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车身底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2853发布日期:2018-12-19 05:2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车身底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双辙车辆的车身底部结构。

背景技术

这种车辆的车尾侧储物空间由底板件限定,该底部板件沿车辆横向在两个相对置的后轮罩之间延伸。在底板件中通常构造有备胎槽。

由文献de102013219288a1已知这种车身底部结构。其备胎槽具有向下移位的槽底部,所述槽底部在下部的槽边棱上过渡为升高的槽侧壁。槽侧壁在上部的槽边棱上与底板件的构成储物空间底部的部段汇集。

根据各国法规,摆放在备胎槽中的备胎被设计得比全新车轮胎更窄是足够的。在此情况中,备胎槽也可以被设计得更扁,即具有降低的轴向的结构高度。以此获得在备胎槽的槽底部下方的结构空间。在汽油驱动的车型中,这样获得的结构空间可以被排气设备的终端消音器、尤其低成本的卷包消音器占据。相反的是在柴油驱动的车型中取消了这种终端消音器并且留出了在备胎槽旁和备胎槽下方的空间用于其他功能部件、例如额外的(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是选择性催化还原废气后处理设备的组成部件。在此情况中,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可以被设计为从备胎槽侧向直至备胎槽下方,并且以一种结构高度向下伸出超过槽底部,就是说占据了上面提到的在槽底部下方的结构空间。

然而,相对于在汽油驱动的车型中安装的终端消音器的区别是,在柴油驱动的车型中安装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是易受托底影响的功能元件,必须以费事的方式保护器免受托底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身底部结构,其中,有备胎槽构造在内部的底板件被以简单的方式进行功能扩展,其中,尤其是底板件作为通用件既可以安装在汽油驱动的车型中也可以安装在柴油驱动的型号中。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本发明优选的改进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

按照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在槽底部中构造有沿车高方向向下突出的压印部。压印部一方面在备胎下方限定向上开口的用于小型物品的放置空间,例如随车工具或者千斤顶。另一方面,借助在槽底部中构造的压印部提供一种托底保护件,其向下以高度偏移量突伸超过易受托底影响的功能元件。

在一种技术实施中,压印部可以在横截面中壳形地向上开口地设计(例如在制造底板件时通过深冲工艺实现)并且沿车辆横向优选在整个备胎槽上延伸。在此情况中,所述压印部具有压印部底部以及从压印部底部升高的、沿车辆纵向在前侧的压印部壁和从压印部底部升高的车尾侧的压印部壁。在可靠的托底保护件方面,尤其在驶上路边石的情况中有利的是,压印部沿车辆纵向定位在功能元件后方。前侧的压印部壁在上部的压印棱边上向槽底部过渡。相反的是,在车尾侧的压印部壁上连接有竖立的车尾封闭板件,车尾封闭板件在车尾侧限定备胎槽。在上述几何构造中,前侧的压印部壁会与备胎槽的槽底部构成内角区域,功能元件被针对托底进行保护地布置在该内角区域中。

托底保护件可以通过独立的托底件实现,托底件可以从底侧连接在压印部上,例如通过点焊连接。托底件可以以高度偏移量向下突伸超过功能元件。在简单的实施变型方案中,托底件可以是在横截面中角形的型材件。角形的型材件可以以自由的间距包围下部的压印棱边,在下部的压印棱边上前侧的压印部壁过渡为压印部底部。角形的托底件还可以以其垂直臂连接在前侧的压印部壁上,例如通过焊接连接,而托底件的水平臂连接在压印部底部上。

托底件可以沿车高方向向下终结于在结构上确定的底部限定面。在结构上确定的底部限定面确定了在车底面和道路之间的结构高度,在该高度内例如在驶上路边石的情况下不会发生与易受托底影响的功能元件的托底。在该底部限定面和槽底部之间因而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空间,功能元件可以被保护免受托底地布置在该结构空间中。

备胎槽优选通过深冲工艺构造在底板件中。在此情况中,槽底部在下部的槽边棱上过渡为从下部的槽边棱升高的槽侧壁,槽侧壁在上部的槽边棱上与底板件的构成储物空间底部的部段汇集。在这种板件形状中优选的是,升高的槽侧壁沿车辆横向观察在两侧向车外包围壳形的压印部。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易受托底影响的功能元件是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是选择性催化还原废气后处理装置的组成部件,这在柴油驱动的车型中有相关公开。在此情况中,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可以被设计为从备胎槽侧向直至至少部分在备胎槽下方,并且以一种结构高度向下突伸超过槽底部。按照本发明设计的底板件实现了作为通用件既能安装在柴油驱动的车辆中也能安装在汽油驱动的车辆中。在上述柴油驱动的车型中,相对于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的安装额外地也在槽底侧的压印部上连接托底件,以便为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实现可靠的托底保护件。

在汽油驱动的车型中与此不同的是取消了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储罐,以此在槽底部下方提供了自由的构造空间。该空间可以被废气设备的终端消音器、尤其低成本的卷包消音器占据。在汽油驱动的车型中还可以取消托底件的安装,因为废气设备的在槽底部下方安装的消音器不易受托底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中:

图1示出双辙车辆的具有局部剖视图的侧视图;

图2示出车辆后身中的车身底部结构;

图3示出备胎槽的放大的局部剖切视图;

图4示出底板件的立体单独视图,其中构造有备胎槽;

图5示出汽油驱动的车型的相应于图2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用于车辆的车尾侧的车身底部结构,其中,车尾侧的储物空间1通过后部的底板件3以及沿车辆横向y向外分别通过后轮罩7限定,图1中仅示出其中一个后轮罩7。后轮罩7围绕后轮9。两个后轮罩7在底侧例如通过焊点连接在底板件3的纵向侧部9(图4)上。如图1和图2进一步表明,底板件3具有构成储物空间底部的部段11,在该部段中例如通过深冲工艺构造有备胎槽13。备胎槽13通过沿车高方向向下移位的槽底部15限定,所述槽底部在下部的槽边棱17上过渡为升高的槽侧壁19。槽侧壁19在上部的槽边棱21上与底板件3的储物空间底部-部段11汇集。备胎槽13在车尾侧通过独立的、竖立的车尾封闭板件23限定,车尾封闭板件23例如通过点焊连接在底板件3的后侧上。

在槽底部15的下方限定有结构空间25,结构空间25沿车高方向z从槽底部15向下延伸直至以点划线表示的底部限定面27。底部限定面27确定了在车底面和道路之间的结构高度,在该高度以上例如在驶上路边石的情况下不会发生与车底面的托底。在附图3中在槽底部15的下方构成的结构空间25被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29占据,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29的底件向下以结构高度δb突伸超过槽底部15。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29是选择性催化还原废气后处理装置的组成部件,其中,填入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29的尿素水溶液被喷入废气流中。如图3所表明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29在其底侧上具有储罐接头31,在储罐接头31上连接有泵坑(pumpensumpf)33。向下突伸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29作为易受托底影响的功能元件必须被保护免受例如驶上路边石的托底。为此,在槽底部15中构造有沿车高方向z向下突出的压印部35,压印部35在图2中构造在放置于备胎槽13中的备胎37的下方。压印部35限定向上开口的放置空间,在该放置空间中例如可防止随车工具或者千斤顶。

在图2中压印部35沿车辆纵向x定位在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29的后方。压印部35在横截面中壳形地向上开口地设计并且在图4中在整个备胎槽宽度上延伸。压印部35具有压印部底部39以及从压印部底部39升高的、沿车辆纵向x在前侧的压印部壁41和车尾侧的压印部壁43。前侧的压印部壁41在上部的压印棱边45上向槽底部15过渡。在车尾侧的压印部壁43上连接有上述竖立的车尾封闭板件23,车尾封闭板件23在车尾侧限定备胎槽13。壳形的或者沟形的压印部35在图4中沿车辆横向在两侧通过围绕的槽侧壁19限定。

为了实现托底保护件,在图2中额外地提供托底件47,托底件47被设计为角型材件。托底件47以其垂直臂49连接在前侧的压印部壁41上,以其水平臂51连接在压印部底部39上。在此,托底件以自由间距包围下部的压印棱边53,在下部的压印棱边上前侧的压印部壁41与压印部底部39汇集。托底件47沿车高方向z向下终结于底部限定面27,底部限定面27向下限定结构空间25。图2表明,易受托底影响的下部的泵坑33以高度偏移量δh从托底件47突伸出,高度偏移量δh例如可以为约10mm。

在图1或者图2中示出柴油驱动的车型,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29在备胎槽13旁并且至少部分地在备胎槽13下方安装。底板件3按照本发明被这样地设计,即其作为沿用件也可以安装在汽油驱动的车型中,在汽油驱动的车型中取消了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29,如图5所示。因此,在槽底部15下方的结构空间25中定位有终端消音器55而不是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29,终端消音器55优选实现为低成本卷包消音器。终端消音器55相比于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储罐29不是易受托底影响的功能元件。相应地在图5中取消在压印部35上托底件47的安装。

附图标记列表:

1储物空间

3底板件

7后轮罩

9纵向凸缘

11储物空间底部-部段

13备胎槽

15槽底部

17下部的槽边棱

19槽侧壁

21上部的槽边棱

23车尾封闭板件

25结构空间

27底部限定面

29选择性催化还原储罐

31储罐接头

33泵坑

35压印部

37备胎

39压印部底部

41前侧的压印部壁

43车尾侧的压印部壁

45上部的压印边棱

47托底件

49垂直臂

51水平臂

55终端消音器

δh高度偏移量

δb结构高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