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后扰流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1471发布日期:2019-08-24 09:0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后扰流板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扰流板设备,且更特别地,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扰流板设备,该设备具有由致动器操作的主翼板(flap,折板)和与主翼板结合操作的支撑翼板。



背景技术:

在驾驶车辆的同时,车身趋向于随着车辆的速度的增加而提升,并且在该情况中,轮胎的抓地力减小,使得驾驶性能劣化,而且如果严重的话,其会导致事故。

为了防止本问题,在车辆上安装扰流板,其是一种当驾驶车辆时使用气流下压车身的附件。扰流板也叫做空气扰流板,因为其改变气流。

最近,一种扰流板设备具有附加支撑翼板,除了展开以最大程度减小升力的主翼板以外,附加支撑翼板也展开。在附加展开支撑翼板的结构中,需要用于操作主翼板的致动器和用于操作支撑翼板的致动器,使得制造成本、重量和包装减小。

在本发明的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的理解,而可不作为对此信息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承认或者任何形式的建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各种方面涉及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扰流板设备,该设备通过改进结构来减小制造成本和重量并简化操作结构而是紧凑的,除了展开的主翼板以外,支撑翼板也展开,使得支撑翼板与主翼板结合操作。

在本发明的各种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扰流板设备,该后扰流板设备包括:致动器,固定到行李箱盖;主翼板,设置为使得第二端部可围绕铰接到行李箱盖的第一端部上下旋转,并由来自致动器的动力操作;以及支撑翼板,铰接以构造为围绕主翼板旋转且当主翼板旋转时上下旋转。

后扰流板设备可进一步包括:连杆机构,连接到致动器,可旋转地耦接到行李箱盖,并由来自致动器的动力旋转;以及主翼板操作机构,使连杆机构和主翼板彼此连接,并使用来自连杆机构的扭矩使主翼板上下旋转。

后扰流板设备可进一步包括:支撑翼板操作机构,连接到主翼板、支撑翼板和行李箱盖,以使用来自主翼板的扭矩使支撑翼板上下旋转。

致动器可以是具有向前和向后往复直线运动的柱塞的螺线管和电机中的一个。

连杆机构可各自包括:连接杆,设置为穿过柱塞的端部的左侧和右侧;以及旋转杆,具有连接到连接杆的一个端部和连接到主翼板操作结构的第二端部,具有设置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并固定到行李箱盖的旋转轴,并且当使柱塞向其前方和向其后方移动时围绕旋转轴旋转。

主翼板操作机构可各自包括:主引导支架,固定到行李箱盖并具有向其前方和向其后方延伸的主引导孔;主下轴,连接到旋转杆的端部并在主引导孔中向前和向后移动;主上轴,可旋转地耦接到主翼板的第一凸缘;以及主杆,使主下轴和主上轴彼此连接。

支撑翼板操作结构可各自包括:支撑支架,固定到行李箱盖并具有向其前方和向其后方延伸的支撑引导孔;支撑下轴,设置为在支撑引导孔中向前和向后移动;支撑上轴,可旋转地耦接到形成在主翼板上的第一凸缘之后的第二凸缘;支撑杆,使支撑下轴和支撑上轴彼此连接;以及弧形支撑铰链,使支撑上轴连接到支撑翼板。

当支撑翼板随着主翼板的旋转而旋转时,支撑翼板的开角可大于主翼板的开角。

主引导孔可以是向其前方和向其后方水平地延长的,并且支撑引导孔可形成为后端部比前端部高的弧形,并定位得比主引导孔高。

主翼板和支撑翼板可各自具有多个左部分区段和右部分区段,在其间具有致动器,并且当操作致动器时,可同时操作主翼板和支撑翼板的左区段和右区段。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后扰流板设备,该设备可包括:主翼板,由来自致动器的操作力展开;以及支撑翼板,附加地从主翼板展开,并且当主翼板旋转时,支撑翼板一起旋转以打开。因此,在本发明的设备中不需要单独的动力装置(电机、致动器,等等)来操作支撑翼板,因此可以减小制造成本和重量并简化操作结构,因此可以使该设备紧凑。

根据本发明的后扰流板设备,当支撑翼板随着主翼板的旋转而旋转时,支撑翼板的开角大于主翼板的开角。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升力并保证最大的驾驶稳定性。

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具有其他特征和优点,从附图和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这些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在附图和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更详细地阐述这些特征和优点,附图包含于这里,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代表性实施例的后扰流板设备的透视图,后扰流板设备安装在行李箱盖上,主翼板和支撑翼板关闭;

图2是当图1所示的主翼板和支撑翼板已展开时的视图;

图3是用于描述图2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从图3移除行李箱盖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是从后方看到的图4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图5的右部的放大图;

图7是图6所示的主翼板操作机构和支撑翼板操作机构的侧视图;

图8是主翼板和支撑翼板关闭的主翼板机构和支撑翼板机构的侧视图;并且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代表性实施例的后扰流板设备的主翼板和支撑翼板的示意图。

可理解,附图并非必须是按比例的,提供了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稍微简化的图示。如这里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特殊目的的应用和使用环境决定。

在图中,贯穿附图的若干图,参考数字指的是本发明的相同或等同的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以下描述。虽然将结合代表性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是将理解,本描述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那些代表性实施例。相反,本发明意在不仅覆盖这些代表性实施例,而且覆盖各种替代方式、修改、等同物和其他实施例,这些替代方式、修改、等同物和其他实施例可包含在如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内。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扰流板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代表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扰流板设备包括:主翼板,其展开以由来自致动器的操作力打开;以及支撑翼板,其从主翼板附加展开以打开。当主翼板旋转时,支撑翼板旋转,并且没有用于操作支撑翼板的特定动力装置(电机、致动器,等等)。

图1和图8是主翼板和支撑翼板关闭的视图,而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是主翼板和支撑翼板打开的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代表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扰流板设备,如图1至图8所示,可包括:致动器10,其固定到行李箱盖1;主翼板20,其设置为使得第二端部可围绕铰接到行李箱盖1的第一端部上下旋转,并由来自致动器10的动力操作;以及支撑翼板30,其铰接以构造为围绕主翼板20旋转且当主翼板20旋转时上下旋转。

致动器10在行李箱盖的左右方向上固定在中间部分处,主翼板20在行李箱盖1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将支撑翼板30设置在主翼板20之后。

主翼板20的前端部通过多个主铰链41可旋转地耦接到行李箱盖1,使得主翼板20的后端部围绕主铰链41上下旋转以打开或关闭。

设置在主翼板20之后的支撑翼板30的前端部通过连接铰链42可旋转地耦接到主翼板20,使得支撑翼板30的后端部围绕连接铰链42上下旋转以打开或关闭。

本发明的设备可进一步包括:连杆机构50,其连接到致动器10,可旋转地耦接到行李箱盖1,并由来自致动器10的动力旋转;主翼板操作机构60,其使连杆机构50和主翼板20彼此连接,并使用来自连杆机构50的扭矩使主翼板20上下旋转;以及支撑翼板操作机构70,其连接到主翼板20、支撑翼板30和行李箱盖1以使用来自主翼板20的扭矩使支撑翼板30上下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代表性实施例,主翼板20和支撑翼板30各自具有多个左部分区段和右部分区段,在其间具有致动器10,并且当操作致动器10时,同时操作主翼板20和支撑翼板30的左区段和右区段。

也就是说,主翼板20包括设置在致动器30的左侧处的左翼板21以及设置在右侧处的右翼板22,并且支撑翼板30包括设置在左翼板21之后且通过连接铰链42连接到左翼板21的左翼板31以及设置在右翼板22之后且通过连接铰链42连接到右翼板22的右翼板32。

连杆机构50和主翼板操作机构60各自分别设置在致动器30的左侧和右侧处,以分别连接到主翼板20的左翼板21和右翼板22,并且支撑翼板操作机构70也分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处,以分别连接到支撑翼板30的左翼板31和右翼板32。

然而,当操作致动器30时,同时操作各自分别设置在致动器30的左侧和右侧处的连杆机构50和主翼板操作机构60的全部,因此可以去除左翼板21和31与右翼板22和32之间的操作差异。

根据本发明的一代表性实施例的致动器10可以是具有向前和向后直线往复运动的柱塞11的螺线管或诸如线性电机的电机。

致动器10由车辆的控制器控制,并且控制器基于各项信息(例如与车辆速度或驾驶状态相关的信息)来控制致动器10的操作,因此可能主动地控制主翼板20和支撑翼板30。

连杆机构50各自包括:连接杆51,其设置为穿过柱塞11的端部的左侧和右侧;以及旋转杆53,其具有连接到连接杆51的一个端部和连接到主翼板操作机构60的第二端部,具有设置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且枢转地固定到行李箱盖1的旋转轴52,并且当使柱塞11向其前方和向其后方移动时围绕旋转轴52旋转。

在图6中,柱塞11已最大程度地向前移动,并且当操作致动器10且向其后方推动柱塞11时,旋转杆53围绕旋转轴52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代表性实施例的主翼板操作机构60各自包括:主引导支架61,其固定到行李箱盖1并具有向其前方和向其后方延伸的主引导孔61a;主下轴62,其连接到旋转杆53的端部并在主引导孔61a中向前和向后移动;主上轴63,其可旋转地耦接到主翼板20的第一凸缘23;以及主杆64,其使主下轴62和主上轴63彼此连接。

支撑翼板操作机构70各自包括:支撑支架71,其固定到行李箱盖1并具有向其前方和向其后方延伸的支撑引导孔71a;支撑下轴72,其设置为在支撑引导孔71a中向前和向后移动;支撑上轴73,其可旋转地耦接到形成在主翼板20上的第一凸缘23之后的第二凸缘24;支撑杆74,其使支撑下轴72和支撑上轴73彼此连接;以及弧形支撑铰链75,其使支撑上轴73连接到支撑翼板30。

根据本发明的一代表性实施例的后扰流板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支撑翼板30随着主翼板20的旋转而旋转时,支撑翼板30的开角a2大于主翼板20的开角a1。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升力。

也就是说,当在后扰流板设备的最大操作状态中支撑翼板30的开角a2大于主翼板20的开角a1时,可以比当主翼板20的开角a1和支撑翼板30的开角a2相同以及支撑翼板30的开角a2小于主翼板20的开角a1时更大地减小升力,因此可以保证最大驾驶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代表性实施例中,为了使支撑翼板30的开角a2大于主翼板20的开角a1,主引导孔61a是向其前方和向其后方水平地延长的,而支撑引导孔71a形成为后端部比前端部高的弧形,并定位得比主引导孔61a高。

图9是示出了主翼板20和支撑翼板30处于后扰流板设备的最大操作状态中(即,当主翼板20和支撑翼板30最大程度地打开时)的示意图。

当主翼板20和支撑翼板30关闭而与行李箱盖1紧密接触时,主翼板20的开角a1和支撑翼板30的开角a2是相同的,都是0度。

当主翼板20的开角a1是5度时,支撑翼板30的开角a2是离开地面15度(即,当a1是5度时,a2离开a110度)。

当主翼板20的开角a1是10度时,支撑翼板30的开角a2是离开地面35度(即,当a1是10度时,a2离开a125度)。

当主翼板20的开角a1是15度时,支撑翼板30的开角a2是离开地面50度(即,当a1是15度时,a2离开a135度)。

当主翼板20最大程度地打开且开角a1是20度时,支撑翼板30也最大程度地打开,并且开角a2是离开地面65度(即,当a1是20度时,a2离开a145度)。

如上所述,当操作后扰流板设备时支撑翼板30的开角a2大于主翼板20的开角a1的原因,取决于主引导孔61a和支撑引导孔71a的形状和位置,并且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升力。

支撑翼板30的开角a2和主翼板20的开角a1设置为通过风洞试验提供最佳空气动力学效应,并且可以各种方式改变支撑翼板30的开角a2和主翼板20的开角a1,取决于车辆的类型以及主翼板20和支撑翼板30的形状和大小。

在图6中,主翼板20和支撑翼板30最大程度地打开,并且致动器10的柱塞11已最大程度地向其前方移动。

在图6所示的状态中,当操作致动器10且向其后方推动柱塞11时,旋转杆53在右侧处围绕旋转轴52逆时针旋转,连接到旋转杆53的主下轴62在主引导孔61a中向前移动,主上轴63向其后方移动,并且主杆64向其后方倾斜,使得主翼板20的后端部向下旋转。因此,主翼板20的开角a1逐渐减小。

当主翼板20向下旋转使得开角a1从图6所示的状态减小时,支撑铰链75顺时针旋转,支撑杆74向后倾斜,并且支撑下轴72在支撑引导槽71a中向前移动,使得支撑翼板30的后端部向下旋转。因此,支撑翼板30的开角a2也逐渐减小。

当主翼板20和支撑翼板30向下旋转使得开角a1和a2减小时,因此主翼板20和支撑翼板30的开角a1和a2变成0度,使得翼板转换到图1和图8所示的关闭状态中。

打开主翼板20和支撑翼板30的操作以这里未描述的相反的顺序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代表性实施例,如上所述,用于车辆的后扰流板设备包括:主翼板20,其由来自致动器10的操作力展开;以及支撑翼板30,其附加地从主翼板20展开,并且当主翼板20旋转时,支撑翼板30一起旋转以打开。因此,在本发明的设备中不需要单独的动力装置(电机、致动器,等等)来操作支撑翼板30,因此可以减小制造成本和重量并简化操作结构,因此可以使该设备紧凑。

而且,由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代表性实施例的后扰流板设备的特征在于,当支撑翼板30随着主翼板20的旋转而旋转时,支撑翼板30的开角a2大于主翼板20的开角a1。因此,可以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升力并保证最大驾驶稳定性。

为了便于说明和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精确地定义,使用术语“上的”、“下的”、“内的”、“外的”、“向上”、“向下”、“上的”、“下的”、“向上的”、“向下的”、“前方的”、“后方的”、“背面的”、“内侧的”、“外侧的”、“向内地”、“向外地”、“内部的”、“外部的”、“内的”、“外的”、“向前”和“向后”,以参考如图所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代表性实施例的特征。

已为了例证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本发明的具体代表性实施例的以上描述。它们并非旨在是穷尽的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明显地,根据以上教导,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选择并描述代表性实施例以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形成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代表性实施例以及其各种替代方式和修改。目的是使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定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