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扶正的全自动电力设备二次搬运平台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4723发布日期:2019-01-15 22:4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可自动扶正的全自动电力设备二次搬运平台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扶正的全自动电力设备二次搬运平台工具。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安装设备特别是扩建工程时,采购的电力设备需要从厂家运送到电力公司库房,然后再根据需要从库房搬运到施工区域。由于施工区域通道较小,道路两边的路沿石、绿化带、路灯等会阻碍大型车辆进入施工区域,因此,搬运车辆往往只能将电力设备放到施工区域外,然后再由人工将电力设备搬运到使用现场。

有些电力设备形状规则,比较容易使用小车搬运以及在底下铺设圆棍搬运。但是,有些不规则的电力设备无法按照上述方法正常搬运,只能由十几个人用杆子抬着搬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电力设备中高压线路的互感器就是一种特殊的设备,它体形庞大,约两米半高,而且,它的重心在设备的顶部,无法使用普通小车搬运,采用人力抬也非常吃力。因此,我公司设计了一款全自动电力设备二次搬运平台工具(同日申请了专利),能够高效率的完成搬运工作,为电站的建设提供保障,也杜绝搬运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但是,该装置在卸载互感器时,当互感器出现偏斜,需要人工去扶正,人工不容易扶正,而且危险系数较大,因此,我公司在该装置的基础上又研发了可以自动扶正的全自动电力设备二次搬运平台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能够完全实现自动装卸,并自动扶正互感器,且搬运过程稳定可靠的可自动扶正的电力设备二次搬运平台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扶正的电力设备二次搬运平台工具,它包括车体,在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刹车轮、推行把手、托架、液压缸和液压系统控制器,所述托架的下端铰接连接在所述车体前端,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下端铰接连接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端铰接连接在所述托架上;所述活塞杆完全伸出后,所述托架与水平面垂直;

该二次搬运平台工具还包括自动扶正机构;在所述托架上设置有抱紧钳,

所述抱紧钳包括在所述托架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钳爪,所述钳爪的后端铰接连接在托架上,所述钳爪的前端内侧设置有橡胶垫Ⅰ,在所述橡胶垫Ⅰ与钳爪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Ⅰ;在所述钳爪的铰接连接处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电机控制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与所述钳爪驱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Ⅰ与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当压力传感器Ⅰ达到设定压力值后,所述电机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工作;所述驱动电机的控制按钮设置在所述推行把手上;

在所述托架的上端内侧设置有橡胶垫Ⅱ,在所述橡胶垫Ⅱ和托架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Ⅱ,所述压力传感器Ⅱ与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

所述自动扶正机构包括扶正手、液压驱动系统和启动开关,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液压缸、液压泵和电磁阀,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扶正手连接,所述液压泵和电磁阀与所述液压系统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Ⅰ和压力传感器Ⅱ还与所述液压系统控制器连接,液压系统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Ⅰ和压力传感器Ⅱ的压力值控制所述扶正手动作;

在所述橡胶垫Ⅱ和橡胶垫Ⅰ处均设置有所述扶正手,且所述扶正手低于所述橡胶垫Ⅱ和橡胶垫Ⅰ的上表面0.3-1.5cm。

进一步的,所述扶正手为与所述橡胶垫Ⅱ或橡胶垫Ⅰ的弧度相同的弧形板。

进一步的,该二次搬运平台工具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托架内侧,且位于托架上端;在所述托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限位板上下移动的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的螺母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杆的螺杆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按钮设置在所述推行把手上;

在所述限位板上方设置有弧形凹槽,在所述弧形凹槽内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通过弹簧与弧形凹槽的底部连接;在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限位开关,当所述弧形板被压入所述弧形凹槽时,弧形板触碰所述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包括后端的设备箱和左右设置的车架,在两个车架之间的后端设置有横轴Ⅰ,两个车架之间的前端设置有横轴Ⅱ,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下端铰接连接在所述横轴Ⅰ上,所述托架的下端铰接连接在所述横轴Ⅱ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托架为圆弧形。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托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抱紧钳。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四轮驱动总成。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声光报警系统,所述声光报警系统与所述压力传感器Ⅰ和压力传感器Ⅱ连接;所述声光报警系统包括一个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的托架通过液压缸驱动,可以将托架放置到竖直位置,贴近电流互感器后可以通过抱紧钳将互感器抱紧固定,不需要人工捆绑,避免了人工捆绑的繁琐以及捆绑不牢固造成的安全事故;通过抱紧钳固定后,可直接通过液压缸将电流互感器放置到小车上,无需人工搬运。在卸载互感器时,自动扶正机构可以自动将出现歪斜的互感器扶正,节省了人工扶正的时间,且操作安全,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抱紧钳内设置压力传感器Ⅰ可以设定钳爪对互感器的抱紧力度。

托架上的限位板可以自动识别电流互感器的头部下端,实现对电流互感器的托住,防止在电流互感器放倒以及运输过程中出现滑落现象。

在钳爪和托架上端内侧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Ⅰ和压力传感器Ⅱ,在卸下电流互感器时,可以通过观察车体上的数值显示屏以及声光报警系统监测电流互感器是否站稳,并配合自动扶正机构将歪斜的互感器扶正,不需要人工扶正,防止在分离托架与电流互感器时电流互感器歪倒造成人员伤亡以及设备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托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托架上端的橡胶垫Ⅱ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搬运前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垫Ⅱ的扶正手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垫Ⅱ上的扶正手安装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钳爪前端的扶正手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车体1、刹车轮11、推行把手12、液压缸14、设备箱15、车架 16、横轴Ⅰ17、横轴Ⅱ18、数值显示屏19、托架3、橡胶垫Ⅱ31、钢板32、压力传感器Ⅱ33、限位板4、弧形凹槽41、弧形板42、弹簧43、限位开关44、抱紧钳5、钳爪51、齿轮组52、橡胶垫Ⅰ6、滚珠丝杠7、螺母71、螺杆72、伺服电机73、封堵头74、压力传感器Ⅰ8、驱动电机9、互感器10、头底位置 101、扶正手01、液压缸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1,在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刹车轮11、推行把手12、托架3、液压缸14和液压系统控制器,该二次搬运平台工具还包括自动扶正机构。在所述托架3上设置抱紧钳5。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所述托架3为圆弧形,它由若干前后设置的弧形托板以及串连固定弧形托板的连接杆组成,其中上下两端的两个弧形托板宽度较大,约20cm左右。为了防止损伤互感器,在所述托架3上下两端的两个弧形托板的表面分别设置有橡胶垫板。为了方便运输,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四轮驱动总成,通过电动机或者柴油机进行驱动,节省人力,驱动控制按键和油门把手安装在推行把手12上。其他的驱动总成属于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刹车轮11可以采用脚手架上的刹车轮,或者采用采用自行车上的刹车机构以及电动三轮车上的刹车机构均可。推行把手从车体1斜向上倾斜设置,这样的目的是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压住车体1,防止在装卸时车体被电流互感器压翻。

所述托架3的下端铰接连接在所述车体1前端,所述液压缸14的缸体下端铰接连接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液压缸14的活塞杆上端铰接连接在所述托架3上。所述活塞杆完全伸出后,所述托架3与水平面垂直。具体的,托架3 的连接方式为:所述车体1包括后端的设备箱15和左右设置的两根车架16,在两个车架16之间的后端设置有横轴Ⅰ17,两个车架16之间的前端设置有横轴Ⅱ18,所述液压缸14的缸体下端铰接连接在所述横轴Ⅰ17上,所述托架3 的下端铰接连接在所述横轴Ⅱ18上。液压缸14的泵体开关设置在推行把手12 上,泵体开关包括一个上升开关一个下降开关。设备箱15内可以放置液压泵、电机控制电路、发动机等。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所述托架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抱紧钳5。所述抱紧钳5包括在所述托架3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钳爪51,所述钳爪51的后端铰接连接在托架3上,所述钳爪51的前端内侧设置有橡胶垫Ⅰ6,在所述橡胶垫Ⅰ6与钳爪51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Ⅰ8,此处的压力传感器Ⅰ8设置的方式与电子秤结构原理相同,一个钳爪51上的橡胶垫Ⅰ6相当于一个秤盘。如图3所示,在所述钳爪51的铰接连接处设置有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竖直设置,驱动电机9与电机控制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9通过齿轮组52(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上设置一个小齿轮,在钳爪51的转轴上设置一个大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形成齿轮组52)与所述钳爪51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 9的控制按钮设置在所述推行把手12上,控制按钮包括与电机控制器连接的驱动电机正转和反转的按钮,所述压力传感器Ⅰ8与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当压力传感器Ⅰ8达到设定压力值(即抱紧钳5的抱紧力)后,电机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9停止工作。

为了在卸下电流互感器时,可以监测电流互感器是否站稳,防止在分离托架3与电流互感器时电流互感器歪倒造成人员伤亡以及设备损坏,在所述托架 3上端内侧设置的橡胶垫Ⅱ31和托架3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Ⅱ33(图6中的附图标记33仅表示压力传感器Ⅱ的位置)此处的压力传感器Ⅱ33设置方式为单独安装,每个压力传感器Ⅱ33单独工作。为了防止橡胶垫Ⅱ31变形,在橡胶垫Ⅱ31的背面设置一层钢板32,压力传感器Ⅱ33与钢板32连接,同理,橡胶垫Ⅰ6和压力传感器Ⅰ8之间也设置钢板。压力传感器Ⅱ33的设置方式与附图3中压力传感器Ⅰ8的方式相同。在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Ⅰ8 和压力传感器Ⅱ的数值显示屏19。

为了更明显的起到提示作用,在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声光报警系统,声光报警系统包括红色指示灯和喇叭。所述声光报警系统与所述压力传感器Ⅰ8和压力传感器Ⅱ连接。所述声光报警系统包括一个电源开关,声光报警系统只有在卸下互感器时才打开电源开关,在卸下互感器时,如果压力传感器Ⅰ8和压力传感器Ⅱ33中有一个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声光报警系统就会发出声音和灯光报警。压力传感器Ⅰ8和压力传感器Ⅱ33采用单点式称重传感器、S型称重传感器等均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的范围较广。

所述自动扶正机构包括扶正手01、液压驱动系统和启动开关,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液压缸02、液压泵和电磁阀。如图9所示,在橡胶垫Ⅱ31上设置有三个扶正手01,在扶正手01的对应位置设置三个压力传感器Ⅱ33。在抱紧钳5的两个钳爪前端,对应于压力传感器Ⅰ8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扶正手01。本实施例中采用五个扶正手01。所述液压缸02的活塞杆与所述扶正手0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泵和电磁阀与所述液压系统控制器控制连接,液压泵分别通过电磁阀单独控制五个扶正手01对应的液压缸02。所述压力传感器Ⅰ 8和压力传感器Ⅱ33还与所述液压系统控制器连接,液压系统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Ⅰ8和压力传感器Ⅱ33的压力值控制所述扶正手01动作。控制过程为:液压系统控制器收到某个压力传感器Ⅰ8或压力传感器Ⅱ33的压力信号后,驱动该压力传感器位置对应的扶正手的液压缸02动作,具体动作方式见下述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具体的,橡胶垫Ⅱ31处的扶正手01的设置位置优选如图8和图9所示,在橡胶垫Ⅱ31上设置三个通孔,每个通孔内放置一个扶正手01。在正常状态下,如图9所示,扶正手01低于所述橡胶垫Ⅱ31的上表面0.3-1.5cm,优选为0.5cm,这样可以避免压力传感器Ⅰ8和压力传感器Ⅱ33的检测值受影响。如图10所示,橡胶垫Ⅰ6处的扶正手01与橡胶垫Ⅰ6上下设置,同样,所述扶正手01低于橡胶垫Ⅰ6的上表面0.3-1.5cm,优选为0.5cm。

优选的,所述扶正手01为与所述橡胶垫Ⅱ31或橡胶垫Ⅰ6的弧度相同的弧形板。扶正手01也可以是圆柱体。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位于所述托架3内,如图 4所示,限位板4也为弧形板,且直径小于托架3的弧度。限位板4位于托架 3的上端,位于第一个弧形托板和第二个弧形托板之间。在所述托架3上与托架3平行设置有驱动所述限位板4上下移动的滚珠丝杠7(附图7中为了示意滚珠丝杠7的安装位置方式,托架3上端的部分结构未画出,附图7中螺杆 72的前端为悬空设置),所述滚珠丝杠7的螺母71与所述限位板4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杠7的螺杆72通过伺服电机73驱动,所述滚珠丝杠7的螺杆72 一端与伺服电机73的输出轴驱动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后在螺杆72的顶端设置有放置螺母71脱离的封堵头74。螺杆72的另一种设置方式可以在托架4 上设置轴承座,螺杆7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伺服电机73固定在所述托架3的背面。所述伺服电机73的控制按钮(正转和反转按钮)设置在所述推行把手12上。在螺杆72的顶端设置有放置螺母71脱离的封堵头74。

如图4所示,在所述限位板4上方设置有弧形凹槽41,在所述弧形凹槽 41内设置有弧形板42,所述弧形板42通过弹簧43与弧形凹槽4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凹槽41底部设置有限位开关44,当所述弧形板42被电流互感器压入所述弧形凹槽41时,弧形板42触碰所述限位开关44。所述限位开关44与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弧形板42触碰所述限位开关44后,限位开关44向电机控制器发送信号,电机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73停止工作。在卸下互感器时,手动按下安装在推行把手12上的伺服电机反转开关实现限位板4 的下移。具体的,伺服电机73的控制开关包括正转开关、反转开关和限位开关44,正转开关和反转开关均为点动开关按钮,安装在推行把手12上。限位开关44为信号开关,用于向电机控制器发出停止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通过液压缸14将托架3撑开,达到如图7所示的竖直状态,然后按下驱动电机9的反转按钮,使抱紧钳5打开,然后将车体1靠近互感器10,使互感器10的上下两端贴上托架3的上下两端,然后按下驱动电机9的正转按钮,使抱紧钳5抱紧互感器10。按下伺服电机 73的正转开关,使限位板4上升,卡在互感器10的头底位置101处,然后按下液压缸控制按钮,使液压缸缩回,此时,人用力压住推行把手12,托架3 缓慢放倒,托架3并不能完全放平,最终其余水平面的夹角约20°-30°。这时,限位板挡住互感器10,防止其下滑。

当搬运到指定位置后,液压缸14使托架3运动到竖直状态,这时,先轻按驱动电机9的反转按钮,使上下两个抱紧钳5松开一点(离开互感器10约 1-2cm),这时,如果互感器10被放平,则互感器10的上端不会压住钳爪51 和托架3上端的橡胶垫Ⅱ31,即压力传感器Ⅰ8和压力传感器Ⅱ33检测不到压力值。

如果互感器10没有被放平,则互感器10会发生偏斜,其上端会倚靠在钳爪51或托架3上端的橡胶垫Ⅱ31上,这时,液压系统控制器接收到某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说明互感器10没有放平。此时,自动扶正机构会将互感器 10扶正。具体的扶正方法,有如下两种实施方案:

第一种:液压系统控制器驱动该压力传感器对应的扶正手01的液压缸工作,液压缸顶着扶正手011以预设定的距离(如0.5cm)梯次运动,具体梯次运动方式如下:第一次运动0.5cm后扶正手01返回,若此时压力传感器还有压力值,则液压缸顶着扶正手011进行第二次运动,运动距离1cm,然后扶正手01返回,若此时压力传感器还有压力值,则液压缸顶着扶正手011进行第三次运动,运动距离1.5cm,然后扶正手01返回,依次类推,直到扶正手返回后压力传感器不再检测到压力值。说明互感器10放平。

第二种:液压系统控制器驱动所有的扶正手01动作,所有的扶正手01 共同向中心以预设的距离(如0.5cm)梯次运动,扶正手01第一次运动后返回,根据压力传感器是否还有压力值决定是否进行第二次运动,原理与上述的第一种方案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