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垫/卧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0947发布日期:2019-03-16 01:1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坐垫/卧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垫/卧垫。



背景技术:

在不同实施方式中众所周知,坐垫/卧垫特别地作为童车的组成部分。因此,除了用于新生儿和婴儿的常见的具有卧式盆(liegeschale)的卧式童车以外,还有例如所谓的坐式童车,在其中幼儿可以以基本上直立的姿势坐着。在这些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机构或折叠机构(诸如现有的靠背和可选的踏板),使得有可能儿童也可采取卧姿或睡姿,这在大部分时候是可行的。

在这种情况下,典型的童车包括具有推柄的车架,其中车架与卧榻装置和/或座位装置连接,并且通常具有三个或四个滚轮。在这种情况下,滚轮大多可旋转地悬挂在固定的轮轴上。在大多数已知的实施方式中,还在卧榻装置和/或座位装置上或在车架上设置可调节的遮蓬,其用作遮光和/或防风和防雨。

由现有技术还可知可推动的三轮车或可推动的滑动车,从而可以运输儿童,并同时激发儿童自己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可推动的三轮车或可推动的滑动车承担玩耍功能和运输功能。

此外,由专利文献cn8620816u可知一种用于幼儿的童车,其中座位装置被构造为马的形状,并且其中车架包括复杂的驱动连杆,通过该驱动连杆可使轮处于运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连杆被构造为,使得在马头部重复的、交替的向前和向后指向的运动中产生轮的持续运动,通过该持续运动来追求马的步进运动。然而,专利文献cn8620816u的童车的缺点表明了,马的步进运动是通过在头部处重复的拉动和推动而产生或模仿的。然而,该运动模式不符合逼真的运动,例如在骑马中实现的那样。

改善儿童身体紧张的、主动的就坐,例如在骑马中实现的那样,未被已知童车开发,使得尽管存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解决方案但仍有如下需要,即对坐式童车或骑马式童车进行继续开发,从而允许和支持健康的就坐以及自然的和对儿童有利的增强肌肉。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童车,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并特别支持健康的就坐,并且尽可能地以玩耍和对儿童有利的方式影响儿童的肌肉(特别是背部肌肉)的强化。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装置解决。本发明的其它有利方面、细节和实施例由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以及附图得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坐垫/卧垫,其包括至少两个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坐垫/卧垫元件和至少一个支承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支承元件与坐垫/卧垫元件连接为,可产生坐垫/卧垫元件相对于彼此的运动。

特别地,利用本发明的坐垫/卧垫来支持和促进健康的就坐和座位。通过指定和为此设置的支承元件与坐垫/卧垫元件的连接,它们相对于彼此运动,由此刺激坐着或躺着的人,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肌肉(特别是躯干肌肉或背部肌肉)来补偿坐垫/卧垫的运动。这最终影响肌肉强化和肌肉增强,而不最终导致改善的身体姿势,并且因此可最终防止姿势损伤。

优选地,设置至少四个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坐垫/卧垫元件。同样优选地,将坐垫/卧垫元件通过为此设置的弹性元件(特别是通过弹簧元件)可相互运动地连接。作为弹性元件,可以使用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任意类型的带状、棒状或条状、或者基本上球形或椭圆的元件,只要通过这些元件可建立坐垫/卧垫元件的运动的但安全的连接即可。特别优选地,将具有给定弹力或张力的弹簧元件用于运动地连接坐垫/卧垫元件。为了特别是在使用弹簧元件时防止潜在的伤害危险,弹簧元件优选地设置有罩,例如,设置有由织物制成的罩。

例如,支承元件可以是坐式车/卧式车(特别是童车)的框架支柱、支腿(standbeine)或弹性连接元件。根据本发明的理解,支承元件用作坐垫/卧垫元件的支座。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每个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坐垫/卧垫元件通过各自的至少一个弹性连接元件(特别是橡胶元件)与球形的下部连接,其中球形下部运动地支承在中空球形的碗件(schale)中,并且该中空球形的碗件与用以在垫上竖起的至少一个竖立元件连接。特别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竖立元件配备有弹簧元件。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坐垫/卧垫用作座椅的支承在球体上的座面。

根据本发明的替代的优选实施方式,坐垫/卧垫与靠背连接,其中每个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坐垫/卧垫元件与至少一个用于在垫上竖起的支腿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同样将本发明的坐垫/卧垫用作座椅的座面。

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支腿可配备有弹簧元件。特别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支腿可与至少一个驱动元件连接为,支腿通过驱动元件彼此独立地可处于向上和向下运动中。优选地,向上和向下运动是具有任意组合的竖直和水平方向分量的复杂运动模式,使得向上和向下运动在本发明中被理解为三维运动模式。例如,三维运动模式具有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指向的方向分量,并且还可特别优选地可包括横向运动分量或翻转运动。借助驱动元件生成的支腿的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被直接传递到坐垫/卧垫元件上或被引导到其中,使得坐垫/卧垫的运动可驱动,优选地可控制。利用该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座椅,该座椅可有利地用于理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坐式车/卧式车,其具有如上限定的坐垫/卧垫,其中坐式车/卧式车具有至少一个车架和至少一个配备有坐垫/卧垫并耦接到车架上的座位装置/卧榻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车架包括至少两个轮杆和与轮杆连接的滚轮。坐垫/卧垫的每个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坐垫/卧垫元件通过至少一个框架支柱耦接到车架。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坐式车/卧式车的特征在于,每个轮杆可围绕所连接的滚轮的旋转轴旋转,并且配备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旋转轴外的、用于耦接框架支柱的耦接装置,其中通过滚轮的旋转运动可产生轮杆的旋转,并且其中借助框架支柱耦接到轮杆的耦接装置上,将所产生的轮杆的旋转转换为至少两个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坐垫/卧垫元件的相反的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优选地,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是具有竖直和水平方向分量的复杂运动模式,使得向上和向下运动在本发明中被理解为三维运动模式。例如,三维运动模式具有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指向的方向分量,并且还可特别优选地包括横向运动分量或翻转运动。

特别地,本发明的坐式车/卧式车是适于运输儿童的车,例如是可推动的童车或可拉动的童车,例如儿童自行车拖车。在这种情况下,座位装置/卧榻装置提供卧面和/或座面。

轮杆被理解为本发明的车架的部分,这些部分被设置为用于轮悬架并且优选地分别将两个轮相互连接。在本发明的坐式车/卧式车中,优选地,前轮杆设置有前滚轮,以及后轮杆设置有后滚轮。根据本发明的理解,轮杆可被理解为用于滚轮的紧固装置或紧固杆,其中滚轮紧固到轮杆,使得轮杆可通过滚轮的旋转运动而处于转动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轮杆的转动轴或旋转轴与滚轮的旋转轴重合。例如,该描述的轮杆的转动可通过与轮杆固定连接的滚轮来实现(这些滚轮相对轮杆固定地并且不扭转地(verdrehungsgesichert)安装),或通过可固定的滚轮来实现(这些滚轮仅在预设的固定位置相对轮杆固定地并且不扭转地安装)。在本申请的意义下,轮杆可由此承担机轴的功能。在可固定的滚轮的情况下,处于滚轮的空转位置的轮杆还可承担简单的、固定的轴的功能。

轮杆还具有用于连接框架支柱的耦接装置,使得轮杆因此还用作座位装置/卧榻装置的耦接机构。布置在旋转轴外的耦接装置可构造为不同形式,并且在本发明中还理解为耦接位置、耦接点、耦接件或耦接元件。在本发明的意义下,轮杆配备有耦接装置或者还配备有耦接型材。通过设置在轮杆上的耦接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只须满足,实际的耦接点或联接点或耦接位置或联接位置位于轮杆的旋转轴外。

在推动或拉动坐式车/卧式车时,滚轮通过向前运动而处于旋转运动中。在本发明的坐式车/卧式车中,现在同样可通过该滚轮的旋转运动使轮杆处于围绕同一旋转轴的转动中。借助布置在旋转轴外的轮杆的耦接装置,座位装置/卧榻装置联接到轮杆上,使得通过滚轮的旋转运动产生的轮杆的转动可转换或转化或转变为至少两个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坐垫元件/卧垫元件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坐垫元件/卧垫元件的运动首先是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它们还包括水平的运动分量。在这种情况下,坐垫元件/卧垫元件相反地或反向地运动,即,分别彼此相反地向上和向下运动。

特别有利地,利用本发明的坐式车/卧式车在向前运动期间,通过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坐垫元件/卧垫元件的相反的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可使卧面和/或坐面(儿童躺或坐在其上)处于运动状态,使得例如颠簸或波浪式的运动被模仿,以使儿童适应于例如“被支撑(getragen-werdens)”的平静感觉。此外,还支持所谓的主动坐,其中儿童通过激活躯干肌肉而例如试图平衡卧面和/或坐面的运动。

优选地,座位装置/卧榻装置呈具有构成座位区域的躯干6a的动物身体的形式被构造,其中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坐垫/卧垫元件被构造为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躯干段。特别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四个躯干段,并且用于将躯干段耦接到车架的轮杆上的框架支柱是与躯干6a连接的动物身体的四肢。

优选的具有动物身体形式的座位装置的坐式车/卧式车基本上是坐式或骑式童车,其中成骑姿的儿童可坐在被呈动物身体形式构造的座位装置上,例如,像坐在小马上一样。通过动物身体的四肢(例如在四腿的情况下四肢分别代表两个前腿和后腿或前肢和后肢),动物身体耦接到车架的轮杆并且进而通过这些轮杆间接地耦接到滚轮。可通过伸长的四肢实现,期望的和与地面充分隔开的针对儿童的座位高度。在本发明的意义下,术语肢可理解为任意形式的突起、凸出部、末端部或外翻部,其突出躯干的基体或突出躯干的外表面。

至少两个躯干段可关于表示动物身体的身体纵向轴的主轴并排地或相继地布置。视布置的不同,躯干段相应地限定右躯干段和左躯干段或者前躯干段和后躯干段。为了实现尽可能逼真和吸引人的动物身体的设计,躯干段优选地设置有罩或套,并且因此当在外部观察童车时躯干段不是可见的。额外地,罩可衬有软性材料和/或躯干段可配备有垫充料。

特别有利地,在推动坐式车/卧式车时可在躯干段的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的条件下追求或模仿诸如在动物的前进运动时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坐在坐式车/卧式车上的儿童被促成一种骑马的感觉。因此,本发明的坐式车/卧式车不仅是用于儿童的运输设备,还同时是娱乐设备、玩乐设备和运动设备。由本发明的坐式车/卧式车得出特别的优点,即促进了儿童的直立姿势,也促进了坐着的儿童的自身运动,其中儿童对在动物身体中所产生的运动作出响应、被刺激。本发明的坐式车/卧式车因而迎合儿童的玩乐本能以及儿童的运动欲望。同时,利用本发明的坐式车/卧式车以相应的对儿童有利的方式增强儿童的肌肉,由此可促进儿童的改善的、特别是保护脊柱的姿势。

为了以尽可能逼真的方式追求动物运动(特别是四腿的运动)并且由此增强骑着的儿童的骑行感受,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躯干6a具有至少四个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躯干段。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躯干段关于代表动物身体的身体纵轴的主轴成对地相继地布置,并且因此构成两个前躯干段和两个后躯干段。优选地,每个躯干段分别通过肢连接到车架上。优选地,可特别好地效仿动物的跑步姿态和走步姿态。因此,例如在马奔驰时,可在前、左躯干段和后、右躯干段向下运动期间,将前、右躯干段与左、后躯干段同时向上运动,反之亦然。

优选地,躯干段通过为此设置的弹性元件(特别是弹簧元件)可相互运动地连接。作为弹性元件,可以使用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任意类型的带状、棒状或条状、或者基本上球形或椭圆的元件,只要通过这些元件可建立躯干段的运动的但安全连接即可。特别优选地,将具有给定弹力或张力的弹簧元件用于运动地连接躯干段。为了特别是在使用弹簧元件时防止潜在的伤害危险,弹簧元件优选地设置有罩,例如设置有织物制成的罩。

同样地可以想象,各个躯干段相互连接为,以给定方式布置的躯干段与弹性的可硬化的塑料材料的间隙或接合处(fuge)被注塑(ausspritzt),并且借助硬化的但仍具有弹性的塑料材料导致运动的连接。

还得出特别的优点是,每个滚轮与轮杆可固定地连接,其中每个滚轮在给定的空转位置旋转运动地安置在轮杆上并且在给定的固定位置相对轮杆不扭转地固定并由此固定地布置到轮杆。空转位置由此表现出一种静止位置,在该位置轮杆通过滚轮的旋转运动不处于转动状态中。在该空转位置或静止位置,滚轮的旋转运动与轮杆分离并且不进行躯干段的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因此,在空转位置,躯干6a中的运动断开、脱离或关闭,使得处于空转位置或静止位置的本发明的童车还对于运输睡眠状态的或睡着的儿童是特别有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每个轮杆沿着各自的旋转轴延伸,并且构造有呈第一耦接段形式的至少一个耦接装置,其中第一耦接段包括基本上平行于旋转轴延伸的第一耦接轴。与旋转轴同轴地延伸的轴段连接到耦接段。额外地,每个轮杆特别优选地具有第二耦接段,其中第二耦接段具有基本上平行于旋转轴延伸的第二耦接轴。根据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耦接轴同样彼此平行地延伸。特别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和第二耦接段关于旋转轴相对置地布置,并且与这些轴段对齐,使得旋转轴以及第一和第二耦接轴被纳入在共同的平面中。

耦接段可在本发明中还理解为基本上成u形的轮杆凸部或弓形部,其优选地关于旋转轴相对置。可选地,凸部或弓形部还可相互交错地布置,并且使得旋转轴和第一耦接轴纳入到第一平面中,并且旋转轴和第二耦接轴纳入到第二屏幕中,其中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沿着旋转轴相交并且围成例如约90°的给定角度。根据另一替代实施方式,凸部或弓形部可被布置为,使得第一耦接轴和第二耦接轴在共同的轴中重合。

为了将四肢连接到轮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设置轴环式(manschettenartige)的套筒元件,其中轴环式的套筒元件与肢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并且其中在每个轴环式的套筒元件中优选地分别可旋转地接纳一个轮杆的耦接段。轮杆、特别是轮杆的耦接段,可旋转地或者还滑动地安置在轴环式的套筒元件上,使得轮杆围绕旋转轴的转动可轻易和畅通无阻地实现。

通过上面描述的耦接段与轴环式的套筒元件相结合(用于将动物身体耦接到轮杆)的优选的构造和布置,可利用本发明的童车根据骑行的方式模仿特别是向前运动。在向前推动童车时,滚轮被移动并且处于旋转运动状态。滚轮的旋转运动进而引起轮杆的转动。借助旋转运动地安置在轴环式的套筒元件中的耦接段,轮杆的转动运动最终传递到所耦接的肢上并且同时转换为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它们通过肢被引入到躯干段中。

躯干段由此相反地运动,特别是相对于彼此向上和向下运动,因此,动物躯干6a(特别是动物背部)的运动在其向前运动时被模仿。显然,在本发明的意义下的相反的向上和向下运动代表较复杂运动模式的局部运动,其中通过轮杆的转动使得躯干段不只竖直运动。轮杆的旋转促成耦接段围绕旋转轴的旋转,除了竖直运动以外,其还可进而将沿着水平方向的运动部分引入到躯干段中。

特别优选地,在肢的区域中设置阻尼元件(特别是关节元件),这些阻尼元件用于缓冲或抑制躯干段的运动。优选地,阻尼元件(特别是关节元件)布置到类似于天然动物骨骼的关节的肢中,例如,类似于动物的跳跃关节、踝关节(fesselgelenk)、肘关节(karpalgelenk)或膝关节。通过阻尼元件可特别地避免动物身体的躯干6a的急冲式的、猛烈的运动。同样地,事实证明,如果肢铰接到躯干段,则对于产生尽可能逼真的、有弹性的运动或对于循环的(rundes)柔性的运动模式特别有利。这特别可利用运动的或弹性的或铰接的紧固装置来实现。

特别优选地,动物身体是马身体,其中利用由于童车的行驶运动而产生的相反指向的躯干段的运动可追求马的步态。例如,可通过轮杆的耦接段的给定布置来模仿马的步进运动或小跑运动或疾驰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替代的优选实施方式,每个轮杆被构造为两件式,其中第一和第二轮杆部分通过为此设置的插元件插接在一起,以构造轮杆。例如,通过轮杆的两件式构造可以实现,轮杆的耦接段的布置相互改变并且由此从一个步态转变为另一步态。

为了保护坐在童车上的儿童可以免受天气影响,例如阳光、雨或风,优选地在童车上额外设置遮蓬,其中该遮蓬紧固在座位装置上或紧固在车架上,并且其中遮蓬优选地被构造为可折叠和/或可曲折。

由于安全性和舒适度原因,优选地在座位装置的区域中额外设置靠背,其中靠背被优选地构造为可调节。例如,靠背可被构造为,可将靠背从坐姿位置通过优选地多个级调节到卧姿位置。特别是在可通过滚轮的空转位置来分离或关闭躯干段的运动的实施方式中,可调整到卧姿位置的靠背特别有利,因为可以实现用于睡眠的儿童的卧面。

例如,靠背还可设置有坐姿段,其可特别优选地被构造为鞍的形式。侧面的支承扶手提供了对于儿童的额外的安全性,侧面的支承扶手可同样存在于座位装置的区域中。在替代实施方式中,还可设置相应的座位辅助件,其布置在躯干的区域中。

附图说明

下面应根据结合附图的实施例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a粗略地示意性示出了四个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坐垫/卧垫元件的立体图;

图1b示出了四个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坐垫/卧垫元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坐垫/卧垫的高脚椅的侧视图;

图3在简化示意图中示出了童车的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造成动物身体形式的座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5a示出了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躯干段和车架的示意性截图;

图5b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躯干段和车架的示意性截图;

图6示出了车架的实施方式的透视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a和图1b中,单独示出借助弹性元件10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坐垫/卧垫元件7a、7b、7c、7d,其中坐垫/卧垫元件7a、7b、7c、7d在图1a中在立体图中示出并且在图1b中在俯视图中示出。在图1b的示例中,四个坐垫/卧垫元件7a、7b、7c、7d借助被构造为基本成十字形的弹性元件10相互连接,而在图1a中四个弹簧元件10被设置为用于分别连接相邻布置的坐垫/卧垫元件7a、7b、7c、7d。

各个坐垫/卧垫元件7a、7b、7c、7d被构造为基本上成方形,其中相应的倒圆和/或削角设置在边或棱上,以确保用户舒适的基本形状。关于主轴ha,相继地布置前面的一对坐垫/卧垫元件7a、7b和后面的一对坐垫/卧垫元件7c、7d,其中所述前面的一对坐垫/卧垫元件7a、7b被设置为用于与前面的一对支承元件8.1、8.2(见图2)连接,并且所述后面的一对坐垫/卧垫元件7c、7d被设置为用于与后面的一对支承元件8.3、8.4(见图2)连接。每个坐垫/卧垫元件7a、7b、7c、7d还具有用于支承元件的紧固装置11。在图1a的示例中,紧固装置11分别在侧面布置到坐垫/卧垫元件7a、7b、7c、7d上。

图2在简化示意图中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坐垫/卧垫的高脚椅的侧视图。由四个坐垫/卧垫元件7a、7b、7c、7d构造的坐垫/卧垫与靠背16连接,其中每个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坐垫/卧垫元件7a、7b、7c、7d与用于竖立在垫上的支腿8.1、8.2、8.3、8.4连接。此外,在靠背16上安装侧面支承扶手17。在该实施方式中,坐垫/卧垫用作座椅的座面。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支腿8.1、8.2、8.3、8.4可配备有弹簧元件(未示出)。支腿8.1、8.2、8.3、8.4与布置在基座元件18中的驱动元件19连接为,支腿8.1、8.2、8.3、8.4可通过驱动元件19彼此独立地处于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中。优选地,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是具有任意组合的竖直和水平方向分量的复杂运动模式,使得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在本发明中被理解为三维运动模式。三维运动模式具有例如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指向的方向分量,并且可特别优选地还包括横向运动分量或翻转运动。借助驱动元件19产生的支腿8.1、8.2、8.3、8.4的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直接传递到坐垫/卧垫元件7a、7b、7c、7d上或导入到它们中,使得坐垫/卧垫的运动是可驱动的,优选为可控制的。利用该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座椅,该座椅可有利地用于理疗。

图3在简化示意图中示出了童车1的图示。童车1具有车架2和耦接到车架2的座位装置3。座位装置3被构造为呈动物身体6的形式,其中在示例中是马身体。

马身体6包括躯干6a、头部12和四肢8.1、8.2、8.3、8.4,这些四肢代表马身体6的前腿和后腿。还称为躯体的躯干6a构成用于儿童的座位区域,使得儿童可骑坐在马身体6上。例如,头部12可承担保险功能或支撑功能,因为儿童可舒服地抓住头部。可选地,可例如额外地在头部12上设置特别的扶手或扶带。

车架2包括至少两个轮杆4(在图1中不可见,见图4a、4b)和与轮杆4连接的滚轮5。车架2还包括推抓件9,该推抓件在示例中被构造为可调节,使得出于对于推动童车1的人来说舒适的臂姿势或手姿势的目的而可个别地调整。尽管为清楚起见而未在图3中示出,但在童车1上还可设置遮蓬作为遮光、防风和/或防雨,其中遮蓬被优选地构造为可调节,特别是可折叠和/或可曲折。同样优选地,在躯干的区域中布置座位辅助件,该座位辅助件被构造为例如呈鞍的形式。

图4以截图的方式在侧视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被构造为马身体6的形状的座位装置3。为了实现尽可能逼真以及特别是使儿童感兴趣的马身体6的外观,相应形成的马身体6设置有毛皮式的、织物的罩或套。特别是在躯干的构成儿童的座位区域的那个区域中,衬有毛皮式的、织物的罩或套,该罩或套另外具有柔软的优选为至少部分弹性的材料,例如具有泡沫式的材料。特别地,由此提供了柔软和舒适的座面,以及用于儿童的腿部的柔软的侧面的接触面或支承面。

根据本发明,躯干6a包括至少两个可相互运动地连接的躯干段7a、7b、7c、7d,它们由于毛皮式的、织物的罩或套而从外部不可见,并且因此在图4中以虚线示出。在图4的示例中,躯干6a包括四个躯干段7a、7b、7c、7d,它们关于马身体6的构成身体纵向轴的主轴ha成两对地相继地布置。在这种情况下,在图4中示出的躯干段7a代表前、左躯干段,并且示出的躯干段7c代表后、左躯干段。类似地,示例的躯干6a具有右、前躯干段以及右、后躯干段,然而它们在图4的侧视图中不可见。

躯干段7a、7b、7c、7d由基本上为固体的材料制成,在当前示例中,其由硬橡胶制成。通过在当前示例中被构造为呈弹簧元件的形式的弹性元件10,躯干段7a、7b、7c、7d相互可运动地连接。弹簧元件10通过适合的紧固器件紧固到各相互连接的躯干段7a、7b、7c、7d上,并且还被设计和设置为,允许躯干段7a、7b、7c、7d的互反指向的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v1、v2。在本发明中,躯干段7a、7b、7c、7d的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v1、v2也可理解为互相相反地或反向的运动,其特别具有竖直和水平的方向分量,使得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在本发明中可被理解为三维运动模式。

马身体6具有四肢8.1、8.2、8.3、8.4,其中肢8.1和8.3代表马身体6的左前腿或左后腿。四肢8.1、8.2、8.3、8.4借助为此设置和布置的紧固装置11与躯干段7a、7b、7c、7d连接,其中左前腿8.1与前、左躯干段7a连接,并且左后腿8.3与后、左躯干段7c连接。在示例中,四肢8.1、8.2、8.3、8.4通过铰接的紧固装置11铰接到躯干段7a、7b、7c、7d。

为了改善的座位舒适度还由于安全性的原因,示例的座位装置3还包括可调节的靠背16以及侧面支承扶手17,通过它们可额外地支承儿童和保护儿童。靠背16可如本发明所示,被构造为与座位段16’连接,其中座位段16’具有例如鞍的形状。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所连接的前肢8.1、8.2的前躯干段7a、7b和车架2的示意性截图。前肢8.1、8.2在构成躯干段7a、7b的下侧的区域处与躯干段7a、7b连接。根据本发明,每个轮杆4可围绕滚轮5的旋转轴da旋转并且具有耦接装置,该耦接装置布置在旋转轴da外,使得由于马身体6相应地耦接到耦接装置上,而通过滚轮5的旋转运动d产生的轮杆4的转动r可转换为躯干段7a、7b的互相相反的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v1、v2。

此外,沿着滚轮5的旋转轴da延伸的车架2的轮杆4具有:第一和第二耦接段4b、4b’,这些耦接段用于耦接肢8.1、8.2;以及连接到耦接段4b、4b’上的轴段4a。轴段4a与旋转轴da同轴地延伸,并且第一和第二耦接段4b、4b’具有基本上平行于旋转轴da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耦接轴ka1、ka2,其中第一和第二耦接轴ka1、ka2同样彼此平行地定向。第一和第二耦接段4b、4b’关于旋转轴da相对置地布置,并且与轴段4a对齐,使得旋转轴da以及第一和第二耦接轴ka1、ka2被纳入在共同的平面中。在本发明中,第一和第二耦接段4b、4b’还可被理解为基本上成u形的凸状或弓形或u形的耦接型材,它们关于旋转轴da相对置。

为了有效地将肢8.1、8.2耦接到轮杆4上,设置轴环式的套筒元件13,其中在每个轴环式的套筒元件13中可旋转地或旋转运动地安置一个耦接段4b、4b’。通过上面描述的优选的耦接段4b、4b’的构造和布置,由于肢8.1、8.2通过轴环式的套筒元件13的耦接实现了,在轮杆4围绕旋转轴da转动r时躯干段7a、7b彼此相反地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

图5b的实施方式与图5a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轮杆4被构造为两件式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轮杆部4.1、4.2。第一和第二轮杆部4.1、4.2通过为此设置的插元件14插在一起并连接,以构造轮杆4。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耦接段4b被构造在第一轮杆部4.1中,并且第二轮杆部4.2具有第二耦接段4b’。通过插元件14可将两个轮杆部4.1、4.2以相互不同的定向或以各种姿势相互连接。例如,两个轮杆部4.1、4.2这样连接,使得旋转轴da和第一耦接轴ka1被纳入在第一平面中并且旋转轴da和第二耦接轴ka2被纳入在第二平面中是可行的,其中第一和第二平面在旋转轴da的区域中相交。可选地,可实现两个轮杆部4.1、4.2的连接为,第一和第二耦接轴ka1、ka2在共同的轴中重合。

通过两个设置的轮杆4(即,前和后轮杆4)的相应布置,特别是鉴于耦接段4b、4b’的各自的取向和定向,可在推动童车1时模仿例如特定的马的步态。根据示出了车架2的粗略示意性前透视图的图6,应该例如示出前和后轮杆4的布置,利用它们可模拟马疾驰运动。

在向前推动童车1时,由于滚轮5的旋转运动d和由轮杆4围绕各自的旋转轴da旋转r所促成的,同时使前、右肢8.2和后、左肢8.3向下运动,以及使前、左肢8.1和后、右肢8.4向上运动,恰如一匹奔跑的马。借助根据图4b示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两件式构造的轮杆4,可根据意愿而从一个步态转换到另一个步态,并且还例如模仿步进运动和碎步运动。

附图标记列表

1童车

2车架

3坐垫/卧榻装置

4轮杆

4.1第一轮杆部

4.2第二轮杆部

4a轴段

4b第一耦接部

4b’第二耦接部

5滚轮

6动物身体

6a躯干

7坐垫/卧垫

7a–7d坐垫/卧垫元件

8.1–8.4支承元件

9推抓件

10弹性元件

11用于支承元件的紧固装置

12头部

13轴环式的套筒元件

14插元件

15阻尼元件

16靠背

16’座位段

17侧面支承扶手

18基座元件

19驱动元件

d滚轮的旋转运动

da旋转轴

ha主轴

ka1第一耦接轴

ka2第二耦接轴

r轮杆的转动

v1向上运动

v2向下运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