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握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6889发布日期:2019-04-23 21:35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握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握把结构,特别是一种可以插设在一车架把手上的自行车握把。



背景技术:

一台自行车,除了齿轮机构与车架外,自行车的握把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除了握把会与人体直接接触外,许多车型在骑乘时,上半身的重量会直接通过手臂直接施力在握把上,一个好的握把可以提升骑乘体验。

然而,目前坊间的握把大多一体成形然后套设在车架把手上,对于不同的客层的使用需求,皆需要另外开模制造,在备料上无疑增加许多成本。

此外,亦有见到厂商将握把末端增设一电子模块,其用来发光来增加酷炫效果或执行特定应用,但结构上大多与握把结构本身无关系,是两个独立的元件,充其量只是一个锁固在握把的配件,徒增制造成本。

因此,是否有一种自行车握把的结构,能够客制化以顺应更多不同的应用环境,亦不需要另外复杂电路拉线或担心讯号干扰的问题,可以直接使用具有不同功能的电子元件,大幅降低安装成本,并可以整合多元配件至单一的自行车把手上,无疑是相关业界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当前自行车握把的缺点,本案发明人极尽思量,终于开发出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范畴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握把的结构改良,通过二件式结构的方式安装在一自行车的车架把手上,来达到高度客制化的弹性与组装方便的优势。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自行车握把包括一杆体及一套体。杆体一端为一中空管体,中空管体套设在一自行车的一车架把手,杆体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至少一延伸件。套体包覆盖设杆体,并对应延伸件的位置形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至少一功能模块,套体对应延伸件的另一端对应设置有一操作区,操作区电性链接功能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范畴在于提供一种可扩充设置电池或更多电子元件容置空间的自行车握把。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自行车握把一杆体及一套体。杆体内部在一第一端连接设置一容置槽,容置槽的外壁与杆体的内壁形成一插槽,以供一自行车的一车架把手插设在插槽内,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延伸件。套体包覆盖设杆体,并对应延伸件的位置形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至少一功能模块,套体对应延伸件的另一端对应设置有一操作区,操作区电性链接功能模块。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自行车握把可以客制化顺应更多不同的应用环境,亦不需要另外复杂电路拉线或担心讯号干扰的问题,可以直接使用具有不同功能的功能模块,大幅降低安装成本,并可以整合多元配件至单一的自行车把手上。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行车握把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行车握把组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自行车握把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自行车握把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杆体

2套体

5车架把手

10延伸件

11凸肋

12走线槽

13通孔

20容置空间

21插槽座

22操作区

24环槽

25扣环

26通孔

27螺丝元件

30功能模块

31发光元件

4杆体

40容置槽

41插槽

42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行车握把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行车握把组合后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面线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一自行车握把包括一杆体1及一套体2。

如图1及图2,杆体1一端为一中空管体,中空管体套设在一自行车的一车架把手5,杆体1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至少一延伸件10。

另搭配参考图3所示,套体2包覆盖设杆体1,并对应延伸件10的位置形成一容置空间20,容置空间20内设有至少一功能模块30,套体2对应延伸件10的另一端对应设置有一操作区22,操作区22电性链接功能模块30。

在一实施例,容置空间20内设有两个对向的插槽座21,各插槽座21插设有一发光元件31,发光元件31电性链接功能模块30,操作区22可为一按钮,以供用户按压以驱动发光元件31。

其中,套体2对应插槽座21的位置开设有一镂空窗(图中未示)。镂空窗用以导出发光元件31所发射出的光线。

请参考图1及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杆体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套体2为一软性材质所制,包括但不限于橡胶材质。如图4所示,杆体1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一凸肋11及至少一走线槽12。当套体2包覆盖设杆体1时,凸肋11可提供较好的摩擦力,以稳固且紧配套设在杆体1上。本案领域具有通常技艺人士所知悉,套体2内壁亦可对应凸肋11设置有一个引导沟槽(guidingslot),以方便杆体1与套体2的组合。

走线槽12可作为操作区22与功能模块30走线区域,或是可将一电连接线自功能模块延伸出杆体1,并且通过盖体2的覆盖套设,其可隐藏与保护电连接线。因此,完全不需要担心复杂的配线或因把手结构的受限而产生无法安装的窘境。

此外,本说明书与图式虽未详细绘制电子元件的功能模块或其他电子元件,但在本发明的具有通常技艺人士应能知悉,在应用本发明的结构设计下,皆可将适合大小的电子元件放在其中。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套体2对应操作区22位置还包括一环槽24,以设置一扣环25稳固锁固套体2与杆体1在车架手把5上。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扣环25为一c型扣环,环槽24与杆体1设有对应的至少一通孔26,13,通过一螺丝组件27(例如:螺丝与螺母)将扣环25稳固锁固套体2与杆体1在车架手把5上。

请参考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自行车握把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似,其差异在于杆体增设一容置槽,可供扩充设置电池或更多电子元件容置空间的自行车握把。

如图5所示,杆体4内部在一第一端连接设置一容置槽40,容置槽40的外壁与杆体4的内壁形成一插槽41。车架把手5可沿着插槽41卡合在杆体4内。容置槽40开口处与容置空间20连通,以使得容置槽40可设置一电池(图中未示)或是其他电子元件,与功能模块30或发光元件电性链接。

请参考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自行车握把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杆体4的容置槽40底部开设一开孔42,以使得自行车把手内部空间得以导通,此好处在于可以让左右把手的握把互通,线路可以自设置在两端的握把通过车架把手的金属杆体内部相互连结。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顺应更多不同的应用环境,不需要另外复杂电路拉线或担心讯号干扰的问题,可以直接使用具有不同功能的电子元件,大幅降低安装成本,并可以整合多元配件至单一的自行车把手上。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方法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