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止汽车备胎释放VOCs的真空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5202发布日期:2018-12-07 22:17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用于防止汽车备胎释放VOCs的真空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适用于防止汽车备胎释放VOCs的真空防护罩。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轮胎在使用过程中会意外被异物刺破漏气或偶尔发生爆胎,影响车辆正常行驶。为方便汽车的安全出行,通常汽车会配备备胎,以备不时之需。众所周知,现有的汽车轮胎(包括备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橡胶、炭黑、操作油以及各种橡胶助剂原材料,有些材料本身就有挥发性气味,有些则是在轮胎硫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气味的气体,例如传统硫化体系会产生氨类气味。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乘客对车厢内的异味非常敏感,轻者会导致恶心,重者甚至呕吐,严重影响乘车的舒适性。而乘用车常将备用轮胎放置于后车厢内,如果对备胎气味不加以限制,势必会挥发出令人不适的气味进入汽车内,影响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及身体健康。

目前,轮胎的气味抑制多采用在轮胎中加入散发芳香气味的物质来实现轮胎气味的改善。但是。这些添加的散发芳香气味的物质散发气味的时间有限,而且极容易受到轮胎加工工艺的影响,并未从根源上减少气味的散发。

如今轮胎气味散发问题已经引起广泛重视,尤其是备胎的气味散发问题影响严重,我国已经对备胎的气味散发提出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要求,对于备胎气味的控制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止汽车备胎释放VOCs的真空防护罩,以达到有效防止备胎散发出的气味进入车厢内以及解决现有备胎在直接放置条件下所存在的气味散发大的问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防止汽车备胎释放VOCs的真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薄膜层和下薄膜层构成的防护袋体,防护袋体具有开口端和闭合端,所述的闭合端是由上薄膜层和下薄膜层的边缘通过复合胶复合或热熔贴合形成,其中,开口端沿上薄膜层、下薄膜层的边缘分别设置有密封条,两密封条上安装有适配的密封条卡紧夹;此外,在防护袋体上还设置有抽气阀,所述的抽气阀的外部安装有旋转开合的盖体。

进一步的,防护袋体的两侧具有拉绳。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防止汽车备胎释放VOCs的真空防护罩,结构简单,成本低,不使用状态下可折叠,方便携带。将备胎放入防护袋体后,防护袋体上的抽气阀,与抽气泵、抽气筒配合使用,抽气后将隔绝备胎与车内空气的接触,不仅有效避免了车厢内存放备胎产生刺激性气味,还能保持备胎自身的清洁,抑制备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老化问题,延长备胎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防护袋体紧贴备胎,不额外占用备胎仓的空间,且需搬运、使用备胎时,可通过防护袋体两侧的拉绳,方便防护袋体的取用,具有实用性强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防止汽车备胎释放VOCs的真空防护罩,包括由上薄膜层和下薄膜层构成的防护袋体1,所述的防护袋体具有开口端和闭合端。其中,防护袋体的闭合端是由上薄膜层和下薄膜层的边缘通过复合胶复合或热熔贴合形成;防护袋体的开口端沿上薄膜层、下薄膜层的边缘分别设置有密封条2,两密封条上安装有适配的密封条卡紧夹3,通过采用双层密封条的设计,并配合密封条卡紧夹的滑动卡紧,实现了防护袋体开口端处上薄膜层、下薄膜层的边缘的良好密封。在具体的实施例中,防护袋体的形状可以选择圆形,且直径略大于汽车备胎的直径。

另外,在防护袋体上设置有抽气阀4,抽气阀外部安装有能够旋转开合的盖体。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将带有密封条2的开口端掀开,然后将汽车备胎放入,通过密封条卡紧夹3将开口端处的上下密封条合并至一起,保证密封条2完全合并后,使用抽气泵或抽气筒通过抽气阀将防护袋体1内的空气抽干净,使防护袋体完全贴合住备胎,并使内部形成真空状态,有效隔绝防护袋体内部备胎与车内空气的接触,这样,不仅有效避免了车厢内存放备胎产生刺激性气味,还能够保持备胎自身的清洁,抑制备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老化问题,延长备胎的使用寿命。

此外,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需求,在防护袋体的两侧,还设置有拉绳,在需搬运、使用防护袋体内的备胎时,通过防护袋体两侧的拉绳,搬运或者将备胎在汽车备胎仓里取出;取出使用时,通过滑动密封条卡紧夹3,使得开口端的两上下密封条2分开,将备胎取出使用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