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无链无座挂式停放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5561发布日期:2018-11-02 23:4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代步工具:可折叠无链无座挂式停放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自行车是以踏板沿圆周运动通过链条带动后轮转动的方式工作。首先,由于踏板沿圆周运动,运动幅度大,传递动力的效力较低。整个圆周分成前后两个半圈,前半圈(脚踩踏板从最高点到最低的),输出动力。后半圈没有输出动力,仅仅是复位而已。前半圈的最高点,腿部弯曲最大,很难使力,该点有效力臂很短(力踩的方向与中轴线的距离很小),输出的扭矩较小。踏板下移,输出扭矩增大,到中间位置扭矩输出最大。踏板继续下移,扭矩输出减小,到最低点时,大小腿接近直线,最容易使力的点,但输出扭矩为零。

其次,链条寿命不长和易脱落。

还有,由于骑行时人是坐在车座上的,夏天晒在太阳下的自行车坐上去很不舒服,下雨天也一样。女性穿长裙和短裙骑车也很尴尬。

最后,停放占用空间大。像共享单车,宽度较窄的人行道,停放共享单车后(共享单车停放宽度1.5米左右),基本无法走路,盲人道被挡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自行车踏板运动幅度大,链条寿命不长和易脱落,坐着骑行时带来的各种不便,停放占用空间大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下摆动踏板式、可折叠、无链条、无座、可挂式停放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人力驱动机构采用左右各一套曲柄摇杆机构,脚踏板安装在摇杆上,曲柄安装在自行车后轴上,左右各一套曲柄成180°安装。脚踏板上下摆动驱动曲柄、后轴、后轮转动。后轴与后轮之间装一个齿轮加速器,这样骑行更快。由于是直接驱动后轮,无需链条、链轮。脚踏板安装在两条平行的摇杆上,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确保踏板上下摆动时保持与路面平行。由于踏板上下摆动幅度小,脚踏板保持与路面平行,可以站立骑行,取消自行车车座。

上述可折叠无链无座挂式停放自行车。前轮采用了一快速折叠手柄。折叠后的前手把、前轮、后轮成线性排列,前手把和前轮之间的前叉车架上安装一停车挂钩,停放时可以挂在水平的自行车停车横杆上。大大减少了停放空间,而且更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脚踏板上下摆动直接驱动后轮,无需链条、链轮。脚踏板上下摆动幅度小,也就是骑行时大小腿弯曲的角度较小,更容易使力。脚踏板保持与路面平行,无需车座,站立上下踩动左右侧脚踏板骑行,更接近走路,骑行更舒适。也避免了坐着骑行时的不舒服及尴尬。站立骑行靠的是重力,腿部弯曲更小,更容易使力,骑行速度更快。由于采用了自行车折叠挂式停放,大大节省了停放空间,尤其是大量停放在公共场所的自行车,挂式停放可以节省更多的公共资源,而且停放更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轴侧图和折叠后停放的效果图;

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局部放大图A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剖面C-C;

图7为图6中剖面D-D;

图8为剖面C-C的示意图;

图9为剖面C-C的示意图(无齿轮加速器);

图10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快速折叠手柄和自行车停放挂钩);

图11为局部放大图B的E向视图;

图12为局部放大图B的轴侧图;

图13为局部放大图B(快速折叠手柄和自行车停放挂钩)折叠后的正视图;

图14为自行车停放架及自行车折叠停放的侧视图;

图15为自行车折叠停放的正视图;

图16为自行车折叠停放的轴侧图;

图中1.车架,2R.右侧脚踏板,2L.左侧脚踏板,3R.右侧摇杆,3L.左侧摇杆,4R.右侧连杆,4L.左侧连杆,5R.右侧曲柄,5L.左侧曲柄,6R.右侧第二摇杆,6L.左侧第二摇杆,7. 后轴。8R.右侧后轴套,8L.左侧后轴套,9.第一齿轮,10.棘轮内圈,11.第二齿轮,12.齿轮轴套,13.第二轴,14.第三齿轮,15.第四齿轮,16.后轮,17.后轴套,18.后轮轮毂,19. 后刹车轮,20.棘轮式单向超越离合器,21.内手柄,22.外手柄,23R.右侧外手柄活动安装板,23L.左侧外手柄活动安装板,24R.右侧内手柄活动安装板,24L.左侧内手柄活动安装板,25.第一销子,26R.右侧固定安装板,26L.左侧固定安装板,27.活动挂钩,28R.右侧第二销子,28L.左侧第二销子,29.拉簧,30.固定挂钩,31.拉簧挂板,32.前叉车架,33. 停车挂钩,34.连接头,35.前轮。36R.右手把。36L.左手把。37.停车横杆。38.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可折叠无链无座挂式停放自行车,包括小直径前轮35、大直径后轮16、由左右两部分组合而成的车架1连接前后轮;前轮35相对于车架1可折叠;前叉车架32上安装有一停车挂钩33,折叠后的自行车可以挂在停车横杆37上;无需座位、无需链条,左右侧脚踏板直接驱动后轴7。总体外形图如图1、图2、图3所示。车的人力驱动机构(如图4、图5所示) 采用左右各一套曲柄摇杆机构。右侧脚踏板2R安装在右侧摇杆3R上。右侧摇杆3R安装在车架1上。右侧曲柄5R安装在后轴7上。右侧连杆4R连接右侧曲柄5R和右侧摇杆3R,组成右侧曲柄摇杆机构。

左侧脚踏板2L安装在左侧摇杆3L上。左侧摇杆3L安装在车架1上。左侧曲柄5L安装在后轴7上。左侧连杆4L连接左侧曲柄5L和左侧摇杆3L,组成左侧曲柄摇杆机构。

左侧曲柄5L和右侧曲柄5R安装在后轴7上成180°。其动作过程如下:如图5所示,左侧曲柄5L和左侧连杆4L成一直线时,左侧脚踏板位置在最低点,把人的重心移到右脚,右侧脚踏板2R受重力作用往下移动带动右侧摇杆3R往下摆动(这时,右侧摇杆3R是主动件)。右侧曲柄5R由右侧连杆4R带动作沿圆周转动(右侧曲柄5R是从动件),从而带动后轴7旋转。注意,右侧曲柄5R和右侧连杆4R必需由如图所示的起始夹角b,以防曲柄和连杆锁死。此时,左侧曲柄5L由后轴7带动顺时针旋转,通过左侧连杆4L带动左侧摇杆3L向上摆动复位(这时,左侧曲柄5L是主动件)。直到右侧曲柄5R和右侧连杆4R成一直线时,右侧脚踏板2R位置到最低点。再把人的重心移到左脚。如此循环往复,带动后轴7转动。

【实施例2】

由于可折叠无链无座挂式停放自行车是无座结构,而脚踏板在上下踩踏过程中会旋转,这样在骑行过程中要很小心却不舒服,所以加多一条连杆使之成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左右机构的原理一样,现以右侧脚踏板2R为例。图5所示,右侧脚踏板(2R)由右侧摇杆(3R)和右侧第二摇杆(6R)所支撑;右侧摇杆(3R)安装在车架(1)上A点,另一端与右侧脚踏板 (2R)连接于B点,右侧第二摇杆(6R)一端安装在车架(1)上D点,另一端与右侧脚踏板 (2R)连接于C点,以上四个点即A、B、C、D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却安装在车架(1)上的二个支点即A、D连线垂直与地面,右侧脚踏板(2R)的踏板表面垂直与BC连线。根据平行四边形结构特点,BC连线垂直与地面,所以右侧脚踏板2R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平行于路面。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所述,左侧曲柄5L和右侧曲柄5R的组合作用带动后轴7旋转。图9所示,后轴7通过一个棘轮式单向超越离合器20把动力传递给后轴套17、后轮16。这样,后轴7 旋转一周,后轮16也旋转一周。该结构简单,可节省成本,适合短距离骑行。由于后轴7和后轴套17之间安装一个棘轮式单向超越离合器20,当后轴7不转动时即人力不踩脚踏板时,后轮16靠惯性可以继续转动,可折叠无链无座挂式停放自行车可继续前行。

【实施例4】

如实施例3所述,后轴7和后轴套17之间安装一个棘轮式单向超越离合器20,这样,后轴7旋转一周,后轮16也旋转一周。为了骑行更快,后轴与后轮之间装一个齿轮加速器。如图6、图7、图8所示,后轴7通过右侧后轴套8R和左侧后轴套8L安装在车架1上,后轴 7相对车架1可以旋转。棘轮内圈10安装在后轴7上,通过花键或其它形式的固定连接。第一齿轮9与棘轮内圈10组成一个单向超越离合器。第二轴13用螺纹安装在车架1上,第二轴13相对车架1不可以旋转。第二齿轮11和第三齿轮14安装在齿轮轴套12上,通过花键或其它形式的固定连接。齿轮轴套12和第二齿轮11也可以做成齿轮轴的形式(一体)。齿轮轴套12与第二轴13可以相对转动。第四齿轮15和后轮轮毂18安装在后轴套17上,通过花键或其它形式的固定连接,后轴套17和后轴7可以相对转动。后轴套17也可以与后轮轮毂 18做成一体。这样,后轴7的动力通过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组成的一级加速、第三齿轮14和第四齿轮15组成的二级加速传递到后轮轮毂18和后轮16。由于第一齿轮9与棘轮内圈10组成一个单向超越离合器,当后轴7不转动时即人力不踩脚踏板时,后轮16和四个齿轮靠惯性仍然可以继续转动,可折叠无链无座挂式停放自行车可继续前行。

【实施例5】

可折叠无链无座挂式停放自行车的前轮35相对于车架1可折叠,折叠的目的是为了自行车挂式停放。通过一个快速折叠手柄装置,对自行车前轮35、前叉车架35相对于车架1折叠(如图10、图11、图12所示)。内手柄21、右侧内手柄活动安装板24R、左侧内手柄活动安装板24L和第一销子25安装成一整体,可以在右侧外手柄活动安装板23R和左侧外手柄活动安装板23L的长槽中滑动。右侧固定安装板26R和左侧固定安装板26L焊接(当然也可以用铆接和螺丝连接)在车架1。外手柄22、右侧外手柄活动安装板23R和左侧外手柄活动安装板23L安装成一整体,通过右侧第二销子28R和左侧第二销子28L相对于右侧固定安装板 26R和左侧固定安装板26L转动一定的角度。固定挂钩(30)安装在前叉车架(32)上,拉簧挂板(31)安装在连接头(34)上,连接头34与车架1焊接,可沿轴线A旋转。活动挂钩 27一端可沿轴线B旋转,另一端可在右侧固定安装板26R和左侧固定安装板26L的长槽中滑动。拉簧29挂在第一销子25和拉簧挂板31上。

图10、图11、图12是可折叠无链无座挂式停放自行车没有折叠时的图纸。活动挂钩27 挂扣在固定挂钩30上,右侧固定安装板26R和左侧固定安装板26L的长槽确保活动挂钩27 卡到位及不从固定挂钩30中脱出。该折叠手柄装置合上时有双重保险。第一,图10中,a 点是活动挂钩27的自锁点,即三点在一条线上,折叠手柄装置合上时,活动挂钩27有一个安全的c角。第二,第一销子25卡在右侧固定安装板26R和左侧固定安装板26L的卡槽中。由于第一销子25受拉簧29的拉力,所以第一销子25不会从卡槽中脱出。

打开折叠手柄装置;右手握住内手柄21和外手柄22,握紧右手,此时,内手柄21向左移动,如图10中箭头1,同时,第一销子25从右侧固定安装板26R和左侧固定安装板26L 的卡槽中脱出。右手向上提,如图10中箭头2,内手柄21及其组件和外手柄22及其组件一起绕右侧第二销子28R和左侧第二销子28L转动,此时,活动挂钩27沿右侧固定安装板26R 和左侧固定安装板26L的卡槽中滑动,同时活动挂钩27与固定挂钩30脱开。活动挂钩27移到右侧固定安装板26R和左侧固定安装板26L的卡槽另一端,内手柄21及其组件和外手柄 22及其组件已打开到最大位置。右手继续向上提,前轮35离地,受前轮35及相应机构的重力作用,前轮35及相应机构绕轴线A转动,此时前轮35、前叉车架32、右手把36R及左手把36L相对于车架1折叠,折叠后前轮35卡在车架1中(车架1由左右两部分组合而成),如图13。前轮35及相应机构相对于车架1打开的过程是折叠的可逆过程。

【实施例6】

可折叠无链无座挂式停放自行车停放架由停车横杆37及支撑杆38组成。如图14所示,可折叠无链无座挂式停放自行车停放时,安装在前叉车架32上的停车挂钩33挂在停车横杆 37上。H1为停车挂钩33折叠时离地最大高度。H2为停车横杆37离地安装高度。H2<H1,H2 一般可设置小于H1 20~60毫米,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这样,自行车停放时,后轮不用提起(后轮及组件较重),只提起前轮(前轮及组件较轻),这样更容易、更省力。图15和图16为多辆自行车折叠停放的效果图。为了相邻的自行车左手把36L与右手把36R不直接对碰,停车挂钩33应该与自行车中线有一个小的夹角d,如图11所示。这样,在单位长度内可以停放更多的自行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