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液氮罐手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9713发布日期:2018-08-08 09:1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山地液氮罐手拖车。



背景技术:

果树、林木相关工作人员常常需要到山地上采集果实、叶片等样品,为了更好地研究目标物,通常在山地、丘陵上建设研究站点,液氮罐是常用的研究设备,由于液氮罐具有一定的重量,工作人员需要借助拖车将液氮罐运输至研究站点。现有的拖车结构设计不合理,难以使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山地液氮罐手拖车,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地液氮罐手拖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含底座,所述底座的旁侧伸出有拖手,所述底座上活动设置有沿着底座上下滑动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纵向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板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用以定位液氮罐的缓冲套。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整体呈U字形,所述底座的内腔两侧壁纵向开设有与缓冲板相配合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方与拖手的外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攀爬轮。

进一步的,所述攀爬轮包含中心转动轴,所述中心转动轴的周侧伸出三个主连接臂,每个所述主连接臂均设置有主轮,任意两个所述主连接臂之间伸出一个次连接臂,每个所述次连接臂均设置有次轮。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套的内侧壁环向间隔有若干个横向缓冲弹簧,所述横向缓冲弹簧的末端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拖手上设置有弧形支架,所述弧形支架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弧形支架与弹性带之间设置有卡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便于在山地运输液氮罐,高效便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车架,101-底座,102-拖手,103-缓冲板,104-纵向缓冲弹簧,105-缓冲套,106-滑槽,107-横向缓冲弹簧,108-橡胶垫,2-攀爬轮,201-中心转动轴,202-主连接臂,203-主轮,204-次连接臂,205-次轮,3-弧形支架,4-弹性带,5-卡扣,a-液氮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山地液氮罐手拖车,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包含底座101,所述底座101的旁侧伸出有拖手102,所述底座101上活动设置有沿着底座101上下滑动的缓冲板103,所述缓冲板103与底座10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纵向缓冲弹簧104,所述缓冲板103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用以定位液氮罐a的缓冲套105;所述缓冲板103、纵向缓冲弹簧104以及缓冲套105的配合使用,可以大大减小在运输过程中液氮罐a收到的冲击与振动,提高液氮罐a运输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1整体呈U字形,所述底座101的内腔两侧壁纵向开设有与缓冲板103相配合的滑槽10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1的下方与拖手102的外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攀爬轮2,所述攀爬轮2的设置位置决定了工作人员既可以前推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反向拖本实用新型,从而可以适用于山地崎岖复杂的地势,灵活性好,适用性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攀爬轮2包含中心转动轴201,所述中心转动轴201的周侧伸出三个主连接臂202,每个所述主连接臂202均设置有主轮203,任意两个所述主连接臂202之间伸出一个次连接臂204,每个所述次连接臂204均设置有次轮205;所述主轮203与次轮205的配合便于本实用新型完成攀爬,且震动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套105的内侧壁环向间隔有若干个横向缓冲弹簧107,所述横向缓冲弹簧107的末端设置有橡胶垫108,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液氮罐a,灵活性好,适用性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拖手上设置有弧形支架3,所述弧形支架3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弹性带4,所述弧形支架3与弹性带4之间设置有卡扣5,便于固定液氮罐a,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山地液氮罐手拖车。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