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型废弃线路板安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8091发布日期:2018-10-09 21:4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放装置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动型废弃线路板安放架。



背景技术:

废弃线路板回收利用,指的是对废弃线路板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最终降低其对环境的破环影响程度,提高废弃线路板上各种物质的回收利用率,其中金属部分的回收利用具有相当高的市场前景。目前废弃线路板回收利用行业中,收集到大量废弃线路板后一般仅仅进行堆积存放,使得废弃线路板的存放操作存在散乱无序的问题,大大影响工作场所的日常秩序。

另一方面,目前已有的简单安放架,仅仅具有安放功能,在废弃线路板需要搬运时缺少活动搬运的功能,所以市场上急需一款兼具安放和搬运功能的活动型安放架。

专利公告号为CN 202540945 U、公告日为2012.11.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PCB板安放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底部设置有至少一对底杆且框架两侧设置有至少一对支撑杆,框架上设有多个隔栅,所述隔栅上挂有一个或多个放板框,所述放板框包括横插板和与竖插板,所述横插板与竖插板组合呈L形,所述横插板和竖插板上均设有起隔离PCB板作用的卡槽。所述横插板和竖插板上设置有导热孔,所述底杆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横插板和竖插板上设置有20-30个卡槽。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安放架存在安放稳定性差,以及取放操作繁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型废弃线路板安放架,其能通过在架体底板上设置安放单元、紧固单元以及活动单元的方式,达到废弃线路板有效安放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废弃线路板取放操作方便快捷,安放稳定性高,以及固定使用、活动搬运状态切换方便,活动搬运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动型废弃线路板安放架,包括架体底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底板上并用于限位支撑所述废弃线路板的安放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安放单元上并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废弃线路板的紧固单元,所述架体底板下表面上还设有用于搬运所述废弃线路板的活动单元,所述活动单元包括安装槽板,通过旋转轴设置在所述安装槽板上的滚轮,插接设置在所述滚轮侧面开孔内的磁铁柱,以及设置在开槽侧面上并通过所述磁铁柱插入并卡死所述滚轮方式以用于所述安放架搬运后固定的插孔,所述安装槽板外侧面上设有用于向所述插孔方向吸引所述磁铁柱的翻转磁铁板,所述翻转磁铁板设置在外侧开槽内,所述外侧开槽内槽面上方位置处设有用于在所述滚轮滚动时吸引固定所述翻转磁铁板的活动用磁铁片,所述磁铁柱通过第二拉簧呈内缩状设置在所述侧面开孔内。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放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废弃线路板两侧的限位柱、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所述紧固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柱和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并通过磁力吸引方式以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废弃线路板的压紧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并通过重力下压方式以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废弃线路板的重压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并通过所述重压部拨动方式以用于所述废弃线路板取出时打开所述压紧部和所述重压部的联动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压紧部包括套接设置在所述限位柱上的滑动圈,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面上的电磁铁,设置在所述滑动圈上并通过与所述电磁铁相互磁力吸引方式以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废弃线路板的压紧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限位柱上端面上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滑动圈之间设有用于向上提起所述滑动圈的拉簧,所述拉簧套接设置在所述限位柱上。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动圈上异于设置所述压紧板的一侧设有平衡块,所述滑动圈内环面上设有用于在所述限位柱外环面上滚动的滚珠,所述滚珠卡合设置在滚珠槽内。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压紧板远离所述滑动圈一侧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在所述电磁铁上吸引贴合的永磁铁,所述电磁铁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面上的蓄电池通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重压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端面上的安装圆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圆槽内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铰接座,以及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铰接座上的重压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联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面上的旋转架,铰接设置在所述旋转架上的旋转板,铰接设置在所述旋转架内侧端上并用于安装所述电磁铁导线的导电块,以及设置在所述蓄电池上并通过下拉所述导电块方式以用于通电连通所述电磁铁的电极拉簧,所述电极拉簧与所述蓄电池的一个凸出电极套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旋转板上异于设置所述导电块的一侧设有通过所述重压板翘起并断开所述电磁铁电路方式以用于所述废弃线路板取出时联动打开所述压紧部以及重压部的下压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电块上设有用于连接安装导线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缠绕连接用开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架体底板上设置安放单元、紧固单元以及活动单元的方式,达到废弃线路板有效安放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废弃线路板取放操作方便快捷,安放稳定性高,以及固定使用、活动搬运状态切换方便,活动搬运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安放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圈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铁与永磁铁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联动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重压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5、6以及附图7所示,一种活动型废弃线路板安放架,包括架体底板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底板1上并用于限位支撑所述废弃线路板2的安放单元3,以及设置在所述安放单元3上并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废弃线路板2的紧固单元4,所述架体底板1下表面上还设有用于搬运所述废弃线路板2的活动单元6,所述活动单元6包括安装槽板601,通过旋转轴602设置在所述安装槽板601上的滚轮603,插接设置在所述滚轮603侧面开孔内的磁铁柱604,以及设置在开槽605侧面上并通过所述磁铁柱604插入并卡死所述滚轮603方式以用于所述安放架搬运后固定的插孔606,所述安装槽板601外侧面上设有用于向所述插孔606方向吸引所述磁铁柱604的翻转磁铁板607,所述翻转磁铁板607设置在外侧开槽608内,所述外侧开槽608内槽面上方位置处设有用于在所述滚轮603滚动时吸引固定所述翻转磁铁板607的活动用磁铁片609,所述磁铁柱604通过第二拉簧6010呈内缩状设置在所述侧面开孔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废弃线路板2对齐堆叠后竖放在所述安放单元3内,并由所述紧固单元4的向下压紧作用,保证基本的安放稳定性,避免所述废弃线路板2发生意外掉落的问题,相较于随意堆放的情形,本实施例在所述废弃线路板2收集后、处理前具有安放整齐,不影响工作场所秩序的优点。

另一方面,所述活动单元6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所述安放架大部分时间处于固定使用仅仅用于安放的状态,此时四个所述滚轮603旋转至所述磁铁柱604与所述插孔606对齐的位置,再将所述翻转磁铁板607翻转落下,从所述侧面开孔内磁力吸引“拔出”所述磁铁柱604,完成与所述插孔606的插接卡死操作,保证所述安放架的稳定使用;

第二,所述翻转磁铁板607上翻至与所述活动用磁铁片609磁力固定后,所述第二拉簧6010在所述侧面开孔内向内拉动所述磁铁柱604并将其拉回所述侧面开孔内,此时所述滚轮603滚动顺畅,所述安放架可以进行所述废弃线路板2的搬运操作,保证了所述安放架的使用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以磁力吸引作为所述滚轮603卡死的驱动力,该方式使得卡死状态的进入和解除具有灵活有效性,另一方面所述安放架在投入使用前所述磁铁柱604均与所述插孔606插接固定,在使用过程中不打滑的前提下,四个所述滚轮603能达到同时对齐所述磁铁柱604和所述插孔606的效果,进一步保证了所述安放架的使用有效性。

所述安放单元3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废弃线路板2两侧的限位柱301、第一支撑柱302以及第二支撑柱303;所述紧固单元4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柱301和所述第一支撑柱302上并通过磁力吸引方式以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废弃线路板2的压紧部401,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303上并通过重力下压方式以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废弃线路板2的重压部40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302上并通过所述重压部402拨动方式以用于所述废弃线路板2取出时打开所述压紧部401和所述重压部402的联动部40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废弃线路板2码好后倾斜靠在所述第一支撑柱302以及第二支撑柱303上,下端抵在所述限位柱301,保证大批量所述废弃线路板2的安放稳定性,而所述压紧部401以及重压部402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废弃线路板2避免其发生掉落散乱的问题。

所述压紧部401包括套接设置在所述限位柱301上的滑动圈401a,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302上端面上的电磁铁401b,设置在所述滑动圈401a上并通过与所述电磁铁401b相互磁力吸引方式以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废弃线路板2的压紧板401c。所述限位柱301上端面上设有顶板401d,所述顶板401d与所述滑动圈401a之间设有用于向上提起所述滑动圈401a的拉簧401e,所述拉簧401e套接设置在所述限位柱301上。所述滑动圈401a上异于设置所述压紧板401c的一侧设有平衡块401f,所述滑动圈401a内环面上设有用于在所述限位柱301外环面上滚动的滚珠401g,所述滚珠401g卡合设置在滚珠槽内。所述压紧板401c远离所述滑动圈401a一侧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在所述电磁铁401b上吸引贴合的永磁铁401h,所述电磁铁401b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302上端面上的蓄电池401i通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部401的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所述压紧部401闲置时,所述电磁铁401b未通电,且所述电磁铁401b的铁芯部分为非金属,仅仅用于固定绕制电磁铁线圈,此时所述压紧板401c被所述拉簧401e上拉至高位,方便所述废弃线路板2的摆放操作;

第二,所述废弃线路板2摆放好后,控制连通所述电磁铁401b与所述蓄电池401i,使得所述电磁铁401b产生与所述永磁铁401h相互吸引的磁场,所述永磁铁401h连带所述压紧板401c向下移动,最终压紧在所述废弃线路板2上,完成压紧操作;

第三,所述废弃线路板2需要取出时,断开所述电磁铁401b的电路,所述压紧板401c重回高位即可。

因此所述压紧部401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所述压紧板401c采用磁力作为压紧驱动力,具有开关灵活且强度足够的优点;

第二,所述滚珠401g用于保证所述滑动圈401a稳定的上下滑动动作,避免所述滑动圈401a在所述限位柱301上出现卡死的问题;

第三,所述拉簧401e用于保证所述压紧部401在闲置时具有提起待所述废弃线路板2放置的优点,省去了安放时不必要的打开操作。

所述重压部40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303上端面上的安装圆槽402a,设置在所述安装圆槽402a内的底座402b,设置在所述底座402b上的铰接座402c,以及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铰接座402c上的重压板402d。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重压部402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所述重压板402d靠重力下压,具有压紧作用持久有效的优点;

第二,所述重压板402d竖直、水平向均可铰接旋转,扩大了重压有效范围。

所述联动部40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302上端面上的旋转架403a,铰接设置在所述旋转架403a上的旋转板403b,铰接设置在所述旋转架403a内侧端上并用于安装所述电磁铁401b导线的导电块403c,以及设置在所述蓄电池401i上并通过下拉所述导电块403c方式以用于通电连通所述电磁铁401b的电极拉簧403d,所述电极拉簧403d与所述蓄电池401i的一个凸出电极套接。所述旋转板403b上异于设置所述导电块403c的一侧设有通过所述重压板402d翘起并断开所述电磁铁401b电路方式以用于所述废弃线路板2取出时联动打开所述压紧部401以及重压部402的下压槽403e。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部403具有两个工作形态:

第一,所述联动部403在支撑压紧过程中,用于通电连通所述电磁铁401b,此时所述导电块403c被所述电极拉簧403d下拉并顶在所述蓄电池401i的一个电极上,保证整个电路通畅,此时所述重压部402也应该旋转压在所述废弃线路板2上,配合所述压紧部401,完成整个压紧操作;

第二,所述废弃线路板2需要取下时,提起并旋转所述重压板402d,并搭在对应位置的所述下压槽403e上,此时所述导电块403c被抬离所述蓄电池401i,所述压紧部401失去磁力并提起至待压紧位,整个所述紧固单元4打开,方便所述废弃线路板2的取放操作,因此所述联动部403具有通电连通有效性高,以及控制断开灵活的双重优点。

所述导电块403c上设有用于连接安装导线的连接柱403f,所述连接柱403f上设有缠绕连接用开孔。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