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1373发布日期:2018-11-14 00:15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共享单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骑行方便,已经成为很多人一公里内的最佳出行方式。通常单车车把与车座的间距和车把高度不能调节,车座高度也不能在使用单车的第一时间调整至最佳,影响用户体验。目前用户不能按照人体工程学要求精确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所述车座与车把参数是指与人体身高、体重相匹配的车把与车座的间距、车把高度及车座高度。为此提出一种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用户不能按照人体工程学要求精确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的问题,提出一种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依托现有的共享单车,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自身信息身高、体重等信息(也可以使用存储的常用身高、体重数据),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独立的设备,也可以是用户移动终端app。计算出适合用户身高体重且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辆参数,在单车上配备用于调节车把与车座间距、车把高度及座椅高度的装置。

本发明的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系统,包括获取用户身高和体重信息模块、调节车把与车座间距模块、调节车把高度和座椅高度模块。

获取用户身高和体重信息模块:获取用户在命令输入和显示设备上输入或事先存储的身高和体重信息,分别用变量x0和变量y0表示。

调节车把与车座间距模块: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与车座间距m=k·x0+s·y0,其中k是事先设置的身高和车把与车座间距的转化系数,s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车把与车座间距的影响系数。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与车座间距m与当前车把与车座间距的差值,调整车把与车座间距至间距m。

调节车把高度和座椅高度模块: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p·x0+v0·y0,其中p是事先设置的身高与座椅高度转化系数,v0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座椅高度的影响系数。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高度h1=q·x0+v1·y0,其中q是事先设置的身高与车把高度的转化系数,v1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车把高度的影响系数。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和车把高度h1与当前座椅和车把高度的差值,调整座椅高度至h0,调整车把高度至h1。

本发明的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方法按如下步骤实现:

获取用户身高和体重信息:获取用户在终端设备上输入或事先存储的身高和体重信息,分别用变量x0和变量y0表示。

调节车把与车座间距: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与车座间距m=k·x0+s·y0,其中k是事先设置的身高和车把与车座间距的转化系数,s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车把与车座间距的影响系数。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与车座间距m与当前车把与车座间距的差值,调整车把与车座间距至间距m。

调节车把高度和座椅高度: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p·x0+v0·y0,其中p是事先设置的身高与座椅高度转化系数,v0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座椅高度的影响系数。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高度h1=q·x0+v1·y0,其中q是事先设置的身高与车把高度的转化系数,v1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车把高度的影响系数。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和车把高度h1与当前座椅和车把高度的差值,调整座椅高度至h0,调整车把高度至h1。

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具有的优点是:

(1)根据用户身高、体重信息来调节单车车把与车座参数,使单车适合不同身高、体重的用户的骑行要求;

(2)单车车把与车座调节参数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车把与车座参数调节更合理,使用户的骑行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系统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依托现有的共享单车,在单车上部署用于调节车把与车座间距、车把高度及座椅高度的自动装置,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自身信息身高、体重等信息(也可以使用存储的常用身高、体重数据),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独立的设备,也可以是用户移动终端app。计算出适合用户身高体重且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辆参数,在单车上配备用于调节车把与车座间距、车把高度及座椅高度的装置。本实施例中,车把和车座连接处部署伸缩自动控制装置,使得车座或车把可上下及左右伸缩。用户在app中输入身高和体重,并设置为常用信息,计算车辆参数,生成控制指令并发送至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自动装置自动调整车把与车座间距、车把高度和座椅高度。

本发明的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系统,有如下两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包括获取用户身高和体重信息模块、调节车把与车座间距模块、调节车把高度和座椅高度模块。调节车把与车座间距模块和调节车把高度和座椅高度模块顺序执行,本实施例一的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获取用户身高和体重信息模块:获取用户在终端设备上输入或事先存储的身高和体重信息,分别用变量x0和变量y0表示。本实施例中,某用户在移动终端app中事先存储的个人身高和体重数据分别为x0=175厘米,y0=75千克。

调节车把与车座间距模块: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与车座间距m=k·x0+s·y0,其中k是事先设置的身高和车把与车座间距的转化系数,s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车把与车座间距的影响系数。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与车座间距m与当前车把与车座间距的差值,调整车把与车座间距至间距m。本实施例中,事先设置的身高和车把与车座间距的转化系数k=0.4(其中身高和间距单位均为厘米),体重对车把与车座间距的影响系数s=0.02(其中体重单位为千克),其中k和s的数值可以根据单车种类进行调整,则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与车座间距m=k·x0+s·y0=0.4·175+0.02·75=71.5厘米。当前车把与车座间距为65厘米,计算差值数据为6.5厘米,将差值数据6.5厘米调节指令发送至车把或车座的自动装置,将车把与车座间距扩大至间距71.5厘米。

调节车把高度和座椅高度模块: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p·x0+v0·y0,其中p是事先设置的身高与座椅高度转化系数,v0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座椅高度的影响系数。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高度h1=q·x0+v1·y0,其中q是事先设置的身高与车把高度的转化系数,v1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车把高度的影响系数。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和车把高度h1与当前座椅和车把高度的差值,调整座椅高度至h0,调整车把高度至h1。本实施例中,事先设置的身高与座椅高度转化系数p=0.6(其中身高和座椅高度单位均为厘米),体重对座椅高度的影响系数v0=-0.01(其中体重单位为千克),事先设置的身高与车把高度的转化系数q=0.58(其中身高和车把高度单位均为厘米,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公路车的数据),体重对车把高度的影响系数v1=-0.02(其中体重单位为千克),其中p、q、v0、v1的数值可以根据单车种类进行调整。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p·x0+s·y0=0.6·175-0.01·75=104.25厘米,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高度h1=q·x0+s·y0=0.58·175-0.02·75=100厘米,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和车把高度h1与当前座椅和车把高度的差值分别为4.25厘米和2厘米,则将差值数据调节指令分别发送至车座和车把的自动装置,将座椅高度与车把高度扩大至104.25厘米和100厘米。

实施例二:

包括获取用户身高和体重信息模块、调节车把与车座间距模块、调节车把高度和座椅高度模块。调节车把与车座间距模块和调节车把高度和座椅高度模块并列执行,本实施例二的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获取用户身高和体重信息模块:获取用户在终端设备上输入或事先存储的身高和体重信息,分别用变量x0和变量y0表示。本实施例中,某用户在移动终端app中存储的个人身高和体重数据分别为x0=175厘米,y0=75千克。

调节车把与车座间距模块: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与车座间距m=k·x0+s·y0,其中k是事先设置的身高和车把与车座间距的转化系数,s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车把与车座间距的影响系数。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与车座间距m与当前车把与车座间距的差值,调整车把与车座间距至间距m。本实施例中,事先设置的身高和车把与车座间距的转化系数k=0.4(其中身高和间距单位均为厘米),体重对车把与车座间距的影响系数s=0.02(其中体重单位为千克),其中k和s的数值可以根据单车种类进行调整,则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与车座间距m=k·x0+s·y0=0.4·175+0.02·75=71.5厘米。当前车把与车座间距为65厘米,计算差值数据为6.5厘米,将差值数据6.5厘米调节指令发送至车把或车座的自动装置,将车把与车座间距扩大至间距71.5厘米。

调节车把高度和座椅高度模块: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p·x0+v0·y0,其中p是事先设置的身高与座椅高度转化系数,v0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座椅高度的影响系数。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高度h1=q·x0+v1·y0,其中q是事先设置的身高与车把高度的转化系数,v1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车把高度的影响系数。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和车把高度h1与当前座椅和车把高度的差值,调整座椅高度至h0,调整车把高度至h1。本实施例中,事先设置的身高与座椅高度转化系数p=0.6(其中身高和座椅高度单位均为厘米),体重对座椅高度的影响系数v0=-0.01(其中体重单位为千克),事先设置的身高与车把高度的转化系数q=0.58(其中身高和车把高度单位均为厘米,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公路车的数据),体重对车把高度的影响系数v1=-0.02(其中体重单位为千克),其中p、q、v0、v1的数值可以根据单车种类进行调整。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p·x0+s·y0=0.6·175-0.01·75=104.25厘米,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高度h1=q·x0+s·y0=0.58·175-0.02·75=100厘米,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和车把高度h1与当前座椅和车把高度的差值分别为4.25厘米和2厘米,则将差值数据调节指令分别发送至车座和车把的自动装置,将座椅高度与车把高度扩大至104.25厘米和100厘米。

本发明的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方法,实施例(实施例三)如下:

获取用户身高和体重信息:获取用户在终端设备上输入或事先存储的身高和体重信息,分别用变量x0和变量y0表示。本实施例中,某用户在移动终端app中存储个人身高和体重数据分别为x0=175厘米,y0=75千克。

调节车把与车座间距: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与车座间距m=k·x0+s·y0,其中k是事先设置的身高和车把与车座间距的转化系数,s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车把与车座间距的影响系数。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与车座间距m与当前车把与车座间距的差值,调整车把与车座间距至间距m。本实施例中,事先设置的身高和车把与车座间距的转化系数k=0.4(其中身高和间距单位均为厘米),体重对车把与车座间距的影响系数s=0.02(其中体重单位为千克),其中k和s的数值可以根据单车种类进行调整,则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与车座间距m=k·x0+s·y0=0.4·175+0.02·75=71.5厘米。当前车把与车座间距为65厘米,计算差值数据为6.5厘米,将差值数据6.5厘米调节指令发送至车把或车座的自动装置,将车把与车座间距扩大至间距71.5厘米。

调节车把高度和座椅高度: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p·x0+v0·y0,其中p是事先设置的身高与座椅高度转化系数,v0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座椅高度的影响系数。根据身高数据x0和体重数据y0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高度h1=q·x0+v1·y0,其中q是事先设置的身高与车把高度的转化系数,v1是事先设置的体重对车把高度的影响系数。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和车把高度h1与当前座椅和车把高度的差值,调整座椅高度至h0,调整车把高度至h1。本实施例中,事先设置的身高与座椅高度转化系数p=0.6(其中身高和座椅高度单位均为厘米),体重对座椅高度的影响系数v0=-0.01(其中体重单位为千克),事先设置的身高与车把高度的转化系数q=0.58(其中身高和车把高度单位均为厘米,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公路车的数据),体重对车把高度的影响系数v1=-0.02(其中体重单位为千克),其中p、q、v0、v1的数值可以根据单车种类进行调整。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p·x0+s·y0=0.6·175-0.01·75=104.25厘米,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车把高度h1=q·x0+s·y0=0.58·175-0.02·75=100厘米,计算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高度h0和车把高度h1与当前座椅和车把高度的差值分别为4.25厘米和2厘米,则将差值数据调节指令分别发送至车座和车把的自动装置,将座椅高度与车把高度扩大至104.25厘米和100厘米。

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调节单车车座与车把参数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

当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而并非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