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可调式前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8778发布日期:2018-11-13 22:49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可调式前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可调式前叉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前叉装置包括中转轴、左右叉杆及前叉连接件,连接件连接着中转轴和叉杆,中转轴控制着方向,叉杆连接着轮子的轴;现有的前叉连接件一般包括两个板状的前叉连接分件,前叉连接分件均设有三个孔,两个前叉连接分件上下排列,对应孔之间由轴套连接;然而,该结构中,由于两个前叉连接分件之间的距离不可调节,其对不同型号的摩托车适应性较差,而且在使用时也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调节车头的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可调式前叉装置,其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距离可调,可适应不同型号的摩托车的需要,而且在使用时也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调节车头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可调式前叉装置,包括中转轴、左右并列设置的左叉杆及右叉杆、上下并列设置的上连接板及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中部设有轴孔,所述下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杆孔,两杆孔的轴线基于轴孔的轴线对称,所述轴孔上固定有轴套,所述杆孔下固定有杆套,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固定有至少两个加强柱,所述加强柱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式结构,所述中转轴同轴伸入轴套与轴孔并固定连接,所述左叉杆与右叉杆分别插入相应的杆套与杆孔并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加强柱包括内柱、套在内柱外并可沿内柱轴向移动的外管及用于定位外管的定位件,所述内柱与下连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管与上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柱与外管的表面均设有保护层组,所述保护层组包括自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酸洗层、防腐层和耐磨层。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腐层包括防腐内层和防腐外层,所述防腐内层为环氧树脂涂层,所述防腐外层为磷化膜层。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耐磨层为碳化钨涂层。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腐内层与防腐外层相对的表面呈相契合的波纹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耐磨层外还设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为PVC防水膜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可调式前叉装置,由于加强柱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式结构,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距离可调,可适应不同型号的摩托车的需要,而且在使用时也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调节车头的高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层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摩托车可调式前叉装置包括中转轴9、左右并列设置的左叉杆81及右叉杆82、上下并列设置的上连接板11及下连接板12,所述上连接板11的中部设有用于供中转轴插入的轴孔11a,所述下连接板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供叉杆插入的杆孔12a,两杆孔12a的轴线基于轴孔11a的轴线对称,所述轴孔11a上固定有轴套2,所述杆孔12a下固定有杆套2,所述上连接板11与下连接板12之间固定有至少两个加强柱,所述加强柱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式结构,所述中转轴8同轴伸入轴套2与轴孔11a并固定连接,所述左叉杆81与右叉杆82分别插入相应的杆套3与杆孔12a并固定连接;上连接板11及下连接板12均采用钢板制成;所述轴套2、杆套3及加强柱均通过焊接方式与上连接板11及下连接板12相连接;上连接板11设置轴孔11a,下连接板12设置杆孔12a,可减少无关通孔的设置,从而避免对上连接板11、下连接板12造成结构上的损坏;此外,上连接板11与下连接板12之间除了具有轴套2、杆套3相连外,还增设了加强柱,可有效提高上连接板11与下连接板12的连接强度,使得连接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由于加强柱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式结构,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距离可调,可适应不同型号的摩托车的需要,而且在使用时也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调节车头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柱包括内柱41、套在内柱41外并可沿内柱41轴向移动的外管42及用于定位外管42的定位件43,所述内柱41与下连接板1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管42与上连接板11底部固定连接;定位件43例如可为径向插入内柱41及外管42的螺栓,在内柱42上设有若干个径向螺孔,在外管42中部设有一个径向通孔,螺栓穿过外管42的径向通孔并与内柱42的径向螺孔配合而实现对内柱41与外管42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柱41与外管42的表面均设有保护层组,所述保护层组包括自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酸洗层51、防腐层和耐磨层53;加强杆4的直径可为10mm;保护层组可有效提高内柱41与外管42的耐腐蚀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酸洗层51是内柱41与外管42通过酸洗形成,例如可采用用配比浓度为HF:HNO3:H2O=1:1:10的酸液在温度为60℃~80℃时进行酸洗4~6小时,不但保证了相关零部件的洁净度,同时对有害微量元素也做了很好的处理;防腐层具有防腐蚀的效果,耐磨层53则具有耐磨损的效果;酸洗层51、防腐层和耐磨层53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酸洗层51、防腐层和耐磨层53所形成的保护层能够有效延长内柱41与外管4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腐层包括防腐内层521和防腐外层522,所述防腐内层521为环氧树脂涂层,所述防腐外层522为磷化膜层;环氧树脂涂层对碱及大部分溶剂稳定,具有密实、抗水、抗渗漏好、强度高等特点,同时附着力强、可常温操作;环氧树脂涂层设于酸洗层51外,能够具有较大的厚度;磷化膜层是一层不溶性磷酸盐膜(例如可通过磷酸锌溶液处理形成),有效增强部件防腐性能;所述防腐内层与防腐外层相对的表面呈相契合的波纹状;防腐内层的上表面和防腐外层的下表面相贴合,波纹状使得两表面形成起伏的凹槽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防腐内层与防腐外层连接的稳固度;所述耐磨层53为碳化钨涂层,碳化钨涂层耐腐蚀性能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层53外还设有防潮层54,所述防潮层为PVC防水膜层;防潮层可粘贴在耐磨层53上;在连接件处于待安装状态时,防潮层防止其受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