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车底盘和工装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5502发布日期:2018-12-28 23:0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工装车底盘和工装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装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输风叶的工装车。

背景技术

自动引导车(automatedguidedvehicle,简称agv),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工业应用中不需驾驶员的搬运车,以可充电蓄电池为其动力来源。一般可透过电脑来控制其行进路线以及行为,或利用电磁轨道来设立其行进路线,电磁轨道黏贴在地板上,无人搬运车则依循电磁轨道所带来的新息进行移动与动作。

图1为现有技术中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车顶部一般设置有升降销6,升降销6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工装车底盘的前端或后端设置有牵引件,牵引件上开设有开孔,升降销6插入开孔从而带动工装车。在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将牵引件与升降销进行对接,从而连接潜伏式自动引导车与工装车,导致运输效率低、操作人员工作量大。

因此,实现潜伏式引导车与工装车的自动对接,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是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装车底盘和工装车,以实现潜伏式引导车与工装车的自动对接,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装车底盘,包括:

底板,底板的下表面上安装有车轮;底板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导向槽,用于对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升降销进行导向;

定位装置,设置在导向槽内,用于使升降销卡入导向槽内并阻止升降销从导向槽脱离。

可选的,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转板;

当升降销在导向槽内从第一转板的第一侧向第一转板的第二侧移动时,第一转板能够向第二侧转动以使升降销移动至第一转板的第二侧;

当升降销在导向槽内从第一转板的第二侧向第一转板的第一侧移动时,第一转板能够阻止升降销向第一侧移动。

可选的,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二转板,位于第一转板的第二侧;

当升降销在导向槽内从第二转板远离第一转板的一侧,向第二转板靠近第一转板的一侧移动时,第二转板能够向靠近第一转板的一侧转动以使升降销移动至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之间;

当升降销从第二转板靠近第一转板的一侧,向第二转板远离第一转板31的一侧移动时,第二转板能够阻止升降销向远离第一转板的一侧移动。

可选的,定位装置的个数为个,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的,底板包括第一子板、第二子板和连接装置;

第一子板与第二子板位于同一平面且并排间隔设置,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之间形成导向槽;

连接装置分别与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相连接。

可选的,底板包括第一子板、第二子板和连接装置;

第一子板与第二子板位于同一平面且间隔设置,第一子板靠近第二子板一端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沿第一子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第二子板靠近第一子板一端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导轨相对的第二导轨;连接装置分别与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相连接;

第一导轨靠近第二导轨的一面和第一子板靠近第二子板的侧面形成导向槽的一个槽壁面,第二导轨靠近第一导轨的一面和第二子板靠近第一子板的侧面形成导向槽的另一个槽壁面。

可选的,连接装置为两端向同一侧弯曲的凹形板;

凹形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主体部;

第一连接部贴合固定在第一子板靠近第二子板的侧面上;

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平行相对设置,贴合固定在第二子板靠近第一子板的侧面上;

主体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远离底板下表面的一端,和第二连接部远离底板下表面的一端相连接。

可选的,导向槽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

第一槽段的宽度沿远离第三槽段的方向逐渐增大;

第二槽段的宽度不变;

第三槽段的宽度沿远离第一槽段的方向逐渐增大;

定位装置设置在第二槽段。

可选的,导向槽沿长度方向还包括位于第三槽段远离第一槽段一侧,且依次排布的第四槽段、第五槽段和第六槽段;

第四槽段的宽度沿远离第五槽段的方向逐渐增大;

第五槽段的宽度不变;

第六槽段的宽度沿远离第五槽段的方向逐渐增大;

当包括两个定位装置时,两个定位装置分别位于第二槽段和第四槽段。

可选的,当包括第一导轨时,第一子板靠近第二子板的侧面,和第二子板靠近第一子板的侧面为相互平行的平整表面;

第一导轨的第一端向远离第二导轨的方向倾斜,并且第二导轨的第一端向远离第一导轨的方向倾斜,以形成第一槽段;

第一导轨的中部和第二导轨的中部平行相对设置,以形成第二槽段;

第一导轨的第二端向远离第二导轨的方向倾斜,并且第二导轨的第二端向远离第一导轨的方向倾斜,以形成第三槽段。

可选的,当包括第一导轨时,第一子板靠近第二子板的一面,和第二子板靠近第一子板的一面为相互平行的平整表面;

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为五折结构,第一导轨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轨段、第二轨段、第三轨段、第四轨段、第五轨段和第六轨段,第二导轨沿长度方向依次对应包括第一子轨、第二子轨、第三子轨、第四子轨、第五子轨和第六子轨;

第一轨段与第一子轨的间距沿远离第二轨段的方向逐渐增加,以形成第一槽段;

第二轨段与第二子轨的间距保持不变,以形成第二槽段;

第三轨段与第三子轨的间距,沿远离第二轨段的方向逐渐增加,以形成第三槽段;

第四轨段与第四子轨的间距,沿远离第五轨段的方向逐渐增加,以形成第四槽段;

第五轨段与第五子轨的间距保持不变,以形成第五槽段;

第六轨段与第六子轨的间距,沿远离第五轨段的方向逐渐增加,以形成第六槽段。

可选的,导向槽从底板的前侧面延伸至底板的后侧面。

可选的,当包括第一子板时,第一子板靠近第二子板的侧面对应于导向槽第一端的侧面段,和第二子板靠近第一子板的侧面对应于导向槽第一端的侧面段之间的距离沿远离导向槽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和/或,

第一子板靠近第二子板的侧面对应于导向槽第二端的侧面段,和第二子板靠近第一子板的侧面对应于导向槽第二端的侧面段之间的距离沿远离导向槽第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可选的,车轮为定向轮、动定可变轮或万向轮。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工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本申请提出的任一项的工装车底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工装车底盘和工装车,其中工装车底盘上设置有与升降销相配合的导向槽,升降销能够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导向槽内设置有用于使升降销卡入导向槽内并阻止升降销从导向槽脱离的定位装置,因此只需要升降销插入导向槽,当潜伏式引导车移动时,升降销将在导向槽内移动,并被定位装置限位在导向槽内,从而实现潜伏式引导车与工装车的自动对接,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工装车底盘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工装车底盘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工装车底盘的正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工装车底盘的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工装车底盘的仰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底板;11、第一子板;12、第二子板;13、连接装置;131、第一连接部;132、第二连接部;133、主体部;14、前侧面;15、后侧面;2、车轮;3、定位装置;31、第一转板;32、第二转板;4、第一导轨;41、第一轨段;42、第二轨段;43、第三轨段;44、第四轨段;45、第五轨段;46、第六轨段;5、第二导轨;51、第一子轨;52、第二子轨;53、第三子轨;54、第四子轨;55、第五子轨;56、第六子轨;6、升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请参看图1-图10,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工装车底盘,包括:底板1,底板的下表面上安装有车轮2;底板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导向槽,用于对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升降销进行导向;定位装置3,设置在导向槽内,用于使所述升降销卡入所述导向槽内并阻止所述升降销从所述导向槽脱离。

在使用本申请提出的工装车底盘时,潜伏式自动引导车先按照预先设定的轨道移动到底盘的下面,然后潜伏式自动引导车顶部的伸缩杆向上伸出,插入导向槽,然后潜伏式自动引导车向前或向后移动,使得伸缩杆沿导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当伸缩杆移动至定位装置3处时被定位装置3定位,防止伸缩杆从导向槽内脱离,然后潜伏式引导车带动具有该工装车底盘的工装车移动。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设置了导向槽并在导向槽内设置有定位装置,所以只要潜伏式自动引导车伸缩杆插入导向槽内,那么当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移动时伸缩杆必然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因此就能使得伸缩杆在移动过程中被定位装置定位,因此无需人工操作,实现了潜伏式自动引导车与工装车之间的自动对接。当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伸缩杆的个数为1时,定位装置优选设置个数为两个,分别位于导向槽的两端,这样一来只要伸缩杆插入导向槽则最终必然会被定位装置捕捉到。当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伸缩杆的个数为2时,优选设置两个定位装置,并且定位装置的间距与两个伸缩杆之间的间距相同,此时,在使用过程中,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一半先移动至底盘下侧,使得一个伸缩杆位于两个定位装置之间,然后潜伏式自动引导车再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两个伸缩杆分别被两个定位装置固定。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转板31;当升降销在导向槽内从第一转板31的第一侧向第一转板31的第二侧移动时,第一转板31能够向第二侧转动以使升降销移动至第一转板31的第二侧;当升降销在导向槽内从第一转板31的第二侧向第一转板31的第一侧移动时,第一转板31能够阻止升降销向第一侧移动。请参看图3和图4,第一转板31的第一侧可以是靠近底板前侧面14的一侧,第一转板31的第二侧可以是靠近底板后侧面15的一侧,因此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升降销可以沿导向槽从第一转板31的第一侧移动至第二侧,但无法从第二侧移动至第一侧,在使用本申请提出的工装车底盘的时候,升降销插入导向槽,例如插入第一转板第二侧,再向工装车向前侧面14所在的方向移动时,升降销必然会被第一转板挡住,从而使得潜伏式自动引导车带动工装车移动,优选地,第一转板设置在导向槽的端口处,且第一侧所在的方向为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前进方向。第一转板可以是上端部通过转轴分别与导向槽的两个侧壁相连接,同时在导向槽的任一侧壁上设置定位凸块,定位凸块位于第一转板的第一侧,用于当升降销从第一转板的第二侧向第一侧移动时,防止第一转板相第一侧转动,从而防止升降销移动至第一转板的第一侧。可选的,定位凸块可滑动的设置在导向槽的侧壁上,其可以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例如在导向槽的侧壁上开设滑槽,用于安装定位凸块,通过控制定位凸块的位置,或者在导向槽的侧壁上开始长条形通孔,长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相同,用一个螺杆代替定位凸块,螺杆穿过长条形通孔,并垂直于导向槽的侧壁所在的平面,螺杆的一端位于导向槽内,另一端位于导向槽外并通过两个固定螺母,可滑动的固定在导向槽具有长条形通孔的侧壁上,两个固定螺母分别位于侧壁的两侧。可滑动的定位凸块和螺杆可以控制第一转板自然放置时与竖直面的夹角,同时可以让滑槽延伸至第一转板的第二侧,这样一来,定位凸块可以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移动,从而控制第一转板能够转动的范围。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装置3还包括第二转板32,位于第一转板31的第二侧;当升降销在导向槽内从第二转板32远离第一转板的一侧,向第二转板32靠近第一转板的一侧移动时,第二转板能够向靠近第一转板31的一侧转动以使升降销移动至第一转板31和第二转板32之间;当升降销从第二转板32靠近第一转板31的一侧,向第二转板32远离第一转板31的一侧移动时,第二转板32能够阻止升降销向远离第一转板31的一侧移动。

请参看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板31和第二转板32之间的空间形成升降销被限制的区域,所以优选设置第一转板31和第二转板32的间距与升降销的截面尺寸相适配。此时只要升降销进入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之间,则升降销就被固定在两者之间,因此,潜伏式自动引导车可以向任意一个方向移动,实现双向引导,当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升降销是一个时,可以在导向槽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定位装置。可选的,定位装置3的个数为2个,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当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升降销是两个时,可以设置导向槽的长度大于两个升降销间距,例如是两个升降销间距的两倍,以图3为例,在导向槽内设置两个定位装置,两个定位装置的间距与潜伏式自动引导车两个升降销的间距相适配,让潜伏式自动引导车从底板前侧面14所在的一侧向后侧面15所在的一侧移动,使得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一半位于底板1的下侧,此时一个升起两个升降销,一个升降销位于两个定位装置3之间另一个升降销位于靠近前侧面的定位装置远离后侧面15的一侧,然后潜伏式自动引导车再沿前侧面14指向后侧面15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升降销被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并最终被两个定位装置定位和固定。本实施例与双向牵引的潜伏式自动引导车向配合实现双向移动,而无需重新与升降销进行定位。优选地,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自然下垂时形成倒三角形状,第一转板的下端部向靠近第二转板的一侧倾斜,第二转板的下端部向靠近第一转板的一侧倾斜,并且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与竖直面的夹角均为45度。此时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形成夹持结构,从而增强对升降销的定位强度。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底板1包括第一子板11、第二子板12和连接装置13;第一子板11与第二子板12位于同一平面且间隔设置,第一子板11靠近第二子板12的侧面和第二子板12靠近第一子板11的侧面分别形成导向槽的两个槽壁面;所述第一子板11与所述第二子板12位于同一平面且并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子板11和所述第二子板12之间形成所述导向槽,连接装置13分别与第一子板11和第二子板12相连接。请参看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板11和第二子板12之间的间距形成导向槽,导向槽从前侧面14延伸至后侧面15,因此潜伏式自动引导车可以从底板1的前侧面或后侧面进入底板下侧,方便操作人员灵活使用工装车。连接装置用于增强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所以优选设置为不干涉导向槽的位置。由于底板为两个子板组成,两个子板的间隙的上侧没有设置盖板,所以可以从底板上侧清楚的看到各个装置的结构以及升降销插入的位置,当定位装置故障或升降销定位不准的时候无需将底板翻转就可以对底板进行维修,方便操作。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底板1包括第一子板11、第二子板12和连接装置13;第一子板11与第二子板12位于同一平面且间隔设置,第一子板11靠近第二子板12一端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沿第一子板1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4;第二子板12靠近第一子板11一端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导轨4相对的第二导轨5;连接装置13分别与第一子板11和第二子板12相连接;第一导轨4靠近第二导轨5的一面和第一子板11靠近第二子板12的侧面形成导向槽的一个槽壁面,第二导轨5靠近第一导轨4的一面和第二子板12靠近第一子板11的侧面形成导向槽的另一个槽壁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可以是平整的表面,通过调节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形状从而改变导向槽形状,因此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上的,从而可以更换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以和不同的升降销适配,例如当与尺寸较小的升降销配合时,可以更换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从而减小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间距,以和升降销相适配。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连接装置13为两端向同一侧弯曲的凹形板;凹形板包括第一连接部131、第二连接部132和主体部133;第一连接部131贴合固定在第一子板11靠近第二子板12的侧面上;第二连接部132与第一连接部131平行相对设置,贴合固定在第二子板12靠近第一子板11的侧面上;主体部1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31远离底板下表面的一端,和第二连接部132远离底板1下表面的一端相连接。主体部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远离底板下表面的一端连接,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防止主体部阻挡升降销在导向槽内滑动。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看图9,导向槽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第一槽段的宽度沿远离第三槽段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槽段的宽度不变;第三槽段的宽度沿远离第一槽段的方向逐渐增大;定位装置3设置在第二槽段。在本实施例中,工装车底盘优选与单升降销的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相配合,当潜伏式自动引导车与导向槽相配合的时候,需要升降销插入导向槽,因此升降销如果沿导向槽宽度方向偏移则难以定位,所以设定定位装置3所在的第二槽段的两端连接扩散结构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因此,即使升降销沿导向槽宽度方向略有偏移,由于第一槽段和第三槽段的宽度较大,因此升降销可以顺利插入导向槽,并且由于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的宽度是逐渐变化,因此当升降销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向定位装置移动时,升降销会随着第一槽段和第三槽段槽壁收缩而逐渐平滑移动至第二槽段,防止升降销与导向槽的槽壁发生碰撞损伤升降销,并且防止产生噪音。可选的,当包括第一导轨4时,第一子板11靠近第二子板12的侧面,和第二子板12靠近第一子板11的侧面为相互平行的平整表面;第一导轨4的第一端向远离第二导轨5的方向倾斜,并且第二导轨5的第一端向远离第一导轨4的方向倾斜,以形成第一槽段;第一导轨4的中部和第二导轨5的中部平行相对设置,以形成第二槽段;第一导轨4的第二端向远离第二导轨5的方向倾斜,并且第二导轨5的第二端向远离第一导轨4的方向倾斜,以形成第三槽段。请参看图9,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调节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形状,从而控制导向槽的形状,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上,因此可以方便更换不停的导轨从而控制导向槽的形状,当更换不同的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时候,无需对工装车的底盘进行大幅改造,只需要更换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即可,降低改造成本。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看图10,导向槽沿长度方向还包括位于第三槽段远离第一槽段一侧,且依次排布的第四槽段、第五槽段和第六槽段;第四槽段的宽度沿远离第五槽段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五槽段的宽度不变;第六槽段的宽度沿远离第五槽段的方向逐渐增大;当包括两个定位装置3时,两个定位装置3分别位于第二槽段和第四槽段。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升降销只有一个时,第三槽段和第四槽段的交汇处形成较大的开口,因此升降销能够容易的在该位置插入导向槽,减小升降销与导向槽的对位精度要求,而当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移动从而带动升降销移动时,升降销随导向槽槽壁的变化而移动至位于第二槽段或第四槽段处的定位装置,被定位装置定位,从而实现自动潜伏式自动引导车与工装车底盘的自动对位。当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升降销的个数为2个时,潜伏式自动引导车从图3中的前侧面14一侧向后侧面15一侧移动使得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的一半位于工装车底盘以下,此时一个升降销位于第一槽段,另一个升降销位于第三槽段或第四槽段之间,然后潜伏式自动引导车继续相后侧面一侧移动,在导向槽侧壁面的配合下,两个升降销和两个定位装置定位,从而实现自动对接,并防止导向槽避免对升降销造成损伤。可选的,当包括第一导轨4时,第一子板11靠近第二子板12的一面,和第二子板12靠近第一子板11的一面为相互平行的平整表面;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为五折结构,第一导轨4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轨段41、第二轨段42、第三轨段43、第四轨段44、第五轨段45和第六轨段46,第二导轨5沿长度方向依次对应包括第一子轨51、第二子轨52、第三子轨53、第四子轨54、第五子轨55和第六子轨56;第一轨段41与第一子轨51的间距沿远离第二轨段42的方向逐渐增加,以形成第一槽段;第二轨段42与第二子轨52的间距保持不变,以形成第二槽段;第三轨段43与第三子轨53的间距,沿远离第二轨段42的方向逐渐增加,以形成第三槽段;第四轨段44与第四子轨54的间距,沿远离第五轨段45的方向逐渐增加,以形成第四槽段;第五轨段45与第五子轨55的间距保持不变,以形成第五槽段;第六轨段46与第六子轨56的间距,沿远离第五轨段45的方向逐渐增加,以形成第六槽段。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槽从底板1的前侧面14延伸至底板的后侧面15。因此潜伏式自动引导车再与工装车底盘配合时,其沿底板长度方向,即从前侧面到后侧面的方向,无需精准对位,降低对位精度。可选的,当包括第一子板11时,第一子板11靠近第二子板12的侧面对应于导向槽第一端的侧面段,和第二子板12靠近第一子板11的侧面对应于导向槽第一端的侧面段之间的距离沿远离导向槽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和/或,第一子板11靠近第二子板12的侧面对应于导向槽第二端的侧面段,和第二子板12靠近第一子板11的侧面对应于导向槽第二端的侧面段之间的距离沿远离导向槽第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升降销可以先伸出,在沿预设的路径移动,由于导向槽的两端对应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处呈向外扩张结构,因此可以使得升降销顺利导入导向槽,降低对位精度要求。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车轮为定向轮、动定可变轮或万向轮。以方便工装车转向或移动。

以下提出本申请的另一优选实施例。

本申请采用潜伏式底盘结构及动定可变轮,通过导轨引导和定位槽限位实现与潜伏式agv自动精确对接,代替人工操作。对接过程:agv行走在工装车底盘底部,然后潜伏式agv上的升降销与工装车定位槽衔接实现对接。在本申请中,底盘中间设计100mm宽的导向槽,导相槽两端侧设计开口,用于与潜伏式agv小车对接;导向槽两旁侧设计五折导轨,用于引导潜伏式agv小车对接;导向槽两侧位置设计定位装置,用于与潜伏式agv的升降销配合带动工装车移动;底板下表面设计安装2个6寸定向轮和2个6寸动定可变轮,满足岗位线边定置及配送过程中的双向行驶;底板两侧对称位置设计安装与堆垛机对接结构及立体库摆放结构,满足立体库仓储摆放。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工装车,包括本申请提出的任一项的工装车底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工装车底盘和工装车,其中工装车底盘上设置有与升降销相配合的导向槽,升降销能够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导向槽内设置有用于使升降销卡入导向槽内并阻止升降销从导向槽脱离的定位装置,因此只需要升降销插入导向槽,当潜伏式引导车移动时,升降销将在导向槽内移动,并被定位装置限位在导向槽内,从而实现潜伏式引导车与工装车的自动对接,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