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藜蒿采摘转运推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8646发布日期:2018-12-28 18:5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藜蒿采摘转运推送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藜蒿采摘转运推送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菜谱的变化,藜蒿逐渐走近了千家万户以及高档宾馆和酒店,藜蒿的需求量很大。随着藜蒿从半野生状态转向人工规模化栽培取得突破,逐渐形成了集约化栽培区,藜蒿产量很高,一般大棚种植藜蒿,亩产鲜茎能够达到4000kg-5000kg,但是藜蒿在转运过程中,由于大棚的空间有限,汽车无法进入大棚。在现实中,采摘转运车也比较常见,但是大都结构简单,遇到地里的沟渠或障碍物就不能转运,又得卸下来人工搬运,费时费力;重新装卸货物时容易损伤藜蒿嫩茎,造成藜蒿品质下降,影响销售。因此,需要研制一种装卸货物轻松方便,能够避开地里的沟渠或障碍物将藜蒿一次性转移指定场所的藜蒿采摘转运推送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货物轻松方便,能够避开地里的沟渠或障碍物将藜蒿一次性转移到指定场所的藜蒿采摘转运推送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藜蒿采摘转运推送车,包括车体前段和车体后段,车体前段为L形结构,车体前段竖直板的外侧设置有握把,车体前段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水平面上设置有第一载物板,第一载物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滚轮槽,第一滚轮槽内设有若干个第一滚轮,第一载物板的后侧设有方形槽,方形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凹槽,方形槽内可拆卸连接车体后段;

车体后段包括第二载物板、支撑辊、支撑座和牵引装置,支撑辊配合凹槽固定安装在车体后段上,第二载物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滚轮槽,第二滚轮槽内设有若干个第二滚轮,支撑座设置在车体后段的底部;

牵引装置包括滑轮、钢丝绳、转轴、摇杆和卷绳辊,滑轮设置车体后段的尾部,车体后段的底部设置有两块支撑板,两支撑板均开设有通孔,转轴的一端穿过支撑板的通孔以及卷绳辊伸出车体的一侧并与摇杆螺纹连接,钢丝绳的一端与采集筐连接,另一端穿过滑轮与卷绳辊连接。

进一步地,车体后段通过支撑辊配合安装在方形槽内,车体后段可以围绕支撑辊转动。

进一步地,车体前段竖直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框钩座和框钩,框钩与框钩座铰接。

进一步地,支撑座的高度可调,并且底部设置有固定钉。

进一步地,转轴与卷绳辊通过键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藜蒿采摘完毕,可以直接将采集筐放到采摘转运车的车体前段上,用手推动握把,将采集筐推到装卸地点;如果遇到沟渠或障碍物时,将车体后段通过支撑辊安装在方形槽的左右两侧的凹槽内,另一端用将支撑座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将钢丝绳拴到采集筐上,摇动摇杆,采集筐在钢丝绳的牵引下,从车体一端运送到指定的位置。本装置装卸货物轻松方便,能够避开地里的沟渠或障碍物将藜蒿一次性转移到指定场所,省时省力,在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也避免了重新装卸造成藜蒿嫩茎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卷绳辊与摇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车体前段,11-万向轮,12-框钩,13-框钩座,14-握把,15-第一载物板,16-第一滚轮,17-第一滚轮槽,18-方形槽,19-凹槽,2-车体后段,21-第二载物板,22-支撑辊,23-钢丝绳,24-滑轮,25-支撑座,26-转轴,27-摇杆,28-第二滚轮槽,29-第二滚轮,210-支撑板,211-键,212-卷绳辊,3-采集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藜蒿采摘转运推送车,包括车体前段1和车体后段2,车体前段1为L形结构,车体前段1竖直板的外侧设置有握把14,车体前段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1,水平面上设置有第一载物板15,第一载物板15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滚轮槽17,第一滚轮槽17内设有若干个第一滚轮16,第一载物板15的后侧设有方形槽18,方形槽18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凹槽19,方形槽18内可拆卸连接车体后段2;

车体后段2包括第二载物板21、支撑辊22、支撑座25和牵引装置,支撑辊22配合凹槽19固定安装在车体后段2上,第二载物板2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滚轮槽28,第二滚轮槽28内设有若干个第二滚轮29,支撑座25设置在车体后段2的底部;

牵引装置包括滑轮24、钢丝绳23、转轴26、摇杆27和卷绳辊212,滑轮24设置车体后段2的尾部,车体后段2的底部设置有两块支撑板210,两支撑板210均开设有通孔,转轴26的一端穿过支撑板210的通孔以及卷绳辊212伸出车体的一侧并与摇杆27螺纹连接,钢丝绳23的一端与采集筐3连接,另一端穿过滑轮24与卷绳辊212连接。

车体后段2通过支撑辊22配合安装在方形槽18内,车体后段2可以围绕支撑辊22转动。这样可以根据卸货地点调整车体后段2的高度,方便地将货物卸到指定位置。

车体前段1竖直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框钩座13和框钩12,框钩12与框钩座13铰接。这样可以对采集筐3起到了固定的作用,防止其滑动或颠覆。

支撑座25的高度可调,并且底部设置有固定钉。可以对车体后段2起到了固定的作用。

转轴26与卷绳辊212通过键211固定连接。通过键211将转轴26与卷绳辊212固定连接,当摇动摇杆27时,转轴26可以带动卷绳辊212转动从而将钢丝绳23缠绕起来。

工作原理:当藜蒿采摘完毕后,可以直接将采集筐3放到采摘转运车的车体前段1上,用手推动握把14,将采集筐3推到装卸地点;如果遇到沟渠或障碍物时,将车体后段2通过支撑辊22安装在方形槽18的左右两侧的凹槽19内,另一端用将支撑座25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将钢丝绳23拴到采集筐3上,摇动摇杆27,采集筐3在钢丝绳23的牵引下,从车体一端运送到指定的位置。本装置用来在大棚内转动藜蒿,具有灵活、方便、实用、省力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