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自行车自动停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0015发布日期:2018-11-20 20:3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立式自行车自动停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自行车自动停放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随着群众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自行车作为一种时尚、健康、环保的健身方式又重新在群众之中流行,随之而来的就是自行车的停放问题,无论是在大型场所(例如小区、道路、学校)还是小型场所(例如家中),水平放置的自行车均大量占用了有限的现有空间,给予行人及行车带来一定阻碍,严重时甚至造成交通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空间利用率、取放省力的吊装式共享单车停车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升降轨道、前轮锁定座、推板、推板锁定机构、轮前锁定机构、轮后锁定机构及升降助力机构,所述的升降轨道沿竖向设置于机架,所述的前轮锁定座滑移于升降轨道,所述的前轮锁定座沿纵向设置有供推板滑移的推板滑槽,所述的推板滑槽前端设置有与推板相抵的限位板,所述的推板与限位板相抵时推板锁定机构将推板相对前轮锁定座的位置进行锁定,所述的轮前锁定机构包括立柱及锁定环,所述的立柱沿竖向固定于推板并与自行车前轮的前端相抵,所述的锁定环为u形构件并固定于立柱,所述的锁定环的u形开口朝向自行车前轮,并设置有在锁具驱动下进行伸缩的锁定杆,所述的锁定杆将锁定环的u形开口封闭,构成与前轮前部胎体形状相适配的前锁定腔,所述的轮前锁定机构包括锁定爪、联动轴及联动齿条,所述的锁定爪分别位于前轮锁定座相对推板移动方向的两侧,所述的锁定爪沿推板移动方向设置有与前轮锁定座转动配合的爪轴,所述的爪轴转动时锁定爪靠近或远离自行车前轮,所述的联动齿条沿推板移动方向固定于推板底板,所述的联动轴沿与沿推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转动设置于前轮锁定座,所述的联动轴两端分别延伸至前轮锁定座外侧,并与各爪轴之间通过锥齿轮联动,所述的联动轴与联动齿条对应设置有相啮合的联动齿轮,所述的立柱在自行车前轮推动下,使推板向前轮锁定座前端移动时,联动齿条带动联动轴转动,联动轴分别带动两侧的爪轴转动,两侧的锁定爪逐渐收拢,构成与前轮后下部相抵的限位结构,所述的升降助力机构在前轮锁定座被人力上提时给予上升的推力,在前轮锁定座人力下压时给予缓冲的阻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空间率利用率,将水平放置的自行车调整为吊装,由前轮锁定座进行前轮锁定后上升,车身及后轮受重力作用会自然下垂,形成吊装,推板作为自行车前轮的载体,在自行车前轮与立柱相抵后一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实现前轮后部的锁定及推板的锁定,从而使自行车前轮与前轮锁定座构成稳定的锁定配合,此外,配备有锁具,对自行车的私有权进行保护,而且,升降助力机构给予上升时的助力,便于使用者推动自行车车头上提;需要解锁时,将自行车车头下拉即可,在推板锁定机构解锁后,由于自行车前轮在锁定之后仍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自行车前轮前移到位后能够连同推板一同后退,锁定爪随之打开,后退到位后锁具打开,完成所有步骤,这样的停放装置既节约了空间,兼顾取放的省力,同时还保证了安全性,十分适合大型场所及小型场所的广泛应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推板锁定机构包括翘杆、扭簧、锁定口、推杆电机及解锁按钮,所述的翘杆中部竖向摆动设置于前轮锁定座并位于推板下方,所述的锁定口沿竖向且贯穿设置于推板,所述的翘杆的任意一端作为锁定端,所述的扭簧设置于翘杆与前轮锁定座之间,并将锁定端向上复位,所述的推板与限位板相抵时锁定端与锁定口的位置相对应,锁定端在扭簧作用下伸入锁定口构成推板与前轮锁定座的锁定配合,所述的推杆电机设置与前轮锁定座内,并驱动设置有伸缩方向与翘杆摆动方向相适配的推杆,所述的解锁按钮设置于前轮锁定座的底部,所述的解锁按钮在前轮锁定座下降时被地面所挤压,控制推杆电机驱动推杆推动翘杆,使翘杆锁定端脱离锁定口一定时长,解除推板与前轮锁定座的锁定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板锁定机构能够自动将推板进行锁定,避免推板后退使锁定爪打开,保证锁定的稳定性,此外,增设解锁按钮,能够在下降落地后及时进行解锁,保证自行车前轮与推板能够一同后退取车,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及智能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升降助力机构包括助力电机、传动带、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第一启动按钮及第二启动按钮,所述的主动带轮与升降轨道下端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从动带轮与升降轨道上端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传动带套设于主动带轮及从动带轮,所述的助力电机驱动主动带轮转动,所述的传动带穿过前轮锁定座并与前轮锁定座联动设置,所述的第一启动按钮设置于前轮锁定座内,所述的翘杆相对锁定端的另一端为操作端,所述的锁定端在扭簧作用下进入锁定口后,操作端挤压第一启动按钮,第一启动按钮控制电机给予前轮锁定座上升的助力;所述的第二启动按钮安装于机架并位于从动带轮的下方,所述的机架位于从动带轮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的从动带轮同轴设置有穿过各侧板的轮轴,所述的侧板设置有供轮轴竖向移动并转动的轴槽,所述的轴槽下方设置有将轮轴向上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的前轮锁定座受到向下的拉力时,从动带轮下降挤压第二启动按钮,第二启动按钮控制电机给予前轮锁定座下降的缓冲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电机带动传动带转动给予前轮锁定座助力,使自行车直立更加省力,放下更为平稳,提高操作的便捷度及对自行车进行保护,此外,合理利用推板锁定机构的翘板,在翘板动作时触发第一启动按钮,使装置反应更加迅速,结构更为简单,而且,具有升降功能的从动带轮,在受到使用者使自行车下拉的作用力时,触发第二启动按钮,进一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具为带有网络验证模块的电子锁或由钥匙解锁的钥匙锁或由实体密码按键解锁的密码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适应不同环境及不同的车种,锁具可选择不同的类型,提高适用范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架包括上组合盘、下组合盘及连接柱,所述的上组合盘及下组合盘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形状均为矩形,所述的升降轨道固定设置于上组合盘其中一个矩形侧面,所述的连接柱沿竖向设置并将上组合盘及下组合盘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的组合盘便于相邻停放装置进行组合,构成具有能停放多辆自行车的停车库,根据不同的场合,拼接出不同的形状,既具有实用性,也同时提高美观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前轮锁定座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前轮锁定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从动带轮与第二启动按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自行车自动停放装置,包括机架1、升降轨道2、前轮锁定座3、推板4、推板锁定机构、轮前锁定机构、轮后锁定机构及升降助力机构,升降轨道2沿竖向设置于机架1,前轮锁定座3滑移于升降轨道2,前轮锁定座3沿纵向设置有供推板4滑移的推板滑槽31,推板滑槽31前端设置有与推板4相抵的限位板32,推板4与限位板32相抵时推板锁定机构将推板4相对前轮锁定座3的位置进行锁定,轮前锁定机构包括立柱5及锁定环51,立柱5沿竖向固定于推板4并与自行车前轮的前端相抵,锁定环51为u形构件并固定于立柱5,锁定环51的u形开口朝向自行车前轮,并设置有在锁具52驱动下进行伸缩的锁定杆53,锁定杆53将锁定环51的u形开口封闭,构成与前轮前部胎体形状相适配的前锁定腔54,轮前锁定机构包括锁定爪6、联动轴61及联动齿条62,锁定爪6分别位于前轮锁定座3相对推板4移动方向的两侧,锁定爪6沿推板4移动方向设置有与前轮锁定座3转动配合的爪轴63,爪轴63转动时锁定爪6靠近或远离自行车前轮,联动齿条62沿推板4移动方向固定于推板4底板,联动轴61沿与沿推板4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转动设置于前轮锁定座3,联动轴61两端分别延伸至前轮锁定座3外侧,并与各爪轴63之间通过锥齿轮64联动,联动轴61与联动齿条62对应设置有相啮合的联动齿轮65,立柱5在自行车前轮推动下,使推板4向前轮锁定座3前端移动时,联动齿条62带动联动轴61转动,联动轴61分别带动两侧的爪轴63转动,两侧的锁定爪6逐渐收拢,构成与前轮后下部相抵的限位结构,升降助力机构在前轮锁定座3被人力上提时给予上升的推力,在前轮锁定座3人力下压时给予缓冲的阻力,为了提高空间率利用率,将水平放置的自行车调整为吊装,由前轮锁定座3进行前轮锁定后上升,车身及后轮受重力作用会自然下垂,形成吊装,推板4作为自行车前轮的载体,在自行车前轮与立柱5相抵后一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实现前轮后部的锁定及推板4的锁定,从而使自行车前轮与前轮锁定座3构成稳定的锁定配合,此外,配备有锁具52,对自行车的私有权进行保护,而且,升降助力机构给予上升时的助力,便于使用者推动自行车车头上提;需要解锁时,将自行车车头下拉即可,在推板锁定机构解锁后,由于自行车前轮在锁定之后仍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自行车前轮前移到位后能够连同推板4一同后退,锁定爪6随之打开,后退到位后锁具52打开,完成所有步骤,这样的停放装置既节约了空间,兼顾取放的省力,同时还保证了安全性,十分适合大型场所及小型场所的广泛应用。

推板锁定机构包括翘杆7、扭簧、锁定口71、推杆电机72及解锁按钮73,翘杆7中部竖向摆动设置于前轮锁定座3并位于推板4下方,锁定口71沿竖向且贯穿设置于推板4,翘杆7的任意一端作为锁定端74,扭簧设置于翘杆7与前轮锁定座3之间,并将锁定端74向上复位,扭簧为现有构件,未在附图中表示,不影响结构理解,推板4与限位板32相抵时锁定端74与锁定口71的位置相对应,锁定端74在扭簧作用下伸入锁定口71构成推板4与前轮锁定座3的锁定配合,推杆电机72设置与前轮锁定座3内,并驱动设置有伸缩方向与翘杆7摆动方向相适配的推杆,解锁按钮73设置于前轮锁定座3的底部,解锁按钮73在前轮锁定座3下降时被地面所挤压,控制推杆电机72驱动推杆推动翘杆7,使翘杆7锁定端74脱离锁定口71一定时长,解除推板4与前轮锁定座3的锁定配合,推板锁定机构能够自动将推板4进行锁定,避免推板4后退使锁定爪6打开,保证锁定的稳定性,此外,增设解锁按钮73,能够在下降落地后及时进行解锁,保证自行车前轮与推板4能够一同后退取车,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及智能性。

升降助力机构包括助力电机8、传动带81、主动带轮82、从动带轮83、第一启动按钮84及第二启动按钮85,主动带轮82与升降轨道2下端位置相对应,从动带轮83与升降轨道2上端位置相对应,传动带81套设于主动带轮82及从动带轮83,助力电机8驱动主动带轮82转动,传动带81穿过前轮锁定座3并与前轮锁定座联动设置,第一启动按钮84设置于前轮锁定座3内,翘杆7相对锁定端74的另一端为操作端75,锁定端74在扭簧作用下进入锁定口71后,操作端75挤压第一启动按钮84,第一启动按钮84控制电机给予前轮锁定座3上升的助力;第二启动按钮85安装于机架并1位于从动带轮83的下方,机架1设置有延伸座14用于安装第二启动按钮85,机架1位于从动带轮83两侧设置有侧板86,从动带轮83同轴设置有穿过各侧板86的轮轴831,侧板86设置有供轮轴831竖向移动并转动的轴槽861,轴槽861下方设置有将轮轴831向上复位的复位弹簧862,前轮锁定座3受到向下的拉力时,从动带轮83下降挤压第二启动按钮85,第二启动按钮85控制电机给予前轮锁定座3下降的缓冲力,第二启动按钮85由于位于前轮锁定座3下方,在图3中以虚线表示,由电机带动传动带81转动给予前轮锁定座3助力,使自行车直立更加省力,放下更为平稳,提高操作的便捷度及对自行车进行保护,此外,合理利用推板锁定机构的翘板,在翘板动作时触发第一启动按钮84,使装置反应更加迅速,结构更为简单,而且,具有升降功能的从动带轮83,在受到使用者使自行车下拉的作用力时,触发第二启动按钮85,进一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图4中从动带轮83与第二启动按钮85的间距仅用作示意,便于表达,在具体生产中间距较小,仅为3mm~5mm。

锁具52为带有网络验证模块的电子锁或由钥匙解锁的钥匙锁或由实体密码按键解锁的密码锁,为适应不同环境及不同的车种,锁具52可选择不同的类型,提高适用范围。

机架1包括上组合盘11、下组合盘12及连接柱13,上组合盘11及下组合盘12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形状均为矩形,升降轨道2固定设置于上组合盘11其中一个矩形侧面,连接柱13沿竖向设置并将上组合盘11及下组合盘12进行固定,矩形的组合盘便于相邻停放装置进行组合,构成具有能停放多辆自行车的停车库,根据不同的场合,拼接出不同的形状,既具有实用性,也同时提高美观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