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振型前叉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8779发布日期:2018-11-13 22:4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振型前叉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骑行车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振型前叉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骑行车前叉连接装置连接着中转轴和叉杆,中转轴控制着方向,叉杆连接着轮子的轴;现有的前叉连接装置一般包括两个板状的前叉连接分件,前叉连接分件均设有三个孔,两个前叉连接分件上下排列,对应孔之间由轴套连接。该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第一,中转轴和叉杆连接不便,降低了组装效率;第二,车辆的前车轮在颠簸的路面上会上下振动,而不具备隔振功能的连接装置会使骑行者感觉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振型前叉连接装置,便于中转轴和叉杆的连接,提高组装效率,同时具有隔振功能,使骑行者在颠簸的路面行驶时感觉舒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振型前叉连接装置,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连接板及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中部一体成型有垂直于上连接板朝上设置的用于供中转轴插入的轴套,所述下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垂直于下连接板朝下设置的用于供叉杆插入的杆套;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设有若干个隔振机构,所述隔振机构包括固定于上连接板的上筒、固定于下连接板的下筒及设在上筒与下筒之间的弹性件,所述上筒与下筒的横截面均呈方形,且所述上筒套在下筒外使得下筒可沿上筒的轴向移动,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筒、下端固定连接于下筒。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压簧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筒与下筒的表面均设有保护层组,所述保护层组包括自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酸洗层、防腐层和耐磨层。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腐层包括防腐内层和防腐外层,所述防腐内层为环氧树脂涂层,所述防腐外层为磷化膜层。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耐磨层为碳化钨涂层。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腐内层与防腐外层相对的表面呈相契合的波纹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耐磨层外还设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为PVC防水膜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隔振型前叉连接装置,通过轴套直接与中转轴对接固定,通过杆套直接与叉杆对接固定,便于中转轴和叉杆的连接,提高了组装效率;轴套与上连接板一体成型,杆套与下连接板一体成型,提高了连接装置的结构强度,便于加工成型;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设有隔振机构,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隔振功能,能够对振动进行缓冲,使骑行者在颠簸的路面行驶时感觉舒适;隔振机构中,下筒沿上筒的轴向移动使压缩弹性件,从而实现对振动的缓冲,而方形的上筒与下筒则有利于转矩的传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层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隔振型前叉连接装置,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连接板11及下连接板12,所述上连接板11的中部一体成型有垂直于上连接板11朝上设置的用于供中转轴插入的轴套2,所述下连接板12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垂直于下连接板12朝下设置的用于供叉杆插入的杆套3;所述上连接板11与下连接板12之间设有若干个隔振机构,所述隔振机构包括固定于上连接板11的上筒41、固定于下连接板12的下筒42及设在上筒41与下筒42之间的弹性件43,所述上筒41与下筒42的横截面均呈方形,且所述上筒41套在下筒42外使得下筒42可沿上筒41的轴向移动,所述弹性件43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筒41、下端固定连接于下筒42;隔振机构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例如可对称设置两个;弹性件43优选为压簧结构;受到弹性件43的连接作用,下筒42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会脱离上筒41,当然也可以在上筒41与下筒42之间设置定位件以保证上述效果;通过轴套2直接与中转轴对接固定,通过杆套3直接与叉杆对接固定,便于中转轴和叉杆的连接,提高了组装效率;轴套2与上连接板11一体成型,杆套3与下连接板12一体成型,提高了连接装置的结构强度,便于加工成型;连接板与下连接板12之间设有隔振机构,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隔振功能,能够对振动进行缓冲,使骑行者在颠簸的路面行驶时感觉舒适;隔振机构中,下筒42沿上筒41的轴向移动使压缩弹性件43,从而实现对振动的缓冲,而方形的上筒41与下筒42则有利于转矩的传递。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筒41与下筒42的表面均设有保护层组,所述保护层组包括自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酸洗层51、防腐层和耐磨层53;保护层组可有效提高上筒41与下筒42的耐腐蚀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酸洗层51是上筒41与下筒42通过酸洗形成,例如可采用用配比浓度为HF:HNO3:H2O=1:1:10的酸液在温度为60℃~80℃时进行酸洗4~6小时,不但保证了相关零部件的洁净度,同时对有害微量元素也做了很好的处理;防腐层具有防腐蚀的效果,耐磨层53则具有耐磨损的效果;酸洗层51、防腐层和耐磨层53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酸洗层51、防腐层和耐磨层53所形成的保护层能够有效延长上筒41与下筒4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腐层包括防腐内层521和防腐外层522,所述防腐内层521为环氧树脂涂层,所述防腐外层522为磷化膜层;环氧树脂涂层对碱及大部分溶剂稳定,具有密实、抗水、抗渗漏好、强度高等特点,同时附着力强、可常温操作;环氧树脂涂层设于酸洗层51外,能够具有较大的厚度;磷化膜层是一层不溶性磷酸盐膜(例如可通过磷酸锌溶液处理形成),有效增强部件防腐性能;所述防腐内层与防腐外层相对的表面呈相契合的波纹状;防腐内层的上表面和防腐外层的下表面相贴合,波纹状使得两表面形成起伏的凹槽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防腐内层与防腐外层连接的稳固度;所述耐磨层53为碳化钨涂层,碳化钨涂层耐腐蚀性能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层53外还设有防潮层54,所述防潮层为PVC防水膜层;防潮层可粘贴在耐磨层53上;在连接装置处于待安装状态时,防潮层防止其受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