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6595发布日期:2018-11-16 23:1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健身自行车。



背景技术:

中国是自行车王国,普通老百姓多数通过自行车出行,既环保又健身;同时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因此出现了很多健身自行车,但这些健身自行车仅限于室内,并且只是有利于下肢的健身,对上肢的锻炼效果很小。目前还没有一种既能代步又能上下肢同时健身的自行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既能代步又能上下肢同时健身的健身自行车。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健身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车把、中轴,中轴上设有大牙盘,后轮上设有后飞轮,大牙盘和后飞轮之间通过链条链接,所述中轴位于中轴筒内,所述中轴筒上固定座管,座管上设有能调节高度的车座,所述车把下端为前叉,所述前叉铰接在前轮上,其特征是,

所述车把上套有外叉,所述外叉的两个下端分别与后叉的两个下端点铰接,所述后叉的上端固定在中轴筒上,当车把为正向时,两个下端点铰接点与前轮的前轴同轴心线;

在中轴上设有前飞轮,在后叉和座管之间固设有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辅助轴,所述辅助轴上设有上牙盘和两个棘轮,每个棘轮上都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前端铰接在外叉上,两个拉杆呈v字结构,所述前飞轮和上牙盘之间通过辅助链条链接。

所述前轮直径小于后轮直径。

所述车把为t型。

所述车座为靠背车座。

所述棘轮上固设有曲柄,所述曲柄与拉杆铰接。

所述外叉设有朝向车架的摆幅限位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骑行过程中,通过前后摇动车把,带动v型拉杆组合不断做开、合运动,也就是说两个棘轮做方向相反的往复运动,从而使得两个棘轮轮番带动辅助轴不断持续转动,从而再通过辅助链条、前飞轮带动中轴转动,起到了助力作用,同时还锻炼了上肢,增强了上肢力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把部分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中轴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拉杆的v型组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后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轮,2后轮,3车把,4中轴,5大牙盘,6后飞轮,7链条,8中轴筒,9座管,10调节杆,11车座,12前叉,13外叉,14后叉,15连杆,16前飞轮,17车架,18辅助轴,19上牙盘,20棘轮,21曲柄,22拉杆,23辅助链条,24前轴,25摆幅限位柱,2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该种健身自行车,它包括前轮1、后轮2、车把3、中轴4,中轴4上固定安装大牙盘5,后轮2上设有后飞轮6,大牙盘5和后飞轮6之间通过链条7链接,所述中轴4位于中轴筒8内,在中轴筒8上固定座管9,座管9上通过调节杆10安装能调节高度的车座11,车座11为靠背车座11,其中,

车把3为t型,车把3的下端为前叉12,前叉12的两个下端点铰接在前轮1上;

在车把3上套有外叉13,外叉13为u型,外叉13的上部中间部位通过轴承26安装在车把3上,外叉13的两个下端分别与一个后叉14的两个下端点铰接,当车把3为正向时,两个铰接点的连线与前轮1上的前轴24同轴心线,后叉14也是u型,其中间焊接一根连杆15,连杆15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中轴筒8上;不管车把3怎么扭动,前轴24的中点和上述的两个铰接点始终同轴心线;

在中轴4上固定安装前飞轮16,在后叉14和座管9之间焊接一根倾斜的车架17,也就是说后端高,前端低,在车架17上安装一根辅助轴18,在辅助轴18上的一端固定安装一个上牙盘19,另一端安装两个棘轮20,每个棘轮20上焊接一个曲柄21,每个曲柄21铰接一根拉杆22,拉杆22的另一端也就是前端铰接在外叉13上,两跟拉杆22呈v字结构分布,两根拉杆22一张一合的不断往复运动过程中,带动两个棘轮20始终做相反方向的往复转动,具体说就是,如果一个棘轮20命名为a、另一个棘轮20命名为b的话,在两根拉杆22的带动下,a顺时针方向转动,则b同时做逆时针方向转动,紧接着a逆时针方向转动,则b同时做顺时针方向转动,前飞轮16和上牙盘19之间通过辅助链条23链接。

为了方便前轮1转动,更加平稳,和车把摆动结构的杠杆作用点更强大,前轮1直径小于后轮2直径。

为了舒适平稳与背部肌肉发力,车座11为靠背车座。

在外叉13上焊接一根摆幅限位柱25,摆幅限位柱25朝向车架17一侧,驻车时,摆幅限位柱25的下端靠在车架17上,摆幅限位柱25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一方面起到限制车把向后摆动幅度过量的作用。

运动过程如下:在骑行过程中,除了正常的脚蹬前行外,两手可握车把3前后摇动车把3,车把3带动外叉13围绕外叉13和后叉14的铰接点在有限范围内转动,当向前推车把3时,铰接在外叉13上的两根拉杆22分别拉动棘轮20转动,其中一根拉杆22带动棘轮20做顺时针运动,则另一根拉杆22带动棘轮20做逆时针运动,两根拉杆22之间的v字张口变小,如图1所述,做顺时针运动的棘轮20带动辅助轴18也做顺时针转动,从而再通过上牙盘19、辅助链条23和前飞轮16带动中轴4转动,从而通过大牙盘5、链条7和后飞轮6带动整个自行车前行,而另一个棘轮20则不做功,不起作用;当向后拉车把3时,两根拉杆22之间的v字张口变大,刚才做功起作用的棘轮20变成逆时针转动,不做功不起作用,而刚才不做功不起作用的棘轮20变成顺时针转动通过上牙盘19、辅助链条23和前飞轮16带动中轴4转动,从而通过大牙盘5、链条7和后飞轮6带动整个自行车前行,如此反复,两个棘轮20轮番做功,带动自行车前行,起到了辅助作用,同时上肢通过推拉车把3也起到了锻炼上肢的作用。车把3的前叉12与前轴24为整体固定铰接,所以车把3可自如前后摆动,车把3在平稳的控制转弯时,前轮1的前轴24的中点也就是支撑点始终与外叉13和后叉14的两个铰接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保持了整体的稳定。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健身自行车。它包括前轮、后轮、车把、中轴筒内的中轴,中轴上设有大牙盘,后轮上设有后飞轮,大牙盘和后飞轮之间为链条,车把下端为前叉,车把上套有外叉,外叉铰接后叉,后叉的上端固定在中轴筒上;中轴上设有前飞轮,在外叉和座管之间固设有车架,车架上设有辅助轴,辅助轴上设有上牙盘和两个棘轮,每个棘轮上都铰接有拉杆,拉杆的前端铰接在外叉上,前飞轮和上牙盘之间通过辅助链条链接。在骑行过程中,通过前后摇动车把,带动V型拉杆组合不断做开、合运动,从而起到了助力作用,带动车辆前行,同时还锻炼了上肢,增强了上肢力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松;马年驰;马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海松
技术研发日:2018.08.20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