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健身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4671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休闲健身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休闲健身脚踏车,它利用偏心轴于转动时之位置变动,使车架产生一上下起伏之运动状态,配合不断改变之扭力需求,使操作者能随车体上下摆动,达到运动与娱乐之效果。
由于人民生活水准日益提高,社会大众愈来愈重视休闲活动,因而各种运动器材大行其道,其中,脚踏车已不再如同已往单纯作为交通工具之用,而成为一种新潮之运动休闲器材。然而一般传统之脚踏车结构,多著重于速度效率或越野能力之提升,并非以运动之越味性与娱乐效果为设计诉求,而用于运动用之健身脚踏车,则仅强调其能控制运动负荷之功能,多作为一种单纯训练肌肉之健身器材,且其为固定式,使用上功能范围狭窄,丝毫没有趣味性可言,故客观上有必要提出一种休闲健身脚踏车结构,以期能于使用时同时具有最大之运动与娱乐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休闲健身脚踏车,它能使车架产生高低起伏之摆动,而令操作者能藉由不断改变踩踏出力大小,且身体随车体上下摆动,而能达到提升运动健身及娱乐趣味性之效果。
本实用新型之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休闲健身脚踏车,它能使车架之前后端呈现不同向之上下起伏摆动,以增加运动效果及趣味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休闲健身脚踏车,它具有一车架,其上设有座椅、握把、踏板、链轮及传动链条等部件,并采用鼓式刹车装置,其中该车架之前叉与后叉适当加长;其特征在于其前后二车轮之轮辐为一偏心设置,于其上各设有一偏心轮轴,并连接于车架上,而由踏板、链轮及传动链条所传动,其偏心位置与车架前后叉之长度配合,使车轮于转动时不致有阻碍。
本实用新型的休闲健身脚踏车利用车轮上偏心轴于转动时将绕行轮心之原理,使车架于车轮转动前进时作一上下之摆动,又可利用前后轮不同位置偏心轴之设置,使车架呈一前后不一致之上下摆动,而达到另一种运动,因此能具有最大的运动和娱乐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及其他目的、功效和特点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A、2B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图3A、3B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操作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如
图1所示,它具有一车架10,设有座椅11、握把12等部件,并采用一设于轮轴部位之鼓式刹车装置(图中未示),其中该车架10之前叉13与后叉14视需要适当加长,以避免车轮20于转动时碰及车架10而造成阻碍;前后二车轮20,其中,二车轮20之轮辐呈一偏心设置,于其上各设有一偏心轮轴21,并藉由前后叉13、14连接于车架10上,其偏心位置与车架前后叉13、14之长度配合,使车轮20于转动时不致碰触车架10而有阻碍之虞;一组踏板31、链轮32与传动链条33装置,该踏板31长度需于车架10位于最低位置时,亦不会碰触地面,其与一大链轮321连接,并枢设于车架10上,而可由踏板31带动该大链轮321,另以一小链轮322设于后轮轴上,并以一传动链条33绕接于大链轮321上,而可为该大链轮321所带动。
本实用新型于操作时,使用者踩动踏板31,带动大链轮321与链条33,并藉由小链轮322使后轮轮轴21转动,并连动车轮20转动前进,由于该轮轴21为一偏心设置,使前后叉13、14呈一圆周运动,进而使车架10亦呈一上下之摆动,如图2A、2B所示;
其中,若将前后轮轮轴21偏心位置改变,将使车架10呈一前后端方向不同之上下摆动,如图3A、3B使上下起伏之方式更加多变化,而能增加使用乐趣与运动效果,又于使用者踩踏过程中,因使用者与车架10重量之作用力并不通过车轮20中心,将产生一额外之作用力矩,此作用力矩会造成车轮20前进时所需扭力之改变,而使踏踩之力量亦需随之改变,而能加强运动之效果与使用时之趣味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为一前所未见之休闲健身脚踏车,确有增进运动与娱乐效果之优点,极具产业利用价值,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条件,故依法提出申请,并希早日获得批准。
权利要求1.一种休闲健身脚踏车,它具有一车架,其上设有座椅、握把、踏板、链轮及传动链条等部件,并采用鼓式刹车装置,其中该车架之前叉与后叉适当加长;其特征在于其前后二车轮之轮辐为一偏心设置,于其上各设有一偏心轮轴,并连接于车架上,而由踏板、链轮及传动链条所传动,其偏心位置与车架前后叉之长度配合,使车轮于转动时不致有阻碍。
专利摘要一种休闲健身脚踏车,其车轮之轮轴采用一偏心设置之结构,配合前后叉加长之车架与鼓式刹车装置,并使用一般之踏板和链条传动装置,于车辆转动时可藉轮轴之偏心作用改变其轮轴位置和扭力大小,使车架亦随之上下起伏摆动,并产生一随时变动之出力需求,使操作者能藉由不断改变用力大小,配合身体上下之摆动,而达到运动健身与娱乐之效果。
文档编号B62K19/00GK2306173SQ9721105
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4日
发明者詹溪川, 邱延俊 申请人:詹溪川, 邱延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