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8884发布日期:2019-03-08 17:48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儿童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电动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儿童电动车通常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儿童电动车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前轮和/或后轮转动从而使儿童电动车的前进或后退,通过转向机构控制儿童电动车向左或向右转向,现有技术中,儿童电动车转向时较费力,从而使儿童电动车的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儿童电动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电动车,包括车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座位机构、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底后部的后轮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儿童电动车行进的驱动机构和用于控制所述儿童电动车转向的转向机构,所述后轮组件包括后轮,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能够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车架上的方向控制杆组件,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向连杆,所述儿童电动车还包括后轮叉,所述后轮叉与所述车架相转动连接,所述后轮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后轮叉上,所述转向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方向控制杆组件的下部相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连杆的后端部与所述后轮叉相转动连接,当所述儿童电动车转向时,所述后轮的转动方向与坐立在所述座位机构上的儿童的身体及所述车架的侧倾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儿童电动车还包括转向过程中当儿童的身体侧倾时用于支撑所述车架并在转向后使所述车架复位的辅助支撑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儿童电动车的前部的左右两侧的前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架和左右两侧的所述前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组件和弹性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的转轴,所述前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车架和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车架和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车架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连杆相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儿童电动车转向时,儿童身体侧倾方向一侧的所述弹性件被压缩,与儿童身体侧倾方向相反一侧的所述弹性件被拉伸。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方向控制杆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方向控制杆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方向控制杆的下端部的第一连接片,所述后轮叉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轮叉轴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轮叉轴的下端部的第二连接片,所述方向控制杆的轴心线和所述轮叉轴的轴心线之间形成一平面,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别位于所述平面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后轮设置有一个,一个所述后轮位于所述儿童电动车的后部的底部的中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电动车结构简单,当儿童电动车转向时,操作方向控制杆组件,通过转向连杆可带动后轮转向,且后轮转向的方向与坐立在座位机构上的儿童的身体侧倾的方向相同,这使得儿童电动车的转向操作方便,且较省力,从而方便了儿童电动车的使用,也增加了该儿童电动车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电动车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电动车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电动车的侧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电动车的俯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电动车的后轮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架;11、轴套;2、前轮;3、后轮;4、驱动电机;51、方向控制杆组件;511、方向控制杆;512、把手;513、第一连接片;52、转向连杆;6、后轮叉;61、轮叉轴;62、第二连接片;71、第一连杆;72、第二连杆;73、连接组件;731、连接件;732、转轴;74、弹性件;8、座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图4所示的儿童电动车,包括车架1、设置在车架1上的座位机构8、设置在车架1的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在车架1的底后部的后轮组件、用于驱动儿童电动车行进的驱动机构和用于控制儿童电动车转向的转向机构。

前轮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儿童电动车的前部的左右两侧的前轮2,后轮组件包括设置在儿童电动车的后部的后轮3。本实施例中,后轮3设置有一个,一个后轮3位于儿童电动车的后部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后轮3为驱动轮,前轮2为从动轮,即驱动机构驱动后轮3转动,从而使儿童电动车行进,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

儿童电动车还包括后轮叉6,后轮叉6与车架1相转动连接,后轮3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后轮叉6上,驱动电机4固定设置在后轮叉6上。转向机构包括方向控制杆组件51和转向连杆52,方向控制杆组件51能够转动地连接在车架1的前部,转向连杆52沿前后方向延伸,转向连杆52的前端部与方向控制杆组件51的下部相转动连接,转向连杆52的后端部与后轮叉6相转动连接。这样,当操作方向控制杆组件51使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可驱使转向连杆52向前或向后运动,从而带动后轮叉6及后轮3相对车架1转动,从而实现儿童电动车的转向。

本实施例中,方向控制杆组件51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向控制杆511、固定设置在方向控制杆511的上端部用于手握的把手512和第一连接片513,方向控制杆511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在车架1上,第一连接片513固定设置在方向控制杆511的下端部。如图5所示,后轮叉6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轮叉轴61和第二连接片62,车架1上固定设置有轴套11,轴套11套设在轮叉抽61上,轮叉抽61可相对轴套11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第二连接片62固定设置在轮叉轴61的下端部,方向控制杆511的轴心线与轮叉轴61的轴心线相平行设置,在二者之间形成一平面,第一连接片513和第二连接片62分别位于该平面的相对两侧,转向连杆52的前后两端部分别与第一连接片513和第二连接片62相转动连接。

在该儿童电动车转向的同时,坐立在座位机构8上的儿童的身体及车架1可向儿童电动车转向的一侧侧倾,这样可使该儿童电动车的转向操作更方便,转向更省力。该儿童电动车还包括转向过程中当儿童的身体侧倾时用于支撑车架1并在转向后使车架1复位的辅助支撑装置。本实施例中,辅助支撑装置分别设置在车架1与左右两侧的前轮2之间,左右两侧的辅助支撑装置相对称设置。

具体的,每侧的辅助支撑装置均包括第一连杆71、第二连杆72、连接组件73和弹性件74,连接组件73包括连接件731和固定设置在连接件731上的转轴732,前轮2转动地设置在转轴732上,第一连杆71的两端部分别与车架1和连接件731的一端部相转动连接,第二连杆72的两端部分别与车架1和连接件731的另一端部相转动连接,这样,在每侧的第一连杆71、车架1、第二连杆72和连接件731之间就形成一个四连杆机构,弹性件74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连杆71和车架1连接。当儿童电动车转向时,儿童身体侧倾方向一侧的弹性件74被压缩,与儿童身体侧倾方向相反一侧的弹性件74被拉伸,当儿童电动车转向完成后,在两侧的弹性件74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使车架1复位。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71位于第二连杆72的上方,且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相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74采用弹簧,弹簧与第一连杆71之间的连接为转动连接。

当儿童电动车直线行驶时,每侧的第一连杆71、车架1、第二连杆72和连接件731之间均形成一个矩形,如图3所示。

当儿童电动车转向时,如儿童电动车向左转向,逆时针转动方向控制杆组件51,即使方向控制杆组件51按照图4中的B方向转动,驱使转向连杆52向后运动,即转向连杆52按照图4中的D方向运动,从而驱使后轮叉6相对车架1顺时针转动,即后轮叉6按照图4中的F方向运动,后轮叉6相对车架1转动时,带动后轮3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儿童电动车向左换向。在儿童电动车向左转向的过程中,儿童的身体向左侧侧倾,这使得位于儿童电动车左侧的弹性件74被压缩,位于儿童电动车右侧的弹性件74被拉伸,当儿童电动车转向完成后,在两侧的弹性件74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使弹性件74及车架1复位,儿童电动车便保持当前方向直线行驶。

儿童电动车向右转向只要使方向控制杆组件51顺时针转动即按照图4中的A方向转动即可,此时驱使转向连杆52向前运动,即转向连杆52按照图4中的C方向运动,从而驱使后轮叉6相对车架1逆时针转动,即后轮叉6按照图4中的E方向运动,后轮叉6相对车架1转动时,带动后轮3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儿童电动车向右换向。在儿童电动车向右转向的过程中,儿童的身体向右侧侧倾,这使得位于儿童电动车右侧的弹性件74被压缩,位于儿童电动车左侧的弹性件74被拉伸,当儿童电动车转向完成后,在两侧的弹性件74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使弹性件74及车架1复位,儿童电动车便保持当前方向直线行驶。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