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流转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6555发布日期:2018-10-26 18:45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件流转器具。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零部件物流,具有与其他物流种类所不同的特点,是一种复杂程度极高的物流活动。汽车零部件物流的重要技术特点是,保证汽车生产所需的零部件按时按量到达指定工位,同时需尽可能降低物流成本,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汽车生产的技术复杂性,决定了为其提供保障的物流服务,必须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因此,汽车零部件物流经常需要开发工位器具。

许多汽车零部件结构复杂、精密,在物流流转、运输过程中需保护完好,同时需兼顾生产、流转的便利性。因此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纸包装或塑料泡沫包装方式,但成本较高且操作复杂。

为防止汽车零部件运输过程中磕碰、损坏,需要先根据汽车零部件尺寸采用塑料泡沫仿型,将产品件放置在塑料泡沫里,再包装外部纸壳,同时利用塑料包装袋防潮,配合胶带进行粘贴。

物流成本高:采用纸盒、塑料泡沫包装,需提供大量纸壳、塑料泡沫、塑料包装袋和胶带等辅材,增加生产成本;现有技术方案纸盒、塑料泡沫包装多为一次性使用,无法流转回收再利用。同时,进行打包包装、运输和拆卸包装的过程复杂,需增加工作量,增加物流成本。

运输、操作不便:现有技术包装后为单体,在装车发运、卸货入厂时均需人工单台搬运中转;需利用载体运输码放,如小车或线边货架摆放;现场安装时取件复杂,需打开包装取件安装,并清理包装纸盒和塑料泡沫,操作不便。

数量确认复杂:在进行数量清点时较为复杂,需逐个清点,不符合现代物流定量和高效的基本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件流转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一次存放多个零件,而且对零件能够进行有效限位,具有便于运输和便于存取的优点,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件流转器具,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具有四个侧面,其中一个所述侧面为敞开面,其余三个所述侧面上均设有护板,所述车架的顶部设有可开闭的顶盖,所述车架内设有多层结构相同的零件存放层,所述零件存放层上设有限位销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面具有限位凹槽,所述车架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

前述的零件流转器具中,优选地,所述顶盖通过铰链安装在与所述敞开面相对的所述护板的顶部,且所述顶盖与所述车架的顶面之间还安装有第一气撑杆。

前述的零件流转器具中,优选地,所述零件存放层包括存放层外框、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为一根,与所述存放层外框的长边平行布置,所述纵梁至少为四根,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垂直布置,所述横梁的顶面固定设置有多个所述限位销或多个所述限位块。

前述的零件流转器具中,优选地,所述零件存放层通过铰链安装在与所述敞开面相对的所述护板上,且所述零件存放层与所述车架的侧面之间还安装有第二气撑杆。

前述的零件流转器具中,优选地,所述车架上相对设置的两块所述护板的内侧面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零件存放层一一相对布置,当所述零件存放层的底部与所述限位杆抵接时,所述零件存放层处于水平状态。

前述的零件流转器具中,优选地,所述车架上相对设置的两块所述护板中,其中一块所述护板的外壁面上设有前托挂钩,另一块所述护板的外壁面上设有与所述前托挂钩配合的后托挂钩。

前述的零件流转器具中,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个前行走轮和两个后行走轮,所述前行走轮采用万向行走轮,所述后行走轮采用定向行走轮。

前述的零件流转器具中,优选地,所述车架的底部设有刹车器。

前述的零件流转器具中,优选地,所述车架的底面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堆垛脚,所述车架的顶面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堆垛脚配合的堆垛杆。

前述的零件流转器具中,优选地,所述车架的底部还设有叉车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置了敞开面,敞开面用于存、取零件,顶盖和护板的设置可以使本发明具有防水、防尘的作用,将顶盖设计为可开闭结构进一步提高零部件存、取的便利性。零件存放层上限位销和限位块的设置,可以灵活存放零件,限位销可以对带孔的零件进行有效限位,限位块可以对杆状零件有效限位,限位销和限位块也可以组合使用对零件进行限位。通过行走机构的设置,便于本发明的流转。通过本发明来转运零件由于一次性可以存放大量零件,而且无需再额外设置外包装,所以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2是零件存放层的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状态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前托挂钩的轴测图;

图5是后托挂钩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2-护板,3-顶盖,4-零件存放层,5-限位销,6-限位块,7-行走机构,8-第一气撑杆,9-存放层外框,10-横梁,11-纵梁,12-限位杆,13-前托挂钩,14-后托挂钩,15-刹车器,16-堆垛脚,17-堆垛杆,18-叉车孔,19-第二气撑杆,20-连接孔,21-连接主体,22-过孔,23-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零件流转器具,包括车架1,车架1具有四个侧面,其中一个侧面为敞开面,所述敞开面用于存放或取出零件,其余三个侧面上均设有护板2,车架1的顶部设有可开闭的顶盖3,护板2和顶盖3的设置可以起到防水和防尘作用,车架1内设有多层结构相同的零件存放层4,零件存放层4上设有限位销5和限位块6,限位块6的顶面具有限位凹槽,车架1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7。

存放零件时,向上翻转顶盖3,使其处于开启状态(打开顶盖3可以方便存、取零件,当然不打开顶盖3也可正常存、取零件),然后将各层零件存放层4也向上翻转,从最下面一层开始码放零件,带孔的零件通过限位销5进行定位,杆状零件通过限位块6进行定位,如图3所示,既具有孔又具有杆的零件可以通过限位销5和限位块6共同配合进行定位,最下层码放满零件后顺次码放上一层零件存放层4。取件时可以从顶层开始顺次取件,也可以根据需求直接从相应地零件存放层4取件,本发明取件、存件流程简单,且非常容易清点零件数量,如果仅存放一种零件的话,每一层存放的数量是固定的,根据层数以及每层码放的零件数可以快速算出零件总数,提高清点效率。本发明设有行走机构7,通过行走机构7使其可以移动,便于在各工位间流转,提高零件转运效率。由于本发明可以同时容纳大量零件,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顶盖3通过铰链安装在与敞开面相对的护板2的顶部,且顶盖3与车架1的顶面之间还安装有第一气撑杆8。正常状态下顶盖3处于水平状态(即闭合状态),需要打开顶盖3时,只需向上轻抬顶盖3即可,在第一气撑杆8的作用下顶盖3自动开启至最大角度。最大可翻转90度,即处于竖直状态。还需要说明的是,顶盖3具有防水防尘的作用,在运输途中可以防止零件被雨水淋湿,为了增强防水效果,可以将顶盖3的顶面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人字形结构,这样利于排水。

进一步,如图2所示,零件存放层4包括存放层外框9、横梁10和纵梁11,横梁10优选为一根,当然也可根据强度需要设置为多根,横梁10与存放层外框9的长边平行布置,纵梁11至少为四根,纵梁11与横梁10垂直布置,横梁10的顶面固定设置有多个限位销5或多个限位块6,即每根纵梁11上仅设置限位销5或仅设置限位块6,在布置纵梁11时,带有限位销5的纵梁11与带有限位块6的纵梁11可交错布置,也可将带有限位块6的纵梁11设置在带有限位销5的纵梁1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纵梁11与横梁10及存放层外框9焊接固定在一起。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各个纵梁11与横梁10可滑动安装,这样可以调整各纵梁11之间的间距,使其适用于不同的零件。

零件存放层4通过铰链安装在与敞开面相对的护板2上,且零件存放层4与车架1的侧面之间还安装有第二气撑杆19。通过这种结构设计可以使零件存放层4向上翻转,这样便于下层零件的取放。当下一层零件摆放好后,将零件存放层4翻转至水平状态,即可在该层码放零件,为了使零件存放层4处于水平状态,且保护铰链,优选地,在车架1上相对设置的两块护板2的内侧面设有限位杆12,限位杆12与零件存放层4一一相对布置,当零件存放层4的底部与限位杆12抵接时,零件存放层4处于水平状态。当零件存放层4上没有存放零件时,零件存放层4在运输时受到颠簸可能导致其在第二气撑杆19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翻转,相互磕碰损坏,因此可以在零件存放层4的底面或限位杆12的顶面上设置磁铁,通过磁铁将二者吸附在一起,保证非人力作用下其不会自动翻转。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车架1上相对设置的两块护板2中,其中一块护板2的外壁面上设有前托挂钩13,另一块护板2的外壁面上设有与前托挂钩13配合的后托挂钩14。具体地,如图4所示,前托挂钩13为杆状结构,其一端固定在车架1的侧壁上,另一端具有连接孔20。如图5所示,后托挂钩14包括连接主体21和连接销23,连接主体21优选采用一侧开口的盒状结构,连接主体21固定在车架1上与前托挂钩13相对的一侧,其开口侧朝外设置,连接主体21的顶板和底板上具有过孔22,连接销23与过孔22插接连接,连接时,将一辆零件流转器具上的前托挂钩13插入另一辆零件流转器具的后托挂钩14的连接主体21内,然后使用连接销23从上而下依次穿过过孔22-连接孔20-过孔22,完成两辆零件流转器具的连接,连接销23的顶部具有限位部,防止连接销23从过孔22内掉落。通过前托挂钩13和后托挂钩14的设置,可以使多个零件流转器具之间相互连接,便于转运,相应的,为了使转运过程中零件流转器具能够顺畅地移动,进一步,对行走机构7做了优化,其包括两个前行走轮和两个后行走轮,前行走轮采用万向行走轮,后行走轮采用定向行走轮。

进一步,车架1的底部还设有刹车器15。当本发明摆放在工位旁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定位,防止其自由移动。

更进一步,车架1的底面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堆垛脚16,车架1的顶面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与堆垛脚16配合的堆垛杆17。车架1的底部还设有叉车孔18。堆垛脚16和堆垛杆17的设置可以使本发明便于叠放,叉车孔18的设置可以保证本发明在使用叉车运输时不会滑落,提高运输的安全性。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