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3444阅读:9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马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消费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行业内对应用在便携式设备中的微型电器元件要求越来越高,微型电器元件变得越来越小、轻、薄。在这些电子设备中,通常使用微型的线性振动马达来做系统的振动反馈,如手机来电提醒震动反馈、触摸反馈等。

线性振动马达通常包括壳体、振子系统和定子系统,振子系统进一步包括括配重块、磁铁组件和弹片等,定子系统进一步包括印刷线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fpcb)和线圈等,其中,线圈和fpcb固定连接在线性振动马达的外壳上,配重块和磁铁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弹片连接在配重块与外壳之间,线圈则位于磁铁组件产生的磁场范围内。当线圈通电时,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安培力作用,驱动振子系统在安培力的反作用力下做有规律的线性往复运动。目前,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中的振动马达,一般只包括一个谐振频率,如需振动马达在两个不同的谐振频率状态下工作,则需要设置两个马达,不利于线性振动马达的微型化发展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当外部电源通入不同的电流信号时,线圈间电流相同或者相反会产生不同方向的驱动力,带动振子在不同方向上产生有规律的线性往复运动,从而产生两种方向上的不同工作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动系统和线圈组、用于支撑所述振动系统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相互配合形成容纳空腔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定义所述振动系统在水平面内的振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振动系统垂直于水平面的振动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配重块、收容于配重块内的第一磁体组和第二磁体组,所述第一磁体组包括至少一块磁体,所述第一磁体组磁体的充磁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至少两块磁体,所述第二磁体组磁体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且所述第二磁体组各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或者相同;所述第二磁体组的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两侧;

所述线圈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磁体组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通反向交流电流产生的驱动力使所述振动系统沿所述第一方向振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通同向交流电流产生的驱动力使所述振动系统沿所述第二方向振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磁体组包括第二上磁体和第二下磁体,所述第二上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上靠近第一壳体一侧,所述第二下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上靠近第二壳体一侧。

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用于修正磁力线的辅助磁体组,所述辅助磁体组包括至少两块辅助磁体,所述辅助磁体组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相对两端或者设置于所述配重块上。

优选的,所述辅助磁体组包括两块辅助磁体,所述辅助磁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相对两端,所述辅助磁体与所述第一次磁体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呈直线分布。

优选的,所述辅助磁体的充磁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两块辅助磁体充磁方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一磁体组的磁体充磁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四条棱位置对称设置有四个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中均设置有至少一块所述辅助磁体。

优选的,所述辅助磁体组包括上辅助磁体组和下辅助磁体组,所述上辅助磁体组和所述下辅助磁体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辅助磁体组包括两块充磁方向相同的上辅助磁体,所述下辅助磁体组包括两块充磁方向相同的下辅助磁体;所述上辅助磁体与所述第二上磁体充磁方向相同,所述下辅助磁体与所述第二下磁体充磁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支撑所述振动系统沿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线性往复运动的第一弹性支撑件和第二弹性支撑件。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磁路与线圈的设计方案,使得当外部电源通入不同的电流信号时,线圈间电流相同或者相反会产生不同方向的驱动力,带动振子在不同方向上产生有规律的线性往复运动,从而产生两种方向上的不同工作状态。该磁路形式设在同一个马达中,相较于单向振动马达的,大大节省了空间,同时通过辅助磁体的设置,大大增强了该线性振动马达的驱动力,减小了响应时间,增宽了产品工作频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的立体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沿x-z面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沿x-y面通相反电流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沿y-z面通相同电流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线性振动马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线性振动马达沿x-y面通相反电流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线性振动马达沿y-z面通相同电流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线性振动马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线性振动马达沿x-y面通相反电流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线性振动马达的沿y-z面通相同电流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线性振动马达中导磁板设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配重块3、第一磁体组4、第二磁体组5、第二上磁体51、第二下磁体52、弹性支撑件6、第一弹性支撑件61、第二弹性支撑件62、线圈组7、第一线圈71、第二线圈72、印刷线路板8、辅助磁体组9、辅助磁体91、辅助磁体92、辅助磁体组10、上辅助磁体101、下辅助磁体102、凹陷部11、导磁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振动系统和线圈组、用于支撑振动系统的弹性支撑件6,为了便于理解,定义振动系统在水平面内的振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振动系统垂直于水平面的振动方向为第二方向。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定义的第一方向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三条相互垂直的x轴、y轴、z轴中的x轴方向或y轴方向,第二方向为z轴方向,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

其中,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壳体包括相互配合形成容纳空腔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这里的第一壳体1可以是通常所说的线性振动马达的上壳或者下壳,相应地,第二壳体2可以是通常所说的线性振动马达的下壳或者上壳。

其中,振动系统包括配重块3、收容于配重块3内的第一磁体组4和第二磁体组5,进一步地,第一磁体组4包括至少一块磁体,第一磁体组4磁体的充磁方向沿第一方向;第二磁体组5包括至少两块磁体,第二磁体组5磁体的充磁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第二磁体组5各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或者相同,所述第二磁体组5的两块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组4的磁体之间粘接结合。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磁体组5的数量为两块,当然,第二磁体组5中磁体的数量可以为任意偶数块,其中一半设于第一次磁体组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另一半设于第一磁体组沿第二方向的另一侧,这里所说的磁体广义上来讲是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物体,具体是指磁铁或者磁钢。

其中,线圈组7包括固定在第二壳体2上的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对称设置于第二磁体组5的两侧。具体地,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通过粘贴在第二壳体2上的印刷线路板8与第二壳体2相连接,第一磁体组4和第二磁体组5在配重块3中与配重块3内壁形成两个对称的容纳空腔,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分别位于一个容纳空腔中。这种实施方式中,增大驱动力的其中一种方式是在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中部镂空处加入铁芯,大大增强了该线性振动马达的驱动力,减小了响应时间,增宽了产品工作频带。

本实施例中的线性振动马达,通过输入电流的方向不同,可实现如下两种方式的运动模式:第一种运动模式如图3所示,当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通反向交流电流时,两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的驱动力的反作用力带动该线性振动马达的配重块3沿第一方向运动,即通常所说的x轴方向振动;第二种运动模式如图4所示,当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通同向交流电流时,两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的驱动力的反作用力带动该线性振动马达的配重块3沿第二方向振动,即通常所说的z轴方向振动。如上所述,通过对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输入电流的方向不同,该线性振动马达相应地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实现有规律的线性往复运动,相较于单向振动马达的,大大节省了空间。

如图1、图2、图3和图4共同所示,第二磁体组5包括第二上磁体51和第二下磁体52,第二上磁体51设置于第一磁体组4上靠近第一壳体1一侧,第二下磁体52设置于第一磁体组4上靠近第二壳体2一侧。具体的,第二上磁体51、第一磁体组4和第二下磁体52在第二方向上呈直线设置,第二上磁体51和第二下磁体52对称的设置在第一磁体组4的上下两侧。

此外,弹性支撑件6包括支撑振动系统沿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线性往复运动的第一弹性支撑件61和第二弹性支撑件62,第一弹性支撑件61和第二弹性支撑件62可以是关于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线对称的,也可以是关于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线呈180°旋转对称分布的,这里说的第一弹性支撑件61和第二弹性支撑件62可以是弹簧或者弹片。

如图11,本实施例中的振动系统还可以设置导磁板12用来修正磁力线,进而增强磁感应强度,导磁板12的位置可以设置于第二上磁体51上靠近第一壳体1的一端和第二下磁体52靠近第二壳体2的一端,也可以设置于任一磁体的表面或者两块结合在一起的磁体之间。导磁板12的形状可以是板状,也可以是碗状,只要能都起到修正磁感线形状以及增强磁感应强度作用的部件均在描述之列,导磁板12的设置位置不影响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

实施例二:

如图5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中的线性振动马达运动原理相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的振动系统还包括用于修正磁力线的辅助磁体组9,辅助磁体组9进一步包括至少两块辅助磁体。具体的,辅助磁体与第一磁体组4直接粘接结合,当然,辅助磁体与第一磁体组4之间也可以设置导磁板以增强磁场强度。

如图5、图6和图7共同所示,辅助磁体组9包括两块辅助磁体,两块辅助磁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组4相对两端,辅助磁体与第一次磁体组在第一方向上呈直线分布;辅助磁体组9和所述第一磁体组4的充磁方向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两块辅助磁体充磁方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一磁体组4充磁方向相反。

同样的,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中的线性振动马达,在两线圈通相反电流时沿第一方向进行有规律的线性往复运动,在两线圈通相同电流时沿第二方向进行有规律的线性往复运动,区别在于,实施例二通过辅助磁体组9的设置,改变了磁感线的形状,在实施例二中的辅助磁体组9的充磁方向与第一磁体组4的充磁方向相反,由于磁极同性相斥的原理,使磁感线更多的穿过线圈,从而增强了磁感应强度,大大增强了该线性振动马达的驱动力。

实施例三:

如图8是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中的线性振动马达运动原理,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三的振动系统的辅助磁体组10设置于配重块3上,辅助磁体组10至少包括四块辅助磁体。具体的,辅助磁体与配重块3可以直接粘接结合,当然,辅助磁体的任一面上均可以设置导磁板12以增强磁场强度。

如图8、图9和图10共同所示,配重块3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四条棱位置对称设置有四个凹陷部11,所述凹陷部11中均设置有至少一块辅助磁体。为了便于理解,这里定义第二方向上方两块辅助磁体为上辅助磁体组101,定义第二方向下方两块辅助磁体为下辅助磁体组102,上辅助磁体组101和下辅助磁体组10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呈对称分布。

如图10所示,上辅助磁体组102包括两块充磁方向相同的上辅助磁体,下辅助磁体组102包括两块充磁方向相同的下辅助磁体。与实施例二类似,实施例三也通过辅助磁体组10的设置,改变了磁感线的形状,区别在于:实施例三中上辅助磁体组101与第二上磁体51的充磁方向相同,下辅助磁体102与第二下磁体52充磁方向相同,由于磁极异性相吸原理,将磁感线方向顺直,使更多的磁感线穿过线圈,从而增强了磁感应强度,增大了线性振动马达的驱动力和灵敏度。

以上仅为本发明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