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变电工程设备的维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6445发布日期:2018-11-07 07:5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维护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输变电工程设备的维护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己经深入应用到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中,影响着企业的运转和人们的生活。对信息系统的任何破坏,都将对整个信息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热点研究课题。

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然后,由于输变电工程由于设备分布广,除了一些适用性广的数据可能存储于中心数据库或者一些节点数据库中,也有许多设备数据只存在于设备中,此外设备本身也需要进行检修。

目前已经有许多的检修装置可以对输变电工程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修,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携带这些装置驱车前往现场的方式实现。

与此同时,随着检修装置越来越小型化、便携化,一些距离较近的设备分布区域,可以不再需要汽车,由于汽车具有灵活性小的缺陷,也被维护人员所摈弃,转而倾向使用自行车。但是随着自行车的使用过程中,维护人员也发现了仍不能很能满足要求,典型的,便是由于维护人员不同,普通机械锁的自行车需要有多把钥匙同时被多个维护人员持有,若钥匙不足便需要互相交接,此外不同的区域之间的车辆不能实现共享。

对此,现有的共享单车厂商提供的智能锁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现有的智能锁方案也存在弊端,由于过于依赖于二维码,一旦二维码被破坏即会导致无法使用,而之所以厂商如此倾向于使用二维码,是因为担心开启错误车辆时,该车辆会被他人骑走,导致车辆遗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输变电工程设备的维护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输变电工程设备的维护设备,包括存放维护输变电工程设备用的工具的工具箱和用于装载所述工具箱的两轮车,所述两轮车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工具箱的柜体和用于限制车轮转动的车锁,所述锁主体和用于控制锁主体开闭的控制器,所述锁主体包括:

壳体,包括基块和设于基块同侧两端的两个锁耳,两个锁耳中分别设有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且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相对设置;

滑道,设于壳体中,并与第一锁孔连通;

第一弹簧,其一端固定于滑道中设定位置;

锁环,设于滑道内并沿该滑道滑动,且其第一端与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端用于在上锁时伸出第一锁孔穿过车轮进入第二锁孔中;

所述第一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锁环的第二端位于第二锁孔中,且所述锁主体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锁环沿滑道滑动的限位机构。

所述锁环上设有用于手动带动所述锁环沿滑道滑动的拨片,所述拨片位于壳体外部,并通过连接柱与锁环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所述拨片滑动的通道。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插销、设于锁环上并与所述限位插针配合的凹槽和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插销向锁环运动的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插销上设有挡板,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由壳体内壁支撑,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挡板,所述限位插销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外。

所述限位插销延伸至壳体外的一端上设有拉环。

所述凹槽设于锁环上近第一端处。

所述凹槽设于锁环上距第一端端部1厘米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锁环的第二端位于第二锁孔中,这样开锁以后,锁环不会缩回,即时开错了车也不会被人骑走,可以慢慢找车,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2)通过设置拨片,便于使用者人工将锁环拉至不阻碍车轮转动的位置,配合限位机构,可以实现正常骑行。

3)通过插销的方式,可以方便地实现上锁,只需要拔一下限位插销,借助第一弹簧的弹力,锁环便自动沿滑道滑动直至锁环的第二端进入第二锁孔中。

4)拉环便于使用者拔出限位插销。

5)凹槽设于锁环上近第一端处,提高效率,减少定位插销与锁环摩擦的长度。

6)凹槽设于锁环上距第一端端部1厘米处,在人手放开定位插销的时间内,锁环足以离开定位插销所在位置,不发生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锁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车锁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锁环和滑道的示意图;

图5为锁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两轮车,2、柜体,3、车锁,4、控制器,5、锁主体,51、基块,52、锁耳,53、第二锁孔,54、滑道,55、第一弹簧,56、锁环,561、拨片,56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用于输变电工程设备的维护设备,如图1~图5所示,包括存放维护输变电工程设备用的工具的工具箱和用于装载工具箱的两轮车1,两轮车1上设有用于放置工具箱的柜体2和用于限制车轮转动的车锁3,锁主体5和用于控制锁主体5开闭的控制器4,因为控制器4的控制逻辑均可以与现有的共享单车的车锁相同。因此本申请不再赘述。

锁主体5包括:

壳体,包括基块51和设于基块51同侧两端的两个锁耳52,两个锁耳52中分别设有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53,且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53相对设置;

滑道54,设于壳体中,并与第一锁孔连通;

第一弹簧55,其一端固定于滑道54中设定位置;

锁环56,设于滑道54内并沿该滑道54滑动,且其第一端与第一弹簧5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端用于在上锁时伸出第一锁孔穿过车轮进入第二锁孔53中;

第一弹簧55处于自然长度时,锁环56的第二端位于第二锁孔53中,且锁主体5还包括用于限制锁环56沿滑道54滑动的限位机构。这样开锁以后,锁环56不会缩回,即时开错了车也不会被人骑走,可以慢慢找车,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锁环56上设有用于手动带动锁环56沿滑道54滑动的拨片561,拨片561位于壳体外部,并通过连接柱与锁环56连接,壳体上设有用于拨片561滑动的通道。通过设置拨片561,便于使用者人工将锁环56拉至不阻碍车轮转动的位置,配合限位机构,可以实现正常骑行。

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插销、设于锁环56上并与限位插针配合的凹槽562和用于驱动限位插销向锁环56运动的第二弹簧,限位插销上设有挡板,第二弹簧的一端由壳体内壁支撑,另一端连接至挡板,限位插销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通过插销的方式,可以方便地实现上锁,只需要拔一下限位插销,借助第一弹簧55的弹力,锁环56便自动沿滑道54滑动直至锁环56的第二端进入第二锁孔53中。

限位插销延伸至壳体外的一端上设有拉环,便于使用者拔出限位插销,只要拔一下拉环,锁环56便会因为第一弹簧的弹力复位,从而锁环56的第二端伸出伸出第一锁孔穿过车轮进入第二锁孔53中

凹槽562设于锁环56上近第一端处,提高效率,减少定位插销与锁环56摩擦的长度。

凹槽562设于锁环56上距第一端端部1厘米处,在人手放开定位插销的时间内,锁环56足以离开定位插销所在位置,不发生磨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