时,锁定件6-1在第二复位弹簧6-2的作用下插入锁定槽,实现第二锁定机构6 的锁定,操作解锁装置7时,第二牵引锁10带动锁定件6-1上移,使锁定件6-1退出锁定槽,实现第二锁定机构6的解锁。

本实施例中,所述解锁装置7为常规的童车部件,其主要作用仅仅是拉动第一牵引锁9,在此不做具体结构限制及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解锁操作时,解锁装置7上拉第一牵引锁9,解锁块5-2随之上移,在倾斜槽5-2-1与倾斜块5-1-1的配合作用下,齿轮5-1退入第一齿槽5-4或第二齿槽5-5,解除第一锁定机构5的锁定。此时转动推把组件4,推把组件4 通过连动柱4-1带动连动盘8转动,上拉第二牵引锁10,第二牵引锁10带动锁定件6-1上移,使锁定件6-1退出锁定槽,实现第二锁定机构6的解锁。

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新颖,成本较低,且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依次解锁的繁琐问题,实现单手操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