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两轮车辆的同步盘式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2388发布日期:2018-12-22 08:4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用于两轮车辆的同步盘式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题总体上涉及一种制动系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两轮车辆的同步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两轮车汽车工业在技术和销售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和发展。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诸如自行车、摩托车、踏板车和轻型踏板车的两轮车辆成功地保持了其在社会不同领域的受欢迎程度。社会的不同领域基于他们的要求,将两轮车辆用于各种目的,诸如娱乐活动、交通工具以及体育活动。从而,两轮车汽车工业不断开发和修改两轮车辆的部件以适应不同骑乘者的要求。

根据相同的意旨,已经开发了各种类型的制动系统以改进两轮车辆中的制动功能。传统上,允许通过应用单个制动杆同时驱动前制动器和后制动器的制动系统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普及。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描述详细说明。在附图中,附图标记的最左边的数字标识首次出现该附图标记的图号。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指代相同的特征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两轮车辆的框架结构布局。

图2(a)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两轮车辆的制动系统的布局。

图2(b)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两轮车辆的制动系统的布局。

图2(c)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又一实施例的两轮车辆的制动系统的布局。

图3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两轮车辆的制动系统的前制动器驱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两轮车辆的制动系统的前制动器驱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图4中描绘的前制动器驱动组件的右侧视图。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主缸体组件沿图5中所描绘的线a-a和线b-b剖切的剖视图。

图7a和图7b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主缸体组件的剖视图和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描述的主题涉及根据本主题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两轮车辆的同步制动系统。

传统上,两轮车辆设置有用于使车辆减速或停止的制动系统。制动系统通常包括至少一个制动器组件,诸如分别用于前轮的前轮制动器组件和用于后轮的后轮制动器组件。这种制动器组件可包括但不限于凸轮杆、铰链销和一对制动蹄。此外,前轮制动器组件和后轮制动器组件中的每个连接到用于驱动的制动杆。例如,制动杆可以耦接到一对制动蹄,用于向两轮车辆的每个车轮施加所需的和若需要的摩擦力。制动杆可以以各种方式连接到制动器组件。例如,制动杆可以通过线缆连接到制动器组件。在这种情况下,线缆的一端可以固定到制动器组件,而线缆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到制动杆。因此,制动杆的驱动可导致制动器组件的驱动,并且随后可以施加制动。

通常,前轮和后轮设置有单独的制动系统。传统的两轮制动系统通常包括用于两个车轮的手动操作的制动器或包括手动操作的制动器和脚操作的制动器的组合。在后一种情况下,通常前轮制动器是手动操作的并且包括安装到两轮车辆的车把上用于驱动的前轮制动杆,而后轮制动器可以通过后轮制动器踏板由脚操作,所述后轮制动器踏板设置在靠近骑乘者的脚踏板。

在制动器的操作期间,通常骑乘者仅应用后轮制动器。这种做法源于这样的事实,即,同时驱动两个制动杆对于骑乘者来说可能是不方便的。另外,当应用前轮制动器时,前轮上的较小重量和朝向前轮传递的重量使前轮突然制动,并且可能导致车辆突然的颠簸。突然的颠簸可能影响骑乘质量并且可能扰乱车辆的平衡和稳定性,从而引发事故。然而,另一方面,施加用于制动后轮的制动力可能必须被限制,以防止车辆打滑。从而,车辆所经历的减速也可能受到限制,并且随后车辆的停止距离可能非常大。

传统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开发了允许通过应用单个制动杆同时驱动前制动器和后制动器的制动系统。这种制动系统能够借助于单个制动力传动构件,例如后轮制动力传动构件,将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的制动操作结合在一起。因此,驱动单个制动力传动构件时,这种制动系统可以允许将制动力施加到车辆的前轮以及后轮。因此,通过驱动单个制动力传动构件,例如后轮制动力传动构件,可以同时应用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除了方便骑乘者之外,这种制动系统可以确保可以增加车辆的减速并且随后可以减小停止距离。此外,如可能理解的,在具有这种制动系统的两轮车辆中,还可以设置前轮制动杆以独立地操作前轮制动器。

此外,在这种传统的制动系统中,来自前轮制动杆和后轮制动力传动构件中的每个的线缆可以连接到前轮制动器组件。在一个示例中,线缆将后轮制动力传动构件连接到前轮制动器组件。类似地,另一线缆将前轮制动杆连接到前轮制动器组件。此外,前轮制动器组件可包括用于支撑每个线缆的凸轮杆和铰链销。因此,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可以通过凸轮杆耦接到前轮制动器组件,并且可以保持与相应的铰链销接触。

在传统的制动系统中,在驱动后轮制动力传动构件时,制动力被分布到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前轮制动器上的重量小于后轮制动器上的重量,前轮制动器所经历的制动力可能比后轮制动器大得多,从而导致车辆的不稳定性。这种情况还可能导致车辆俯冲,即在向前方向上经历颠簸。在这种情况下,骑乘者,例如新手骑乘者,在骑乘时可能会经历不适。另外,各种部件,诸如前叉悬架组件和轮,可能经受严重的负载力,引发过度磨损,并增加车辆的维护成本。

此外,在这种制动系统的操作期间,当骑乘者驱动后轮制动力传动构件时,拉动第一线缆被拉动以驱动前轮制动器组件的凸轮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线缆可以相对于第一线缆和凸轮杆保持静止。从而,凸轮杆的部分可以在铰链销上滑动并与第二线缆接触。

另外,传统的制动系统采用大量的部件和连杆,以将后制动杆件连接到后轮制动器组件和前轮制动器组件。因此,这种制动系统的重量可能非常高。此外,这种具有大量部件的沉重且复杂的制动系统可能需要更多的维护和熟练的劳动。这种情况可能增加车辆的维护成本。另外,由于车辆上缺乏空间,容纳这种庞大的设置会产生问题。因此,传统的制动系统可能会有缺乏整体制动效果、重量增加和高成本的缺陷。

传统上,设置这样的制动系统以提高制动效率,同时相较于具有对制动器两者的独立控制的标准制动系统单独驱动后制动力传动构件。在某些情况下,涉及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的同时操作的这种现有技术制动系统还包括液压控制的前轮制动器,例如液压前盘式制动器。例如,某些制动系统涉及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的同时操作,其中前轮制动器是液压控制的盘式制动器,而后轮制动器是鼓式制动器。在这种制动系统中,前轮盘式制动器由液压流体分配单元液压地控制,该液压流体分配单元具有储存液压制动流体的储液器,当由前轮制动器驱动杆驱动时,该液压流体分配单元分配所需流量的液压制动流体,从而使前轮盘式制动器起作用。

类似地,在这种制动系统中,响应于后轮制动力传动构件的单独的杆能够独立地连接到液压流体分配单元,从而,后轮制动力传动构件的驱动使得能够通过驱动单独的杆分配来自液压流体分配单元的液压制动流体。然而,在这样的系统中,液压流体分配单元设置有单个缸体,用于产生两个机械驱动,例如,由前轮制动杆驱动,以及由单独的杆驱动。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杆的驱动导致另一个杆的自由,从而引起骑乘者不愉快的制动感觉。有时,它也可能导致骑乘者恐慌。

此外,包括通过应用单个制动力传动构件同时驱动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的传统制动系统还可包括两个单独的液压分配单元,每个单独的液压分配单元具有单独的缸体。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单独的液压制动管线,用于独立地驱动前轮盘式制动器。然而,容纳两个单独的液压分配单元和独立的制动管线使得制动系统更加繁冗并且在车辆布局中引起严重的空间限制。这样的制动系统也增加部件的数量和总成本。

本主题的sbs组件使得能够使用单个液压制动管线代替将前制动器组件的制动钳与安装有车把的主缸体组件连接的多个制动管线。因此,本主题的sbs组件提供了紧凑且有成本效益的设计。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缸体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前制动器组件的主缸体和辅助缸体,并且sbs组件被集成为紧凑组件,该紧凑组件能够安装在两轮车辆的车把组件附近。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主题的sbs组件确保sbs组件的驱动不会在另一个设置有独立前制动控制的制动器驱动手柄中产生自由。

此外,本主题的两轮车辆包括液压控制的前制动器组件,其向前轮施加制动力;以及鼓式制动板,其向后轮施加制动力。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后轮的制动力能够通过液压控制后制动器组件施加。此外,在替代实施例中,本主题提供了一种用于三轮车辆的同步制动系统。两轮车辆还设置有手动控制杆,手动控制杆的驱动能够将制动力施加到前制动器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主题的sbs组件能够在被驱动时将力分配在多个制动线缆之间,从而能够同时驱动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在一个实施例中,sbs组件安装在两轮车辆的车把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sbs组件同两轮车辆的后轮制动脚踏板一起安装。两轮车辆设置有主缸体组件,该主缸体组件具有初级缸体/流体腔室,该初级缸体/流体腔室具有活塞并且通过前制动杆和/或sbs组件的驱动而驱动。主缸体组件的输出使得能够驱动液压前制动器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缸体组件还包括二级缸体/流体腔室,其具有与初级缸体的轴线基本上垂直或平行的轴线。二级缸体具有活塞,该活塞由二级驱动杆操作,该二级驱动杆继而由来自sbs组件的机械输入力之一驱动。二级驱动杆枢接在主缸体组件上。流体储液器放置在流体腔室两者的上方并且供应制动流体。储液器经由一个或多个通道连接到二级腔室。二级腔室的输出经由这些一个或多个通道连接到初级流体腔室。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驱动杆由sbs组件机械地驱动。液压前制动器组件由前制动杆独立地驱动,而不受二级驱动杆的驱动的影响。

本主题描述了用于两轮车辆的同步制动系统。同步制动系统包括能够将制动力施加到两轮车辆的前轮的前轮制动器组件。前轮制动器组件包括液压制动钳,液压制动钳用于液压地产生前轮的制动。提供了一种能够将制动力施加到两轮车辆的后轮的后轮制动器组件。后轮制动器组件包括用于产生后轮制动的制动器。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后轮制动器组件可包括鼓式制动器。类似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后轮制动器组件可以机械地产生后轮的制动。本主题的同步制动系统包括前轮制动器驱动组件,其安装到车辆的车把并且通过主缸体组件液压地耦接到前轮制动器组件。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步地驱动前轮制动器组件和后轮制动器组件的同步制动器驱动组件。同步制动器驱动组件通过同步制动线缆连接到主缸体组件,以产生前轮制动器组件的驱动。

本主题的主缸体组件包括主缸体,当通过前轮制动器驱动组件的驱动施加制动力时,主缸体能够使存储在储液器中的制动流体位移。它还包括与储液器流体连通的辅助缸体。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缸体在功能性地耦接到主缸体。当通过同步制动器驱动组件的驱动施加制动力时,辅助缸体能够使制动流体位移。

本主题的主缸体组件包括基本上邻接辅助缸体的杆保持器。杆保持器可枢转地支撑辅助缸体驱动杆,该辅助缸体驱动杆能够通过同步制动器驱动组件驱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主题的辅助缸体设置成其纵向轴线基本上平行于主缸体的中心轴线。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辅助缸体设置成其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于主缸体的中心轴线。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缸体包括主活塞,当由前轮制动器驱动组件驱动时,主活塞能够抵抗主弹簧被推动。类似地,辅助缸体包括辅助活塞,当由同步制动器驱动组件驱动时,该辅助活塞能够抵抗辅助弹簧被推动。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轮制动器驱动组件包括前制动杆,当被驱动时,前制动杆施加力抵抗主缸体的主活塞,从而产生主弹簧的压缩。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制动杆的驱动引起主缸体的驱动腔室中的制动流体被分配到前轮制动器组件的液压制动钳。此外,制动流体通过主进给路径从储液器分配到辅助缸体,并且通过辅助进给路径从辅助缸体分配到主缸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缸体驱动杆的驱动施加力抵抗辅助缸体的辅助活塞,从而产生辅助弹簧的压缩,引起制动流体通过辅助进给路径被分配。

将结合以下描述中的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主题的这些和其他优点。

图1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两轮车辆100的框架结构布局。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本主题的图1中描绘的实施例,两轮车辆100描绘了同步制动系统,更具体地,同步盘式制动系统(sdbs)。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100包括车把组件128,车把组件128两侧由头灯组件(未示出)封闭。在一个实施例中,车把组件128和头灯组件由头管109支撑,头管109从车把组件128朝向前轮105向下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100的主管106从车把组件128-头管109交叉口朝向车辆100的后部向下向后延伸。内燃发动机(未示出)设置形成在主管106与头管109之间的空间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步制动力传动构件114设置在发动机附近并且向下耦接到车辆框架结构以驱动设置在后轮107上的后轮制动器组件118。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100的主管106向后延伸以容纳车辆100的座椅结构(未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轮制动杆104支撑在车把组件128上。更具体地,前轮制动杆104支撑在车把组件128的右手侧。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轮制动软管110将前轮制动杆104连接到前轮制动器组件112,更具体地,连接到液压前制动钳111,也称为前轮制动器组件112的液压前制动器驱动构件。当驱动前轮制动杆104时,前轮制动软管110能够独立驱动前轮制动器组件112。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步前轮制动器驱动构件108和后轮制动器驱动构件116功能性地耦接到同步制动力传动构件114,使得同步制动力传动构件114的驱动引起相应的没有特定顺序的前轮制动器组件112和后轮制动器组件118的同时驱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步前轮制动器驱动构件108和前轮制动软管110(其另一端耦接到前轮制动杆104)连接到前轮制动器组件112的液压前制动钳111。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前轮制动杆104被驱动时,前轮制动器组件112由前制动软管110独立地控制。类似地,同步制动力传动构件114还引起前轮制动器组件112的驱动,独立于前制动杆104驱动。此外,同步制动力传动构件114的驱动还引起后轮制动器组件118的相应驱动。在替代实施例中,同步前轮制动器驱动构件108耦接到前轮制动杆104或耦接到主缸体组件(未示出),使得通过连接到前轮制动杆104或连接到主缸体组件(未示出)的前制动软管110,同步制动力传动构件114的驱动引起前轮制动器112的相应驱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轮制动器112是能够通过在前轮制动杆110附近的主缸体组件(未示出)液压驱动的盘式制动器。在这种结构中,为了驱动前轮制动器组件112,同步制动力传动构件114连接到主缸体组件(未示出)。类似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后轮制动器驱动构件116是后制动杆件116,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后轮制动器驱动构件116是后轮制动线缆。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步前轮制动器驱动构件108沿着车辆100的主管106布置。在替代实施例中,同步制动力传动构件114安装在车把组件128的左侧。

图2(a)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两轮车辆100的制动系统的第一布局200-1。图2(b)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两轮车辆100的制动系统的第二布局200-2。图2(c)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又一实施例的两轮车辆100的制动系统的第三布局200-3。更具体地,制动系统200-1描述了同步盘式制动系统200-1。系统200-1包括前轮制动器组件112和后轮制动器组件118。在一个实施例中,后轮制动器118和本主题的前轮制动器112能够通过同步制动器组件204(也称为同步制动器驱动组件)同步地被驱动。此外,前制动器驱动组件202-1的前轮制动杆104可以被独立地被驱动以应用前轮制动器组件112。类似地,骑乘者可以驱动同步制动器组件204的同步制动力传动构件(未示出),以应用前轮制动器112以及后轮制动器1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前轮制动杆104可设置在车辆100的车把(未示出)的右手侧,而同步制动力传动构件可设置在框架构件(未示出)上,邻接骑乘者的脚踏板(未示出)。在替代实施例中,同步制动力传动构件可设置在车把(未示出)的左手侧。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替代独立地设置前轮制动杆110,制动系统200-1可包括用来独立地应用后轮制动器118的后轮制动踏板(未示出)。因此,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制动系统200-1可以包括后轮制动脚踏板以独立地应用后轮制动器118,并且前轮制动杆104可以用作集成制动器驱动构件,用于应用前轮制动器112以及后轮制动器118。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步前轮制动器驱动构件108和独立前制动软管110可以连接到前轮制动器组件。前轮制动器组件可包括液压前制动钳111,前制动软管110连接到该液压前制动钳111。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步制动器组件204的驱动引起同步前轮制动器驱动构件108的驱动,这继而驱动前制动器驱动组件202-1的主缸体组件,从而使引起液压制动流体通过前制动软管110流至液压前制动钳111。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独立的后制动器驱动构件116,同步制动器组件204的驱动引起了后制动器组件118的独立驱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前制动器驱动组件202-1的主缸体组件包括主缸体和辅助缸体。前制动器驱动组件202-1的辅助缸体设置成其纵向轴线基本上平行于主缸体的中心轴线。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辅助缸体设置成其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于主缸体的中心轴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本主题的另一个实施例,两轮车辆100的制动系统的第二布局200-2包括前制动器驱动组件2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主题的前制动器驱动组件202-2包括具有主缸体和辅助缸体的主缸体组件。前制动器驱动组件202-2的辅助缸体设置成其纵向轴线基本上平行于主缸体的中心轴线。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后制动器驱动组件206设置有脚部操作的同步制动传动构件114,以后制动踏板114形式,当由骑乘者驱动时,同步制动传动构件114通过独立的后制动器驱动构件116(例如后制动杆件116)驱动后制动器组件118,并且同时通过同步制动器驱动构件108驱动的前制动器组件112。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步制动器驱动构件108将制动力从后制动踏板114传动到安装在主缸体组件上的杆,以产生从主缸体组件分配制动流体,从而通过前制动软管110将制动力传动到前制动器组件112。

在替代实施例中,图2(c)示出了两轮车辆100的制动系统的第三布局200-3。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主题的前制动器驱动组件202-3包括具有主缸体和辅助缸体的主缸体组件。前制动器驱动组件202-3的辅助缸体设置成其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于主缸体的中心轴线。

图3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两轮车辆100的制动系统的前制动器驱动组件202-2的立体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前制动器驱动组件202-2安装在车把组件128的右手侧。在一个实施例中,前制动器驱动组件202-2包括主缸体组件102和前制动杆104,前制动杆104可枢转地安装到主杆保持器,主杆保持器邻接主缸体组件102安装在车把128上。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缸体组件102包括副杆保持器126,用于例如围绕枢转点130可枢转地支撑辅助缸体驱动杆120。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缸体驱动杆120通过同步制动线缆108驱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步制动线缆108包括抵靠副杆保持器126的同步制动外部线缆122,而同步制动线缆108的内部制动线缆在铰链接合134处铰接到杆120。

图4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两轮车辆100的制动系统的前制动器驱动组件202-2的立体分解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杆120能够独立地安装在位于杆保持器126内部并且可枢转地支撑至杆保持器126的安装槽中。杆120的一端抵靠设置在主缸体组件102的辅助缸体(未示出)内的可移动活塞(未示出),使得杆120的驱动能够从主缸体组件102分配液压制动流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前制动杆104驱动主缸体组件102的主缸体(未示出),产生前轮制动器(未示出)的独立驱动。

图5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图4中描绘的前制动器驱动组件202-2的右侧视图。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主缸体组件102沿图5中所示的线a-a和线b-b剖切的剖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缸体组件102包括容纳液压制动流体302的储液器326,液压制动流体302通过主进给路径306分配到辅助缸体320。在一个实施例中,主进给路径306倾斜地设置在储液器326与辅助缸体320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缸体320包括沿辅助缸体320的纵向轴线设置的辅助活塞314。每当同步制动器组件(未示出)被驱动并且使杆120推动辅助活塞314时,辅助活塞314能够线性位移。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活塞314的线性位移通过将辅助弹簧316抵抗辅助缸体320的内壁推动而抵抗辅助弹簧316施加制动力。辅助活塞314抵抗辅助弹簧316的任何向前移动都导致辅助进给通道318的关闭并使得仅辅助补给通道322保持打开。

来自辅助缸体320的液压制动流体302流经辅助进给路径324。经过辅助进给路径324的制动流体302被允许通过主进给通道312和主补给通道310进入主缸体304。经过通道310、312两者的制动流体302的通道确保了在杆120的驱动期间主缸体304内的压力得以保持,并且在主缸体304的驱动腔室330内的制动流体302被分配给前制动钳(未示出),以在前轮制动器(未示出)上产生制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制动杆104的驱动引起设置在主缸体304内的主活塞308的驱动,这进一步引起主活塞308抵抗主弹簧328线性地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活塞308的向前位移引起主进给通道312关闭,并且从而防止制动流体302从辅助进给路径324分配到驱动腔室330中,并且引起来自驱动腔室330的制动流体302分配到前制动钳(未示出),以在前轮制动器(未示出)上产生制动力。

图7a和图7b示出了根据本主题实施例的主缸体组件102的截面图和立体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储液器326基本上设置在主缸体304上方,并且辅助缸体320基本上设置在主缸体304下方。在一个实施例中,杆保持器126与辅助缸体320一体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缸体320设置成其纵向轴线基本上平行于主缸体304的纵向轴线。在替代实施例中,辅助缸体320设置成其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于主缸体304的纵向轴线。

尽管已经参考本主题的某些实施例相当详细地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其他实施例也是可能的。而且,特征如同同步制动系统200-1、200-2、200-3的实施例被公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